第443章 工商興國

bookmark

“大都督不是正在接納盜賊入蘭州定居嗎?其實,西寧地區也可以接納一些人口,還有甘肅,也可以適量增加一些人口!”

“嗯,是可以接納一些人口,但不能太多,否則可能陷入糧食危機!”李自成點頭,在這個人力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青壯人口的確重要,耕種、修路、徵兵……哪一樣都離不開青壯,但需要循序漸進,必須考慮土地的承受能力,以及天命軍的糧食儲備。

“大都督是否有意在西面擴張土地?”

“西面都是山地,那是遊牧民族的棲息地,像北面的邊牆之外一樣,我暫時沒有興趣,也沒有擴張的實力……”

“大都督的目標,還是在東面?”

“如果向東擴張,必須征服整個陝西,再利用潼關、黃河與朝廷對峙,但在固原,洪承疇有數十萬大軍,”李自成輕笑着搖頭,在郭世俊面前,有時他真的像一名學生,“朝廷的大軍隨時可能從京師過來,對付兩路大軍,我實在沒什麼信心!”

郭世俊道:“既然如此,大都督,不如暫時停止征伐,再緊守各處關隘,同時,積攢自己的的力量!”

“也只好如此了!”郭世俊的分析,讓李自成覺得,暫時的確不宜冒險,而且朝廷並沒有阻絕商道,正是穩定農業,發展商業的機會。

“那屬下要做些什麼?”

李自成需要郭世俊的地方很多,只有郭世俊的眼力和見識,才能代替他做一些事情,如教育、工業、經濟學等等。

但郭世俊只是一人,不可能參與到所有的工作去,像他自己無法分身一樣,究竟哪一個纔是最緊要的?

李自成思索片刻,終是道:“世俊,我已經整理出一套小學教材,你先拿回去看看,仔細斟酌,有沒有需要增補的內容,儘快讓教材定型,好拿去印刷!”

新式教育雖然重要,但不是天命軍現階段的重點,而且天命都督府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去推行義務教育,不過,西寧女校的學子們要畢業了,她們畢業之後,至少在西寧府要開設一所小學,將新式教育延續下去。

只要教育不斷檔,將來再要大規模興辦學校,會有足夠的人才。

“大都督現在要大規模發展教育?”郭世俊知道李自成辦學的事,西寧除了女校,還有一所科技高等學校。

“大規模辦學不可能,現在只能算是點點星火吧!”

後世的郭世俊,是教師出生,如果讓他從事教育,那是最好的選擇,不過,他也知道天命軍現在的財力狀況,想要大規模辦學,根本不可能,遂點點頭,“我先看看,能把教材充實一下,也是好的。”

送走郭世俊,李自成心的躁動已經不見了,與郭世俊的一番話,讓他去除了心隱隱的一絲孤獨感,原本的他,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忘記這種孤獨。

雖然何小米在一旁侍奉茶水,有些事情說得較隱晦,但雙方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一刻,郭世俊已經不再是他的老師,而是他的知己,他的同志。

來到這個世界,天主賜給一個知己,已經足夠了!

接下來的日子,李自成忙於授課的同時,抽空召見了蒸餾酒、玻璃、香水三個廠子的廠長,告訴他們,工廠要走規範化的道路,不能總是依賴軍隊的協助。

廠內的技術人員、工人的酬勞要及時發放,賬務必須明白,做到日清月結,管理也要臺階,必須按照規律辦事,不得隨意使用軍方的特權。

雖然李自成需要銀子,力求讓廠子的利潤最大化,但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要讓百姓受益,百姓手有了閒錢,纔會有購買力,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本地工業產品的銷售。

儘管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必須一步步走下去。

李自成決定,逐步在西寧、蘭州兩地培育商品市場,減少對江南、京師的依賴。

他甚至希望,將手的技術釋放出去,讓西寧的商人們參與發展工業,商人手有錢,讓他們參與到“工商興國”的大計,可以加快形成本地市場。

不過,想想還是放棄了,天命軍要走“工商興國”的路子不假,但現在的西寧和隴右,百姓極度貧瘠,才初步解決溫飽,手根本沒有購買商品的閒錢,即便商人能製造出大量的商品,市場還在朝廷那邊,本地的百姓受惠有限。

如何才能加快工商業的發展?

李自成想起後世的鄧太宗,論發展經濟的才能,非鄧太宗莫屬!

後世的央之國,在鄧太宗新政的指引下,經過短短數十年的發展、積累,一舉由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躋身等發達國家行列,以央之國改革之初的經濟基礎和人口數量,真是令舉世驚歎。

雖然發展經濟的過程,也會帶來腐敗、墮落等問題,但那些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衍生品,幾乎不可避免。

詬病鄧太宗的人的確不少,但捫心自問,從公僕到富商,從演員到蓋帽,從教員到百姓,從手術刀到方向盤,有誰願意回到過去?

做人要誠實,可以橫向與發達國家較,也要縱向與自己、與過去較。

沒有較沒有鑑別,沒有錯誤的新政,只有不徹底的改革!

李自成一直在探索鄧太宗的路子,除了政策對頭,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還需要兩個外部條件:一是充足的外來投資,二是較成熟的外部市場。

用外部投資的錢,在國內興辦企業,生產的商品主要用於出口,雖然國內的工人只能賺到微博的利潤差,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不過數十年的時間,央之國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工業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國家、個人都因此而走富裕的道路。

天命軍的屬地,李自成有工商興國的雄心,又能掌控天命都督府,內部支持沒有問題,關鍵是外部的兩個條件:資金與市場!

在可以遇見的未來,市場還是需要依靠大明,但也不能放棄古西域,多一條商道多一分機會,也能加快一些速度。

資金問題,基本是死結,天命軍自身的造血功能遠遠不足。

李自成雖然有幾個廠子,但這些廠子的盈利,用於給將士們發放軍餉、賞銀,已經捉襟見肘,根本難以擴大再生產。

外部的投資更是零水準,大明的商人不會來到邊陲,交通不便不說,有誰願意將自己的銀子,投放於盜賊橫生的河西?

怎麼辦?

李自成將今生後世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了一遍,還是沒有結果,即便歐洲的海商來到東方,也絕不會看西寧、蘭州這種一隅之地。

想要銀子,還得自己弄。

好似這個時代,最賺錢的行當,是海外貿易,可惜天命軍的屬地,完全是一片內陸,東南西北方向,都沒有直通大洋的水道,想要靠近大海,至少有數千裡的距離,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距離,基本是天塹。

李自成忽地想起“借雞生蛋”這個詞,長江不是直通大海嗎?天命軍的屬地,並不在長江的沿岸,可是四川是一個跨江的省份!

巴蜀一定是他征服的一個目標,只是來早與來遲。

如果能佔據四川省,可以沿着長江水道東行,進入大海,可惜,這樣的思路,未必行得通!

沿江東下,沿途都是大明的港口,萬一朝廷震怒於天命軍,在長江設起關卡,西寧的商人豈不人財兩空?

不過,佔據長江的遊,總會與大海沾一些邊,總好過現在這樣受困!

李自成早有過南下巴蜀的想法,但那只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並沒有制定出詳細的計劃,如今天命軍的屬地,到處平穩,是該動動四川的主意了。

他閉目苦思,歷史進軍四川,最早有記錄的便是大秦,大秦似乎是先拿下漢,然後以漢爲跳板,一步步滲透入西川。

之後的大漢,高祖是從四川成都起家的,然後逆襲了關平原。

三國最是用武的時代,諸葛亮、姜維每次伐魏,都是從漢起兵,而鄧艾、鍾會伐蜀,走的也是漢的路子,看來漢是進入四川的重要跳板。

蜀道艱難,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大唐的“詩仙”,更是用筆詮釋了“蜀道難於青天”!

無論是否伐蜀,何時伐蜀,蜀道必須弄清,最好有明確的行軍地圖,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吳二毛的無影門了。

李自成思索片刻,還是決定伐蜀,至少也要佔據蜀地的北大門——漢。

至於用誰伐蜀,他最先想到的是宋,卡當城一戰,宋的忠心日月可表,但宋部在卡當城一戰,傷亡過半,雖然重新補充了士兵,但還需要長時間的休整。

宋部經過卡當城的生死之戰,儘管將士們是重新組建,但老兵搭起的框架猶在,戰鬥力必然強悍,將他留在手,可以增援固關。

伐蜀還是用秦大年的第三千戶吧,秦大年駐紮甘州的時間較長,一直沒有參加過惡戰,所部士兵缺乏真正的考驗。

明廷的強軍都在北地,用於對付北方的遊牧部落,成都相對封閉的地形,戰亂不多,士兵的戰鬥力也不會強到哪兒去,正好讓秦大年部練練兵!

秦大年部也在操訓,還需要等些時日。

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029章 遊西湖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345章 窩裡橫第49章 戰前動員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678章 文鬥第640 左擁右抱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629章 第八營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63章 三角古城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3章 同牀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639章 蹭腥第706章 這個魔王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371章 錫蘭島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792章 恐懼感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206章 草原坊第539章 收房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79章 殺,殺,殺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
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029章 遊西湖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345章 窩裡橫第49章 戰前動員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678章 文鬥第640 左擁右抱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629章 第八營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63章 三角古城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33章 同牀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639章 蹭腥第706章 這個魔王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371章 錫蘭島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792章 恐懼感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206章 草原坊第539章 收房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79章 殺,殺,殺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