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公子李信

bookmark

等到天明之後,李自成派出士兵,向城的百姓宣傳天命軍,以及天命都督府的各項律法,但並沒有分發土地的打算。

百姓起初十分害怕,但半日下來,對軍紀嚴明的天命軍,倒是生出好感,逐漸從家出來,在大街遇到天命軍的士兵,還會主動攀談幾句,當聽說天命軍不日便要離開,百姓們倒是感到有些失望。

如果天命軍留下來,杞縣只有十五稅一的輕賦,那該多好!但他們心明白,杞縣在開封的眼皮底下,朝廷斷然不允許天命軍存在。

便有青壯生出心思,想要加入天命軍,但李自成以糧食不足爲由,暫時不接受他們入伍!

剛剛回到縣衙的小廳休息,便有親兵來報:“大都督,有人求見!”

李自成一愣,自己在杞縣沒有熟人呀!如果是天命軍的軍官,親兵一定認識,便道:“誰要見我?現在在哪?”

“回大都督,他說他叫李信,現在在縣衙門外!”

“李信?”李自成想起來了,原來是李巖,不過,這會改名字了,也好,看來他已經爲自己慶祝新生了,便道:“讓他進來!”

李巖入了小廳,見到李自成,翻身便拜,“小人見過大都督!”

“奧?”李自成笑着讓李巖起身,道:“你已經知道我的身份了?”

李巖立在李自成的面前,拱起手道:“小人不僅知道大都督,又從士兵的口,知道天命軍的許多事!”

“李公子坐,咱們坐下談,”李自成待李信坐下,拱手還禮,道:“這半日時間,我也知道李公子的許多事蹟!”

“大都督……”

“我已經知道,李公子是前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的李精白老先生之子,”李自成笑道:“老先生雖然被魏閹誣陷迫害,但在家鄉的百姓眼,名聲倒是不錯!”

“哎,家父是性子太直,不肯曲身事閹,方纔遭到迫害,”李信的臉,倒是沒有惋惜,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我說說最近的事,”李自成盯着李信的雙目,道:“河南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但知縣宋邱卻是一味要完成面下達的賦稅任務,完全不顧百姓死活,李公子散盡家財,只是爲了給百姓賑災!”

李信訕訕一笑,道:“都是熟悉的鄉鄰,難道忍心看着他們餓死?小人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李自成點點頭,道;“我在杞縣城,聽到一首《勸賑歌》,”隨即口吟道:“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塵飛炊煙絕,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斑?

奉勸富家同賑濟,太倉一粒恩無際。

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

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流光裕子孫。”

李信的臉倒是現出羞愧之色,輕輕搖着腦袋,幽幽地道:“可惜,小人的這番心思,卻並沒有人應和,小人勸慰知縣宋邱停徵各種捐稅,給百姓一條活路,宋邱不但不聽,還以‘妖言惑衆’、‘勾結流寇’爲名,將小人抓捕入獄……”

“宋邱是爲了保住烏紗帽,哪管百姓死活?”李自成道:“鄉紳從來只管自己,又有幾人將百姓放在心頭?天災之後,便是人禍……”

“大都督的意思……”

李自成卻是看向窗外,見日頭已在頭頂,遂道:“小米,備飯,我留李公子在此用餐,奧,李自成傷痕未愈,告訴火兵,給李公子多備一份熱湯!”

“大都督……”

李自成擺擺手,道:“百姓貧弱,固然是因爲天災,然而朝廷不但不賑災,反而增加練餉,難道不是人禍?”頓了一頓,又道:“百姓無糧可食,被迫揭竿而起,流寇所過之處,猶如蝗蟲,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員士紳,即便幸運保住性命,也是淪爲難民,此種人禍,尤其可悲……”

李信若有所思,半響方道:“天命軍入了杞縣,軍紀嚴明,並未擾民,甚至連士紳大戶都沒有騷擾……”

此時恰好何小米送來午飯,李自成與李信,卻是分開而食,李自成的午飯,除了兩個白麪饅頭,便是一份青菜和一份肉湯,李信與李自成類似,卻是多了一小碗肉湯。

李信看着何小米給將兩人的飯菜分開,心怪,略一思索,卻是明白了,“原來大都督與軍士的飯食完全一樣……”看着自己多出的那一小碗肉湯,道:“那小人爲何……”

李自成笑道:“李公子是傷員,需要滋補身子,天命軍條件簡陋,勿怪,”拿起一個白麪饅頭,掰下一小塊,丟進口,咀嚼幾口,吞嚥下去,道:“李公子不用客道,一旦身子復原,這樣的待遇,也取消了!”

“小人多謝大都督!”李信求見李自成,原本是因爲看到城內天命軍的軍紀,知道李自成統兵極嚴,原本想要勸說兩句,讓天命軍個一層樓,現在與李自成共進午飯,他忽然覺得,原本要說的話,恐怕是多餘的。

單從軍事說,天命軍的軍紀,不僅流寇不,便是朝廷的軍隊,恐怕亦是不及,李自成貴爲大都督,卻與士兵吃着同樣的飯食,這樣的軍隊……

剛纔一席話,他已經知道,天命軍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的宣傳口號,恐怕早落到實處了。

李信一向以爲,他最爲關心百姓,現在卻發現,如果與李自成起來,他恐怕遠遠不及,他雖然散盡家財向百姓賑災,但家財有限,受惠的百姓,不過千人,向官員士紳勸賑,根本沒有效果。

而李自成掌管着數萬天命軍,至少在天命軍的屬地,甘肅、青海、四川的百姓,不用爲糧食發愁。

他連一縣的百姓都顧不過來,而李自成卻是惠及三省的百姓!

李信一直竭盡所能幫着杞縣的百姓,是擔心百姓衣食無着後,成爲流寇,進而禍害更多的人,被收監於暗房之時,他已經想明白了,災民何止千萬,如果朝廷不行賑災,他個人根本不可能拯救所有的百姓,除了杞縣,還有開封府,還有河南省!

在千千萬萬的災民面前,個人所做的一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李信是官宦出生,他從未想到,自己有一日會成爲流寇,然而從天命軍的身,從李自成的身,他忽地感覺到,或許像天命軍這樣的流寇,才能真正拯救大量的百姓……

李自成見李信既不吃飯,也不說話,道:“李公子爲何不吃飯,可是飯菜不對胃口?”

李信搖搖頭,遲疑片刻,終是道:“大都督,小人有一事不明……”

“奧?”李自成停下竹箸,道:“李公子是讀書人,還有什麼不明的地方需要問我?哈哈,既然有什麼問題,那問吧!”

“大都督,天命軍真的讓甘肅、青海、四川的百姓,實現了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

李自成點點頭,道:“所以,除了這次來河南,天命軍並不是流寇,天命軍並非四處流竄、掠奪,每到一處,便是均田,讓百姓自食其力,有了土地,加輕賦,百姓自然豐衣足食!”

“既然三省的百姓豐衣足食,他們一定全力支持天命軍,”李信道:“那大都督爲何孤軍深入河南腹地?依小人看,天命軍便是擴張土地,也該去河南府、南陽府一帶,不僅山高林密,易於隱蔽,與朝廷的軍隊周旋,也與天命軍的屬地相鄰,容易掌控……”

“李公子此話不錯,也曾有人如此勸說過,”李自成笑道:“但李公子對天命軍,還是不夠了解!”

李信小心地道:“小人……小人願聞其詳!”

李自成有心要收服李信,便也不厭其煩,“其一,天命軍並不懼怕明軍,天命軍的戰鬥力,遠在明軍之,不必依託山勢與明軍周旋。”

從天命軍的軍容軍紀,李信倒是不用懷疑,不過,他隱隱有一種擔心,天命軍的戰鬥力,即便更強,但人數總是遠遠落後於明軍,如果決戰,鹿死誰手,實在難以預料。

“其二,天命軍來到河南,並非要拿下河南的土地,”李自成淡淡地道:“整個河南大地,到處是災民,天命軍的屬地,雖然糧食略有節餘,但無法養活這些百姓,所以天命軍暫時不需要河南這片土地……”

“那大都督爲何冒險來到河南……”

“李公子是讀書人,自然懂得地理,”李自成尚不清楚李信的才能,也有一絲考察的心思,便道:“甘肅的隴右、四川,分別與朝廷的陝西、河南、湖廣相鄰,戰線極長,間又隔着交通不便的蜀道,南北之間很難快速聯絡,如果朝廷全面西征,天命軍在人數的劣勢,會被無限放大,至少甘肅、四川百姓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小人明白了,”李信拱起手道:“大都督以身犯險,乃是將朝廷的軍隊拖在河南,這樣甘肅、四川能安全了!”

李自成暗自欣慰,這個李信,果然靈透,笑道:“我是個人犯險,但三省數百萬百姓,卻是能夠修生養息!”

兩人相談甚歡,李信竟然忘了吃飯,連肉湯都涼了,李自成擔心李信剛剛出獄身子弱,讓何小米下去熱了,重新端來。

李信忽地站起身,向李自成深深一揖,道:“小人得見大都督,實在是平生最快慰的事!”

李自成忙拱手還禮,讓李信坐,哈哈笑道:“我不遠千里來到河南,能結識李公子,難道冥冥之,自有天定?”

李信看着李自成,不但沒有落座,卻是翻身下跪,道:“大都督施恩德於百姓,必能成大業,小人不才,願效犬馬之勞!”

李自成忙扶起李信,讓他重新落座,“李公子龍虎鴻韜,英雄偉略,若是與我共圖義舉,必能開基創業!”

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96章 回家了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44章 意外升職第558章 戰利品第678章 文鬥第460章 爲了誰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688章 狼山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999章 清水報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041章 海匪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999章 清水報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219章 佈局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79章 殺,殺,殺第1064章 不上朝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836章 挖祖墳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39章 移民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250章 主動權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44章 拜年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539章 收房第1243章 靖國公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8章 較量第709章 商洛山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48章 傳教士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249章 溫柔鄉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81章 蓮花山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86章 偷襲西寧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680章 戰與和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539章 收房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879章 決堤放水
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96章 回家了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44章 意外升職第558章 戰利品第678章 文鬥第460章 爲了誰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688章 狼山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999章 清水報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041章 海匪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999章 清水報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219章 佈局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179章 殺,殺,殺第1064章 不上朝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836章 挖祖墳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039章 移民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250章 主動權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44章 拜年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539章 收房第1243章 靖國公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8章 較量第709章 商洛山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48章 傳教士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249章 溫柔鄉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81章 蓮花山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86章 偷襲西寧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680章 戰與和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539章 收房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879章 決堤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