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

一日復一日,時間在指縫不知不覺溜走了,開封城下並沒有發生多少戰事,但城的糧食越發吃緊,周王朱恭枵接連派出信使,向河北催要糧食。

河北巡按嚴雲京沒法,只得組織了幾千百姓,每人攜帶三鬥糧食,由三千官兵護送,打算夜間渡過黃河,向開封運糧。

這一次,監軍御史王燮堅決反對,他認爲,三千士兵根本無法護衛運糧的百姓,根本不可能運入城內,一旦被流寇發現,這些寶貴的糧食是白白便宜了流寇。

嚴雲京只得作罷,但禁不住朱恭枵連番派出信使催要,瞞着王燮,試探着派出五百士兵,每人揹着三四鬥糧食,乘船渡過黃河,在開封以西的青孤堆登陸。

可惜這些士兵剛剛在青孤堆登陸不久,被大堤巡遊的天命軍騎兵發現,五百士兵全部被俘,糧食也被沒收。

李自成並不看重這點糧食,而是思索這件事情本身。

五百士兵,一百六十石糧食,如果不是試探,是開封城內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爲了區區一百六十石,冒險渡河,城外都是天命軍的士兵,冒險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這麼大的代價……

李自成的嘴角,隱隱現出一絲微笑,看來“圍”城的戰略,初步是成功了。

五百戰俘,經過簡單的整訓,便加入青壯的行列,成爲天命軍的雜役。

前幾次的戰俘,除去編入天命軍的,尚餘一萬八千餘人,加這五百,快要兩萬了,天命軍自己徵集了三萬青壯,如此算起來,已經五萬了。

開封周圍耕作事宜基本結束,城外收割的小麥,已經完成脫粒、晾曬,五萬的雜役,實在太多了。

釋放戰俘,不太可能實現,知道城內沒有糧食,戰俘們一般不會回城,如果任由他們自生自滅,這些有過行伍經歷的士兵,極有可能因爲糧食問題,而聚集爲盜,禍害當地的百姓。

這些人是挑選剩餘的戰俘,即便天命軍要擴軍,也不會從他們當招募。

總不能白白養着,在李自成的心,華夏正值磨難之時,誰也沒有權利過着寄生生活,必須自食其力。

李自成思索良久,想到以前在西寧、蘭州的事,戰俘一般都是幫着修路,替未來的華夏做些貢獻。

現在的河南,戰火未熄,不可能修築像西寧、蘭州那樣的水泥大道,不過,拓展官道的路基,倒是不錯,將來騰出手來,可以直接澆築水泥大道,節約修路的時間。

哪一段道路是最需要的呢?

李自成展開行軍地圖,在地圖指指點點。

開封一直是河南的首府,天命軍一旦拿下開封,會基本結束河南的戰事,河南會進入經濟恢復期,不出意外,開封還是河南省的首府。

不過,李自成借鑑後世的經驗,因爲交通的緣故,鄭州成了河南的心,一切都是圍繞鄭州的。

這個時代,開封與鄭州,哪一個更適合作爲河南的心?

如果從地理位置來看,鄭州更靠近心,但開封的歷史更爲悠久,還是著名的化古都。

李自成隨即笑了,鄭州與開封,誰是河南的心,暫時並不重要,先修築一條真正的水泥大道,將開封與鄭州連接起來,機會是均等的,看這兩座城市將來如何定位、發展了。

行軍地圖,開封與鄭州之間的官道,並沒有山勢阻擋,只有一些河流,間隔着一個牟縣。

李自成以宋獻策爲監軍,分出三萬青壯,按照水泥大道的標準,先拓展開封至鄭州之間官道的路基,如果時間允許,將來向西延伸至洛陽,或者折而向南,建立開封-鄭州-許州三角區,這條官道經過汝寧府,還可以從信陽州延伸至湖廣武昌府,也可以經過襄城、南陽,延伸至湖廣的襄陽府。

與天命軍在城外閒庭信步相,開封城內,高名衡卻是一籌莫展,雖然天命軍沒有攻城,但城內缺少糧食,維持城頭的士兵都困難,河北道渡河運輸的糧食,又被天命軍攔截了……

城內的糧價像是坐了火箭似的向竄,昨日還是八十兩一石,今日午時已經漲到一百二十兩一石,還是一如既往的有價無市,正規的糧店,早無糧可售。

開封城怎麼辦?如何才能解釋糧食問題?

城外是指望不了,只能整合城內的糧食,他決定使用非常的手段,爲了開封,他不惜背後世的罵名了。

高名衡給城內的富商、官宦之家分派糧食任務,根據平日瞭解的財富,需要交一定數量的糧食,做爲士兵的軍糧。

他心明白,無論城內的富商、官宦之家是否儲存着糧食,他們都不會輕易交出來,養活了士兵,或許死的是他們。

僅有雷霆的律令還不夠,必須使用雷霆的手段!

高名衡自然不會親自向這些人家徵糧,而是交代一番,然後將差事交給守城的士兵,這種髒活,士兵們最合適。

士兵們的確是最適宜催糧的,他們發明了一種很簡單的方法:每至一戶人家,先公佈需要徵收的糧食數量,如果主人不給,或者給出的糧食不夠,便捉住年幼的子女,用大針刺其皮膚,一面威脅家主,一面增加大針的數量,情形嚴重的,幼子女身會被刺數百大針……

更有無良的士兵,看誰家的大姑娘小媳婦,便擅自增加糧食的數量,直至榨不出油水,便以放出城挖野菜爲名,強迫她們獻身。

有些大戶人家,既沒有糧食,也沒有貌美的女眷,被士兵們生生折磨至死,士兵們還是不肯放過,還要被翻箱倒櫃搜尋糧食!

不過,士兵們雖然使盡了手段,卻沒有徵得多少糧食。

便是在大戶人家挖地三尺,還是不盡如人意,他們實在沒有多少糧食。

向大戶人家強徵糧食,讓不少富裕的商戶淪爲饑民,非常時期,手的銀子買不到糧食,便是家有金山銀山,也和普通百姓一樣捱餓。

城餓殍遍地,大街小巷都是屍體,整個開封城,到處彌散着屍體的臭味,高名衡開始還讓士兵們將屍體及時拖出城外掩埋了,後來士兵們爲了減少體力消耗,直接將屍體堆積在城內,一把火掃了。

死傷的速度,遠遠快於收屍的速度……

軍糧也是出現了問題,有些士兵知道開封城沒指望了,便藉口出城偷襲流賊,出城之後卻是悄悄投降天命軍,一去不復返……

百姓的日子更難熬,不但沒了糧食,連家鹽、醬、油,甚至養豬的大糠,都被官兵搜去,真正的家徒四壁!

大戶人家也好不了多少,饑荒時日,再多的銀子也買不到糧食,只能和普通的百姓一樣,每日在城門處等着出城挖野菜,不過,他們一般會眷念留在城內的財物、房產、商鋪,傍晚時一般都會回城。

只是苦了家的女眷,每次出城之間,都要用年輕、貌美的女眷賄賂城門處的士兵……

百姓自有生存的法子,既然無法出城,又沒有糧食,便有人打起孩子的主意,只要誰家的孩子離開父母的視線之外,便會被人被偷偷抱走,成爲他人的盤餐。

士兵們發現,城內的屍體越來越少,只要沒有及時發現,便會有人主動幫着收拾,最後只剩下一堆難啃的骨頭……

實在找不到獵物的百姓,便只能易子而食,畢竟吃的是別人家孩子,心不會太糾結,但孩子不會太多,吃完了怎麼辦?

父食子、夫食妻、兄食弟、姻親相食,如此層出不窮……

開封的南城,有一對老夫婦,餓得幾乎走不動路,可是米缸一粒米也沒有,便商量着要吃掉兒媳婦。

老翁嘆口氣道:“吃了她,兒子怎麼辦?我還等着抱孫子……”

老媼白了他一眼,斥道:“抱孫子?你別想了,這都快一年的時間了,肚皮不見動靜,怕是不會下蛋的母雞……難道我們家要白白養着她?”

老翁搖搖頭,也不知道是不忍,還是捨不得,或許是擔心自己的兒子將來討不到婆娘。

老媼見老翁不說話,膽子更狀了,“趁着你現在還有些力氣……等到手腳都不能動了,她正是壯年,你能奈何她?”

老翁用手將肚皮按進去,又喝了兩口清水,還是不解餓,便長長出了口氣,小聲道:“你去將刀拿來,我磨快些……”

“哎哎……”老媼這才歡喜起來,從廚房內取來菜刀,小心地跑回來,貼着老翁的耳朵小聲道:“你快些磨刀,一會刀磨快了,我將她騙進柴房,幫你壓着她,你快些動手,免得生事端……”

媳婦見公婆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心起疑,貼着牆壁一聽,不覺大吃一驚,趁着公公還在磨刀,忙悄悄蹩出屋子,一口氣跑回孃家。

母親一愣,“閨女,咱家沒有接你,爲何回來,是不是和公婆吵架了?”

女兒哭訴道:“公公婆婆要吃掉女兒……”

母親大吃一驚,先安慰一番,將女兒哄住,推入臥房,反手關門,找到正在外面遊蕩的父親,“怎麼樣,還沒找到?”

“沒有,”父親搖着頭,“現在尋找死屍的人太多……”

“哎,”母親長嘆一聲,道:“女兒回來了……”

“女兒?”父親皺着眉頭,“我們自己都沒吃的,她現在回來怎麼辦?”

母親目光四顧,見周圍無人,遂小聲道:“她公公婆婆要吃她……被她暗得知訊息,所以逃回家了……”

“這兩個禽獸……”

“罵有什麼樣,總得想個法子……”

“能有什麼法子,我到現在只喝了兩口涼水,”父親沒好氣地道:“難道要送她回婆家?”

“送回去還不是被她公婆吃了?”母親道:“我們家的骨肉,爲何要便宜了他人?”

“啊……你是說……”父親大驚。

“還有其它的法子嗎?”母親低下頭,小聲道:“你到現在都沒找到死屍,還能支撐幾時?一旦餓倒了,後悔也無用……”

父親點點頭,回到家,和母親合力殺了女兒,先含淚吃了大半飽,又將剩餘的肉剮下盛起來,骨骼燉了湯……

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70章 零死亡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679章 公審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84章 抉擇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219章 黑衣人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203章 從千戶第181章 蓮花山第98章 心智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841章 不對勁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724章 金鐘寨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28章 狹路相逢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924章 潼關下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69章 立威治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639章 蹭腥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38章 較量第58章 巴燕峽谷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999章 清水報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72章 開刀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213章 香精第281章 沙陀寺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374章 大潰敗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65章 後爲今用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689章 後套第1257章 整編
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270章 零死亡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679章 公審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84章 抉擇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219章 黑衣人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203章 從千戶第181章 蓮花山第98章 心智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841章 不對勁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724章 金鐘寨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28章 狹路相逢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924章 潼關下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69章 立威治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639章 蹭腥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38章 較量第58章 巴燕峽谷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999章 清水報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72章 開刀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213章 香精第281章 沙陀寺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374章 大潰敗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65章 後爲今用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689章 後套第1257章 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