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故人相見

bookmark

十一月二十日,李自成親率大軍,趕至榆林城下,從東、南兩面包圍了榆林城。

李自成着人向城內#射出箭書,告訴城內的守將,榆林一座孤城,根本無法防守,爲免傷亡,應該及早歸降。

都任召集王家錄、惠顯、劉廷傑、尤世威等人商討對策。

尤世威是大家推選出來的守城主將,自然主戰,但卻沒有守城之法,只能乾着急。

劉廷傑大聲道:“西安雖破,然三邊猶在,榆林向爲天下勁兵,如能招募死士,一戰奪其氣,然後約寧夏、固原三師並進,賊可平也!”

衆人都沒有更好辦法,只能聽從劉廷傑的建議,歃血爲盟,再次表達了誓死守城的決心,各出私財協助劉廷傑募兵。

李自成見城內的守軍不肯歸降,便着李績分兵攻城。

攻城沒有進展,但李自成先後收到虎騎兵高立功部、第三營秦大年部傳來的訊息。

虎騎兵拿下了寧夏鎮,寧夏總兵官撫民投降,慶王朱倬紘、龍祥郡王朱倬?、潭水郡王朱倬?死於亂兵,新設的寧夏府,王永祚已經接任知府,崔榮爲城防兵遊擊將軍;

第三營拿下了包括固原軍鎮在內的整個平涼府,固原鎮總兵官馬爌、副將郭天吉、平涼總兵白廣恩、河南總兵陳永福、監紀同知藍臺投降,韓王朱亶塉等被殺。

平涼知府簡仁瑞留任,正在安撫當地的百姓。

李自成看着這兩份訊息,不覺啞然失笑,隨同孫傳庭東出潼關的六位總兵、副總兵,牛成虎、王定下落不明,白廣恩、陳永福、官撫民已經歸降,只有高傑逃亡山西,除非投靠天命軍的,陝西再無他們的立錐之地!

同樣的殺了宗室,秦大年來訊說,“韓王朱亶塉等被殺”,而高一功則完全推卸了自己的責任:慶王朱倬紘、龍祥郡王朱倬?、潭水郡王朱倬?死於亂兵!

這個高一功,實在有意思,如果不是戰爭期間,真想去寧夏府看看。

不過,寧夏、平涼兩府的建立,距離天命軍佔據整個陝西,又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現在只差榆林府和獨立營正在攻打的慶陽府了。

有李信在,慶陽府不用擔心,倒是這個榆林府,該給城內下一味猛藥了,寧夏、固原兩鎮都已投降,榆林孤城還能獨立堅守嗎?

李自成將寧夏、固原已失的訊息,着人傳至城內,並且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兩日內不降,天命軍將在榆林屠城,城內所有武官員及家眷,將全部屠殺!

接下來的兩日,第四營並沒有閒着,而是向城內發起了更爲猛烈的進攻,四十門山地炮,向城內傾瀉#了千枚開花彈。

二十三日下午,在通牒時間生效的最後階段,參將馬鳴節打開了南門,榆林陷落。

城內大量武官員被俘:右布政使都任,關南兵備僉事王家錄、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遊擊傅德、潘國臣、李國、晏維新、陳二典、劉芳馨、侯國,都司郭遇吉,軍楊正韡、柳

永年、馬應舉,旗鼓經國,守備尤勉、惠漸、賀大雷、楊以偉,指揮李焜、燦、黃廷政,千戶賀世魁、黃廷用,百戶黃廷弼等。

參與守城的諸生陳義昌、沈浚、沈演、白拱極、白含章、張連元、連捷、李可柱、胡一奎、李陰祥等,也被天命軍俘獲。

李自成入城後,發現兩個十分怪的現象:

其一是城內有大量已經致仕的武官員,武將特別多:左都督尤世威,總兵王世欽、侯世祿、侯拱極、王學書,副將常懷、李登龍,定邊副總兵張發,參將馬鳴節,遊擊孫貴、尤養鯤,守備白慎衡、李宗敘,戶部主事張雲鶚,知州彭卿、柳芳等。

其二是官多兵少,除了臨時招募的青壯,城內的守軍不足千人,但城內的官武將,卻超過百人,官兵列嚴重不協調。

李自成多方打聽,估計是延綏軍鎮的百姓,民風一向彪悍,所以出現了大量的武將,既然如此,何不在當地招募一批士兵?

此時李信已經拿下了整個慶陽府,以右參議段復興爲慶陽知府,推官靳聖居爲法院院長,安化知縣袁繼登慶陽府稅務廳長,初步建立地方官府。

他將建立榆林府的事,完全交給牛金星和李琬,自己親自去挑選士兵。

在募兵的過程,李自成發現,榆林府實在是軍鎮,人口並不多,青壯倒是踊躍報名參軍,但李自成只招募了一個團的士兵,以劉廷傑爲團長,領遊擊將軍銜,這個團的士兵,暫時不屬於任何營,根據將來的情形再說。

此外,榆林畢竟靠近邊牆,需要防範鄂爾多斯高原的遊牧遊牧騎兵,李自成又招募的一個團的邊軍,以侯拱極爲團長,直屬於榆林府。

牛金星與李琬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說服右布政使都任出任第一任榆林知府,關南兵備僉事王家錄出任法院院長,諸生陳義昌爲監察院長。

尤世威以前是左都督,在榆林府地位最高,參將馬鳴節主動打開城門,接應天命軍入城,是最大的功臣,兩人分別擔任榆林府總兵與副總兵,負責預備役士兵的操訓,其餘武,根據自願原則,可以不出仕,也可以選擇隨天命軍南下。

在榆林府耽擱了數日,等到府城周圍的土地重新分發得差不多了,李自成方纔起兵返回西安,原先留在米脂縣的親兵團,自行沿着官道南下。

李自成回到西安的時候,已經是臘月十五日了,雖然天寒地凍,但西安城的武官員,還是在城外跪迎,讓李自成頗感意外的是,迎接的隊伍,不僅有留在西安的宋獻策等人,還有三張極爲熟悉的面孔。

樑成、沈道、周賓跪在冰雪,遇李自成目光,忙見額頭叩在地,“大都督!”

李自成坐在馬背,愣了片刻,猛地躍下馬背,向三人衝去,“成、沈道、周賓,你們終於來了!”伸手扶住三人,目光在三人的身的四處掃視着。

“大都督!”樑成、沈道、周賓三人順勢起身,“屬下總算見着大都督了……”

“成、沈道,這數年的時間,可是辛苦你們了!”李自成的心,說不清是感激,還是懷念以前的生活,不過,他們將天命軍的大後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實在是難爲他們了,如今的天命都督府,已經不是當年的一個西寧府了。

“大都督信任屬下,這是屬下的恩典!”樑成雖是與李自成有約,但當着西安武的面,卻是自動改了稱呼。

李自成百感交集,自己出徵這幾年,如果不是他們穩定後方,自己必定有所牽掛,河南、湖廣、陝西的戰事,也不會如此順利。

自己雖然不在蘭州,他們卻是沿着自己當初設置的道路,一直向前走……

不過,迎接的人員太多,李自成不能厚此薄彼,便勉勵了兩人幾句,又和西安城內的官員們打了招呼。

回到城內的保安王府,李自成立即讓親兵傳樑成、沈道二人來見,留在王府內的親兵遲疑了一會,終是道:“大都督,幾位夫人們都來到西安了,現在在府內,大都督要不要先見見她們……”

“夫人?”李自成一愣,這纔想起,夫人們是隨着天命都督府一同來到西安的,他的腦,從高桂英道娜木鐘,再到孫夢潔、陳秋蝶她們,一個個過了一遍……

忽地看到親兵捂着嘴笑,李自成怒道:“本都督難道是因私廢公的人?還不快去傳兩位大人!”

“是,大都督!”親兵嚇得一哆嗦,連忙跑開了。

李自成知道,現在去見高桂英她們,一時半會恐怕很難結束,數年的時間,豈能三兩句能說完?遂忍住不見,先召見了樑成、沈道。

稍頃,樑成、沈道二人小跑着過來,李自成在小廳召見了他們。

李自成最關心的是民政,便由樑成先行彙報。

樑成沒讓李自成失望,彙報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

百姓的糧食完全自給自足,甚至有了節餘,特別是粗糧,吃不掉也賣不出去,只能拿來餵養牲口,天命軍的屬地,再也不會有餓死人的情形了;

農業稅、工商稅都是大幅增加,蘭州一地,工商稅已經超過了富庶的成都,西寧的工商稅也是接近成都;

甘肅、青海、四川三省的歸化工作,正在穩定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好轉,賦稅減輕,主幹道通暢,加地方官府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並沒有出現百姓集體抵抗官府的事件;

以蘭州、西寧爲心的交通初步形成,大道隨處可見自行車隊在運送各種物資,以成都、重慶爲心的交通,正在不斷向外圍擴張,已經與西南角的建昌府大道完成對接……

李自成頻頻點頭,天命軍的屬地,已經初現華夏的影子,未來的華夏,百姓將不再以溫飽爲目標,而是共同致富,只有發展工商業,才能讓百姓的生活不可逆轉地走向富裕。

不過,樑成似乎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李自成含笑道:“成,新式教育呢,現在推廣得怎麼樣了?”

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42章 合作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11章 不走運第965章 竇美儀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6章 韓金兒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466章 拜師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40 左擁右抱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219章 黑衣人第90章 妥協第175章 親戚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258章 話語權第677章 要挾第854章 正軍法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709章 商洛山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621 渡江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29章 遙遙在望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212章 體香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31章 隔牆有耳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63章 團圓飯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711章 不走運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72章 開刀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292章 四嫩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48章 洗禮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258章 話語權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
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42章 合作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11章 不走運第965章 竇美儀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6章 韓金兒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466章 拜師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40 左擁右抱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740章 書房召見第219章 黑衣人第90章 妥協第175章 親戚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258章 話語權第677章 要挾第854章 正軍法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709章 商洛山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621 渡江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29章 遙遙在望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212章 體香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31章 隔牆有耳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063章 團圓飯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711章 不走運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172章 開刀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292章 四嫩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48章 洗禮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258章 話語權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