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

田弘遇也是識時務,給李自成叩了頭,算是認了華夏的新君。三寸人間 www.yanqingshu.com

李自成讓田弘遇起身,卻沒有賜座,他只是叩了頭,這還遠遠不夠,淡淡笑道:“左都督的府,可有一個叫陳圓圓的女人?”

“陳圓圓?”田弘遇以爲李自成討要陳圓圓,忙道:“回皇,小人的確從蘇州買回來一個叫陳圓圓的歌姬,可是……”

“可是左都督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是嗎?”李自成眉目含笑,將自己的心思隱藏得很深,“當時吳三桂給左都督一句話的承諾,左都督還記得嗎?”

“承諾?什麼承諾?”田弘遇思索片刻,心忽地一驚,面也是十分緊張,“皇是說,吳三桂當日向本都督,不,向小人允諾,一旦京師出現變故,他將先救都督府,然後纔是皇宮……”

他的額頭現出細密的汗珠,李自成剛剛入城,怎的獲得如此的訊息?自己與吳三桂有這種密約,顯然是大逆不道,咦,現在已經是華夏國,李自成究竟是什麼意思?

李自成一直含着笑,但心卻是十分鄙視,做爲皇親國戚,拿着國家的厚祿,卻不想着報效國家,這種自私自利的人,應該從朝廷踢出去!

不過,密約的主角,似乎吳三桂的責任更大,這次召見田弘遇,主要還是爲了查找永王朱慈照的下落,如果能得到朱由檢的一些訊息那最好不過了。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左都督受崇禎帝厚恩,他將永王都託付給你,可惜,”忽地大笑道:“左都督卻是如此對待崇禎帝,嘿嘿……”

“小人慚愧……”田弘遇忽地覺得不對,忙道:“皇,永王並不在小人手……”

“不在?”李自成眉頭一皺,用鄙視的目光打量着田弘遇,“朱由檢和大明都已經不存在了,左都督在這件事,反而要向他效忠嗎?”

田弘遇的額頭冒出冷汗,或許是站得太久的,身子也是微微顫動,他避開李自成的目光,喃喃地道:“小人不敢欺瞞皇,永王……永王的確不在小人手……”

“不敢欺瞞?”李自成冷笑,端起茶水,品了一口,目視田弘遇,沉吟不語。

恰在這時,盧陽從外面進來了,貼着李自成的耳朵小聲說了兩句,李自成看着田弘遇,不覺哈哈大笑。

這個田弘遇,實在是不開眼,朱由檢當皇帝的時候,他和吳三桂私下達成對朱由檢不利 的密約,朱由檢不在了,別人掙着向華夏邀功,他卻留下永王朱慈照,向朱由檢表達忠心。

難道僅僅因爲他是朱慈照的外公?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也會有親情嗎?

李自成的目光,霎時變得陰冷起來,看着田弘遇,冷聲道:“田弘遇,朕已經查出,是誰將永王朱慈照送去田府,這個小太監現在在乾清宮外,你想不想見見?”

“這……”田弘遇的額頭,霎時滲出豆大的汗珠,遲疑了一小會,猛地向前一撲,跪倒在地,“皇,小人該死!”

“你的確該死,”李自成道:“當日以國丈的身份,享盡榮華,位極人臣,你不思報國,卻用美色誘惑吳三桂,行那齷齪之師,”李自成冷哼一聲,繼續道:“而今大明滅亡,華夏已立,你不會擇木而棲,卻選擇效忠朱由檢,天下間像你這般不開眼的人,實在不多!”

田弘遇以頭叩地,“永王的確在小人手,小人這將他帶過來,求皇贖罪!”

“贖罪?”李自成冷笑道:“朕給過你機會,可是你自己放棄了!”

“皇……”

“田弘遇,朕先着人去田府,將永王帶過來,與他的兩個哥哥團聚,放心,朕不會爲難他們,”李自成道:“至於你嗎,先留在皇城反省反省吧,最後如何處置,看你自己的了。”

“皇,”田弘遇絕望之餘,忽地想到吳三桂,忙道:“小人可以幫着說服吳三桂來降……”

“你知道吳三桂現在在哪嗎?”李自成笑道:“吳三桂的事,你別管了。”他揮揮手,讓盧陽將田弘遇押下去,暫時不能讓他回府。

李自成思索片刻,還是決定召見王安平和陳名夏。

少頃,王安平隨着盧陽來到乾清宮東暖閣,他看到李自成,忙跪拜於地,“臣王安平,叩見皇!”

“安平平身!”李自成離座,將王安平攙扶起來,將他按在對面的座椅,又讓盧陽奉香茗,“安平,這數年的時間,實在幸苦你了!”

雖然是老熟人,但李自成已經稱帝,身份與原先不一樣了,王安平稍稍有些緊張,連屁股都不敢坐穩,“能爲陛下效勞,是臣的福分,臣不幸苦!”

李自成也感覺到王安平有些生分了,遂笑道:“朕雖然稱帝,但還是以前那個李自成,安平不必緊張,隨意好。”

“臣謝過皇!”王安平的身子做得端端正正,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皇,京師已經拿下,漢清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李自成笑道:“依安平看,漢清局下一步的主要方向在哪?”

王安平拱手道:“北方已定,天命軍很快便要下江南,臣打算將漢清局的主力派往江南!”

李自成微微點頭,王安平的判斷,基本方向不錯,天命軍很快便要南下,將整個大明收歸囊,漢清局先一步行動,正好蒐集一些有用的訊息,向當地百姓宣揚天命軍的各項律法。

但李自成的目光,並不在於江南,而是在於邊疆和國外,“安平,華夏已經立國,漢清局的任務和職責,也將發生變化。”

王安平想起皇次下達的任務,似乎明白了什麼,“皇是說,漢清局的目標,將轉爲關外?”

李自成捧起茶水杯,飲了一小口,笑道:“漢清局的任務,主要爲朝廷和軍方提供必要的訊息,天命軍入京之後,大明雖然滅亡,但天下並未太平,天命軍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除了江南,便是關外虎視眈眈的韃子,只要有一絲可能,儘快向關外增派人手。”

“臣明白,臣已經向關外派出人手了,不過,關外的情形我們不熟,又是韃子的地盤,一時半會難以開展工作……”

李自成知道,向關外的韃子滲透,一時半會恐怕不宜,王安平畢竟是半職業的諜報人員,“沒關係,只要能在當地生存下去是勝利,儘量和當地的漢人取得聯繫,或是隱藏在漢人之。”

“臣明白,臣這回去,馬向關外增派人手!”

“安平,不必急在一時,”李自成笑道:“咱們現在來談談漢清局的未來。”

“漢清局的未來?”王安平面一喜,急道:“皇是說,漢清局要擴編?”

“任務多了,自然要擴編,”李自成淡淡地道:“安平,漢清局現在還是一個千戶的編制吧?”

“是,”王安平道:“回皇,只有一個千戶的編制!”

“只有一個千戶?”李自成笑道:“安平主管漢清局已經很久了,現在說說看,漢清局需要多少人手纔會夠用?”

“人手?嗯……”王安平思索片刻,道:“至少需要兩個千戶的編制,才能及時、準確爲天命軍爲天命軍提供需要的訊息。”

“兩個千戶?”李自成用手輕輕敲着面前的御案,淡淡笑道:“華夏很快一統,未來的天命軍在哪兒戰鬥呢?如果天命軍在境外作戰,你們也能事先爲天命軍提供訊息?”

“境外?”王安平一時呆住了,思索片刻,方道:“皇請明示,天命軍去境外哪兒作戰,臣也好事先做出安排……”他說得跟打了保票似的,其實心一點也沒底,誰知道境外是什麼樣子……

“安平聽說過大漢、大唐遠征西域的事嗎?”李自成笑道:“天命軍如果遠征西域,安平還能爲天命軍提供訊息嗎?”

“這……”王安平支吾了好一會,方道:“臣不知西域的狀況……”

“其實,朕也不太知道西域的事,”李自成示意王安平不要太緊張,道:“正因爲不知道,我們纔要向西域派出人手。”

“皇真要征伐西域……”

“朕只是打個方,”李自成的向椅背一靠,眯雙目,淡然道:“不管是遼東的韃子、關外的蒙古人,還是西域,朕都要隨時掌握他們的動態,安平說說,兩個千戶的人手夠不夠?”

“顯然不夠,”王安平的腦袋都搖出露珠來,“皇,恕臣直言,即便增加人手,一時半會,也無法得到多少有用的訊息……境外畢竟不是漢人的生活區,漢清局的人如果在當地紮根,恐怕很難……”

“所以要及早準備,”李自成道:“朕考慮了很久,等華夏統一全國之後,以後的漢清局,專門蒐集境外國家的訊息。”

王安平思索片刻,終於點點頭,“臣明白了!”

“朕打算,將西華門附近的南薰殿,做爲漢清局的總部,同時漢清局提升爲漢清部,下設北方司、西方司、南方司、訓養司、南薰司,每個司大約一個千戶,”李自成道:“北方司、西方司、南方司主要蒐集國境之外,北方、南方、東方的訊息;訓養司負責培訓人員;南薰司是漢清部的總部,包括彙集訊息、沿途傳遞訊息等。”

“五個千戶?”王安平的嘴巴張得老大,他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使了。

李自成看着王安平,笑道:“水漲船高,安平也將升職爲威武將軍!”

“臣多謝皇!”王安平慌忙離座,叩拜謝恩。

“這五個千戶的人員,都是軍籍,正常領取糧餉,必須保證他們的忠貞,”李自成擺擺手,讓王安平起身,道:“此外,漢清部可以利用經商、奴僕等各種身份在當地生存下去,必要的時候,可以在當地招募部分人員。”

王安平思索片刻,將腦子混沌整理清晰,方小聲道:“皇,如此一來,恐怕需要不少銀子……”

銀子的確是問題,這五千人員,因爲常年駐紮國外,軍餉應該普通士兵高些,另外,收買人員、訊息,又是也需要銀子。

不過,李自成早想好了,大不了精簡皇宮的太監宮女,爲了服侍皇一個人,後宮養着數千太監、宮女,完全是浪費,等局勢穩定下來,能精簡多少是多少,如果僅僅是服侍皇的飲食起居,數十人應該足夠了。

還有,奢華的禮節完全可以取消,如皇帝登基、大婚、壽宴,動輒數十萬銀子,完全可以節約下來。

此外,他有自己的產業,等閒暇將產業整頓了,每年會有一定的盈餘,也可以用做漢清部的費用。

“費用不需擔心,漢清部直屬於朕,費用也是從朕的內帑出,編制也不用全部到位,總得一步步來,”李自成道:“安平回去之後,先擬定處有關的章程,特別是將士們的待遇和紀律部分,一定要慎重!”

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05章 怒氣沖天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400章 密談(下)第278章 新思路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998章 怪怪的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9章 毆打家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213章 領議政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92章 四嫩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02章 偷襲第255章 紅河鎮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0章 倒淌河第688章 狼山第1002章 責任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55章 鷹騎兵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483章 報效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997章 無影戰隊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155章 鷹騎兵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182章 祈福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836章 挖祖墳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607章 護城河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328章 各有所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280章 龍駒島第235章 大勢第10章 過堂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
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05章 怒氣沖天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400章 密談(下)第278章 新思路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998章 怪怪的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9章 毆打家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213章 領議政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292章 四嫩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02章 偷襲第255章 紅河鎮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0章 倒淌河第688章 狼山第1002章 責任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55章 鷹騎兵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483章 報效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997章 無影戰隊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155章 鷹騎兵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182章 祈福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836章 挖祖墳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607章 護城河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328章 各有所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280章 龍駒島第235章 大勢第10章 過堂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