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佈局

秦大年是來辭職的。

當李信出任新的第三營主將的時候,他知道,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皇,眼下東北逐漸平靜,老臣想回京師……”

李自成看着鬍鬚已經花白的秦大年,“華夏立國,老將軍是功不可沒!”

“江山代有才人出,”秦大年苦笑,“李將軍的才幹,勝過老臣十倍,李將軍出任第三營主將,老臣心服口服!”

“哈哈,”李自成大笑,“老將軍可是很少服人呀!”

“老臣的確很少服人,不過,這個李信,老夫對他的佩服,僅次於皇!”

“老將軍信服李信,朕放心了,”李自成道:“老將軍回京之後,有什麼打算?”

“老臣從軍數十年,現在也該歇歇了,”秦大年的眼,頓時顯出一絲落寞,沉思良久,方緩緩點頭,“皇,老臣回京之後,想陪陪孫子,喝喝老酒,然後是頤養天年……”

李自成笑道:“老將軍行伍一身,能耐得住寂寞?”

“皇……”

李自成微微頷首,道:“從西寧一直跟隨着朕的武,都是華夏國最大的瑰寶,所以朕打算成立一個國政部,從主要崗位退下來的物衆臣,都可以進入國政部,繼續爲華夏發揮餘熱,老將軍想要清閒,可得等到邁不動腿的那一日……”

“國政部?”秦大年面一喜,“皇,這國政部的做什麼的?”

“可以什麼都不做,每日喝喝茶吃吃酒,也可以什麼事都做,”李自成笑道:“華夏的天下,有你們一份功勞,所以,你們可以幫着朝廷監督百官,如有不法之徒敗壞華夏的法制,你們可以來找朕,也可以直接予以呵斥,甚至將他們交給國家監察院、國家法院,也可以向朕提出任何建議……”

“原來如此!”秦大年拱了拱手,“老臣多謝皇!”

“老將軍,朕醜話說在前頭,”李自成還了禮,“老將軍從第三師副將的位置退下來,只能守護華夏,但不能干涉武百官正常的工作,除非有了證據,華夏是講究法治的國家,一切都得依法辦事!”

“老臣明白,老臣自然知道分寸!”

“好,好,好,”李自成不住點頭,“朕知道,老將軍是識得大體的人,老將軍是第一個從主要崗位退下來的人,這國政部長一職,非老將軍莫屬。”

“臣多謝皇!”秦大年離開座位,想要起身行李,被李自成止住,“老將軍不必多禮!”

秦大年暗思索,國政部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將來的國政部內,都是華夏的開國之臣,參政、建議之權,應該不會少,甚至還可以做爲皇的諮政,總賦閒在家要好,而且國政部長,總歸是部長,他的臉笑出一片皺褶,“皇,老臣擔任國政部長,那國政部有多少人手?”

“不瞞老將軍,等老將軍回到北京,國政部只有老將軍一人在職,朕會派出幾人供老將軍驅使!”

“光桿部長?”秦大年頓時苦着臉,“皇,老臣總不能每日獨自喝茶飲酒吧?”

李自成哈哈大笑,“老將軍放心,很塊便有一些老臣前來陪伴,到時候他們都是你的屬下,”頓了一頓,又道:“此外,回京之後,朕打算敕封老將軍爲安遠侯,老將軍不會推辭吧?”

“老臣多謝皇!”秦大年不聽勸告,非要恭恭敬敬給李自成扣了三個響頭,“老臣得皇如此厚恩,此生再無遺憾!”

“哈哈哈……”

“哈哈哈……”

李自成這纔有時間詢問王光恩,關於海州城的有關狀況。

海州原本是這次北征的糧草轉基地,不過,天命軍連續攻破了遼陽、瀋陽兩城,從城內得到大量的糧草,北京已經停止向東北運送糧草,海州也失去了原先的重要作用。

不過李自成認爲,海州是遼西、遼南、遼東和遼北的結合部,雖然整個遼寧省已經歸屬華夏,海州失去了戰略的地位,但交通的樞紐地位並沒有發生變化。

明年開發整個遼寧省,海州向南可以修築通往蓋州、復州、金州的大道,將整個遼南連成一片;向西,可以渡過三岔河,修築通往錦州的大道;向東,可以連接鴨綠江畔的九連城;向北,隔着遼陽府便是遼寧省首府瀋陽。

如果海州的交通樞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出來,遼寧省在瀋陽之外,極有可能再出現一個新的經濟心……

當然,大規模建設遼寧,應該是明年的事了。

當下最重要的事,便是華夏與朝#鮮的協議,如果協議得到朝#鮮國王李倧和朝#鮮朝臣的認可,已經駐紮在鴨綠江畔的第一師,纔會渡過鴨綠江,前往朝#鮮境內聚殲平壤城的韃子。

要聚殲不到一萬韃子,第一師足夠了,需要多長時間結束戰鬥,李自成並不關心,反正戰鬥在朝#鮮境內進行,對華夏沒有多少影響,權當讓第一師練兵了。

李自成在海州城等了兩日,金自點和李濬方纔匆匆趕到。

金自點一如既往,帶着李濬行了叩拜大禮,“臣下金自點,叩見皇!”

“金大人無需多禮,起身吧!”李自成從金自點的臉,看到了不少希望,不過,在簽訂正式的協議之前,他的臉,並沒有多少期待,“小米,賜座,給兩位使臣茶!”

“臣下多謝皇!”金自點卻是迫不及待地袖出一份書,“稟告皇,在臣下和麟坪大君的盡力說服之下,我主和朝臣們終於接受了這份協議!”

“兩位幸苦了,”李自成竭力剋制着心的喜悅,但臉還是堆着笑,“爲了朝#鮮,也爲了華夏與朝#鮮的長久友誼!”

他接過書,打開一看,李倧果然在書籤了名,而且還是用漢字籤的。

金自點小心地道:“這份書,還需要皇簽字認可……”

“朕知道,”李自成道:“小米,筆墨侍候!”

“是,皇!”

李自成在兩份書都簽了名,然後還給金自點一份。

兩國的國主都已經簽字,書立即生效,不過,這不是長久的條約,除了朝#鮮歸還平安、咸鏡兩道,其餘都是臨時性質,所以李自成並沒有將書升到正式的條約,而是以“協議”命名。

等到戰爭結束之後,華夏與朝#鮮之間,還會有一份正式的條約,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朝#鮮不再是華夏的藩屬國,華夏也不需要藩屬國。

要麼與華夏合併,要麼成爲華夏的盟國。

成爲華夏的盟國,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李自成心已經有了盤算,火候到了,纔會對外公佈。

金自點等墨汁幹了,小心地將書收進懷,“皇,華夏的軍隊,何時渡過鴨綠江……”

李自成淡然笑道:“金大人,根據這份協議,朝#鮮應該先支付第一批四十萬銀子吧?”

“皇放心,銀子很快便到,”金自點道:“漢城與華夏的遼東,間隔着韃子佔據的平壤,所以銀子是從水路過來的,最多兩日,船隊便會到達鴨綠江口,不知道在何處交割爲好……”

“既然是船載,那在九連城交割吧,溯鴨綠江而,直接在九連城登陸,最爲便利,”李自成道:“朕這給將士們傳令,讓將士們儘快準備,最多數日,將士們便可出征,朝#鮮的船隊進入鴨綠江,恰好協助他們渡江!”

“朝#鮮境內,我王與黎民百姓期盼如渴……”

“救兵如救火,朕明白這個道理,”李自成笑道:“華夏的士兵,集結起來需要數日,等到銀子交割完畢,將士們應該可以渡江了,對了,金大人,朝#鮮提供的糧食,現在何處?根據協議,朕得派人過去看看,華夏將士一旦進入朝#鮮境內,便需要第一批糧食……”

“皇放心,我主籌集了數十萬石糧食,已經從漢城向北運輸,只是被韃子阻隔了要道,運輸速度不會太快……”

“那好,”李自成道:“華夏與朝#鮮達成協議,金大人與麟坪大君功不可沒,朕會記住兩位……”

金自點忽地壓低聲音,道:“好叫皇得知,這第一批四十萬銀子,除了一小半來自國庫,其餘都是向王公重臣們借的……”

“借的?”

“所以……所以不少人對華夏有些不滿……”

“不滿?”李自成怒道:“華夏將士,冒着生命危險去拯救朝#鮮的百姓,他們竟然不滿?”

“誰說不是呢?”金自點道:“這些人只顧着眼前的利益,卻忘了朝#鮮的百姓,更忘了華夏與朝#鮮隊的友誼……”

李自成冷哼一聲,“既然這些人心懷不滿,那讓他們去對付平壤的韃子……”

“皇,萬萬不可,”金自點忙道:“我主已經呵斥了這些目光短且之徒,皇心有數便成……”頓了一頓,又滿懷期待道:“皇,朝#鮮何時能成爲華夏的藩屬國?”

“藩屬國的事,稍後再說,先殲滅了韃子再說,”李自成道:“不過,將來出使華夏的,除了金大人和麟坪大君的人,朕一律不回召見!”

金自點這才轉憂爲喜,“臣下多謝皇,臣下願意爲皇效命!”

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59章 苦水灣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715章 千戶官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607章 護城河第709章 商洛山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6章 韓金兒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94章 官復原職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284章 龍骨木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72章 航海第538章 緣分第25章 了斷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198章 撤軍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68章 賠償款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560章 月亮湖第1072章 航海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520章 海北府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42章 合作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661章 求真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724章 金鐘寨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659章 啞謎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505章 擔憂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018章 玉墜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218章 規劃東北
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59章 苦水灣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715章 千戶官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607章 護城河第709章 商洛山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6章 韓金兒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94章 官復原職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284章 龍骨木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072章 航海第538章 緣分第25章 了斷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198章 撤軍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958章 泥菩薩首輔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68章 賠償款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560章 月亮湖第1072章 航海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299章 東征隴右(五)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520章 海北府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42章 合作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661章 求真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724章 金鐘寨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659章 啞謎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505章 擔憂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018章 玉墜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218章 規劃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