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

世間自有陰陽之分,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我們這個國家對於政策的調整切勿矯枉過正。洪熙、宣德兩朝一改洪武、永樂之朝那種嚴厲、重武的風格,但我們的這個王朝也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事情。軍隊的戰鬥力開始下降、官吏的開始蔓延、國家機器的運作效率開始低效,但宣德皇帝無疑仍舊具備永樂皇帝的基因,所以在他手裡大明王朝並沒有沿着無序的慣性下滑太久。

宣德年貪腐問題以都察院和軍隊爲甚,洪武皇帝拔高了御史的地位,讓他們監察一切,位高權重的御史本應成爲反腐的急先鋒,如今兩京的都察院卻成了的大本營,其中又以他們的資深領導者劉觀爲甚。

劉觀跟國初的很多元老一樣歷經五朝。洪武十八年的進士,初爲縣丞,洪武三十年爲左僉都御史,後來犯事下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洪武年間劉觀大概行爲就不檢點。永樂朝,劉觀受到了重用,朱棣讓他在南方負責營建北京城的木材採購,這是一個肥缺,可以預見的是劉觀在這些採購中撈了不少銀子,後來劉觀被任命爲禮部尚書。劉觀行爲不檢點的名聲由來已久,劉觀的個性特點似乎更適合服務於朱棣這樣的君主,而非朱高熾這樣的監國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期間就想把劉觀拿掉,在北京的朱棣對朱高熾的行爲緊急叫停,的確,朱高熾監國二十年,朱棣對他的很多行爲不滿意,不光是這一件事情。

朱棣保住了劉觀等於給劉觀提供了一個護身符,從此劉觀在帝國越發受重用,監軍、督漕、考覈官吏這些位高權重的職位都賦予他。到了明仁宗繼位後,因爲仁宗不喜言官,劉觀開始打壓言路,這自然討得仁宗的喜愛,觀在仁宗一朝越發顯赫。到了宣德朝,全國御史在劉觀帶領下開始召納官妓、貪污納賄,短短數十年的光景,大明帝國的官場風氣就敗壞斯然,宣德皇帝的辣手開始伸向這些的領域。

朱瞻基即位後對於明王朝政治的一些隱性已經有了瞭解,宣德三年(1628年)皇帝召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問道現在大明朝的官員數誰最,楊榮毫不猶豫的說出劉觀的名字,由此可見這事已經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宣德皇帝立即將劉觀調離了都察院。皇帝並不是僅想處罰劉觀一人,他要清理的是整個王朝已經開始的體系,而這就需要御史的幫助,所以調離劉觀的目的是對着整個御史團體來的。

劉觀被調離那麼就要重新選一人執掌都察院,楊士奇和楊榮舉薦了一個人——顧佐,顧佐即將執掌貪腐成風的都察院。顧佐在明代以清廉著稱,監察出身,在永樂朝就得罪不少權貴,後被貶斥,如今執掌都察院正好恰如其分,一場宣德年間的廉政風暴即將颳起。

從1628年開始,南北兩個都察院有數十名御史被清退,由顧佐颳起的廉政風暴一直持續到正統年,明代官員短暫的好日子隨着顧佐的上臺就此終止,無數的干擾向顧佐撲來,但都被宣德皇帝頂了回去,宣德皇帝對於官吏的查糾不僅超過了仁宗時代更是超過了永樂時代,甚至直逼洪武時代。不僅如此,帝國對於御史的要求標準提高了,新進御史和在職御史變得比以前更加幹練,而且帝國通過御史建立了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軍屯、工程、漕運、稅收都是御史重點監控的領域。

在解決完了監察系統的後,宣德皇帝又將手伸向了軍隊領域。

洪武年間起軍隊的就已經開始,爲了遏制軍隊的,洪武特地頒佈《大誥·武臣篇》,而且還對部隊進行清洗,無論是嚴峻的刑法還是無情的清洗還是不能遏制住這種的蔓延。軍隊的大同小異,吃空餉、剋扣士兵糧餉、開小差,帝國各處衛所實際人數跟花名冊上已經不相符合,更爲嚴重的是軍隊的戰鬥力已經退化,一種不安的情緒正在軍隊蔓延,宣德皇帝已經捕捉到了這一點。從元年開始皇帝就派出一批批御史深入部隊瞭解情況,宣德三年對於監察系統的換血完成後對於軍隊的這種清查無疑更是加快。清查主要集中在覈兵源、軍風軍紀方面,御史對於軍隊的核查並不能掩蓋帝隊實力不斷下降的局面,雖然朱瞻基很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點,但制度的慣性已經無法在他的手中迴轉,世襲的軍戶制度已經跟這個時代明顯不合拍。

明代二百七十七年的政治架構是在宣德皇帝手中奠定的,從此以後這一政治架構再也沒有改變過,無論我們的明王朝採取何種政治體制都無法改變我們這個王朝重回宋代以來的文官政治。

從朱元璋最初讓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始一直到宣德年間才終於使巡撫這一官職制度化、長期化,巡撫、巡撫,顧名思義就是巡視、安撫。宣德皇帝重建天下御史體系後,對於地方的監察更是拔高,這一戰略使得御史中丞巡撫地方已是必然。不光如此,宣德年間大明朝已經出現了隱伏的危機,那就是流民問題。經過洪武、永樂兩朝對豪強的打擊,洪熙年間剛一鬆口,立刻就死灰復燃,大量的土地被兼併,加上延續幾朝的災荒,這些都使得數十萬計的流民開始在北方騷動。無論是監察地方還是處理流民問題都使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勢必加強。

整個宣德王朝我們似乎找不到一個鮮明的特點,皇帝一方面對文臣推崇,另一方面還親自帶兵出塞巡視;皇帝一方面對官吏放松管制,另一方面又依靠御史和巡撫加大監察力度。但有一方面我們是認知的,那就是皇帝試圖給天下民衆一個寬鬆的環境。

皇帝將此次調整的矛頭對準了江南。本朝從洪武開國起江南的賦稅就是最高的,松江和蘇州兩地的賦稅佔到了整個帝國的1/10強,到了宣德年間,蘇鬆兩地逃跑的農民已是觸目驚心,錦繡之地十室九空,而拖欠的稅款更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江南賦稅支撐着半個江山,宣德皇帝已經意識到東南局勢形同危卵,在這場解救江南的行動中兩個人被提到了歷史的高度,他們是工部左侍郎周忱和蘇州知府況鍾。

跟明初的很多官員一樣,周忱也是江西人,跟宣德年間很多官員的命運一樣,他也是受到了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的推薦。宣德五年(1430年)周忱作爲巡撫被派到南直隸督察稅糧,他挑選了一個助手況鍾,況鍾跟周忱一樣是個幹吏,敢於革除天下大弊,這樣的官吏的確難找,但周忱找到了。周忱和況鍾奔波於蘇南的鄉間,跟農戶細細交談了解實際情況,制定對策。

首先要做的當然是降低賦稅。明代的田分官田和民田兩種,官田比民田肥沃,所以官田的稅率遠高於民田,導致大量農戶無力耕種,而蘇鬆兩府作爲天下魚米之鄉自然是肥沃之田佔多數,所以周忱和況鍾首先將調整的方向對準了官田稅額。周忱成功的將官田稅額降低,但阻力依然強大,畢竟這是割朝廷戶部的肉,在宣德皇帝的支持下週忱辦成了這件事情,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宣德朝時皇帝對於天下依然有超強的控制力,也就是在事關稅制這等敏感事情上皇帝依然有發言權,但當週忱提出要講官田稅率統一到民田時卻再也沒受到皇帝的支持,畢竟周忱在這個方向上走的太遠。

雖然官田田賦降低了,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農戶所承擔的稅率依然繁重,周忱只好在一些細支末葉上進行修補。首先是統一量米的器具,然後是設立公共糧倉,接着減輕官田的耗米,設立濟農倉,甚至允許農戶用銀子和棉花等折色繳納賦稅。

糧長在收糧的時候通常在器具上打主意,當他們從農民這裡收糧時用容積大的器皿,當他們向外繳糧時用容積小的器皿,這樣既剝削了農民又中飽了私囊,而周忱統一器皿尺寸無疑是革除了此種弊端;同時爲了杜絕糧長將所收稅糧囤積在自己的私人糧倉裡以便貪污,周忱開始在各地設立公共糧倉用於裝納稅糧;既然官田稅賦無法進一步削減,周忱便將主意打在耗糧上。我們要知道明代運送糧食有損耗一說,途中麻雀叼啄,押糧官貪墨,漕河裡漂沒,雨天淋溼而導致糧食發黴,這些損耗也由可憐的農戶出,而周忱卻平均官田和民田的耗糧,這無疑又減輕了農戶的負擔,不僅如此對於負擔重的農戶,周忱還允許他們用折色繳納,折色是跟本色相對應的,本色是指糧食,折色指銀子、布匹、棉花,折色繳稅負擔會輕鬆許多;周忱最偉大之處是設立了濟農倉,“濟農倉”顧名思義是濟民,的確如此,當豐年時糧價下跌,官府將糧食收購後入濟農倉,這樣就阻止了糧價下跌,保障了農戶的利益,當災年來臨時再將濟農倉中的糧食拿出來賑濟農民,以致於民衆們不知災年爲何物?

周忱的一系列政策無疑是偉大的,他減輕了農民負擔,平均了稅賦,打擊了不法糧官,建立了現代的糧食穩定機制和糧食流通體制,但這些政策顯然觸動了戶部和地方官吏的利益。

在有阻力的情況下,周忱的這些政策並沒有得到完全執行,但到了正統年,這些政策最終都得到了執行。無論國初五朝名臣能人如何輩出,但周忱無疑是對民衆做出貢獻最多的一個人,他沒有光鮮的道德文章,也沒有後世文臣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做幾件實實在在利民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發現周忱的賦稅改革比夏原吉的一系列政策要更具體的多。

周忱鼓勵農戶用銀子和棉花等折色繳稅無疑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給後世的“一條鞭法”提供了樣板,並掀起了大明王朝按銀收稅的新篇章,大明王朝從這刻起似乎就進入一個新時期,但這對於一個農耕帝國來說卻是災難性的。

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68章 嚴嵩之死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15章 永樂之治第68章 嚴嵩之死第64章 財政危機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64章 財政危機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72章 嘉靖時代第21章 宣德皇帝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3章 內戰爆發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39章 成化新風第56章 大禮儀之爭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21章 宣德皇帝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39章 成化新風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5章 帝國治理第14章 正統論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5章 帝國治理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6章 李善長第45章 劉瑾時代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72章 嘉靖時代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14章 正統論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13章 內戰爆發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4章 正統論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74章 徐階與高拱
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68章 嚴嵩之死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15章 永樂之治第68章 嚴嵩之死第64章 財政危機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64章 財政危機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72章 嘉靖時代第21章 宣德皇帝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3章 內戰爆發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39章 成化新風第56章 大禮儀之爭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21章 宣德皇帝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39章 成化新風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5章 帝國治理第14章 正統論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5章 帝國治理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6章 李善長第45章 劉瑾時代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72章 嘉靖時代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75章 譚倫與戚繼光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14章 正統論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74章 徐階與高拱第13章 內戰爆發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21章 宣德皇帝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4章 正統論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74章 徐階與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