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

皇帝之所以巡邊這麼久,不願意與文臣見面是一個原因,因爲當他從邊疆回來後,他又變着法的想出去,北方已經遊歷遍了,這回要去的是南方。

幾乎就在我們這位主回到北京的同時,內閣大臣就知道他仍要出去,因爲當楊廷和將朱厚照丟給他讓他處理政務的敕書還給他的時候,朱厚照說,你拿着用吧,以後還有用,這就表明這位皇帝還是要出去。

不久京城就流傳着皇帝要南巡的消息,這大概是朱厚照對身邊的人表達了這個想法,然後由身邊人走漏了出去。

去南方看看,去南京看看,去祖宗的陵墓看看,這大概也是厚照內心許久的想法,所以當他從北部邊境回來的時候,他覺得是時候往南方走走了。此時帝國的南方並不平靜,流民問題依然存在,劉六、劉七的餘衆仍在作亂,坊間又盛傳封在南昌的寧王朱宸濠要造反,朱厚照也想親率六師予以震懾。

大臣們對皇帝的此次南巡表現出了堅決的抵制,南方乃大明賦稅重地,他們害怕皇帝在南方又搞出什麼名堂,踢破了這個錢罐子。皇帝在蒙古死了還可以再立一個,錢罐子被踢破了可不好修復了。

內閣大學士楊廷和和禮部尚書毛澄首先上書反對,他們的這種反對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接着是科道官員,科道官員的聲音依然像放屁一樣。明王朝的政治有個特點,就是對江南數省的保護尤其嚴密,一旦這幾省發生****影響到了明王朝的賦稅,大明王朝傾時便會倒塌。此次文官們之所以要阻止皇帝南巡就是害怕皇帝到南方去搜刮、勒索引起民變。

既然普通的上書沒有效果,那就要變個花樣玩,自從皇帝南巡的消息出來後,所有的官員都像瘋了一樣。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十三日,科道官員就開始了下跪請願活動,這在大明朝雖然是第二次,但以後這樣的活動會經常發生。皇帝讓內官出來勸官員們回去,言官們從早晨一直跪倒下午才散去。

而從十三號這一天,鬥爭的主力已經從內閣轉移到低級官吏,這種轉移並不是在南巡這一件事情上的轉移,也不是在正德一朝的轉移,而是在整個大明王朝的轉移,而低級官吏與皇帝的鬥爭面積更大,鋪天蓋地而來,曠日持久,對帝國政治的傷害也更大。

皇帝與官員們已經進入僵持階段,內閣的大學士們,六部的尚書、侍郎們仍舊保持沉默,讓低級官員在前面衝。很快,上書反對南巡的低級官吏達100多人,跟那些老成持重的內閣大臣相比,這些年輕的官員說話更直截了當、毫無遮掩,他們直接向皇帝指明現在朝內朝外都是蠢蠢欲動,有的人想謀權,有的人想上位,如果皇帝繼續一意孤行,到時候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正德年號在歷史上也會跟建文年號一樣被革除。

明王朝的政治已經進入一個怪圈,它不再是由個別優秀的官僚把握,而是進入官僚集體掌控的階段,遇到集體聯名的事件,如果你不參與其中,就會被視爲異類、甚至叛徒,進而受到同僚的排擠,從此,你的仕途也就中止了。這種政治越來越像一個緊箍咒一樣,它不僅將皇帝禁錮在其中,更是將全體文官禁錮在其中。

面對着這滔滔而來的奏書,皇帝憋着一肚子火。“我上次生病,沒有一個人出來問安,一旦想出去轉轉,你們這些人就像瘋狗一樣來咬我。”皇帝這樣表達了他的意思。江彬這些人乘機在旁扇風點火,指出這些人都是在沽名釣譽,又說南方形勢不穩,正需要皇帝出去彈壓。

朱厚照命令將帶頭上書的幾個關進錦衣衛鎮撫司詔獄,其他100多人全部在豹房外連跪五天,每天上班時間由自己的上司領來,中午回去休息一下,下午接着跪,下午下班的時候再由本部門負責人領回。第二天,皇帝又讓關進鎮撫司的幾個人帶枷跪在那裡。

這時候各部的高級官員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紛紛上書要求皇帝免除對官員們的處罰,朱厚照依然不依不饒,命令這些求情的人也跪在那裡。這個時候,越來越多沒有被罰跪的官員主動加入罰跪行列,並以罰跪爲榮。紫禁城的氣氛達到了新的,官員們相互支援、相互吶喊,豹房裡的朱厚照恨的牙癢癢。

三月二十五日,五天的罰跪期終於結束了,朱厚照又下令對着100多人廷杖,每人各杖50,這次廷杖當場被打死2人,隨後有11人因傷重而死,官員們的嚎哭聲響徹整座紫禁城。官員們的嚎哭聲是在表達對朱厚照的強烈不滿,聽着這嚎哭聲,朱厚照的內心寒到了極點。

朱厚照不明白這些整日絮絮叨叨的文官們爲何不懼生死,他也不明白文人們讀書求仕就是爲了心中的理想、抱負,搏個青史留名。

文官們的行爲得到了全體市民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人被感召,商人開始罷市,它像我們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我們這個帝國到了16世紀早期就已經離市民運動不遠了。

皇帝開始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如果再這樣下去面對的不僅是這些士大夫們,而是滔滔而來的民衆。皇帝只得取消南巡計劃,但僅僅過了兩個多月,我們的寧王造反了。

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64章 財政危機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50章 寧王叛亂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68章 嚴嵩之死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68章 嚴嵩之死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14章 正統論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53章 王陽明和他的心學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39章 成化新風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51章 正德南巡第5章 帝國治理第33章 英宗時代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33章 英宗時代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70章 繁榮的小說市場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72章 嘉靖時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52章 茶陵詩派與後吳中詩派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6章 李善長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33章 英宗時代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32章 曹石兵變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5章 帝國治理第68章 嚴嵩之死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13章 內戰爆發第45章 劉瑾時代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13章 內戰爆發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
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64章 財政危機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50章 寧王叛亂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68章 嚴嵩之死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68章 嚴嵩之死第59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1)第14章 正統論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22章 反腐、改組與調整第53章 王陽明和他的心學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39章 成化新風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51章 正德南巡第5章 帝國治理第33章 英宗時代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33章 英宗時代第54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學派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70章 繁榮的小說市場第43章 歷史進入正德年第72章 嘉靖時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52章 茶陵詩派與後吳中詩派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6章 李善長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33章 英宗時代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32章 曹石兵變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69章 嘉靖與海瑞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2)第20章 歷史滑進洪熙年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73章 隆慶王朝——帝國走向開放與自信第5章 帝國治理第68章 嚴嵩之死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13章 內戰爆發第45章 劉瑾時代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13章 內戰爆發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