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

歡迎大家來到官術網:

天氣越來越寒冷,甚至下了一場大雪。

對於缺衣少食的底層百姓,簡直是一場災難。天津城內無家可歸的流民甚多,這些流民多是做短工,或者是行乞維生,更多人則是主動的賣身爲奴,希望活命。

“老爺收下我吧,我能幹活,不要工錢。”一名餓的兩眼發黑的少年哀求道。

“民女死了丈夫,無依無靠。只要您收養民女的兩孩子,讓民女做什麼都行.......”還算清秀的女子,牽着一名男孩,懷中抱着一名嬰孩,哭道。

“給口飯吃吧.......”越來越多的流民圍上來。

在天津,肖圖白每天都看到街上有流民凍死、餓死在街上,對於這些沒人管是死屍,官府僱人拉到城外亂葬崗草草掩埋了事。

對於這些慘象,肖圖白既是心生不忍,便讓總顧問衙門的人事司,招募流民提供自食其力的工作。

除了不忍之外,肖圖白也知道,這些都是最廉價的勞動力。

無所謂殘忍,無所謂剝削——

受到救助的流民,首先會簽訂一份協議,成爲一名“契約奴”,總顧問衙門向這些自願賣身爲奴的流民提供食宿。總顧問衙門,不會故意殺死或者體罰“契約奴”,也不會無故侮辱、侵犯“契約奴”的身體。

而一名“契約奴”中十八歲至四十八歲之間的成年勞動力,需要在總顧問衙門的安排下進行生產勞動。如果一名“契約奴”不願意進行合理的勞動,那麼總顧問衙門則是有權解除契約,不再對其提供基本的食宿。

當然了,總顧問衙門對於“契約奴”的勞動,只提供基本的食宿,而不會付給工錢。而“契約奴”勞動滿一年,可以重新變爲“民戶”。

“民戶”擁有人身自由,總顧問衙門會爲其勞動支付酬勞。當然了,總顧問衙門不會爲民戶提供免費的食宿了,民戶需要自己獨立賺錢,養家餬口。

而針對“契約奴”中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總顧問衙門負責基本的贍養。

而“契約奴”中的未成年兒童,總顧問衙門會對其安排文化教育課程。當然了,文化教育也並不是免費的,將來這些“契約奴”兒童成年之後,需要用參加勞動,或者是參軍的方式,償還對其教育成本。

總而言之,肖圖白並不提倡開倉放糧式的賑災、救濟。更提倡,提供就業的方式,授之以漁。

人貴自強不息!總顧問衙門家業有限,不可能大量的去收養不勞而食的懶漢。

————————

對於“契約奴”的招募、管理工作,是由總顧問衙門中的人事司負責。人事司的司長名叫將岸,字自在,是一名紹興師爺出身,有着二十年幕僚經驗,給巡撫、布政司(省長)一級的地方大員做過師爺。

事實上,明朝的大多數的官員,本身是不會處理政務的。具體的政務,大多數是師爺、幕僚幫助處理,只有擁有好師爺,才能夠有好政績。所以這個將岸,在政務管理能力上是能夠主政一省。

“大人,下官派人招募時,流民爭相涌來,天津的流民數以萬計。經過各位同僚的同心同德協作,已是與6000多人簽訂了‘契約奴’協議。其中,成年男子勞動力2000餘人,老人700餘,婦女1300餘,兒童2000餘......下一步,屬下會進一步將契約奴分類,有文化的、有手藝的、有勞動能力的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各自分類。按照勞動力的技能,針對性的向其安排工作.......”

將岸有點興奮的向肖圖白報告說道,他做了二十的幕僚,輔佐過五任東翁。不過,做夢也想要自己當官掌權。前不久,通過了總顧問衙門的考試,並在工作中脫穎而出,擔任了人事司的司長,充分滿足了將岸的掌管大權的**。

當然了,將岸知道自己的一切全部是肖大人給的。如果肖圖白不滿意,隨時可以將他從現在的位置上換掉。

肖圖白點頭道:“做的很好,那些契約奴的住宿,可有安排?”

將岸胸有成竹道:“下官准備先向兵部,購買一些軍用帳篷,讓流民暫時在帳篷中居住一段時間。與此同時,組織流民伐木、燒磚,去建永久性的住宅。帳篷方面大約要1萬兩銀子,如果新建六千人的永久性居住點,至少要六萬兩銀子的開支......”

肖圖白點了點頭,說道:“嗯,知道了!安置流民後,儘快讓流民投身工作。在明年春耕之前,要將葛沽荒地給開墾個幾十萬畝出來!”

葛沽地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荒無人煙。在兵營重新啓用之後,稍微有了一點人氣。

不過,周圍六七十萬畝的面積,都是沒有村鎮的。

見到如此,肖圖白索性以10萬兩的價格,直接將大約50平方公里範圍的荒地,一口氣從天津兵備道和天津巡撫衙門手中買了下來。換成明朝的田畝數量,則是達到了75萬畝之巨。

肖圖白買下這些土地,是準備墾荒、種田。

歷史證明,葛沽荒地的價值,被遠遠低估了。如果,這些荒地被開墾出50萬畝農田,一年至少能夠創造價值幾十萬兩銀子,甚至是幾百萬兩銀子的經濟效益!

對於這些荒地的安排,肖圖白準備種植高產的美洲作物。

美洲高產作物中的馬鈴薯,在萬曆年間,荷蘭人從海路經天津帶到北京,將這種海外的作物,作爲貢品獻上。

而明朝時期,馬鈴薯一直是當做是宮廷御用食品,在皇莊中少量的種植。物以稀爲貴,北京市場銷售的馬鈴薯,價格也達到每斤60文。一斤馬鈴薯能換兩斤大米、或者是五六斤粗糧。

另外一種高產作物——紅薯,最初被馬里拉的西班牙人當做珍寶一般,秘而不宣。福建商人冒死將紅薯從馬里拉引進中國,在中國福建種植成功後,結果卻被農民當做豬食,用來餵豬!

而在天啓年間,大明首席農業科學家,徐光啓大人大力的推廣紅薯種植,因爲地方政府爲討好徐光啓大人,速於求成強行推廣紅薯,引起百姓拒種。最終,推廣紅薯也就不了了之,再也沒有地方官吃力不討好去推廣這種高產作物了。

對比了馬鈴薯、紅薯的不同待遇之後。肖圖白果斷的決定——種植馬鈴薯爲主!

第80章 虜變(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74章 搶修棱堡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80章 虜變(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04章 總督(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3章 計劃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19章 整風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19章 整風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9章 皇家新軍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56章 建黨(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6章 拜年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45章 虜退(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57章 建黨(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46章 聖旨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75章 買辦(一)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47章 收容難民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33章 菸草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62章 貨幣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63章 返航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82章 暗流(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
第80章 虜變(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74章 搶修棱堡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80章 虜變(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04章 總督(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3章 計劃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19章 整風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19章 整風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9章 皇家新軍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56章 建黨(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6章 拜年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45章 虜退(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57章 建黨(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46章 聖旨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75章 買辦(一)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47章 收容難民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33章 菸草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62章 貨幣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63章 返航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82章 暗流(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