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

七月二十三日,中午。

錢鍾莊,戰火重燃起來了。而莊子這段時間,哪怕是普通民衆,也配合皇家新軍做了一些戰時疏散撤離的演習,遇到戰事爆發村中一些擁有一定軍事經驗者,必須第一時間有組織帶領村民疏散,以及派遣一些丁壯迎敵,給更多村民爭取逃生機會。

所以,除了韃子攻入莊子時,有大約三百多名百姓措不及防,死傷慘重之外。剩下的村民皆是有組織的被撤到安全地帶。

整個莊子中,大約有5000多村民逃到鍾覺潛老爺子家中的大莊園。鍾老爺子的莊園面積大約100多畝,莊園外層的圍牆也不斷利用磚石、木料進行了增高加厚,加上有700多名家族子弟武裝抗韃,防禦力着實非常牢固。

還有2000多村民逃到了皇家新軍的營地接受庇護。當然了,逃難到皇家新軍營地的村民,大多數都有同鄉之人擔保其身份,以免被韃子打奸細混入。有30多名沒有人擔保的外鄉村民,則是暫時被關在幾座結實的大屋子中,戰後再釋放他們出來。畢竟,韃子狡詐,利用招降的漢奸製造混亂,打亂明軍陣腳,可是一再的被使用。

村外的韃子士兵數量越聚越多,並未第一時間投入猛攻。而皇家新軍人數處於劣勢,更是固守營地,並未主動出擊。

明清雙方萬人大軍,在小小的錢鍾莊對峙。

戰爭的氛圍。越來越濃郁。

莊外,清兵臨時營地。

正黃旗貝勒揚古利的帥帳中。

“貝勒爺,我軍在寶坻縣分兵出擊,已經掠奪數百工匠。”一名蒙古旗牛錄額真彙報說道。

揚古利點頭道:“因地制宜,讓工匠多製作投石機!”

“不少工匠不願意爲我軍效力......”

“不願意效力的工匠,也別隨便殺了,將來帶回大清再慢慢的讓其歸心。”

“我軍還俘虜了明人老幼3000多人。該如何處理?”

正黃旗牛錄額真納穆泰忽然建議道:“驅明人的老幼婦孺上陣地,讓他們衝擊明軍的陣地,至少也能消耗明軍的一些彈藥補給!我軍也是跟在那些俘虜之後。殺入明軍陣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揚古利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納穆泰不由的低頭。納穆泰也是揚古利的弟弟。揚古利控制手下的六個牛錄。便是自己親自管理一牛錄,兩個弟弟譚泰、納穆泰各領一牛錄,從而將六個牛錄管理的如臂使指。

雖然,納穆泰經過隨軍鍛鍊,也具備一定的本事。但是,在揚古利心目中,比之另外一個弟弟譚泰,還是有點差距的。譚泰能文能武,熟讀漢人的書籍,屬於正黃旗內有數的棟樑之才。

如果能夠救回譚泰自然是最好了。要是救不回來,皇太極多半會摻沙子,任命一位新的牛錄額真,從而削弱揚古利的權利。

事實上,滿清的八旗軍制體制。高層的將領的任命提拔主要是要血緣、背景,一個貝勒統領六個牛錄,其中的牛錄額真也多半是兄弟子侄之類的家族血親。揚古利任命下屬,自然也是優先考慮用其族人。

雖然在揚古利看來納穆泰還是比較不成熟,驅逐明人的俘虜衝擊明軍陣地,也屬於滿清常用戰術之一。

在驅逐明人俘虜在前衝陣時。如果明軍不忍殺傷,那麼可能會被滿清大軍乘虛而入,跟在俘虜後面殺到明軍的陣地。

而如果明軍將領比較心狠手辣,令人對老弱婦孺照殺不誤,那麼也會損傷明軍的士氣。哪怕明軍士兵心如鋼鐵,殺戮這些被驅趕上前的明人婦孺毫無心理障礙,那麼至少也能夠浪費明軍的彈藥。

明軍哪怕火器再犀利,彈藥少一份,戰鬥力便會減少一份。

揚古利微微點頭,道:“讓1000蒙古驅趕明人老幼上前,我軍主力隨後掩殺!工匠們就不要做炮灰了,如果工匠不反抗、不逃跑,皆帶回大清。”

“是!”衆多滿蒙將領,一個個露出了嗜血之態。

滿蒙軍隊此役征戰寶坻,調動了12000兵力。由於兵力的充裕,使得衆人派出了3000人在寶坻縣有組織的劫掠,2000人攻伐寶坻縣城。

而剩下了的7000滿蒙軍隊,皆是由揚古利親自統軍,陳兵錢鍾莊之外。

由於,此次阿濟格統領十萬大軍入侵大明,戰略上就是搗亂、破壞、掠奪,要在大明各地勤王之師回援後,迅速的撤軍。所以,揚古利的寶坻縣的復仇行動,也容不得緩慢佈局,只能雷霆萬鈞的聲勢與皇家新軍決戰。

在決戰中摧毀寶坻縣的明軍,之後再揮軍葛沽......

這一戰,不但是復仇之戰,也是揚古利洗刷污點,恢復自己威望之戰。高居高位,不進則退。隨時能因爲一個錯誤,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揚古利不能容忍污點,不能容忍威望大跌!

自二十多年前,揚古利便跟隨努爾哈赤征戰,逐步贏得努爾哈赤的信任,將其從一名護衛,提拔爲甲喇額真,一個甲喇額真,統領5個牛錄,已經屬於清廷中,位高權重的軍事將領。而後來,努爾哈赤又將女兒嫁給楊古利,讓其成爲了額駙,用聯姻關係,鞏固其與愛新覺羅家族的關係。

皇太極繼承了汗位之後,爲了拉攏揚古利,提拔其爲貝勒。成爲貝勒之後,使得楊古利手下擁有正黃旗6個牛錄。

揚古利雖然一直避免捲入努爾哈赤家族的政治鬥爭,但實際上卻不免親近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因此不免被視爲多爾袞一黨。

爲了不被皇太極藉機削兵權,揚古利除了避免犯錯誤之外,更是積極立下戰功。對於皇太極來說,雖然猜忌是難免,卻並不會公然的對有功之臣下手。

就如多爾袞三兄弟,在八旗軍事集團內部的權利,幾乎能夠威脅到皇太極的存在。但是,皇太極也因爲種種顧忌,並沒有將這種猜忌挑明,反而不斷繼續重用多爾袞等人。

揚古利拿着一具從明軍繳獲的望遠鏡,遙遙的望着錢鍾莊,畢竟鄭重的說道:“這股明軍的陣勢,令人看着非常不舒服!”

“是啊,如同一個縮頭烏龜!”納穆泰嘀咕道。

揚古利語氣平和道:“不是膽怯,是明軍的將領謹慎穩重,因爲他的謹慎,咱們如果不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是不能擊敗這股明軍!”

三道壕溝、層層用土石壘成的矮牆。壕溝和矮牆之間,皇家新軍的戰士,肅穆的檢查武器裝備,只有少數的軍官、傳令兵,穿梭在陣地中。

如果,揚古利參觀過皇家紡織公司的生產車間,便會感覺到,皇家新軍的軍人,幾乎是與工廠裡面的恪守職位的專業工人一般。

每個人並不要求彰顯自我,反而將自己的棱角削平了,從而適應皇家新軍這個紀律森嚴的戰爭機器。

因爲,不斷的進行思想教育,令皇家新軍信任自己整個團體是無敵的。因此,他們必勝的信心,並不弱於滿清八旗兵.......

————————

兩軍隔着大約4裡遠對峙。主力大軍未爆發決戰之前,斥候之間互相刺探,成爲大戰爆發之前,雙方的前戲。

皇家新軍的斥候,由於望遠鏡比較普及,在敵軍陣前2裡遠進行觀察。韃子的弓箭很難射到,哪怕韃子派出一些騎兵追擊,皇家新軍的斥候,也是迅速的退回後方陣地。

滿清派斥候並沒有望遠鏡,往往要跑到皇家新軍陣前一百多米進行觀察。而皇家新軍直接不客氣的用虎蹲炮轟擊。

虎蹲炮的射程有100步,也就是160米元。

這種小型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比起傳統的鳥銃要稍微厲害一些。更關鍵的是,虎蹲炮只要有火藥便可,至於發射的彈丸不太講究,鉛彈、鐵片都可以,真不行弄點石子,也照樣擁有殺傷力。

這種低烈度的斥候戰。

皇家新軍僅僅損失了2名斥候,而韃子的斥候則被虎蹲炮給轟死了百多人,對於滿清來說這種傷亡是非常不划算的!

以往滿清大軍殺戮明軍,傷亡比例往往是是十比一。

殺十名明軍,纔會損失一名滿清軍隊。習慣了低傷亡高斬獲的清軍,哪怕是與明軍傷亡比例一比一也是不能接受。更何況,斥候戰中,清兵損失了百人,明軍居然僅僅損失兩名斥候。

再這麼繼續用斥候鬥法,明軍的士氣會大漲,而清軍的士氣會大跌。

這年代,決定軍隊戰力最上乘是精神意志,其次是戰鬥經驗,最次是軍事訓練。

軍事訓練,只能讓一名菜鳥入門,成爲一名軍人。

而戰鬥經驗,能夠將菜鳥軍人變成職業軍人。

而精神意志,則決定了軍隊能否成爲精銳之師。

軍事訓練是爲了上戰場做準備,而艱苦的實戰則能夠大浪淘沙,磨礪軍人的戰鬥經驗和戰鬥意志。

最終,經過不斷的錘鍊之後,纔可將軍人磨練成意志堅定的精兵悍將。但是再頑強的意志,也會受到戰場環境影響,出現士氣降低的現象。

“貝勒爺,下令進攻吧!”清兵們憋住一肚子的鬱悶。

揚古利點頭道:“驅趕俘虜上前,消耗明軍的彈藥!隨後,全軍進攻!”

第142章 勝了(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84章 獨石口(二)第98章 情報第162章 貨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3章 計劃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4章 獨石口(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68章 傳教士(三)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9章 皇家新軍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37章 探病第67章 傳教士(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章 皇家新軍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98章 情報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76章 糧商(二)第55章 黨報(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40章 問策(二)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63章 返航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78章 風俗第245章 長崎(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83章 暗流(四)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66章 傳教士(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62章 貨幣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18章 震動(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44章 虜退(一)第70章 豐收(一)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81章 虜變(三)第76章 糧商(二)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0章 豐收(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80章 暗流(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
第142章 勝了(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84章 獨石口(二)第98章 情報第162章 貨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3章 計劃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84章 獨石口(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68章 傳教士(三)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9章 皇家新軍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37章 探病第67章 傳教士(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章 皇家新軍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98章 情報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76章 糧商(二)第55章 黨報(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40章 問策(二)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63章 返航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78章 風俗第245章 長崎(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83章 暗流(四)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66章 傳教士(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62章 貨幣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18章 震動(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44章 虜退(一)第70章 豐收(一)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81章 虜變(三)第76章 糧商(二)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0章 豐收(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80章 暗流(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