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

寶船艦隊返回天津已是六月下旬。

炙熱的暑氣,令輕薄的夏裝,變的非常暢銷。

特區以城市的產業工人居多,每月定期領月薪,使得他們消費能力,超過普通佃農五六倍以上。而天津的糧食、鹽、油、煤炭、布匹、鐵等等生活必需品,價格普遍是非常低廉。以普通產業工人的收入來計算,一名天津的產業工人,在食品和基本生存方面的消費,只佔據其收入的30%左右。

剛剛在特區安家落戶的居民,僅是穿着最普通的棉織品衣物。但是,在特區工作超過一年多的市民,很多人已經開始消費絲綢織物。

作爲皇家紡織公司的棉布生產基地,天津當地棉布的價格僅是0.4兩一匹。棉布在特區,已經屬於低檔次的消費。

而絲綢在天津的售價莫約是5兩銀子一匹,比之棉布要貴十多倍,過去消費僅限於少數富人,而特區的商家們也從未考慮過普通市民階層對於絲綢的消費需求。以至於隨着夏季的到來,絲綢產品遭到了哄搶,短短兩個月時間特區絲綢是零售價格漲到6.5兩銀子一匹,也顯得有價無市。

寶船艦隊返回了港口後,水師官兵私人攜帶的絲綢、羅襪之類的商品,迅速的成爲了被人們哄搶的熱銷貨色。

“上等的蘇州絲綢,一匹5兩銀子!”

“松江羅襪,每隻1兩銀子不二價!”

等到這些水師的官兵們將“私貨”脫手後,至少賺取了一倍的利潤。

對於水師官兵利用商船私人販運貨物,這是軍隊允許的項目。不過,戰船的空間是有限的,避免官兵私人攜帶過多貨物,一旦會壓縮彈藥、糧食、淡水的的儲備空間影響戰鬥力,而且還影響到水師自身的貿易。所以,水師又規定了,每名士兵私人攜帶貨物的重量不允許超過10斤。

這樣從制度上允許官兵私人發財。但是也杜絕水師的戰艦公器私用,淪爲官兵們私人發財的工具。

—————

國師府。午餐,僅僅的三菜一湯。

肖圖白最初每餐必珍饈美味,幾十道大餐,五六名技藝精湛的名廚。滿足肖某人的口腹之慾。後來。肖圖白感覺到,每餐的重點並不是菜餚數量多,而是期待能夠品嚐到從未嘗過的美味。

因此,肖圖白的餐桌上。變成了每餐僅數道菜餚,但是每一道菜餚皆是非常精湛。並且,每天三餐的菜餚不重樣,一年下來肖圖白至少品嚐數百種食材和數千種菜式。並且,每天上餐桌。都是帶着期待,這種感覺令肖圖白非常享受。

而招待客人,肖圖白更是點一些客人未品嚐過的菜,來彰顯對客人的重視。

肖圖白笑盈盈的令人“莽二,來嚐嚐,新鮮的辣椒肉絲!”

聞到辣椒奇特的香味,鄭芝豹早就食指大動道:“這道菜,莽二倒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今天沾了國師爺的光了!”

肖圖白笑道:“辣椒這種植物。原產自物產豐饒的美洲大陸。歐羅巴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後,也不斷將美洲的物種引進到世界各地種植。我大明萬曆年間,也曾經有歐羅巴商人,將辣椒作爲珍奇花卉獻上。但是,也僅當做觀賞植物。並未發現其作爲食材的美味。而我喜歡吃辣,便令歐洲人引進一些辣椒在天津種植。今年種子數量少,也僅產了3000多斤辣椒。不過,辣椒能產兩季。我已令人採集種子進行播種,秋季至少能豐收數萬斤吧。”

沒有吃過辣椒的人。乍一吃辣椒,顯然刺激非凡。

鄭芝豹嘴沾辣椒瞬間,差點被辣出眼淚,連道:“好強的辣味!”緩和過來後,鄭芝豹開始吃上癮了,連品數片辣椒,連呼過癮。

“大人,這辣椒何等美味,更是我大明有過的菜餚,如果作爲稀罕商品在市場推出,想必能大獲其利吧?”鄭芝豹忽的說道。

府中一名丫頭撲哧一笑。

鄭芝豹顯得愕然時。

那名丫頭道:“葛沽農場早就和酒樓合作了呢!現在,特區一些高檔酒樓中,一碟辣椒肉絲,賣到30兩銀子!比皇帝的御宴佳餚還要昂貴,但是依然被許多有錢人熱捧。不過,葛沽農場也僅賣了1000斤辣椒分給哪些酒樓,一斤叫賣10兩銀子!”

鄭芝豹登時笑道:“物以稀爲貴,這價格還賣的太便宜呢!”

肖圖白淡然道:“賣的太貴,不利於市場推廣。現在的放出市場的辣椒,僅是賺個口碑彩頭。吸引客戶口碑,令更多人知道這種美味。將來等到辣椒產量大增後,利益才能最大化。事實上,辣椒這種作物,畝產可以達到三五百斤,用不了幾年,便可以成爲普通的蔬菜!”

鄭芝豹問道:“莽二想要討點辣椒種子,回家種植,不知道……”

“沒問題,回頭給你一些種子!”肖圖白爽快說道。

事實上,肖圖白還沒有直接說明辣椒的目的——馬鈴薯、紅薯、花生、辣椒、菸草,等等着一系列的美洲作物。肖圖白都充分利用其初期的稀缺性,進行賺錢。但是,他並未打算長期壟斷這種物品的種植。

相反,他通過控制報紙,不斷在輿論中宣傳美洲大陸爲代表的海外——富饒、地廣人稀、無數珍惜農作物品種、無數金礦、銀礦的……用以激發國民對於海外大陸的興趣。

等到很多人意識到,世界之大,大明僅是很小一部分。以及,要令大明子民意識到,佔據世界40%的人口的大明帝國,卻僅擁有不到全世界二十分之一的土,積極對外擴張領土,是比窩裡鬥有前途百倍的事情。

畢竟,窩裡鬥殺的血海屍山,也不能令國土和耕地資源增長半分。而對外擴張,同樣有死傷,但是拼着傷亡打出去,能夠給子孫後代,殺出一條更寬闊的生存空間。

憑什麼,海外一堆愚昧的野蠻人,佔據了很多富饒的土地。

憑什麼,哪些本來很窮的歐洲人,輕易的通過圈佔殖民地,變得闊氣起來。

對了,憑什麼那啥啥的西班牙王國,圈佔了美洲金山銀山,一年產出數千萬兩金銀。

這種民粹主義情緒不斷的渲染,逐漸將大明尖銳的內部外貿轉移到外部。在世界殖民大潮時代,給子孫後代多圈佔一些土地,至少比內部殘殺要強百倍。

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80章 虜變(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80章 暗流(一)第191章 鎮壓第81章 虜變(三)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41章 勝了(一)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34章 佈局(一)第191章 鎮壓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161章 自由民第245章 長崎(一)第75章 糧商(一)第179章 遊街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98章 情報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60章 棱堡(二)第141章 勝了(一)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31章 土化肥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24章 班師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9章 棱堡(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49章 皇家布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3章 計劃第174章 赤字第134章 佈局(一)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70章 豐收(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34章 陰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78章 創刊(二)第54章 黨報(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
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80章 虜變(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80章 暗流(一)第191章 鎮壓第81章 虜變(三)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41章 勝了(一)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34章 佈局(一)第191章 鎮壓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161章 自由民第245章 長崎(一)第75章 糧商(一)第179章 遊街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98章 情報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60章 棱堡(二)第141章 勝了(一)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31章 土化肥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24章 班師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9章 棱堡(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49章 皇家布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3章 計劃第174章 赤字第134章 佈局(一)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70章 豐收(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34章 陰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78章 創刊(二)第54章 黨報(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