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

歡迎大家來到官術網:

在崇禎九年的三月初,葛沽鎮農忙結束,一些契約奴在挖溝渠的過程中,順帶的發現了3個小煤礦、一個小鐵礦。

根據礦工評估,這幾個煤礦加起來也就只有100萬噸左右的儲量,不過勝在是露天,只要向地下挖兩三米,既可看見煤炭。

而小鐵礦也屬於露天的小礦,大約只有十萬噸左右的礦石,優點是鐵礦的品位不錯,含鐵量達到70%以上,這樣的小鐵礦並不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之用,也只能給鐵匠鋪作坊式鍊鐵、打鐵所需。

至於煤礦,無需複雜技術,只需挖上來就能賣錢,利潤則是非常的龐大了!明朝時期,煤炭已經是國人主要的燃料來源之一,尤其是像北京、天津這般人口衆多,柴草資源供應不足的城市,已經將煤炭作爲常用的燃料。

在明朝初年,煤炭與米價格差不多,一斤煤炭能夠換一斤米。不過,明末時期米加騰貴,漲到了每斤米30文錢。而煤炭的價格漲幅不大,一斤煤炭5文錢左右。

如果按照1市斤5文錢,一噸煤炭大約價值達到10兩銀子。而100萬噸煤礦全部開發出來,經濟效益將會達到1000萬兩之巨。而保守估計,煤炭開採至少有50%的利潤率,也就是說如果充分開採利用這些資源,可以獲得500萬兩以上的橫財!

肖圖白心中一動,與將岸商量道:“這些煤、鐵,皆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如果僱傭人開採,則又能夠變成我總顧問衙門新的一筆財源。這些資源屬於葛沽鎮,便讓葛沽成立一家‘天津煤業公司’,開採這些煤礦吧!”

將岸有點遲疑道:“北方向來不缺煤礦,尤其是北京城中也有大型的煤山、煤田。這葛沽的煤礦開採出來後,天津的本地市場有限,而京城市場又未必競爭得過京城煤,大人這件事應該慎重.......”

肖圖白笑道:“大刀闊斧幹就是了!煤炭銷售方面,本官想出兩件利器——煤爐和蜂窩煤!”

“大人,下官愚鈍,煤爐顧名思義應該是燒煤的爐子,那蜂窩煤卻是?”將岸有點迷糊道。

肖圖白令人取來了鉛筆和白紙,繪製出了煤爐、蜂窩煤的外形。接着,肖圖白再解釋這兩種發明的作用和意義。

明朝時期,雖然已經不少市民用煤炭作爲燃料,但是依然是使用過去燒柴草的鍋竈。這種鍋竈除了佔場地之外,更主要的是對於燃料形成了巨大的浪費。普通家庭用傳統的鍋竈,一天少說要用五六斤煤炭。

而在歷史上,近代時國內纔開始出現專門的“煤爐”。煤爐結構爐口向上,可以將蜂窩煤放置在內。而爐下有一個通風的小洞,將洞口敞開越大的口子,空氣充分進入煤爐,煤炭燃燒的更快,火力就會旺盛。而如果將爐下的小洞,只留下縫隙小孔,空氣流通不足,那麼爐火就會變小,從而節約煤炭。

用這種專門製作出來的煤爐和蜂窩煤,爐子中的火更可以一直是燃燒的,每天只需要換煤即可,無需要烹飪的時候,急急忙忙生火!

爐火能夠一直不滅,這是蜂窩煤爐的一大優勢。

將岸疑惑道:“大人,你這發明,可是爲大戶人家所創?爐火不滅,那一天要浪費多少斤煤炭,小戶人家如何消耗的起?”

肖圖白笑道:“普通的三四口之家,一天用多少斤煤炭?”

將岸思考一般說道:“北京和天津來看,一般的家庭一天需要用五六斤煤!而且,爲了省錢,小戶人家都是剛剛煮完飯菜,就要撲滅爐火,以防煤炭被白白的浪費掉了!”

肖圖白笑道:“如此一來,每天都要生火數次,每次生火短則十分鐘,長則一個小時。一天光是給爐竈生火,便浪費了大量的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都爲我大明子民每天在這點瑣事上浪費的光陰可惜!”

“這不是沒有辦法麼!如果是大戶人家,不在乎煤炭的消耗,一般都是爐火不滅。不過,這樣一來,一個爐子一天少說要二三十斤煤炭!”將岸說道。

肖圖白笑道:“將岸,你猜我這煤爐和蜂窩煤,一日之間爐火不熄,要用多少斤煤炭?”

將岸小心道:“哪怕是再如何省煤,也要十斤八斤吧?”

“且讓工匠做出煤爐和蜂窩煤,試驗一番看看!”肖圖白淡然說道。

事實上,肖圖白對於“先知”行爲很是剋制。因爲他嘴中說出來的結果,哪怕是正確的,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影響還是有限的。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肖圖白僅僅提點一下方向,讓明朝人從無到有的將產品做出來,逐漸培養明朝人的發明創造激情,這才更有意義。

鎮子上,已經有了一家鐵匠鋪。

老鐵匠王鐵錘帶着6名徒弟,以及其家庭成員,在這裡打鐵謀生。製作鋤頭、鐵犁,以及對農具進行修補。因此鐵匠鋪只此一家,所以生意特別的好。

而王鐵錘也知道,生意興隆多是運氣好,以及葛沽鎮的政策使然。

聽說國師肖大人要其製作煤爐,雖然王鐵錘過去從沒有做過,但是他還是硬着頭皮按照國師大人的圖紙去摸索着製作。

煤爐用鐵皮外殼,陶土作爲內壁燒製。王鐵匠製作鐵皮外殼,而鎮子中契約奴中會燒陶的,做出了煤爐的內壁,第一個實驗性的煤爐成本達到了1兩銀子。

而蜂窩煤也很簡單,將煤炭粉碎,再加上水、摻黃土,使得煤炭容易塑性。之後,用鐵製成的模子。將煤炭壓制成蜂窩煤的形狀,曬乾之後即可做出標準的蜂窩煤。

蜂窩煤是必須要摻雜一些黃土,否則容易碎!

不過,肖圖白很有良心僅僅摻雜了20%的黃土,煤炭含量達到80%。而不像後世蜂窩煤廠家摻雜黃土上癮,部分黑心煤廠的煤炭和黃土比例是2:1,肉眼都看到蜂窩煤的外表發黃了。

蜂窩煤和煤爐都製作完成之後,每塊蜂窩煤重量達到1斤。在給煤爐生火之後,肖圖白在煤爐中放入兩塊蜂窩煤。之後,將通風的口子開的很小,一整天過去,在只用小火的情況下,僅僅燒了一塊煤!

接着,又開始試驗,在正常的烹飪、燒開水的情況下。一天爐火不滅,一般也只需要兩三塊蜂窩煤足矣!

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70章 豐收(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18章 震動(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01章 香水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2章 豐收(三)第59章 棱堡(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39章 問策(一)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6章 糧商(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24章 班師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63章 返航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54章 黨報(一)第239章 問策(一)第98章 情報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81章 虜變(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6章 拜年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80章 虜變(二)
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70章 豐收(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18章 震動(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01章 香水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2章 豐收(三)第59章 棱堡(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39章 問策(一)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6章 糧商(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24章 班師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63章 返航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54章 黨報(一)第239章 問策(一)第98章 情報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81章 虜變(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6章 拜年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80章 虜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