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

鄭芝豹剛剛從江戶返回了長崎,天主教起義的消息,已經震動整個九州島。

“鄭大人,日本的天草和島原爆發起義了,據說,叛軍距離長崎僅有百多裡遠。”吳三桂說道。

“嗯,知道了!”鄭芝豹點頭!

“我們是不是能夠乘着日本人亂起,來個黃雀捕蟬,乾脆佔了長崎和九州島?”將道子顯得興奮莫名。

“不!我們是來做生意的,以和爲貴!”鄭芝豹微笑。

將道子臉上寫滿了失望。

“但是,日本幕府如果請咱們出力,還是可以殺個痛快!”鄭芝豹給了個甜棗。

將道子這才稍微滿意的點頭,目光中露出了對戰爭的期待!他並不是變態,也並不是享受殺人。但是,皇家新軍體系專業的軍事知識時刻提醒將道子,軍隊是一臺戰爭兇器,需要用殺人來磨礪鋒芒!與其在國內積累殺人經驗,不如在境外戰場多積累一些殺人經驗!軍隊實戰殺人,這是千金難買的經驗啊!

長崎港,到處都在議論!

“打起來了!”

“日本天主教徒起義了!”

“日本的正規軍太垃圾了,據說島原、天草的地方軍隊,加起來七八千人,居然被數萬名烏合之衆擊敗。”

皇家新軍和天津水師,露出了鄙夷。大明境內出現過,比日本嚴重幾十倍的農民起義,比如闖王高迎祥曾經裹挾百萬流民。四處攻伐,在七八個省份流竄。但是。十萬多大明各省正規軍聯合起來,便能夠追着數倍的農民軍身後猛打猛殺。正面作戰,明軍至少可以擊敗五倍的農民軍。

而日本的這些同行們,卻被人數與自己差不多的亂賊擊敗,不得不令明軍鄙視。

www .Tтkд n .℃ O

鄭芝豹心中更的震撼不已,暗想道:“國師爺,真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樣一個已經事先預測推演過的計劃。如果不能執行好,真愧對國師爺的交代!”

天主教起義是十月末爆發,消息傳到江戶,已經是11月2日,德川家光聽聞島嶼之亂,心中大爲震驚。

德川家光震驚的並不僅僅是農民起義,而是擔心天主教起義。可能有外國勢力干涉。從豐成秀吉時代,日本便有一股被西班牙之類的西方國家殖民的擔憂。這種擔憂,使得日本做出了禁止天主教的決心。

幕府認爲,西方人的殖民一般都是策動當地天主教徒造反,然後外國勢力與造反的天主教徒裡應外合,便可以建立殖民地。只要日本境內不存在天主教。那麼,西方人再強大,也不能輕易將日本變成殖民地。

德川家光沉聲對着心腹武將板倉重昌說道:“板倉,你父親曾輔佐我祖父,建立德川幕府。這次。派你去鎮壓那些亂賊,希望你不要辜負我的希望。也不要玷污你父親的英名!”

板倉重昌點頭道:“將軍大人放心!重昌一定不負所托!”

板倉重昌身爲德川幕府早期的家臣板倉勝重次子,板倉勝重能文能武,輔佐過德川家康打江山,最終,被幕府賜予了領地,從普通的臣子變成了大名。這可是非常厚重的賞賜,須知這等於是從幕府直轄的天領中,割出一部分,作爲板倉家族的領地。當然,這也換取了板倉家族,世代效忠。日本人迷信將門血統,認爲老子英雄兒好漢。既然板倉重昌流淌着名將的血脈,必是能夠獲得勝利。

幕府對於對於天主教徒的戰鬥力還是太過於輕視,僅派“名將”板倉重昌作爲幕府的全權特使,到前線去指揮藩地軍隊作戰,暫時並未調遣全國兵馬去圍剿。

11月6日,板倉重昌在500名家族精銳武士護送下,前往九州。在長崎港上岸不久,板倉重昌便拿着幕府的印信,讓當地的外樣大名——鬆倉勝家、鍋島勝茂、有馬豐氏前來聽他命令。

雖然,鬆倉勝家、鍋島勝茂、有馬豐三名藩主,力陳天草軍由於宗教思想洗腦,悍不畏死,憑着藩地軍隊很難取得勝利。

但是,板倉重昌大聲道:“住口!你們這些懦夫,居然被區區的一揆(農民)們嚇得失去勇氣,你們真的辜負了將軍的希望,不配稱爲大名!若是你們貪生怕死,我會上書,讓將軍換個不怕死的人來做大名!”這三名藩主,自是不敢在勸,紛紛表示完全聽從板倉重昌指揮。

11月8日,板倉重昌集中1萬名武士,向天主教徒們盤踞的原城發動進攻。

“殺給給!”武士們舉着武士刀,瘋狂的衝鋒!

“爲了上帝的榮耀!”天主教徒們排成密集陣型,以竹槍陣衝鋒。

大約兩萬大軍在城外衝擊!

“噗噗噗!”

天草軍竹槍如林而刺!

幕府武士們揮舞着刀子抵抗,但是大量的武士,被竹槍簡單的捅死。這些士氣不足的武士們,很快又爭相逃亡。

這時候,天草軍中又涌出一千多名火槍兵!

“怎麼可能,叛軍怎麼能有這麼多火槍?”板倉重昌感覺到憤怒,握着武士刀,怒吼道,“一定是該死的西方人!”

這時候,天草軍的火槍已經發出了攻擊!

“砰砰砰砰……”

槍擊聲連綿!

中槍的武士如同割麥子一般倒地!

大名、小名,還有各種血統尊貴的貴族們,紛紛爭相逃亡。板倉重昌騎着大馬,逃的比其他人更快!

見到軍官們都瘋狂逃跑了,幕府軍紛紛喪膽一般崩潰!

不可挽回的潰敗!

是役!

板倉重昌所率的幕府軍隊,傷亡了800多人。而天主教陣營一方。僅傷亡了十多人!

回到長崎後。

板倉重昌面色鐵青,道:“什麼時候。武士們居然打不過這些烏合之衆了?!”

“大人!那些一揆獲得了西方國家的支持,否則,不能解釋,他們爲什麼能擁有大量的火器!”島原藩主鬆倉勝家大聲說道。

板倉重昌點頭道:“一揆們的火器着實的犀利的武器。可惜,日本承平已久,各地的裝備火槍的部隊已經不多了……”

這些藩主們不僅翻白眼,什麼天下承平造成各地軍隊火器不足。分明是幕府打壓他們地方軍隊,不允許他們大規模裝備火器。

誰要大規模的裝備火槍、火炮。會被幕府疑爲造反。此時,整個日本也只剩下幕府直屬的5000多人的火器部隊。當然,這是幕藩雙方,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但是卻不能挑明瞭說。

“大人,一揆們有火器,我們必須也要用火器來對抗!”鬆倉勝家很積極的建議道。此次島原之亂中,鬆倉勝家鎮壓不利的罪名,多半已經做實了。而且,農民軍起義主要針對島原藩,因此鬆倉勝家的軍隊,已經消耗殆盡。對於幕府而言,完全可以利用這件事,秋後算賬,沒收他家族的領地,甚至讓他背黑鍋殺頭!

幕府一向是找理由。殺死一批外樣大名,換上幕府的親藩嫡系去當領主。鬆倉勝家唯一的機會。就是通過巴結眼前的幕府紅人板倉重昌,來給他脫罪、免死。

板倉重昌聞言,道:“可是!火器這種東西,和武士刀不一樣,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你讓我上哪裡去弄?讓幕府將鐵炮部隊派來嗎?如果到那個程度,便是說明你們沒有能力鎮壓這些泥腿子!那麼,將軍會怎麼對待你們,這可就難說了!”

三名藩主,不由的膽戰心驚。這次危機,也是幕府削藩,將他們的領地收回天領的機會啊!

一定要處理好,不能讓幕府藉機發揮!

鬆倉勝家忽然建議道:“大明上國的鄭芝豹大人,正帥着艦隊在長崎做生意!我看明軍裝備的火器,就並不比西方人差!是不是,可以出重金,讓明人賣一些火器彈藥給我們,甚至,嚮明人借兵,平息這次動亂?”

板倉重昌板着臉道:“如果明人願意賣火器,可以適量買一些!至於嚮明人借兵?此事休提,我大日本內亂,自可自己平息!”

日本此時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即是怕西方人殖民,當然也是畏懼大明帝國找到機會干涉日本內政。

雖然,明太祖將日本列爲不徵之國,但是如果大明皇帝忽然不遵守祖制,準備學西方人殖民策略,那又該如何是好?

因此,板倉重昌心想道,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借外**隊,防止引狼入室!

————————

1637年,11月18日,長崎。

近在咫尺的島原、天草發生動亂。也造成了長崎市面上的糧食、布匹等等各種商品,瘋狂漲價。

除此之外,並沒有治安和安全形勢的憂患。因爲,長崎是幕府重要的對外港口,不但有幕府直屬的軍隊鎮守,城池中更有幾十門大炮。

如果,加上大明商人和荷蘭商人的武裝船上,等於是幾百門火炮。這些炮灰的力量,足以將來犯的農民軍轟成碎渣。

這裡面,底層的市民們和外國的商人,對於不遠處的起義議論紛紛。

其中,荷蘭商人中,不少同情起義軍,因爲其天主教的信仰。但是,僅僅是信仰類似,這些荷蘭商人是不可能支持天草四郎的。

而大明的商人,對天主教性質的起義,也並不認同。如果,僅是一些活不下去的農民揭竿而起,或許更能獲得同情。

中國歷史上,宗教起義,從來都是失敗的代名詞。

最早有漢末的黃巾起義,便是道教信徒發動的一次起義,這是典型的失敗起義。而後來,又有宋朝的明教起義,還有歷朝都存在的白蓮教起義。各種雜七雜八的宗教起義,多是以失敗告終。當然,明朝的建立和元末明教、白蓮教起義有那麼一丁點的淵源,但是淵源並不深。衆所周知,元末各路起義軍,最初皆是打着紅巾軍旗號,以龍鳳政權爲主。紅巾軍是主流,而不是所謂的宗教起義的主流。

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7章 收容難民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161章 自由民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85章 獨石口(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75章 糧商(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49章 皇家布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7章 創刊(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6章 拜年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98章 情報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74章 赤字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18章 震動(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6章 建黨(一)第179章 遊街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48章 銀荒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59章 棱堡(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45章 虜退(二)第56章 建黨(一)第174章 赤字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4章 陰謀第162章 貨幣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48章 銀荒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39章 問策(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56章 建黨(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63章 返航第49章 皇家布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137章 探病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
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7章 收容難民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161章 自由民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85章 獨石口(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75章 糧商(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49章 皇家布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7章 創刊(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6章 拜年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98章 情報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74章 赤字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18章 震動(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6章 建黨(一)第179章 遊街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48章 銀荒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59章 棱堡(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45章 虜退(二)第56章 建黨(一)第174章 赤字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4章 陰謀第162章 貨幣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48章 銀荒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39章 問策(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56章 建黨(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63章 返航第49章 皇家布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137章 探病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