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

bookmark

當然了,此次前線的主要統帥,無一優秀。

兵書尚書張鳳翼本身就不是名將,也沒有指揮十萬大軍的本事。

而監軍高起潛雖然有“知兵”之名,但是更多是搶功勞獲得的名聲。高起潛監軍有十多年,總結出來的“高氏兵法”非常有特色——打仗時候,首先要把最精銳的部隊,用於保護他自己的人生安全。

之後,高起潛會很有耐心的等前來支援的友軍擊退或者擊敗敵人,等到戰局已經,高起潛開始亮劍——霸氣側漏的搶奪友軍功勞!

歷年來,高起潛都是這麼打仗的。

雖然高起潛的戰法實在令人無語,但是用高起潛的話,至少不會去尋找滿清打決戰,一下子把兵力都消耗光了。而高起潛將局面撐到盧象升的勤王之師回援,便不怕阿濟格大軍了。

被逼的用高起潛這種“人才”後,崇禎分身的意識與肖圖白意識交流。

兩人同時發出感慨:“精兵難求,猛將也難求啊!”

明末救亡圖存,比歷朝末年都困難更多倍,在屬於地獄難度。幾十年的小冰河天氣,從萬曆年一直到康熙年才惡劣氣候也才消失。

而且,軍事上的對手還有農民軍、滿清!

農民軍有天災加成,幾乎能夠無限制的暴兵。滿清則是已經統一滿蒙,勢力與當年橫掃世界的蒙古大軍差不多。

這兩股力量,分別代表極其嚴重的內憂、外患。

只要有一個,便足以動搖大明江山統治了,明朝末年居然遇到了兩個。所以,後世有史學家將明末的救亡圖存,認爲是——地獄級難度!

除了神一般的隊友,和比較惡劣的自然氣候。明朝末年還盛產——豬一般的隊友!

由於,朝廷財政匱乏,將領忙於吃空餉、喝兵血的等等因素,明末士兵普遍缺乏訓練,作戰也不夠勇猛無畏,鎮壓農民起義時還湊合。遇到敢於搏命的滿蒙軍隊,往往會一觸即潰。哪怕是關寧軍,也只能躲在城牆後面守城,與滿清野戰必撲街!

大明朝能正面與滿清野戰的軍隊,目前只剩下四川石柱縣的白桿兵。而白桿兵是存在,是秦良玉經營幾十年,在石柱縣弄出來的小範圍古典軍國主義的試點。這個試點,很難在整個大明推廣。

因爲,擁有秦良玉一般懂練兵打仗的世襲土司,未必能夠向秦良玉一般無私愛國。而像秦良玉一般愛國的土司,也未必能像秦良玉一般會練兵打仗。

除了秦良玉這個另類的女將之外,大明朝廷剩下的幾個優秀的統帥——洪承疇、盧象升,不過兩者皆在西北、東南等地剿匪。

還有一個老帥孫承宗,早就退休多年。不過,崇禎九年、十一年,兩次韃子入關,孫承宗都積極率領兒孫、族人,幫助當地百姓抵禦韃子。在崇禎十一年,城破,孫承宗族人數十口皆不降,被滿清屠了全族。

而盧象升在崇禎九年,率軍回援迫使滿清軍隊退出塞外。而後,盧象升被崇禎調到北方,擔任宣大總督,負責山西、直隸的防禦。不過,崇禎十一年時,盧象升與韃子鏖戰時,高起潛因爲妒忌賢能,儘管手中掌握十多萬的軍隊,並且控制全軍的後勤,卻不派援軍、斷絕補給。讓盧象升領着兩萬人與滿清十萬大軍對戰。最終,盧象升在鉅鹿城,彈盡糧絕,戰敗而亡。

盧象升的死,充分說明一個道理——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啊!

而盧象升死後,洪承疇不得不獨撐大局,組織了十多萬軍隊,與滿清十萬大軍在松山進行對決。結果,包括關寧軍在內的軍隊,都紛紛潰逃。於是,這個明朝最後一個猛人被活捉了。

不過,洪承疇被滿清的多爾袞等人擒住時候,滿清的皇太極、多爾袞,輪番的與之套近乎,用了幾年的勸降。最終,洪承疇還是投降變節了。並且,在崇禎十七年,洪承疇用書信招降吳三桂在內的大明北方軍隊,建立滿清的綠營兵制度,以及多爾袞滅南明的戰略部署,都是出自洪承疇之手。

老一輩的帥才,也就這麼多。

年輕一代,卻已經找不到這般等級的軍事人才了。

什麼?你說鄭成功。

天下皆降,鄭成功不降!

也許,他鐵骨錚錚,氣節非常值得敬佩。不過,鄭家人的戰鬥天賦,體現海戰上了,陸戰上着實缺乏天賦。鄭成功建立了比鄭芝龍時代更強勢的海軍勢力,雄霸亞洲,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被鄭成功打成殘廢,差點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破產。

不過,在陸戰上,鄭成功用數千萬兩白銀打造的十萬鐵甲人部隊,武裝華麗到了極點,但是在南京城內,幾乎被滿清各路大軍全殲了,使得鄭成功灰溜溜的轉進臺灣了。

“高起潛這種豬一般的隊友,後來害了盧象升這中大明稀有的人才。要不要弄死他?”皇帝悄聲問。

換做是以前的崇禎,自然是非常相信高起潛的能力,不過,在獲得了肖圖白共享的記憶,崇禎自是對高起潛非常的鄙夷。

“以後不派高起潛擔任盧象升的監軍便是了。何況高起潛的能力有限,以後讓高起潛退下來便是!”肖圖白指示道。

“那洪承疇怎麼辦?鎮壓農民軍,他可是人才,在洪承疇領軍階段,七十多路農民軍皆被剿滅。在洪承疇離任之前,李自成孤身帶着幾十人逃回陝西。但是,他後來在松山之戰後被滿清俘虜,變成了漢奸”皇帝感覺很糾結。

肖圖白想了想道:“不讓洪承疇與滿清打仗,他的專業特長是鎮壓農民起義!”

“恩!”皇帝贊同。

“那孫承宗祖孫,建議弄到南方去吧。爲國精忠一輩子,退休後還遭遇韃子入侵,全家殉國,着實令人不忍。在南方建立一個軍校恩,叫黃埔軍校吧,讓孫承宗發揮一點餘熱,教書育人,希望給大明多培養幾個合格的統帥,省得我堂堂大明,統帥之才後繼無人。”肖圖白不忍吐槽了。

“黃埔軍校,校長不會是你吧?”皇帝開玩笑道。

肖圖白搖頭道:“我?這個軍校校長你去擔任吧,孫承宗雖然有不俗的戰略戰術水平,但是不太符合我的胃口!我所要建立的軍隊,是排隊槍斃時代的軍隊!”

事實上,儒家統帥有一個缺點,在書上讀到了兵法,便自以爲掌握了真理,能夠擁有指揮千軍萬馬的能力。

但是,自古以來的名將,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沒有那個飽讀兵書的書生,一上戰場就是名將的。

而且,儒將用兵,往往喜歡用計。

計你妹啊!

面對強勢的敵軍,奇謀妙計根本就像是小孩在壯漢面前扮鬼臉一般可笑!

而肖圖白更欣賞曾國藩後來的用兵之道。因爲,曾國藩非常不滿那些喜歡用計取巧的作戰辦法,反而提出“結硬寨,打呆仗,用鳥銃”的戰略思維,遇到敵人首先不考慮野戰,不主張偷襲、用計之類的。而是先結成硬寨,穩打穩紮,不讓敵人有可乘之機,之後與敵人拼傷亡,拼消耗。

你殺我幾萬人,我殺你幾萬人。之後,我的人比你多,你拼光了,我還有人,最後就是我贏了

這種模式的戰鬥,纔是肖圖白最爲欣賞的!

第142章 勝了(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24章 班師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71章 豐收(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36章 送別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63章 返航第76章 糧商(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7章 建黨(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9章 整風第191章 鎮壓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33章 菸草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71章 豐收(二)第137章 探病第104章 總督(二)第137章 探病第265章 重農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59章 棱堡(一)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35章 佈局(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137章 探病第245章 長崎(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79章 虜變(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44章 虜退(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54章 黨報(一)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01章 香水
第142章 勝了(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24章 班師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71章 豐收(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36章 送別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63章 返航第76章 糧商(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7章 建黨(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9章 整風第191章 鎮壓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33章 菸草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71章 豐收(二)第137章 探病第104章 總督(二)第137章 探病第265章 重農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59章 棱堡(一)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35章 佈局(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137章 探病第245章 長崎(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79章 虜變(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44章 虜退(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54章 黨報(一)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01章 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