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

崇禎給田弘遇賜座,半晌後,君臣兩人開始展開話題。

“自朕登極以來……”崇禎沉聲說道,“東虜(後金、滿清)三次入寇,天下災禍四起。南澇北旱,千萬子民動盪不安。爲平息這些災禍,朕勉勵衆臣,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一次次的提拔有才幹的臣子任事,又一次次的懷疑臣子的能力。朕以前覺得,國事不寧,是大臣誤國。但是現如今想來,軍事上有孫承宗、洪承疇、盧象升、陳奇瑜、孫傳庭等等良將名帥..”“。而朝中諸公,雖黨爭jiliè,但是大致維持了朝廷的威信,還未讓天下陷入四分五裂,藩鎮割據的真正亂世。文臣武將,都可堪一用!爲何天下局勢不見好轉,十一年了,整整十一年,年年都是都大事、大亂,國丈,你覺得如何是好?”

不是臣子的錯,難道是皇帝的錯不成?千錯萬錯,也不能是皇帝的錯!

田弘遇顯得驚駭,連連道:“是臣等的過錯!不能輔佐陛下,勵精圖治,中興社稷!”

崇禎搖頭道:“不是誰犯錯,軍事、政治,這都是小事情。問題是,整個天下的體制出了問題。”

“體制?”田弘遇不敢多言,嚇的大氣也不敢喘。

在明朝méiyou所謂的憲法,但是卻有“祖宗家法”。明朝的祖宗家法,是類似於後世憲法的存在。以仁孝治國的明朝,哪怕是張居正的改革,也是在不觸動祖宗家法的範疇內改革。

“對。就是體制有問題。”崇禎斷然說道,“méiyou萬世不易的制度,任何一個制度,只要創立出來,短則幾十年,長則幾百年,肯定會出現問題!大明當前種種政策,建立的初衷是朝廷有官田,軍戶有屯田。所以,朝廷輕徭薄賦天下安定。百萬軍戶。平時屯田、戰時也多是nénggou打仗。但是現在朝廷的官田和屯田,yijing多被difāng豪族鯨吞。這種情況下,天下若是風調雨順,朕和朝廷節衣縮食。也能維持的下去。但是。天下不穩定。到處要打仗,打仗就要用錢。若是按照朕以前的辦法,也唯有加稅。但是。加稅會逼迫更多底層人造反……”

皇帝有如此清醒認識,疾風驟雨一般的陳述大明的尖銳問題。由此可見,皇帝還是聖明的。

田弘遇微微的張了張口,想說話,但是又講話嚥了回去。

見到田弘遇謹慎模樣。

崇禎微微失望,卻是堅定說道:“朕不是要加稅,也不是要你去辦shime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讓岳丈做老本行經商賺錢!不過,並不僅僅是爲田家的富貴賺錢,而是要替朕賺錢。不但要賺錢,而且要多僱傭人,將街上許多的乞丐、流民,有手有腳的,多多僱傭起來,根據才能,僱傭他做工。méiyou一技之長的,令人教他一技之長。總之,第一要經營賺錢,替朕在不額外增稅的情況下,獲得額外一大筆,可以靈活支取,動用的財政收入。將來,辦大事需要用之!其次,僱傭越多的流民、乞丐越好,讓他們有事情幹,有吃有穿!越多的流民被安置起來,就是對朕做出的越多的貢獻。將來,朕是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田弘遇鬆了一口氣,不是要他冒多大的風險,僅僅是皇帝找他代理生意而已。田弘遇不能說是一名最成功的商人,但是本事也不差。

作爲皇帝的老丈人,女兒田妃也是非常得寵,天下衆多的商人,皆是巴結田國丈。就連東林黨巨頭錢謙益,也拍過田國丈馬屁。

身份背景,決定了田弘遇做生意空前的成功。

雖然來說,做生意的境界中,一流的商人搞創新,二流的商人認真做產品,三流的商人搞管理,四流的商人鑽營人脈。

但是,創新、產品、管理,等等境界,對於絕大多數不入流的商人來說,實在太難了。於是,許多人走捷徑,靠着人脈guānxi做生意。

這種靠着人脈做生意的,其實並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也改變不了人類社會的潮流規則。

但是,人脈卻是最rongyi玩轉的,也最榮譽被利用的資源。

比如,田弘遇是皇帝的老丈人,女兒田妃是最得寵的。於是,天下文人、商人爭相的巴結老田,一堆賺錢的機會白送給老田。人脈達到老田這種程度,只要頭腦不是太蠢,想要虧錢其實也是比較困難的。

這個皇帝與田弘遇合股經營的項目,皇帝佔據的權益,隱在暗中。表面上,還是以田弘遇拋頭露面去經營。

合股的企業商定爲“天虹公司”,暗指天子和田弘遇兩人的合股生意。不過,不明真相的人恐怕會以爲是“天虹”是田弘遇的諧音。

既然tongguo是合股做生意,崇禎也是拿出100萬兩的現銀,算作是皇帝的股份。而田宏宇也準備投100萬兩。兩人各自佔一半的股份,具體管理皆是田弘遇去管,皇帝只會派人去查賬和按照章程索要分紅。

崇禎私下問過,岳丈的身家大約有300多萬兩之巨,不過,半數都是集中在陝西等地的田產中。

其餘的,還有一些收租的商鋪、藥店生意。拿出100萬兩是田弘遇在不賣掉他家族已有的產業的基礎上,能籌集出來的最多資產。

而田弘遇在明朝屬於才爆發幾年,並不算是真正的豪門鉅富。田老頭也肯定的對皇帝說道,很多富人不願意露富。按照大明實際國情,幾百萬兩身家僅是剛剛邁進豪門鉅富的門檻。真正的豪族,可以掌握數千萬兩計的驚人財富。達到那樣級別財富的,已知是有鄭芝龍,以及大明最富裕的王爺福王!

福王是崇禎年間,最富有的皇族成員。光是擁有的王莊田產就達到驚人的200萬畝,其王莊規模僅遜色以前的皇莊。而福王還jingyàn了許多王店,相對比以前北京皇店的虧本,福王的王店卻是大獲其利。

其實,要是有合理的藉口,將福王抄家,恐怕所收穫的財產,足以讓大明王朝幾年財政無憂。但是,這僅是想想而已。這些皇族,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動了一個。kěnéng會逼的其他王爺兔死狐悲,以至於起兵造反。這些王爺們méiyou兵,卻是有錢,這個流民四起的年代。只要有錢招兵。還缺兵馬?

這兩個已zhidào的超級富豪是因爲名氣大。暴露出來的。剩下的一些隱藏的比較深的豪門,未必比福王、鄭芝龍的財富要差到哪裡去。

崇禎不僅默默的感慨,作爲皇帝每年數千萬財富經手。但是轉眼有需要養活整個朝廷。在明初,國庫、內庫是年年盈餘的。

但是,到了崇禎一代!

不,應該是崇禎的爺爺輩開始,明朝皇帝私人的內庫,就是不斷的虧損,時常要拿出錢財補貼國庫了。

眼下整個大明王朝猶如快要破產的公司,年年要內庫拿錢給國庫。內庫祖上積攢的銀子花光,就開始拍賣典當皇家其他的財產。

不過,這也是應該了!

bijing明朝皇帝享受了兩百多年的福分,到了崇禎這一代,祖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獲得的紅利吃完了。皇帝到了應該盡ziji責任的shihou了,盡不到責任,就是亡國之君。

既然是皇帝讓岳丈去做生意,兩人自是談起生意經。

“做生意要先易後難,天下最易上手的,往往是吃的方面,很多人天生就是好廚師,這門生意門檻最低。因此,各大城市中,酒樓的數量永遠比別的產業要多。南京就至少有500家的酒樓。每坐酒樓投資1萬兩,僱傭50人計,光南京的酒樓,就yijing提供了數萬計就業。因此,酒樓要做,必須要有獨特優勢,纔可以盈利。朕的皇宮御膳房,可以給你提供幾十名御廚,你可以利用御廚這個口碑,去吸引客人光顧。”崇禎說道。

“皇上聖明!”田弘遇恭敬說道。

“別人做酒樓,一盤散沙,七零八落。你可以成立多家酒樓,每一家酒樓,都是統一的招牌,統一的裝潢,幾乎méiyou差別的服務,菜式也是yiyàng的。這樣,口碑積累的一定程度,形成獨有的‘品牌’。樹立了品牌後,開再多家的新店,也不愁méiyou客人,不愁méiyou盈利。這種酒樓叫做‘連鎖酒樓’!”

“除了酒樓連鎖之外,還可以搞百貨連鎖。百貨連鎖,既是成立衆多招牌、管理,一模yiyàng的商店。每一家商店的管理模式,貨物採購,商品定價都是yiyàng的。並且,連鎖百貨商店,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由於你的進貨量最大,是供貨商的最大衣食父母,可以讓逼着供貨商降低價格,讓你的價格比別的商店具備優勢。還可以逼着供貨商,先給貨,貨賣掉後,再給他結算貨款,這樣大大的加快了資金週轉。”

“臣遵旨,謹遵聖上寶訓!”田弘遇跪地說道。

崇禎興致勃勃的向田弘遇授予jingyàn,田國丈越聽越心驚,gǎnjiào到皇帝沒做過生意,但是似乎生意經比ziji還要精通。

當然了,眼下崇禎也只能拿一些簡單的項目給田弘遇去做。太複雜太創新的項目,怕田弘遇執行力偏差,反而搞砸了。

bijing,領先半步能成功,領先一步能成神。領先兩三步,這是自取滅亡。(。)

ps:ps:感謝“yebaoyin”書友打賞。額,另外沉痛哀悼英年早逝的“十年雪落”,3月16日晚上22點40分,他還在努力的更新了《武布天下》,但是當天晚上,更新完後,他過勞死了。這是一個勤勤懇懇的作者,他父親早逝,家庭貧困,僅靠着努力碼字或者微薄的收入,供養妹妹上大學。這個作者,是無數網文作者的縮影。網文作者rongyi生病,甚至吐血、頸椎、腰椎、頭疼、面癱,無數成功的大神,付出的kěnéng是傷病的身體。還有很多未成功的作者,也同樣傷病累累。除了久坐生病之外,寫作這職業,每天都在想,每天都在強迫構思,哪怕不在寫作,大腦也醞釀無數的情緒。每天亢奮的心情,對於身體健康顯然的巨大的摧殘。我希望有朝一日,這個行業能讓寫作輕鬆yidiǎn,不再nàme拼命,不再需要拿命、拿健康換微博的收入。希望有朝一日,這個行業的成功的幸運兒能多一些。因爲,成功的辛運兒,可以更多關心一下ziji,比如身體健康,比如情感,比如生活……哎,不說了。因爲,祭奠完這位勤奮創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作者。我卻準備下定決心,本月開始勤奮yidiǎn,多更新yidiǎn。

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9章 遊街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5章 黨報(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0章 問策(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80章 虜變(二)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8章 欲練兵第176章 買辦(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55章 黨報(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59章 棱堡(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79章 遊街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77章 年假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36章 送別第81章 虜變(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46章 長崎(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74章 搶修棱堡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45章 長崎(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41章 問策(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75章 買辦(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34章 陰謀第239章 問策(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60章 棱堡(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63章 返航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
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9章 遊街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5章 黨報(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0章 問策(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80章 虜變(二)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8章 欲練兵第176章 買辦(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55章 黨報(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59章 棱堡(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79章 遊街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77章 年假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36章 送別第81章 虜變(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46章 長崎(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74章 搶修棱堡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45章 長崎(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41章 問策(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75章 買辦(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34章 陰謀第239章 問策(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60章 棱堡(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63章 返航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