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

完成了黨務工作後,肖圖白出了城,來到葛沽農場中。爲了減輕明年的蝗災損害,以及爲了滿足葛沽不斷增長的肉食品的消費需求。在葛沽農場中,開設雞鴨鵝家禽養殖,也成爲了肖圖白主抓的一個重點項目。

葛沽城外規模浩大的農場,先進的農田水利設施,早已惹得天津的地主們羨慕之極。.

不過,天津的地主們,可沒有葛沽這麼大一塊完整的土地,對農田水利進行整體規劃。

由於作爲一個整體規劃,葛沽的農田水利工程顯得非常的先進科學,先是將河流的水引導至蓄水池塘中,農田需要用水便從蓄水池塘中開閘放水。而遇到雨季,洪水氾濫,蓄水池塘也能夠蓄水、排澇,避免葛沽的農田受到水災損失。

整個葛沽農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了數萬名勞動力挖掘,利用農閒的時間段,不斷進行調整、修繕。

從某種程度上講,光是水利設施,已經足以讓葛沽農場的農業產量,不弱於小農經濟的精細耕作。再加上仙家肥、美洲高產作物,更讓葛沽地區的產量,已經處於整個時代的巔峰水平。

葛沽的糧食,按照溫飽家庭的糧食需求,可以讓百萬人吃飽。如果按照賑災的標準,則可以救濟300萬災民。

當然了,想要營養更均衡,攝入足夠多蛋白質,則是需要更多的肉食。而肉食消費,則需要以糧食飼養家禽家畜。葛沽的糧食最多能滿足20萬人天天吃肉的需求。

葛沽最底層的契約奴,也能有飯吃,也能吃上海魚。但是家禽、家畜提供的肉食,則是非常奢侈的,普通家庭十天也未必能吃上肉食。

也只有皇家新軍的士兵,可以天天吃肉。有少數的皇家新軍士兵,甚至因爲肉食過度。反而更喜歡素菜。當然了,每天攝入足夠多的肉食,這是軍令。只要是皇家新軍戰士。每天連吃飯的飲食標準,也被寫入了軍規,如果拒絕吃肉。這是違反軍規的!

別人不解韃子爲什麼比漢人能打仗,以爲是天生的!

肖圖白從營養學中得出觀點——韃子吃肉,漢人吃到稻麥等等作爲主食相關。所以,韃子的體力、爆發力,皆比大明軍隊要強悍一些。爲了增強大明軍隊的戰鬥力,肖圖白的軍隊餐餐吃肉,這是不容動搖的軍規。

除了皇家新軍官兵能天天吃肉之外,葛沽接受五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天上學,學校裡也會免費提供一個煮熟的雞蛋、鴨蛋或者鵝蛋。讓學生。每天吃一隻禽蛋,用以攝入更多的蛋白質和鈣,從而強健下一代人的身體素質。

皇家新軍士兵和葛沽義務教育的學生一天需求1萬斤肉食,每斤肉食50文錢,一天就需要耗資500兩銀子。年便消耗莫約20萬兩銀子。這些消費其實都是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以及國營企業貢獻的利潤所支撐。

而整個葛沽全民還未普及肉食品消費,一旦葛沽全民普及肉食,那麼對於肉類和禽蛋類的消費,將會是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

哪怕單單爲了滿足葛沽鎮十五萬軍民對於肉食消費的需求,建立家禽養殖工廠。提供足夠的肉食,也是當務之急的任務。

關於養殖家禽,如果完全用糧食作爲飼料,也代價也實在太過於昂貴。所以飼料的來源,肖圖白開始想到了蚯蚓!

農場的負責人楊鬥,是一名年約四十歲的老農,也是一名顧問黨員。知識文化方面,不如那些秀才,但是也粗通文墨,能夠在別人幫助下讀《黨報》,對於農業技術籍,也是有所涉獵。

先開設蚯蚓田,養殖蚯蚓。再用蚯蚓作爲飼料,養殖雞鴨鵝!

楊鬥聽聞了肖圖白的養殖計劃後,有點拿不準,道:“養殖場的場地、人手,皆不是問題。問題是——蚯蚓的來源如何能保證?”

肖圖白笑道:“可以先像種田一般,養殖蚯蚓,再用養殖出來的蚯蚓,去餵雞鴨!”

“蚯蚓也能養殖?”楊鬥好奇的問道。

肖圖白解釋道:“養殖蚯蚓,猶如種田、種菜一般,甚至比種植糧食的產量更高。養殖蚯蚓,先在田中堆肥、澆水,以糞土作爲養料,讓土壤發酵,營造適宜蚯蚓繁殖的環境。之後放養蚯蚓,任由蚯蚓在田中不斷繁殖、生長。蚯蚓繁殖很快,一般兩天左右,蚯蚓可以從卵中生出,一個月左右,蚯蚓便能夠從幼年長爲成年。成年的蚯蚓,又可以不斷的排卵。一畝蚯蚓田,一月之內可收穫五六百萬條蚯蚓,月產量最起碼也是千斤以上......”

楊鬥幾乎顫抖的聲音道:“一月千斤?”

肖圖白點頭道:“確實如此!”

蚯蚓的營養價值,並不會比雞鴨鵝肉低。只不過蚯蚓的賣相不佳,並不能受到大多數百姓歡迎。不過,以蚯蚓養雞養鴨,節約了雞鴨的飼料,雞鴨的營養成分,比單純以糧食餵養出來的更佳。

事實上,除了蚯蚓之外,還有用蛆蟲作爲飼料的養殖法。不過蛆蟲養雞之法更爲噁心,而且,操作起來侷限性更多,肖圖白並不打算採納。

“如果蚯蚓逃走了呢?”楊鬥問道。

肖圖白笑道:“可以用磚石將蚯蚓田與周圍土地隔離起來,少量蚯蚓鑽地逃走難免的,但是卻能防住大多數蚯蚓的逃亡。”

“而且,蚯蚓是用途可不僅僅作爲飼料呀!蚯蚓可是農田中的寶貝,它在土壤中活動、繁衍,能夠將一方劣田,逐漸改造成膏腴之地。養個幾年蚯蚓的田地,將來再改爲農田,也是能夠成爲上等良田的!”

“對了,還要記住一點,蚯蚓作爲飼料,要先要將蚯蚓剁碎、煮熟再餵雞鴨,因爲活着的蚯蚓,身上有很多細菌,如果雞鴨吃了,可能會患病,反而影響雞鴨的成長、發育。所以,將蚯蚓煮熟,加工成爲飼料,才能夠餵養雞鴨!”

細菌是什麼?楊鬥沒有細問,僅僅根據國師爺的語義,知道應該是不好的東西。將蚯蚓煮熟,便沒有細菌,這一點楊鬥牢牢記住!

關於以蚯蚓作爲飼料,開設家禽養殖場的計劃,肖圖白提議之後,葛沽農場很快就開始施行了。家禽養殖場總面積3000畝田地。其中蚯蚓田2500畝,而雞鴨鵝的養殖場地佔地500畝。

養殖場僱傭100名養殖工人,進行蚯蚓田的管理。並且,在天津各地,購買了大量的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在農場中,逐步的挖蚯蚓作爲主要的飼料,混搭一些糧食飼料。

而蚯蚓田也是由農場的工人不斷的實驗、摸索。畢竟,肖圖白僅僅知道,蚯蚓養殖這麼回事情,具體的養殖經驗,肖圖白並不具備。

好在,農場中的勞動者,皆是幹實事的。

衆人在勞動中,不斷的總結經驗,首先證明了蚯蚓的生長速度確實非常快,往往一隻幼小的蚯蚓,在實驗花盆中飼養,幾個小時之後,已經看到逐漸變粗壯,一兩天之內更看到不斷成長。

而雞鴨鵝,對於蚯蚓這種飼料,也是非常的歡迎。禽鳥本身就是雜食動物,穀物、蟲子,皆是鳥類喜歡的食物,家禽其實也是從古代的猛禽中馴化過來的物種。

關於家禽養殖場和蚯蚓田,不斷的進入正軌之後。肖圖白心中也是甚是安慰。畢竟,明末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危機,大量的人民餓死,或者是揭竿而起。而農民軍,流寇式的起義,也進一步惡化了生產環境。

對於增加糧食的產量,肖圖白先後想到海洋捕撈、美洲高產作物、農家肥、海外進口糧食。不過,這些辦法,對於增產肉食的幫助並不是很大。

畢竟,海魚的蛋白質還是不足和家禽、家畜產出的肉食相比。魚類總體是屬於低脂肪,蛋白質也相對較低的肉食。

“國師大人,真絕了!”楊鬥已經露出了拜服神態道,“如果養殖蚯蚓作爲飼料,飼養家禽項目進入正軌。將來普天之下,大明的子民,不但能吃飽,更能餐餐吃肉。那時候,想必肉食的價格,會比現在便宜的多了?”

肖圖白充滿信心說道:“此時糧食的價格,還是過於虛高的!將來,一斤糧食,價格需要打壓到低於5文錢。而一斤肉食,不能高於20文!”

虛高的糧食價格,也使得大明百姓的對於食品之外的消費能力大減,並不利於發展工業經濟。與此同時,經營土地能夠帶來大量利潤,也使得大量的資本、勞動力,被束縛在農田中,這是非常不利於快速發展工商業經濟的。

肖圖白希望,將來不斷的打壓穀物、肉食的價格,降低農業的利潤,從而將地主的資本,佃農的勞動力,逐漸轉移到製造業之中......

強大的製造業,纔是強國之本!

中華民族,想要在將來三百年內繼續屹立世界巔峰民族的行列,必須抓住時代的機遇,從農耕民族轉型爲工業民族.......

第161章 自由民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55章 黨報(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01章 香水第80章 虜變(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33章 菸草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31章 土化肥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5章 重農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24章 班師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5章 糧商(一)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81章 暗流(二)第98章 情報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91章 鎮壓第104章 總督(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03章 總督(一)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46章 長崎(二)第179章 遊街第141章 勝了(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3章 計劃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01章 香水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35章 佈局(二)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34章 佈局(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71章 豐收(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60章 棱堡(二)
第161章 自由民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55章 黨報(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01章 香水第80章 虜變(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33章 菸草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31章 土化肥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5章 重農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24章 班師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5章 糧商(一)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81章 暗流(二)第98章 情報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91章 鎮壓第104章 總督(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03章 總督(一)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46章 長崎(二)第179章 遊街第141章 勝了(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3章 計劃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201章 香水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35章 佈局(二)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34章 佈局(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71章 豐收(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60章 棱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