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整風

老實說,肖圖白對於儒家社會,是非常不欣賞的,。比如,經典的儒家社會,存在着數百萬名不事生產,專門苦讀聖賢人。

這批人中,一生的奮鬥目標,僅在於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而每一輪科舉考試,僅僅有數百人能夠通過考取功名,其餘人一生也就廢了。整體而言,儒家社會的職業讀書人,一生下來就是社會的負擔,被父母、家庭、妻兒供養讀書,嚴重損害了社會的生產力、拖累大明帝國的整體生產效率,。

事實上,幾百萬讀聖賢書的儒家子弟,與十多萬閹割做太監的人,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爲了做官纔會做出如此選擇,也都是社會的沉重包袱。

其中,幾百萬讀書人中,能夠做官的不足萬分之一。十多萬名閹割的太監中,能夠手掌大權的太監,其實也就幾百人。

讀書是爲了當官,做太監也是爲了當官。而讀書能夠當官的概率,比之閹割做太監掌握權力的概率還要低。

這就是儒家社會,讀書人的可憐可悲之處。

更可悲的是,整個社會陷入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氛圍。當然,所謂的讀書,僅是儒家的書籍,能夠讓人考取功名的儒家聖賢書籍。其餘的科技書籍、經商管理籍、醫,皆被認爲歪門邪道。

儒家社會,不會像歐洲宗教裁判所那樣燒死科學家,燒死異端。但是。名士大儒僅輕蔑說一句“奇巧淫技”,便足以令這些研究科技的學者們,自卑的低下頭顱,感覺自身的輕賤。

在歷史上,一直到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才令“奇巧淫技”的重要性,壓倒了聖賢書。

其中,甲午戰爭爆發後,科舉考試被取消,是四書五經在政治領域全面失敗的標誌。

而儒家理論失去政壇統治地位後。官本位思想,並未退出中國文化的舞臺。哪怕舊科舉考試取消的百年後,官本位思想依然深入整個國家的骨髓。

儒家社會是官本位思想的最巔峰時期,對於儒家子弟而言——只有能當官,纔是出路!當然,少數貧寒的讀書人,或許會爲生活所迫,重新投入生產活動中,成爲掌櫃、賬房、幕僚、醫生、教書先生之類的生產職業,。但是。這些人被認爲是“失敗者”,之後承認了失敗無能。才退出科舉考試這個競技場,選擇那些不入流的工作。

這種腐朽、反動到極點的思想,滲透在整個社會。肖圖白哪怕在天津特區,也感覺到這種腐朽之極的文化,不斷向特區滲透、侵蝕。

“幾百萬專業的讀書人,不事生產,專門爲了競爭幾百個進士名額!爲了萬中選一這麼低的概率,去讓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被浪費掉了!這種畸形。醜陋的現象,是什麼造成的?是官本位思想造成的!讀書人,真是僅僅是爲了做官而讀書的?如果都抱着這種不開竅的思想,不但是讀書人家庭的悲哀,更是整個國家的悲哀!”肖圖白在特區政府工作會議中吹風道,“自從特區的公務員考試出現了,每年一屆公務員考試。招募幾十名公務員。特區也開始出現了大量不事生產,整天研究特區公務員考試的讀書人!這是悲哀,特區的悲哀!如果,將來特區的官場上。皆是一些專業研究考試,從未有過工農業生產實踐的職業讀書人,獲得了職位。他們上任後,根本不知道去如何做事,反倒需要聘請會做事的幕僚,幫助他們去處理本該是官員自己去處理是事物。那麼,特區的實幹精神,將會全部喪失!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同志們,國家尚未中興,我輩任需努力!不能在我們事業未成功之前,沾染上舊式官僚們一堆的歪風邪氣!甚至,讓我們的羣體,墮落爲只懂得空談,不會做事的舊官僚……爲此,我特區的政府、國企單位,展開整風運動!”

肖圖白本來不想整風的,因爲整風失控就會變成整人,但是特區出現的歪風邪氣越來越多,令他忍無可忍!

還有肖圖白沒有明說的現象,一些官員們在特區做官,但是卻聘請傳統的儒家教書匠,培養自己兒孫讀儒家書籍,目的居然是考功名!只有考功名之路並不順暢,這些特區官員們,又會動腦筋,想辦法安排自己子女在特區謀取職位。特區的企業管理層,做出了成績和資歷後,是能夠轉到特區政府單位做官的。

因此,這些官員的歪腦筋,都是先將自己的親戚安排到企業做工人,再運作一番,從工人升到管理層,。經過企業工作鍍金後,再以企業管理人員的資歷作爲跳板,進入公務員隊伍中。這種“曲線做官”的作弊行爲,已經逐步開始蔓延,成爲了官場秘而不宣的“秘技”。

正是因爲官本位思想,導致了這些醜陋現象太多,肖圖白纔會忍無可忍的進行整風運動!

整風運動內容主要有——1、官員家中學齡子女接受教育,必須是特區新式學校的教育。特區官員家庭中的學齡子女,不在特區新式學校上學,反而請先生教授舊式教育,那麼,官員本身再有才敢也永不提拔重用!2、官員子女通過“曲線做官”手法操作當官的,責令其子女參加考試,考試合格者可留任,不通過開除。3、嚴懲貪污受賄行爲。4、對於能力低下,不精通業務的官員,責令其重新學習業務,直到能夠做好本職工作,才恢復工作。5、提倡新風氣,官員家女童不允許裹小腳,如果頂風作案,罷官處理,6、對於民怨極大的官員,進行嚴肅處理。7、今後新招募公務員,必須有1年以上軍隊、農場、工廠、銀行相關單位工作經驗,或有2年以上的經商經驗,或擁有較高的數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特長……

簡單說,整風運動,就是對整個官場風氣進行敲打!

並且,爲肖圖白重塑特區的社會氛圍,打破“官本位”文化氛圍做鋪墊!還要闡明一個道理讀書人,實現社會價值,並不僅僅只有做官一條路……

——————

ps:這本書的訂閱是偶有史以來最低的一本,只有260均訂。不過,偶在之前斷更了一個月後,經過艱難思考,決定暫時放棄些新書。畢竟,一旦撲街就放棄,長此以往,會壞了寫作心態。所以,這本書不但要寫完,而且還要按照初始大綱,不縮水的寫完。畢竟,撲街很常見,不過遭遇有史以來最撲街的成績後依然堅持寫完,是非常罕見的。按照初始的構思,這本書的構架會是200萬字以上篇幅。事實上,我也缺乏寫200萬字以上篇幅小說的經歷。堅持寫完這本書,也算是當做人生重要的歷練。當然,訂閱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訂閱的增長,對士氣的鼓舞是非常顯著的。

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46章 長崎(二)第124章 班師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46章 聖旨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66章 傳教士(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75章 買辦(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46章 聖旨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75章 買辦(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76章 糧商(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41章 問策(三)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46章 長崎(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56章 建黨(一)第79章 虜變(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78章 風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66章 鑽牀、鋸牀
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46章 長崎(二)第124章 班師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46章 聖旨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66章 傳教士(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75章 買辦(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46章 聖旨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75章 買辦(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76章 糧商(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41章 問策(三)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46章 長崎(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56章 建黨(一)第79章 虜變(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78章 風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66章 鑽牀、鋸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