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

bookmark

將岸是見證了煤爐和蜂窩煤的製作和實驗過程,依然感覺到吃驚不已,道:“神了,簡直是太神了.......”

肖圖白麪露微笑,道:“將先生依你看,這煤爐和蜂窩煤,一同推出市場,有沒有市場前景?”

將岸滿臉通紅道:“有前景,簡直太有市場前景了!既然能夠爐火不滅,而且還能節省煤炭,只要讓百姓知道這些優點,煤爐和蜂窩煤肯定會大行其道!”

“看來將先生是看好市場前景的!”肖圖白笑道。( ·~ )

將岸臉上優點害臊道:“如果不是大人您有先見之明,以將某的愚昧,可能會錯過這條財路!不過,這爐和蜂窩煤,也並不複雜。如果咱生意火起來了,別人仿製這該如何是好?”

肖圖白笑道:“仿製也僅僅能夠對產品本身進行仿製。但是,並不能夠學會我們的製作工藝!我們可以不斷改進工藝,想辦法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增加生產效率。”

“別人是小作坊的時候,咱們已經發展成幾百人、幾千人的大工廠。別人還以手工製作蜂窩煤,咱們便研發出大規模生產蜂窩煤的機器。”

“手工的鐵模,一天只能製作幾百塊煤!而一臺機器效率每日生產幾千塊、幾萬塊蜂窩煤,成本低廉、產量大!只要如果我們一直處於技術領先,別人如何與我們競爭?任何一門生意,失敗不在於對手的惡劣抄襲模仿,而在於我們自己停滯不前!”

將岸恍然大悟道:“大人遠見!”

遠見?是啊.......

他能夠比任何人都看得遠!

肖圖白看着遠方的田園,心中充滿蓬勃的力量,擁有領先世界300多年的見識,他可以自豪的認爲,自己就是代表世界最先進生產力!

——————————

煤爐與蜂窩煤,這是兩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 ·~ )沒有煤爐,蜂窩煤也難以有市場。而沒有蜂窩煤,煤爐的的優勢也將大減。

由於,葛沽鎮擁有煤炭資源,賣煤的生意已經屬於暴利,也沒有必要自己去爭煤爐那一點的微薄利益。不過,蜂窩煤必須要有配套的煤爐,才能夠形成消費市場。

經過斟酌,肖圖白決定讓葛沽鎮的王鐵錘去生產煤爐。

“大人,小人的手藝主要就是製作、修理農具。而且農具的生意非常穩定,煤爐生意咱可從未做過,要是做出來的爐賣不掉怎麼辦?”王鐵錘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肖圖白笑道:“這簡單,咱葛沽鎮投資1000兩銀,成立葛沽爐廠。你以手藝入股,佔據51%的股權。官府不直接參與爐廠的日常經營管理,這個廠的經營發展,完全交給你王鐵匠。經營不好,就關門破產。如果生意興隆,廠越做越紅火,官府保證不會收回廠,也依然給你經營。當然了,廠利潤滾滾的話,官府作爲股東,也享有分紅權.......”

由於涉及到股份制,王鐵錘也不太瞭解。爲此,肖圖白不得不去給王鐵錘去解釋股份制公司的概念和規則。

“哦,將一門生意切分成爲很多份。股份越多,便一擁有越多的產權。真是一個不耐的主義。”王鐵錘忽然說道,“如果生意做的好了,老漢想要自己拿出私房錢,購買其他人的股權,將廠完全變成老漢一個人所有,中不中?”

肖圖白笑道:“完全可以啊!不過,到時候要協商,如果其他股東不同意賣,也不能強買強賣,你說是不?”

王鐵錘點頭道:“老漢去做那鐵爐生意,也行!不過,老漢的兒和徒弟們,留幾個繼續做那鐵匠鋪生意,不知道大人準不準?”

肖圖白笑道:“可以啊!讓你管理爐廠,也並不禁止你繼續做鐵匠鋪生意。[ ~]當然了,你掌握爐廠經營權,可不準以權謀私,讓鐵匠鋪佔爐廠便宜!”

王鐵錘道:“老漢自然曉得分寸,斷然不會損公肥私!”

葛沽爐廠成立後僅有1000兩白銀,作爲賬面上的流動資金。不過,葛沽鎮卻將鐵礦資源,無償劃撥給廠。並且,還撥給了面積達到3畝的廠房。

政策上的扶持,不可謂不多!

而廠的董事長和廠長由王鐵錘擔任。王鐵錘的兒王鐵柱,以及徒弟李大力、趙打鐵是廠的技術骨幹。而葛沽鎮則是將20名能燒陶的契約奴,送到廠中打工。暫時,契約奴不用工錢,只要廠管吃住。等到契約滿,成爲民戶之後,廠按照效益情況,給予這些工匠開設合理的工錢。

而限於勞動力數量的緊缺,葛沽爐廠每天可以生產10多個爐。隨着王鐵匠不斷在生產中想辦法改進,一個爐的生產成本控制在700文錢左右。

而爐廠生產的爐,由天津煤業公司以每個爐1兩銀收購。暫時而言,爐廠一個爐生產出來,已經能夠穩定獲利300文。每天生產10個爐便能產生3兩銀的毛利潤,用來維持廠的經營和發展,已經夠了。

而天津煤業公司,是葛沽鎮所直接經營的政府產業。煤業公司僱傭20名礦工,鑿井挖煤。由於開採的是露天煤礦,開採技術簡單,人工成本也是很低。平均每個礦工一天,可以開採2000斤煤炭。一天之內,開採出來的煤礦達到4萬多斤。

之後,煤廠中還有100多名工人,用鐵匠鋪所製造的蜂窩煤的模,製作出蜂窩煤。一天下來,能夠生產5萬塊蜂窩煤。

當然了,天津煤業公司,更是在肖圖白的建議下,招募了10名業務員。這些業務員,主要的任務,就是向客戶推銷煤爐、蜂窩煤。

此時,葛沽鎮已經有30多家商戶,在鎮上做生意。這些外來的人口,也多是習慣用煤炭作爲日常的燃料。

天津煤業的銷售人員,顯然將練手的目標放在了鎮上的商戶們身上。

“這位大媽,這是我們葛沽鎮自己研發出來的煤爐,以及蜂窩煤。使用這種爐和煤,優勢自然是節省、方便!您沒有考慮買?呵呵,沒有關係,僅僅浪費您一點時間。介紹您一種新的爐和煤,您不買也沒有關係。”

“我來給您演示一番,用這個火剪,可以方面的夾起蜂窩煤,燃燒中的煤炭,也能夠撿取出來。爐下面有個可以開大、開小的洞。洞口開大,外面的氣進去的多了,爐火燃燒的旺盛。如果被洞口封起來,外面的氣進入的少,爐中的火力很小,能夠省煤。”

“大媽,您家裡一天用多少斤煤?什麼,5斤煤,呵呵,如果用我們的這種爐,估計您一天之內爐都不用熄火,也只要3塊蜂窩煤,也就是3斤.......”

“大媽!呵呵,公司給我權限,每個月可以向客戶無償贈送10個爐。這個爐,我就送給您了。還有給您留下10塊蜂窩煤,和這種專門用來夾煤的剪。”

“這都不要錢,您用了之後,覺得方便之後,可以去天津煤業公司買煤。問我蜂窩煤的價格啊?呵呵,非常便宜,葛沽鎮居民給予優惠和照顧,一塊煤只要3文錢。如果外地人要買,一塊煤至少要5文錢......”

天津煤業的業務員,不斷的在葛沽鎮中奔走。

很快以贈送的方式,向鎮中送出了10個煤爐和火剪,用了大約10兩銀的推廣費。

不過,收到贈送爐的10戶幸運家庭,用起煤爐後確實覺得方便、省錢。之後,這些家庭紛紛的向天津煤業公司訂購蜂窩煤。

光是這十戶人家一個月就要消費1000塊蜂窩煤。每塊蜂窩煤在葛沽鎮內部的售價是3文錢,而天津煤業公司生產蜂窩煤,每塊的生產成本僅僅要1.5文錢。所以,賣掉一塊蜂窩煤就能夠賺1.5文錢。光是10戶家庭的消費,一個月就能夠給天津煤業公司帶來1.5兩的利潤。

而這些用了煤爐和蜂窩煤的商人家庭,自然要向其他的家庭吹噓煤爐的方便、省錢,以及他們運氣多好,收到了天津煤業公司的免費贈送的煤爐。

之後,葛沽鎮入駐的那些商人們,開始全面開花的普及了煤爐和蜂窩煤。尤其是,妓院、賭場、酒樓、茶館,對於煤爐和蜂窩煤的需求巨大。這些服務業經營場所,一共採購了150多個煤爐,一個月需要消費煤炭3萬斤。

小小的煤爐和蜂窩煤,卻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光是葛沽鎮的內需消費,一個月已經能夠創造150兩的經濟效益,以及70多兩銀的利潤。

而煤爐和蜂窩煤的市場需求,每時每刻都在呈現快速的增長。

目前來看,葛沽鎮內需還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因爲,6000多名的契約奴,是政府給予吃住,所以根本不產生消費。再過九個月後,契約奴的合約陸續的到期,自動轉爲民戶之後,僱傭他們勞動將會付給工錢。

與此同時,新增的6000名民戶領到工錢後,自然會有消費需求。葛沽鎮到時候蜂窩煤的內需市場,估計還要暴漲五六倍以上。

當然了,天津煤業自然不能滿足葛沽鎮的這麼一丁點煤炭消費需求,而是不斷的派業務員,前往天津城內介紹煤爐和蜂窩煤,繼續複製葛沽鎮上的成功。

————————

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83章 暗流(四)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59章 棱堡(一)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46章 聖旨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81章 虜變(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61章 自由民第56章 建黨(一)第79章 虜變(一)第8章 欲練兵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40章 問策(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65章 重農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65章 重農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
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83章 暗流(四)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59章 棱堡(一)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46章 聖旨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81章 虜變(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61章 自由民第56章 建黨(一)第79章 虜變(一)第8章 欲練兵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40章 問策(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65章 重農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65章 重農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