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震動(一)

坪頻吹吹目獎娉喬埃脖淮蚱屏恕?

“什麼人?”寶坻城樓上的守軍大喝。

“皇家新軍,應寶坻縣令之請,援寶坻縣。現已擊敗圍困寶坻的滿清譚泰部,寶地城之圍已解!”

“什麼!”城中守軍大吃一驚。

皇家新軍的使者,軍靴帶着泥濘,身上佈滿濃烈的血腥味,然而卻有一股驚人的氣勢:“看清楚,天津總督的令牌!奉國師爺,也就是天津總督大人之命,開門迎接吧!”

城中的官吏,檢驗了令牌後,卻是諾諾說道:“縣令大人令,只有他親口下令開城門,縣城才能開!”

“真麻煩!去叫趙國鼎來!”皇家新軍的使者,揮手道。

而此時的皇家新軍,陸續在寶坻縣外搭建帳篷、建立營寨,天色也漸漸的亮起來,寶坻縣的官兵、百姓,逐漸上了城牆,議論紛紛。

而皇家新軍的宣傳人員,也是隔着城牆,對城市中的百姓進行喊話,宣傳其政策。聽聞城內不少百姓家中缺乏糧食,皇家新軍將士們,將隨身攜帶的軍糧,用吊籃送入城內,無償贈與寶坻城內缺糧的軍民。

而隨着城牆上的官兵、百姓,興高采烈的拿着大量的皇家新軍贈送的糧食,送入家中之後。

於此同時,韃子被國師爺的軍隊擊敗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縣城。

寶坻縣忽然震動。縣學內青年的學子們沸騰了,一個個大有投筆從戎之念。一些大膽的年輕婦女,更是上了城樓吃吃嬌笑,對於皇家新軍的戰士們指指點點。

年輕的將士們,也一個個挺着腰桿,炫耀着自己的英武身姿。

事實上,皇家新軍的服裝,本身就非常美觀。設計理念幾乎是按照後世影視劇中美化版的排隊槍斃時代的華麗軍服。人靠衣裝,一名普通相貌的男子,穿着皇家新軍的軍服。也顯得英氣逼人。而皇家新軍行動,往往習慣多人排成隊列,擡腿、舉手的頻率一致,整齊劃一的節奏。更具備了這個時代難以言喻的美感。

總體而言,皇家新軍也是一個氣質華麗、風格時髦的軍隊。這種時髦,註定了皇家新軍走到哪裡,都能夠成爲目光的焦點。

由於皇家新軍慷慨的將自己的軍糧贈送給城內缺糧的軍民,以至於自己的早餐也沒有着落。

但是皇家新軍有錢。很快軍需官們便拿着銀子,在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手裡面,採購米糧、蔬菜、肉類、蛋類的食品,並且僱傭民夫,給軍隊做早餐。

財大氣粗的皇家新軍,走到哪裡,銀子就撒到哪裡。周圍被“徵用”物資的百姓,皆是獲利不菲。而爲皇家新軍服務的民夫。不但包吃包住。每天還能拿50文錢的工錢。

封建時代被官府徵用的勞役,被軍隊徵用的民夫,大多數不但沒有工錢,還要自帶糧食,所以徵用民力過度,就會惹起怨言。

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元末治理黃河。皆是殘酷抽調民力,讓大多數百姓無償或者低報酬的勞役。所以會逼迫百姓爆發造反。

而肖圖白的政府和軍隊,徵用的民間任何的物資和勞動力。皆會超額的支付報酬。所以,皇家新軍走到哪裡,收到甜頭的百姓,皆會擁護皇家新軍。

皇家新軍支付酬勞的方式徵調民力、物資,其實也是極好的宣傳方式,讓百姓徹底的意識到,什麼叫做仁義之師,什麼叫**民如子!

當然了,皇家新軍對待自己人,溫暖如春天;換做是對待敵人,皇家新軍卻是會殘酷如冬天!

與大明爲敵,大肆殺戮大明子民的韃子們,便紛紛被皇家新軍殘酷鎮壓。

————————

縣衙周圍忽的熱鬧起來,惹起了寶坻縣令趙國鼎的好奇。韃子圍城以來,寶坻縣令趙國鼎,一直呆在縣衙,因爲恐懼,使得他沒有辦法處理事務。對於城內外發生的事情,已經數日不聞不問。

7日之前,寶坻縣鄉紳組成的壯丁們在城外兵敗。接着,韃子圍城每日保持攻城頻率,攻城車、雲梯、投石機等等各種器械輪番上陣。

寶坻縣可從未經歷過如此陣仗!

加上縣裡面能上戰場的衙役、兵丁不足1000人。不少的躲在城內的富戶,不堪精神壓力,韃子未破城之前,已經在家上吊自殺。

縣令趙國鼎,頭一日還曾登上城牆,將士兵們擂鼓助威。不過,韃子一發羽箭擦着他的鼻子飛過,頓時嚇破了趙國鼎的膽子。

此後趙國鼎只敢躲在縣衙中,守城的任務,交給了縣城的典吏。

被圍城7日,寶坻縣內糧食價格瘋漲到15兩一石,醫館的藥價已經成爲天文數字,大量受傷的軍民得不到妥善治療,守城兵丁士氣不斷的跌落,而韃子的進攻一日比一日兇猛!

趙國鼎迫於形勢,派出了使者去天津總督肖圖白那邊請援兵。但是,趙國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認爲肖圖白據守葛沽,自然安然無恙。派出援兵,卻有兵敗的風險。換做是趙國鼎擔任天津總督,多半隻會集中優勢兵力,保護天津衛和葛沽等等核心的重鎮,而不會管寶坻縣這種偏遠的縣城。

縣衙中。

寶坻縣令趙國鼎,龜縮在後院,眼中帶着血絲和憂愁,門外稍微有風吹草動,他便如同受驚的小動物一般敏感的拔劍自衛。

腳步聲密集的傳來。

“誰誰啊”趙國鼎面色如土,拿着一隻鋒利的佩劍,揮舞壯膽道。

“爹,是我啊!”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穿着一身儒袍,別具風韻。這卻是趙國鼎的女兒趙採蓮。

“蓮兒?”趙國鼎鬆了一口氣,幸虧不是韃子

趙國鼎科舉之前家遇災荒,其妻餓死家中,省下糧食讓其渡過難關。心中有歉的趙國鼎,哪怕是考中了進士也未續絃,而是將一身寵愛,集中在亡妻生下的女兒身上。而嬌慣異常的趙採蓮,平時更是喜好男裝,混入縣學讀書,以及在市井中游玩。趙國鼎也僅僅是睜一眼閉一眼。

趙採蓮帶着數名僕役,面帶喜色趕來。

趙國鼎詫異道:“什麼事,面帶喜色!”

趙採蓮露出燦爛笑意道:“訓導趙士秀先生,從天津請到援兵了。國師肖圖白親自率領6000大軍,三戰三捷,擊敗了城外的八旗兵,甚至連譚泰也被他俘虜了呢!”

“什麼?!”趙國鼎面色露出了震驚,“不可能!韃子可是擁有四五千兵馬,真韃子也有上千人。肖圖白怎麼可能擊敗譚泰?”

北方各鎮最強的關寧軍,也不能在野戰中戰勝韃子。

天津的兵馬,可是大明北方的弱旅,怎麼可能以6000名天津的兵馬,戰勝四五千清兵?

趙採蓮神采飛揚道:“爹,是真的!肖國師率領的皇家新軍,就在城外呢他們俘獲的韃子俘虜,以及斬殺的韃子屍體,堆積如山。正黃旗譚泰牛錄的軍旗,還有譚泰本人,都被五花大綁那些皇家新軍的衣服可威風了,女兒想要一套穿着”

趙國鼎面色一沉道:“胡鬧!平日你喜歡穿男裝,混入縣學中讀書,爹也依你。不過,穿個丘八的衣服,那是丟人現眼,爹丟不起那個人!”

“爹,皇家新軍可以擊敗韃子,保家衛國”趙採蓮露出一副傾慕道,“漢有霍去病,唐有薛仁貴,今日這皇家新軍”

啪!

一聲脆生生的巴掌。

趙採蓮噙着淚珠,難以置信的看着父親。

趙國鼎怒道:“武夫當國,豈是國家之幸?霍去病立下顯赫功績,他弟弟霍光便禍亂朝政,廢立君王。唐朝武鳳鼎盛,更造成後來的藩鎮割據亂局。我皇明早年就是武人當國,文人地位如豬狗一般。好不容易,土木堡之變,壓下了武人的威風,豈能讓這些武夫,藉着軍功捲土重來?好好讀書反省吧!”

“大人,皇家新軍咱們請來的援軍,現在他們已經進城,作爲寶坻縣的父母官,您是不是現在去迎接?”師爺忽然的提醒道。

“我堂堂一屆進士出身的清流文官,親自去迎接那一羣武夫?那羣自高自傲的丘八,剛剛打了勝仗,還不知道怎般驕縱,我現在去自討其辱,看他們武夫的臉色?”趙國鼎大罵道。

師爺提醒道:“肖圖白此役,應我寶坻所請,擊敗了譚泰部。咱寶坻縣,怎麼也有配合之功吧?您且消去怒火,思考如何才能讓肖圖白將您的名字,寫到請功的奏摺上。如此驕人戰功,哪怕分沾一丁點雨露”

“對!這功勞不僅僅是肖圖白的我也有份,我寶坻縣有配合之功!”趙國鼎消了怒氣,語氣中也多了幾分喜氣,開始換上官袍,在衙役、家丁的帶領人,前去街上去迎接肖圖白的皇家新軍。

趙採蓮在旁看着父親,感覺到極端的陌生——戰場上,畏敵如虎?戰後,看不起打勝仗的皇家新軍將士,卻又想着沾一點戰功,升官發財?

原來?讀聖賢書的清流們,滿腦子都是這一點算計。趙採蓮不由深深露出了失望之意)

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219章 整風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36章 送別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4章 陰謀第81章 虜變(三)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6章 拜年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19章 整風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72章 豐收(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45章 虜退(二)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83章 暗流(四)第136章 送別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47章 收容難民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61章 自由民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77章 創刊(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39章 問策(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91章 鎮壓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85章 獨石口(三)第98章 情報第219章 整風第79章 虜變(一)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79章 遊街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6章 聖旨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80章 暗流(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45章 長崎(一)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41章 勝了(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
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219章 整風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36章 送別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4章 陰謀第81章 虜變(三)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6章 拜年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19章 整風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72章 豐收(三)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45章 虜退(二)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83章 暗流(四)第136章 送別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47章 收容難民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61章 自由民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77章 創刊(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39章 問策(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91章 鎮壓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85章 獨石口(三)第98章 情報第219章 整風第79章 虜變(一)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79章 遊街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6章 聖旨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80章 暗流(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45章 長崎(一)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41章 勝了(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