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

在肖圖白的干涉下,歷史再次出現了一絲的轉折。歷史上,朝鮮皇太極伐朝鮮,朝鮮國都漢陽城幾乎是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便被滿清軍隊裡應外合攻破。

而肖圖白的攪動下。整個滿清先期也是勢如破竹,連續攻破十多股朝鮮軍隊,並且包圍了漢陽城。

在滿清攻漢陽城之前的一個月,鄭芝豹已經與朝鮮達成軍火銷售協議,幫助朝鮮的仁祖國王,訓練3萬朝鮮火銃兵。而那三萬火銃兵,也被仁祖委託給皇家新軍的教官們指揮。在整個漢陽城攻防戰役中,皇家新軍教官們指揮的朝鮮火銃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這支火器部隊的出現,漢陽城也不能在滿清十萬大軍的攻勢下,撐住長達一個月。

靠着3萬火銃兵和漢陽城牆的城防,漢陽軍民大約支撐了一個月,但是也已到了彈盡糧絕、軍心不穩的境地。

而正好在1月份的時候,皇家新軍派遣至朝鮮的軍隊在漢陽城附近登陸,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朝鮮仁祖和五萬臣民。

而皇家新軍和民兵部隊,僅僅數小時之間的戰鬥,至少殺傷了5000多名清兵,震懾了清兵不敢過分追擊。

而皇家新軍則是應仁祖君臣的請求,將他們送到了江華島。漢陽城與江華島,對於朝鮮來說,大約類似於大明朝的北京和南京之間的地位。兩個都可以算做是都城,只不過朝鮮歷代王室。以漢陽爲都的居多。

江華島與漢陽城僅僅隔海相望,裡面擁有規模不小的王宮建築。而朝鮮的王室,遇到兵災戰亂,也經常逃亡之江華島。比如。仁祖國王的父親,在倭亂時期,便躲到江華島上避難。

時隔多年,仁祖君臣再次因爲躲避兵災而逃難至江華島,朝鮮君臣也並不覺得意外。畢竟,朝鮮本身戰略空間狹小,容易被強敵攻破國都。

而江華島上,至少可以利用海水的天險。阻礙敵軍大軍攻伐。滿清由於水師損失慘重,基本上也失去登陸江華島的可能。仁祖君臣躲在安全的江華島上,安全自然是不會有問題。

躲在江華島上的朝鮮君臣,不免將希望壓在了大明上國身上。畢竟。靠着朝鮮本身的力量,不但不能收復國土,就連南方的土地,未必能夠安全的保全。

所以,朝鮮的君臣。更加依賴大明的幫助。與此同時,由於火器部隊的發威,令朝鮮君臣逐漸覺得,必須要大力發展火器部隊。朝鮮居然雄心大志。覺得3萬火器部隊不夠用,要舉國之力發展到10萬火器軍隊。

對於朝鮮仁祖朝廷的決心。肖圖白爲首的大明經濟特區政府,是非常讚賞的——因爲。皇家新軍訓練中淘汰的二手武器,也有了穩定的傾銷市場。

總而言之,朝鮮的戰局在鄭芝豹離開之前,以漢陽城爲正面戰場,1萬多大明遠征軍和南朝鮮30輔助軍隊,抗衡10萬清兵和25萬北朝鮮軍隊。

南北兩朝鮮,陷入了這種大軍雲集的對抗中。不但破壞了滿清的戰略,而且更利於肖圖白從朝鮮獲得巨大的戰略、經濟利益。

正常的貿易,每年不過能夠從朝鮮賺取幾十萬兩銀子的利潤。但是,如果展開軍火、軍事方面的傾銷貿易,那麼一年三五百萬兩銀子,也是擋不住的。

至於南朝鮮的支付能力,肖圖白並不擔心——朝鮮沒有真金白銀,可以用人口、資源、土地等等各種方式償還。

相信南朝鮮作爲一個擁有450萬人口的主權國家,稍微的擠一擠,還是能夠源源不斷的擠出大量的資源,用以購買軍火的欠債。

“大人,朝鮮的仁祖購買3萬隻鳥銃和彈藥,總價摺合100萬兩。末將已經將金銀部分帶回來了。一共有26萬兩銀子、3萬兩黃金。折銀50萬兩。出售兵器剩下的50萬兩款項,仁祖決定以朝鮮的木材、礦石、藥材、人口等等各種方式分批償還……”鄭芝豹說道,“此外,仁祖朝廷已經將耽羅島租借給大明。仁祖提出,希望大明儘快的向他提供更多的火銃、火炮,幫助他武裝10萬火器部隊。”

肖圖白點頭道:“莽二啊,那就辛苦你,再跑一趟。這一次,給朝鮮送去5萬隻火銃、300門虎蹲炮。價格可以優惠一些,火銃可以20兩銀子一隻。虎蹲炮100兩銀子一門。”

主動降低了售價,並不是肖圖白良心發現。而是他準備細水長流,逐漸的榨乾朝鮮最後一點的利益。

除此之外,也是對於仁祖已經豪爽的將耽羅島,租借給大明,所以肖圖白準備給朝鮮君臣一點甜頭。

耽羅島在朝鮮的地位,並不是太重要。每年不過收取百匹戰馬,以及作爲流放犯人、賤民的孤島。

如果是“割讓”這座島嶼,朝鮮或許會心理有障礙。但是,肖圖白策劃的是“租借”這座島嶼,則讓朝鮮君臣並無牴觸。

這也幸虧大明200多年的良好信譽!

這兩百多年來,大明朝對於朝鮮只有衆多的提攜、幫助,卻是絲毫沒有恃強凌弱的鯨吞朝鮮的領土。

再加上,朝鮮人也未見識過歐洲的殖民主義,所以並不認爲喪權辱國。事實上,朝鮮人對於宗主國,僅僅是“租借”藩屬國的島嶼,則租借的目的,還是爲了幫追朝鮮抵抗滿清侵略,早就感動的淚流滿面——大明上國仁義啊!

肖圖白點頭道:“耽羅島方面,我準備統籌規劃。將之設立成爲了我大明水師,在海上的軍港,以及與日本、朝鮮等地貿易的中轉站。立足耽羅,干涉朝鮮、日本等國局勢,莽二,你意下如何?”

鄭芝豹對於海上破島嶼,自然是看不上眼。

事實上,鄭家航行日本、南洋諸地區,發現的海上島嶼,不計其數。但是,鄭家對於這些鳥不生蛋的島嶼,可是絲毫興趣也欠奉。

但是,既然國師大人詢問了,鄭芝豹只好思考片刻,道:“耽羅島雖然貧瘠,但是面積有千里之廣。能耕田、能養馬,比皮島要優越一些。”

肖圖白笑道:“我正是有計劃,遷移一部分皮島軍民至耽羅島。”

“這計劃好啊!”鄭芝豹贊同。皮島根本難以養活20萬軍民,而一下子將20萬人轉移到大明,也比較困難。但是,轉移到耽羅島既是容易的多,也有利於大明對這座島嶼的掌控。

在鄭芝豹告別後,肖圖白則是繼續伏案沉思、策劃,關於耽羅島延伸出來的一系列戰略佈局。

關於耽羅島的開發,首先要有經濟效益。

天津的池塘不夠深,容不下肖圖白這個龐然大物。況且,爲了不刺激大明朝廷這個傳統體制,肖圖白也不能過快的在國內擴張特區的管轄範圍。而擁有了海外的殖民地,無疑能夠彌補天津特區的資源、土地等等方面的侷限性。

肖圖白並不準備在殖民性質的島嶼上,投資什麼先進的工業技術。僅僅準備充分開發當地的漁業、農業、畜牧業等等傳統的產業,適當的開發港口。將耽羅島這個海外租借的殖民地,發展成爲經濟特區貿易、軍事力量的延伸,提升經濟特區政府掌控下的海軍力量。

事實上,肖圖白也一直想要做大做強海軍,之前派到朝鮮的所謂的天津水師,本質上絕大多數都是鄭家的武裝走私商船,用以充當門面。

實質上,整個天津水師的軍力,只有5艘400料級的戰艦。並且,擁有的海上長途航行的船長、大副、水手等等技術人員,非常的稀少。別看天津發展漁業捕撈,培養了近萬名的漁夫,但是這些漁夫也只能在近海從事捕撈。遠洋航行的水手,在整個大明,也屬於稀缺的資源,更別提合格的海軍人才。

肖圖白回顧歐洲列國的海軍成長軌跡——招安海盜,將招安的海盜變成了海軍之後,再派海軍清剿海上的其他不臣服的海盜。通過了清剿地中海地、大西洋等等地區的海盜,使得歐洲列國逐漸建立了海權和海軍。

明末由於在南方各省海盜橫行,官府缺乏足夠的海上軍力鎮壓。最終,也與同時代的歐洲人一般,招安了最大股的海盜——鄭芝龍擔任官軍。

而鄭芝龍成爲了大明的“海上長城”之後,爲了壟斷海上貿易,更是非常積極的充當明廷的打手,基本上將亞洲各地,主要的海盜勢力清剿一空。

肖圖白雖然拉攏鄭家,但是並不能完全相信鄭家。所以,自己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也是他計劃中重要一環。

對於籌建海軍,肖圖白已經斥資百萬兩,在龍江船廠訂購1000料以上大船。按照造艦的計劃,到今年夏天之前,這些艦艇逐步能夠到天津服役。

但是,造船容易、培養海軍卻是非常的艱難。

通過招攬海盜嗎?

海盜的匪性,令肖圖白並不能完全信任。

所以,肖圖白準備利用天津、皮島、耽羅島、朝鮮、日本這個航線,進行巡航貿易,逐漸鍛鍊海軍的能力。

此時的海上貿易,不免會遇到不長眼的海盜,或者是亦盜亦商的貨色。通過海上的中轉貿易,一方面能夠賺取經濟利益,另外一方面則是能夠清剿海盜、鍛鍊海軍,鞏固大明在渤海、黃海、東海等等地區的海權。

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31章 土化肥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59章 棱堡(一)第54章 黨報(一)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41章 問策(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45章 長崎(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章 計劃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0章 震動(四)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9章 整風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54章 黨報(一)第49章 皇家布第57章 建黨(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34章 佈局(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67章 傳教士(二)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80章 暗流(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46章 長崎(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4章 陰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55章 黨報(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37章 探病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9章 虜變(一)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79章 虜變(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91章 鎮壓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76章 糧商(二)第162章 貨幣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37章 探病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24章 班師第57章 建黨(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
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31章 土化肥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59章 棱堡(一)第54章 黨報(一)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41章 問策(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45章 長崎(一)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章 計劃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20章 震動(四)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9章 整風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54章 黨報(一)第49章 皇家布第57章 建黨(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34章 佈局(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35章 佈局(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67章 傳教士(二)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80章 暗流(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46章 長崎(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4章 陰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55章 黨報(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37章 探病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9章 虜變(一)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79章 虜變(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91章 鎮壓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76章 糧商(二)第162章 貨幣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37章 探病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24章 班師第57章 建黨(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