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

農曆二月中旬,驚蟄!

天津地區天氣逐漸的暖和起來,葛沽鎮準備給田地播種了。鎮外總計開墾出來的田地,大約有50萬畝。而將岸已經按照肖圖白的秘方,將“土化肥”製作出來。

土化肥這個名稱,將岸覺得有點不雅。

“大人,這些方,是您使用仙法,洞察天機所看到的。不如叫做‘仙家肥’吧!”將岸苦勸說道。

“仙家肥.....”肖圖白差點將口中喝下的茶水給噴出來!

後世的土化肥明明又被稱爲“農家肥”,感情後世的農民,在明朝人眼裡變成了神仙一般了。不過,肖圖白稍微一想,便同意改名。

因爲,肖圖白除了藉助皇帝分身之外,還要藉助封建迷信的手段,來加強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威。將人神話,也許放在後世是很愚昧的作法。但是肖圖白事業草創,尤其是在爭取人心方面,存在在不少的劣勢。

比如,東林黨掌握了高端的話語權,能夠獲得富商、大地主、文人的支持。

農民起義軍,也通過“均平富”、“開倉放糧”、“吃大戶”的手段,獲得破產農民的支持。

哪怕是滿清八旗,也通過強悍的軍事力量,吸引了一些投機者的投奔。

而肖圖白髮現,自己的根基實在太淺,就連在總顧問衙門內的影響力其實也是借了崇禎分身的勢!

必須真正的收攏大量的人心,才能夠站穩腳跟。而通過“仙家肥”,來神話肖圖白,顯然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考慮到了這些之後,肖圖白開始吩咐將岸——要給仙家肥造勢......

將岸得了雞毛當令箭之後,組織鎮上的契約奴給農田施肥、播種時,更是不斷的宣傳,肖國師用神仙手段,賜予了“仙家肥”,糧食畝產將來必會倍增。[ ~]

一時之間,肖圖白的神仙傳說,在城鎮中不斷的蔓延。不但是契約奴迷信肖圖白國師大人,哪怕是一些僱傭來幹農活的軍戶、民戶,也或多或少有人對肖圖白產生了迷信心理。

肖圖白聽聞之後,對於將岸辦事非常的滿意,表示等到幾個月後大豐收,肯定會給予其厚厚的賞賜。

經歷了繁忙的春耕播種。

已經不見播種時的忙碌了。

一名老契約奴看着亂糟糟的農田,說道:“那些僱工,太敷衍了事了。衙門的官老爺,居然還付錢?要是在家鄉的那些地主,看到田被這般亂種,多半要將短工送上衙門告官.......”

另一位中年契約奴說道:“爹,這也是沒有辦法。今年的時間太緊迫了,先要開荒,後又挖渠。接着便施肥、播種。這般的倉促下,能給50萬畝田都播上種,已經是非常難得了。不過,爹,你說‘仙家肥’真的能夠讓畝產倍增?”

老契約奴目光中放出精芒,說道:“如果是一般人如此亂說,是唬不住你爹的。但是,國師爺是活神仙,這仙肥是國師爺令人制作的,效果應該假不了!”

中年契約奴,心中想道,爹爹一輩都不信仙佛,到老來居然信國師爺。罷了,國師爺是咱們的恩公,信國師爺,總比信廟裡的泥菩薩要強的多.......

————————

農田方面,肖圖白並不是專家,但是他優點是不恥下問。( ·~ )而且,他非常重視讀書、總結,大明讀書人並不太關注的技術書籍,在肖圖白看來如獲珍寶。

像《農政全書》、《農書》、《開工開物》之類的書籍,很多都是言簡意賅,並且沒有標點符號,而且還是用繁體字從右到左的豎着寫,也都影響了肖圖白的閱讀理解的速度。

此時,肖圖白令人編寫的《皇家字典》還沒有編完。不過,肖圖白已經自己編寫了一份《簡繁字體對照表》,這份對照表暫時是肖圖白自己編、自己用,未來有機會纔會推廣。

而在《對照表》編寫之後,肖圖白又將《漢語拼音字母表》整出來了,並且用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當然,順手還將《標點符號規則》寫了出來。

《對照表》、《拼音表》、《標點符號》弄出來之後,肖圖白先讓柳馨予、趙柔娘兩女學會。而柳馨予、趙柔娘學會後,再將三大規則教會文工團女兵們。

這些文工團女兵文化程度非常高,學習這點新知識消化的非常快。而文工團女兵學會了《對照表》、《拼音表》、《標點符號》之後,她們又有了一項新的工作——將大明國內已出版的各類科學書籍進行“標點符號化”!

儒家思想,沒有標點符號,肖圖白不在乎。那玩意,因爲句逗問題而出現歧義,也不是天大的事情。不外乎是讓儒家分成不同流派,互相吵架打筆仗而已。不會像歐洲、中東那般的宗教狂熱,會爲了教義理解不同,發動聲勢浩大的戰爭。

但是,科普書籍如果因爲標點符號問題,而造成阻礙理解,那就是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損失。

隨着肖圖白的一聲令下,文工團女兵們啓動了“標點符號工程”工程,對大明的各種圖書,進行標點符號化。

女兵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爲大明的文化傳播、科學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給圖書標註標點符號的過程中,也使得女兵們閱讀了大量科學書籍。後來這批文工團女兵中,涌現了不少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發明家.......

——————————

用“仙家肥”給農作物施肥的面積,達到了6萬畝。其中有3萬畝的馬鈴薯,1萬畝的紅薯,還有1萬畝稻、1萬畝麥。對於已經施肥的農田,將來自然要精心照顧。

而剩下還有未施肥的20萬畝馬鈴薯、10萬畝紅薯、3萬畝稻、3萬畝麥、2000畝棉花,準備粗放式經營。畢竟,葛沽鎮的勞動力是非常緊缺的,根本沒有辦法對50萬畝的田地精細照料。

事實上,整個葛沽鎮的農業相關的勞動力只有2000多人。用2000多人照顧50萬畝的田地,人均照看200多畝田地,在明朝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

按照大明傳統的農田管理方式,“人耕10畝,牛耕倍之”。也就是說,小農經濟模式下,一名農民自己照看的田地一般不超過20畝。如果擁有土地超過了20畝,農民就想辦法將土地租給沒有土地的佃農去種,自己成爲地主。

中國的地主佃農經濟模式,地主只管收租金,考慮的是從有限的田畝中榨取更多租金。而不會考慮,利用更少的人去照看更多土地。

哪怕地主擁有100萬畝田地,多半是租給10多萬戶農民去耕種。這種模式,地主租金利益最大化,然而勞動力卻被大量的浪費在土地中了。當然了,佃農也屬於自由民,他有選擇不去種地主田地的權利。

歐洲那邊的封建時代,因爲地廣人稀,而田地基本都是貴族所有,連帶附屬在土地範圍內的人民,都是貴族的奴隸,他們沒有選擇如何去勞動的權利。貴族不督促他們勞動,他們是不會勞動的。只有貴族老爺眼皮底下監督,他們才能更賣力的勞動。

於是,歐洲貴族對農業管理的模式,自然是自己帶着士兵,用鞭和武器,督促農奴進行集體勞動。貴族統籌全局,對勞動力進行分工。這樣的模式,使得歐洲中世紀的平均畝產不高,優點卻是更少的人去耕種更多的田地。

肖圖白提倡的是商業經濟社會,自然不能學中國小農經濟模式將80%的勞動力,都束縛在農業上。也不會學歐洲的農奴模式,畢竟那種農奴模式需要用士兵、武器、皮鞭的監督,農奴勞動積極性非常低的。

而是吸取了中西方農業管理中的優點,弄出了擁有中國特色的農莊集體勞動模式。

而葛沽鎮僅僅用了2000多名勞動力,去管理50萬畝的農田。這種模式,平均畝產比精耕細作要差的多,但是有土豆、番薯等等美洲高產農作物,再加上“神仙肥”這種有增產效果的肥料,肖圖白可以預料到,這種管理模式下,既能夠擁有不菲的產量,既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極大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而葛沽鎮的將來規劃,農業人口至多5000人即可,契約奴合約到期之後,採用僱傭的方式,支付工錢讓其種田。將來,葛沽鎮也會繼續用目前的農莊經濟模式,而不採用佃農經濟模式。

農業人口少,而其他的工業、商業、服務業的人口衆多,可以使得葛沽鎮成爲一個典型的工商業城鎮,而不一個農業城鎮。

第183章 暗流(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41章 問策(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17章 震動(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77章 創刊(一)第77章 創刊(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54章 黨報(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78章 創刊(二)第78章 創刊(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3章 總督(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75章 買辦(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37章 探病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41章 勝了(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62章 貨幣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98章 情報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75章 糧商(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41章 勝了(一)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5章 虜退(二)第76章 糧商(二)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5章 糧商(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46章 長崎(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
第183章 暗流(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41章 問策(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17章 震動(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77章 創刊(一)第77章 創刊(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54章 黨報(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78章 創刊(二)第78章 創刊(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3章 總督(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75章 買辦(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37章 探病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41章 勝了(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62章 貨幣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98章 情報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75章 糧商(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41章 勝了(一)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5章 虜退(二)第76章 糧商(二)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5章 糧商(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46章 長崎(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