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

“在我這裡,就當是在自家一樣。【葉*】【*】”肖圖白道,“請坐!”

李慎之大咧咧的坐下了,而鄭芝豹顯得有點拘謹,只敢坐了小半個屁股。

崇禎年間的朝廷,威望還是沒有徹底失去。不像後來,南明時期,甚至是明鄭時期,朝廷的威望每況愈下,出現了多個大明朝廷並立,更令慘明各省亂成一團,無所適從。

所以,哪怕是像鄭家在海外雄霸四海,遇到了肖圖白一般聖眷正隆的大臣,也不能不露出謙卑姿態。

肖圖白見到兩人後,淡然向兩人攤開一副大明九邊地形圖。用鉛筆在圖上畫出韃的進軍路線。

“韃此次破了獨石口,除了京師防禦嚴密之外,其餘州縣,多半不能擋其鋒銳。恐怕要在北方肆掠幾個月纔會離去。天津也在韃兵鋒攻擊的範圍內!我葛沽,雖已經訓練3000正規軍,配合上萬民兵部隊,並不懼韃兇焰。然而,多一些武器,便能夠阻止更多兵馬,訓練更多鄉親,減少我大明的損失......”

肖圖白鏗鏘有力的聲音道:“韃每次入關,除了殺傷我大明官兵,劫掠我人口財富之外,更將帶不走的財物焚燒、毀壞,以及有意殺戮大量人口。韃入關,劫掠財物百萬,人口十萬。但是,卻要毀我大明財富數千萬,殺我百姓數百萬。[ ~]而我百姓之所以被殺,是因爲他們手無寸鐵,是官府沒有充分組織好他們。一旦將百姓組織起來,十萬百姓十萬兵,萬里江山萬里營!.....”

鄭芝豹認真之極的聽着。

肖圖白看了他一眼道:“芝豹,你很好!在韃入塞消息傳開之後,依然堅持將軍火運到天津!這番功勞,我不但記在心裡,更會向朝廷爲你鄭家請功!”

鄭芝豹連忙道:“韃入塞,乃是國恥!芝豹略通海戰,卻不通陸戰,不能領大軍與韃作戰,只能盡到一點微薄之力!”

“這不算微薄的功績了,此次你鄭家運來的3000把鋼刀,一萬竿長矛,6000支葡萄牙火槍,還有30多門火炮,戰時至少可以武裝一萬人。這都算作你兄長的功勞簿上,我彙報給皇上,作爲鋪墊。韃退兵後,讓你兄長做福建總兵!”肖圖白說道。

鄭芝豹心頭一顫,跪道:“謝國師大人恩情!”

肖圖白道:“這是應該的!其實你兄長如果是在陸地上,剿滅數萬匪軍,早就能以戰功升至總兵了。可惜,我大明並不太重視海上的功績,委屈你兄長久矣!”

鄭芝豹眼圈一紅,知道只有國師爺,才瞭解到其兄長鄭芝龍的抑鬱。

“芝豹,你的功勞,我也是記在心中。將來,我給你的富貴,必定不下與兄長......”肖圖白說道。

“芝豹誓死報答大人恩情!”

知遇之恩,在古代算作是非常大的恩情。

對於鄭家,肖圖白既準備用,也準備防備、敲打。讓鄭家對朝廷的力量更敬畏一些,不要一面利用朝廷的勢力撈好處,一面卻又在糊弄朝廷!

鄭家海上霸權看似強盛,實質上根基是在於合法從大明進貨各類商品,向海外銷售所得的利潤。

鄭家一年的收益數百萬兩白銀,這種可怕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經營效益。

那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南洋,靠的不過是2萬多名員工,以及2000多名公司僱傭軍而已。

荷蘭東印度公司每次與鄭家打仗,每次損失個千把人看似不多,但是已經損失了其一半的軍隊,甚至動搖其在殖民地的統治安穩。

所以,整個亞洲各大海上勢力,對於鄭家是又懼又怕!崇禎、南明、明鄭,整個十七世紀的中葉,鄭家一直壓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喘不過氣來。

一直到十七世紀後半葉,荷蘭人夥同康熙,鎮壓了鄭家的勢力,這才進入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最景氣時期。

而康熙聽從荷蘭人建議,先幹掉了鄭家在福建的據點,並對福建實行殘酷的清洗、封鎖政策,使得鄭家難以獲得大陸的商品。而沒有了大陸的商品,鄭家的貿易便無法進行。

而失去了貿易貨源,鄭家便逐漸困死在臺灣中,經濟基礎越來越差。

而鄭家被滿清經濟封鎖初期,希望利用戰艦的機動性,在沿海各地走私來獲得商品。康熙做的很絕,發佈“遷海令”——

沿海30~50里居民,全部遷往內地,不準民間船舶出海捕魚、經商。一旦有人違令下海,全家處死。康熙年間,殘酷的遷海令,至少屠戮百姓近百萬,可以說是兩敗俱傷式的封鎖令。長達20多年的遷海令,讓百萬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區,變的荒無人煙。窮死了沿海千萬百姓,也窮死了臺灣鄭家。

肖圖白知道鄭家的核心經濟來源,心知道,利用、拉攏鄭家,同時也要防止鄭家勢力過度膨脹。

比如,鄭家後來在海上武裝收稅,一艘船一年繳納3000兩銀的稅,每年最高能夠收取千萬兩財富。但是這些稅,全部都是鄭家自己私自收取,並且落入朝廷的國庫中。

對此,肖圖白很有意見,私自收稅,基本已經屬於軍閥風作了!

將來,鄭芝龍識相的話,總顧問衙門與鄭家合股在海上收稅,讓國庫分潤一些利益,這道是能夠長久的生意。

如果鄭家不識相的話,肖圖白準備自己組織一隻強大的近代海軍,收取列國海商的稅收,那麼,也就沒有鄭傢什麼事了......

在北方陷入了韃入塞的戰亂氛圍中。葛沽除了正常的商業、建設氛圍之外,又多了濃重的備戰氛圍。

在獲得鄭家帶來的大量的火藥之後。皇家新軍的士兵,對於火槍、火炮的演練更爲頻繁。民兵們也開始能夠每天在靶場上摸一次槍,打三發彈。

各種戰場環境的演習,如火如荼。

巷戰、堡壘戰、野戰.....

火槍、火炮配合,冷兵器和熱兵器合成訓練......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個標語寫成的旗,掛滿了營地各處。

揮汗如雨的訓練,加上每天營養充沛,無論是皇家新軍,還是民兵們,體魄、意志,都在一天天的訓練中強健起來。

第119章 震動(三)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36章 送別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18章 震動(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78章 創刊(二)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81章 虜變(三)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48章 銀荒第46章 聖旨第174章 赤字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19章 震動(三)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63章 返航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65章 重農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78章 風俗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98章 情報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57章 建黨(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83章 暗流(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6章 拜年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41章 勝了(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章 計劃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6章 聖旨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17章 震動(一)第56章 建黨(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33章 菸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80章 虜變(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
第119章 震動(三)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36章 送別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18章 震動(二)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78章 創刊(二)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81章 虜變(三)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48章 銀荒第46章 聖旨第174章 赤字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19章 震動(三)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63章 返航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65章 重農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78章 風俗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98章 情報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57章 建黨(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83章 暗流(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6章 拜年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41章 勝了(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章 計劃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6章 聖旨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17章 震動(一)第56章 建黨(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33章 菸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80章 虜變(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