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

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

馬文升冷笑一聲,說道:“從你家中搜出白銀三百兩,這正好是這一批糧食的市價。想來這就是你將糧食給賣了。”

胡聰一時間目瞪口呆。說道:“大人,冤枉,冤枉。小人家中有三百多兩銀子,乃是小人在天津城十幾年之中,積攢出來的。”

馬文升說道:“哦,你說說,怎麼積攢的?”

胡聰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怎麼能說的?

要知道之前胥吏是沒有錢的,或者有一些工食錢,也就類似於伙食費,根本不多。

如果按正規的來,胡聰不要說十幾年了,就是三輩子也賺不到三百多兩銀子。

這銀子正是胡聰貪污受賄而來的。胡聰怎麼可能在這裡說出來。

胡聰期期艾艾的說道:“朝廷不是說,既往不咎啊?”

馬文升冷笑說道:“朝廷什麼時候說過?”

對於胥吏之前犯罪,其實有既往不咎的意思。只是這話是絕對不能擺在明面上說的,只是暗中流傳,並且執行下去。

而今馬文升一口否決,胡聰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筆錢是怎麼來的?”馬文升再次問道。

胡聰眉頭亂轉,眼睛亂瞄。不知道該如此應對。

馬文升說道:“來人,大刑伺候。”

立即有幾個衙役上來,將胡聰給按在地面之上,水火棍,夾着胡聰,兩根大棒重重掄了下來,一棒子打得胡聰大叫不已。

“老-胡頭。”一個衙役低聲說道:“你怎麼這麼糊塗,大人在找替罪羊啊。你認不認都是你了。何必受罪。”

胡聰一聽,眼前一亮,心中一酸,一直憋着的一口氣也散了。

胡聰在衙門之中混跡了大半輩子,對衙門之中的各種伎倆,太清楚不過了。

一些案件太過重要,催促太急,實在不知道是誰做的,就要想辦法結案。對於官員來說,結案纔是最重要的,真相併不重要了。

這樣的事情,胡聰做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卻落在他身上,他一時間什麼想法都有,心中痛苦委屈,更多是一種因果報應的感覺。

此念一生,心中再也無法堅持了。

重重的捱了一棒之後,他大聲說道:“大人,我招,我招。這糧食是我換的。”

馬文升說道:“停。”

行刑的衙役才停了下來。馬文升說道:“那你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胡聰只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他是如何讓看守的吏員離開,又如何是聯絡天津當地的打行然後在一夜之間,將所有的糧食都掉包了。

馬文升聽了,心中透亮,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馬文升被劉定之稱讚,決計不是那種屈打成招之輩,他行刑之前,其實已經想過了,首先這些人之中一定有內鬼。

沒有內鬼,這糧食還能飛了不成。

而且內鬼的身份還不低。

否則不能在時候,將事情圓場到誰也沒有發現。

而且這個人在天津根基深厚,畢竟有內鬼是一部分,沒有外人合作,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將糧食運走。

這需要太多地方配合了。否則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大事,還沒有人發現,或者有人發現了還不敢說。

這一層層圈定下來,最有可能的人,其實就是胡聰了。

胡聰是于謙建立天津城那一年,從外地調入天津當胥吏的,幾十年來,可以說根基深厚,而今也是韓鐵城的副手。

可以說在天津城之中黑白兩道都吃得開。

列入馬文升重點的懷疑對象之中。

如果有時間,馬文升也可以細細的查。但是這事情雖然不大,但是牽扯到漕運,這一件事情不管河北地方,還是漕運方面都要上報的。

如果拖的時間長了,對馬文升沒有好處。

這才讓馬文升決定單刀直入,拷問胡聰,而這種拷問是從身心兩方面的,如果沒有馬文升的暗示,那個衙役敢在這個時候給胡聰傳話啊。

其實如果胡聰真挺住了,馬文升也就收了,想別的辦法。

至於拷打一頓胡聰,在馬文升看來,從來不是什麼事情。畢竟真要查胡聰的案底,殺了他也不爲過。

總體上來說,馬文升還是對之前的胥吏,按照朝廷的暗示,既往不咎的。

只是這番鬥智鬥勇之下,胡聰遠遠不是馬文升的對手,不過兩三個回合,就將底-褲給輸乾淨了。

馬文升讓胡聰簽字畫押。隨即問道:“胡聰,你而今五十有六,爲何要做這作奸犯科之舉?”

“爲什麼?”胡聰大聲說道:“還不是朝廷不公,本來這職位就是我胡家的,而今卻要讓給別人,我甚至想爲我兒,求一個位置都不許,這些北京來人年輕人,就能扶搖而上,在我們這些老人之上,憑什麼?”

“而今即便這樣,還不罷手,府裡還要我六十退職,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胡聰大聲說道。面目猙獰之極,就好像野獸一般。

清退一些老朽的胥吏,乃是馬文升的命令。

倒不是馬文升對執行朝廷的命令,不遺餘力,而是馬文升對很多胥吏都有偏見。所謂衙門門口向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都是說得這些胥吏的所做所爲。

這些胥吏將執行公務當做副業,在執行政務之中撈錢,纔是主業所在。

大明官場上層,因爲朱祁鎮的重視,官場風氣雖不能說是白玉無瑕,但也相當不錯的。但是百姓有時候都感受不到。

因爲縣令什麼的,其實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的。

老百姓真正接觸的人,都是這些胥吏。

而這些吏員,不敢說學問多高,道德水準有多高。但是總體上他們是有前途,有希望的,有約束的,不是僅僅想搞錢的。

馬文升權衡兩邊,自然願意用吏員換了胥吏,所以他決定慢慢的將其中一些胥吏給清退了。

胡聰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胡聰並非沒有本事。

看他在這個案件之中所做所爲,在天津城之中,幾乎變魔術一般,將幾百石的糧食給弄走了。

這種手段能說什麼沒有本事嗎?

但是在馬文升看來,心性卻是壞了,自然不能留用,之前他做的那些事情,怎麼可能讓馬文升相信,這樣的人一下子變成了好人?

雖然不能追究,擔心這些胥吏兔死狐悲,但也不想看見他們。

而胡聰是決計不願意辭退的。

首先辭退是沒有退休金的。

連大臣退休之後,是否有退休金還是上面作爲賞賜之一。

當然了,朱祁鎮而今一般都會給這個待遇,但是退休金的數量,僅僅是正常俸祿的一半。胥吏之前,父死子繼,根本沒有退休金這個說法。

這還僅僅是金錢上的損失。

更不要說,地位上的損失。

胥吏聽起來不好聽,但是有錢有權,對普通百姓來說,都是上等人家了。

特別是很多事情,都要求上門去。各種無形之中收益,更是不少。這些胡聰都捨不得。

他之所以如此做,就是陷害韓鐵城,並且要讓上面大官們明白,這個天津城,還要了這些老人才能玩轉,否則你們就等着今天出一事,明天出一事,到時候烏紗帽能不能帶在頭上,就不知道了。

這也是胥吏要挾長官的老手段了。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胡聰這一點點小伎倆,被馬文升一眼看穿了。馬文升冷笑一聲,說道:“真正貪得無厭之徒,來人壓下去,秋後處斬。”

“是。”立即有幾個人說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
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