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

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

總之幾乎可以說,誰承擔一次商役,就能去了半條命,如果被人坑害連續承擔,非家破人亡不可。

幾乎等於官吏對商人的合法敲詐。

所以,這個制度本來就大好,後來歷代皇帝都有寬容。

比如太祖皇帝就嚴禁和買,和僱,就是不要錢的從商人那裡拿東西。

但是有豈能管得了人的貪婪。

於是很多地方都有將這個廢除,改爲按照鋪面收稅。這就是鋪稅。

當然了,這兩者並不是統一的,有的地方收稅之後,還是要服役的。反正天南地北,在這一件事情上,各地方官的自由裁量權很高。

但是總體上來說,周忱的財政改革之中,有重要一項,就是將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折銀。而這一件事情,也在推行之列。

朱祁鎮更是改造少府體系,少府採購體系與和買完全不一樣了,更類似於後世的政府競標。

當然了,各商人給皇宮的價格,從來不敢高,甚至還賠上一些,當做孝敬。

畢竟給宮裡做東西,本身就是一個護身符。

朱祁鎮雖然屢次強調不能價格太低,但是這樣情況屢禁不止。朱祁鎮也沒有辦法。

只是這一個政策在十幾年前都已經下詔了。

而今佛山還是這樣的情況。

冼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朱祁鎮一揮手,說道:“繼續說吧。”

不用冼景解釋,朱祁鎮就明白了。

皇帝的命令,在北京是好用的,但在北京之外,那就看情況了,如果有監督有督促,或許會聽話。但是如果沒有監督的話,這種管理自然是無效的管理。

真以爲皇帝的命令,是金科玉律,那纔是真的傻瓜。

朱祁鎮只覺得自己臉有些紅。

好像被人硬生生的扇了一巴掌。

一下子讓他清醒起來。

冼景也不敢說其他的話題了,他心中微微一轉,將話題轉到了佛山鐵廠之上來。隨即說起來佛山鐵廠的種種優勢。

比如水網密集,珠江的三條支流,將整個嶺南地區都密集的安放在一張水網之上。北邊西邊山中的鐵礦與煤炭,還有木材。都能非常便利的來到佛山。

再加上佛山本地有可以用於鍊鐵的土質,佛山鐵業就此興旺。

朱祁鎮還聽出了一點,那就是嶺南的糖業需要。

冼景是無意中說了一句,就是甘蔗煉成糖,需要一種很大的鐵鍋,而且因爲熬糖的原因,這種鐵鍋損壞的也很快。

這又是佛山鐵業的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

便利的交通,低廉的原材料,充分的市場,這都是佛山鐵業一發不可收拾,到了清末一直都是中國冶鐵重鎮。

直到洋務運動之後,才漸漸的率領。泯然衆人。

冼景說完之後,小心翼翼的問朱祁鎮道:“陛下,佛山鐵業興旺也是有利於朝廷在南洋用兵。”

朱祁鎮問道:“你知道,朝廷在南洋動兵?”

冼景說道:“而今南洋越發亂了,我家發往南洋的鐵料越來越多,聽各地人都說淡目國與滿者伯夷已經打了好長時間了。”

“滿者伯夷恐怕堅持不了了。”

“朝廷難道不想下南洋嗎?”

朱祁鎮又高看了一眼冼景。

冼景的目光很是毒辣,爪哇島之上,新霸主與舊霸主之間的爭鬥已經快到尾聲了。朱祁鎮並不是沒有注意到。

而是北京距離南洋太遠了一點。這個權力朱祁鎮下放給了太子。

再者國與國之間爭奪,並不是一兩場戰爭,也不爭一兩年。如果從一兩場戰爭的角度看,幾個月很重要。但是如果從百年佈局來看。

一兩年都不是太重要的。

南洋的中心就在爪哇。可以說控制爪哇島,就能控制南洋。

但是不管淡目與滿者伯夷誰勝利,新生的政權都要舔過傷口之後,才能恢復原來的版圖。

大明畢竟不是西方各國,要一個師出有名。

朱祁鎮登基之後,幾乎所有的戰爭都秉承了這一點。

南洋的戰事也是如此。

特別是在大明勢力比較薄弱的地方,南洋各國林立,這樣情況下,道義也就更重要的,淡目國作爲回回國家,雄起之後沒有不擴張的。

但是南洋的國家就願意讓他擴張了。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重返南洋豈不是大好。

所以,這一件事情,朱祁鎮一點也不急,畢竟交趾在手之後,大明干涉南洋就容易多了,甚至舊港的戰略性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朱祁鎮等得起。

每一個新興的國家都要挑戰一下舊霸主的,朱祁鎮決計不相信淡目國這麼安分。要知道滿者伯夷人,也就是爪哇人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

即便是忽必烈時期的蒙古人也沒有打下爪哇。

只是朱祁鎮對冼景有如此見識,卻更是欣賞了。他忽然想到什麼,暗道:“這不是一個好人選嗎?”

冼景有能力嗎?

有。

冼景如果沒有能力,根本不能在朱祁鎮侃侃而談。並不是每一個人第一次見朱祁鎮都能做到不失禮的。

而且冼景而今在籌劃的事情,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眼光能力都是極佳的。

只是有些生不逢時,如果放在後世,以他的能力定然是一個商界大佬。

或者說他生正逢時。

他如果早生幾十年,不過如他父親一般,雖然能力不小,但也不過是在家譜之中,或者地方誌之中留一個名字而已。

但是而今他,如果能將佛山鐵廠建成之後,中國歷史之上,定然有他一席之地。

現在的冼家已經稱得上是豪富了。如果佛山鐵廠建成之後,冼家估計要富可敵國。如此一來配重慶公主也不算差。

當然了,朱祁鎮並不是看重錢,首先是看中人。冼景這樣的人才,再加上皇家背景之後,將來佛山鐵廠想不成都不行了。

當然了,朱祁鎮下意思忘記自己的心中另外一個冷酷的目的,那就是加強對這些大資本,大富豪的控制。

未來是什麼樣子,朱祁鎮已經有所預判了,自然要先下棋子。

在這一點上,他的女兒重慶公主,不過是他一枚棋子而已。

朱祁鎮心思一定,立即問道:“你可曾娶妻?”

冼景不知道朱祁鎮爲什麼這麼問。立即說道:“年少的時候定過一門親事,只是對方十歲夭折了。而今尚沒有定親。”

朱祁鎮說道:“好,你走吧。回去等消息吧。”

冼景聽出了朱祁鎮言外之意,立即說道:“謝陛下。”隨即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朱祁鎮等冼景出去之後,立即說道:“傳令給廣東錦衣衛,將冼家底子給我查清楚,一點也不準遺漏。另外那個九江米什麼的,去查查到底有沒有這個人?有的話,該怎麼辦,就不用朕說了吧。”

朱祁鎮或許對付不了天下貪官,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是有些困難的,但是要清理一個蛀蟲,卻是沒有一點的問題的。

懷恩說道:“是。”隨即懷恩說道:“陛下,內閣首輔劉定之,與戶部尚書馬昂,工部尚書王復已經遞牌子求見了。”

朱祁鎮說道:“哦,什麼事情?”

懷恩說道:“就是爲了佛山鐵廠的事情。據說國丈分別去了戶部與工部,兩位尚書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去找了內閣。”

“這不,這一件事情就到了陛下這裡。他們都不知道陛下的心意如何,不敢妄斷。”

朱祁鎮也知道這一件事情必須要解決。他要的不是一個特批的佛山鐵廠,而是一個走正常流程的佛山鐵廠。

必須有流程讓後面的人走。

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四章 太后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四十章 輿情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
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四章 太后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四十章 輿情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