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

第二十二章破大藤峽之策

“拜見太子殿下。”

文武將領在桂林城外迎接,其中還有一個惹眼的存在,那就是靖江王。

靖江王在桂林根本是一個吉祥物一般的存在。雖然朱祁鎮登基之後,對藩王的一些禁忌放寬了一些。

但是如果不願意去國外打拼,又想享受地方上的特殊的權力,卻是想都不要想了。

如果是別的人來了,靖江王也未必會出現在這個場合,但是這一次來的,不是別人,而是太子。

以大明的家規,皇帝太子出巡,只能住在親戚家中,不得佔用民間房屋,修建行宮。如果當地沒有藩王的話,那麼就要住在衙門之中。

所以大明紫禁城之外,就沒有什麼皇家園林,唯一算得上的大概是盧溝河南邊南海子這一片獵場了。

所以,朱見濬在桂林的駐地只有一個,那就是靖江王府之中。

朱見濬是受過嚴格的禮儀培訓的,他如沐春風的與所有人打招呼。隨即在靖江王府之中安置西來。

葉盛與毛勝兩人自然單獨求見朱見濬,彙報工作。

朱見濬說道:“父皇讓我來,不是來指手畫腳的,只是來看看而已,諸位不嫌孤麻煩,就給孤留一個席位即可。其他的事情不必了。”

朱見濬很知道分寸。

葉盛與毛勝也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都擔心,這位太子爺非要插手各項事務,他們這些具體辦事的人就慘多了。

太子爺有自知之明就好多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無視太子的存在。

於是乎, 數日之後。在廣西巡撫衙門之中議事的時候,太子坐在正位之上,卻是稍稍往後一點。

毛勝與葉盛兩人卻左右分坐。

一行人先行禮之後,纔開始議事。

葉盛首先發言,他將韓雍的工作一五一十的交代一番,看樣子好像是給下面的人說,其實是對初來乍到的太子說的,唯恐這位爺不明白這裡的情況。所以在說的時候簡直是不厭其煩。

“韓總督在的時候,在大藤峽附近山口,連立三十六寨,這三十六寨,或爲屯兵,或爲民壯,或爲狼兵,皆佔據要衝,封死山口,令賊人不能隨便出入大藤山之中,又令各部分駐大藤縣附近各縣,當賊人出山之中,則前後夾擊,令賊人出得回不得,而今已經頗有成效了。”

朱見濬想着之前幾次所謂大捷,也都是大藤峽之中瑤民出山劫掠,攻之不克,退回來的時候,爲官軍所追,纔有或斬首三百,或斬首五百的大捷。

只是朱見濬也明白。大藤峽太大了。

大到了即便分守各個山口,也不可能將大藤峽所有出入口都封死了。

甚至如此一來,也逼得不大藤峽之中的瑤民,也不得不不下山。

畢竟大藤峽雖然地方大,但並不是所有一切都可以自給自足的。

或許糧食,咬咬牙,經營一些山間薄地,然後打獵爲生,廣西的山也不是北方的山,氣候常年溼潤,還是勉強能養得活這些人的。

但是一些生活的必須品,在這樣的封鎖之下,是決計進不了山的,比如鹽,比如鐵。

這些東西,即便他們在山中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也是大藤峽瑤民,明知道山下有天羅地網,也不得不一次次冒險出擊的原因所在。

單純的山民,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不過,這其中有一個要點。

那就是要截斷各路土司與大藤峽之間的私下聯繫。

朱見濬知道這一點,也是當地錦衣衛的情報之中看到的。似乎去年韓雍平定田氏之亂的時候,也敲打了一番當地土司。

葉盛一邊說,眼神一邊偷瞄這位小爺,看他似乎心領神會,這才接下來說道:“除此之外,韓總督還多次派人進入山中,勸降山民,分化藍胡盤譚四大姓,數年下來,恩威並重,以韓公之意,一兩年之間,就可以令賊人生變,到時候大軍進山,就再便宜不過了。”

這是韓雍的原計劃。

只是計劃跟不上變化,種種局勢變化,人世變遷,韓雍不得不回北京守孝,廣西各軍不得不在準備好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之下,入山圍剿。

不過,葉盛立即意思到他在太子面前說這樣的話,似乎並不是太合適。他立即補充道:“而今安南大變,朝廷所派的大軍就在路上,大藤峽疥癬之疾,決不能誤朝廷大事,奉陛下之令,今秋逢秋高氣爽之時,大軍進山。一舉奠定勝局。”

“早就該這樣了。”毛勝的語氣之中帶着明顯的西北口音,他本來就是西北出身,前半生一直轉戰西北,也是麓川之戰,才被調到南方了,也沒有想到在南方一待就是好多年。只是鄉音是改變不了了。

其實他對韓雍的整盤計劃,一直都是不滿意的。

無他,韓雍的整個計劃之中,他毛勝以及各路兵馬,都是輔助,韓雍更明顯的想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

將大藤縣亂民逼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大兵壓境打最後一仗。

看上去很好,很愛惜士卒的傷亡。

但是毛勝不愛護啊。

雖然愛護士卒,乃是一個將領必備的能力,毛勝並不是想自己的部下送死,而是,這樣打,他們沒有功勞。

對於大部分明軍來說,沒有戰功,就沒有獎賞,沒有打仗,就沒有外快。

真以爲大明軍隊是爲了國家與理想追隨毛勝來廣西的?

所以,大部分士卒還是喜歡上戰場的,那麼戰死一些人馬,又怎麼樣?打仗是有死人的,大部分上戰場的人,都不覺得會死的人是自己。

當然了,到時候死的是誰?誰又能提前知道啊?

毛勝說道:“太子,兒郎們在廣西等了好久了,早就按捺不住了,這用兵路線也早就規劃了,無非是從潯州,梧州,武宣,平樂,象州無路進發,每部在一萬餘人,不用分進合擊,只需入山,直撲各寨,讓他們不可兼顧。即便是賊人聚衆圍攻,但是他們也斷然吃不下官軍萬餘人馬的。”

“再加上山中的暗線,侯大苟決計不可能倖免的。”

“如果侯大苟真逃了一命了。”毛勝的眼睛之中露出一絲殘酷的神色說道:“那就放火燒山。想來縱然有苟延殘喘之輩,也幾十年回不過來勁了。”

這就顯露出文官思維與武將思維的不同。

韓雍到葉盛,他們都有幾分考慮長治久安,但是毛勝是壓根沒有想過這一件事情,他想的就是戰功而已。

不僅僅是大藤峽之戰的戰功,還有安南之戰的戰功。

對的,雖然在朱祁鎮這裡,安南之戰要不要打,還要看安南方面的反應。但是在廣西,雲南前線,很多將士已經在摩拳擦掌了。

畢竟朱祁鎮登基以來,對外數次大戰,雖然有勝有敗,但是對以勝利告終。

看着北邊一連出了好幾個國公,其他地方的軍隊好勝心也起來了。

總體上來南方的軍隊不太能打的,但是這方面不包括雲貴桂三省,畢竟這幾個省這些年也沒有太平多長時間,軍隊也是久經磨礪的。

還是有幾分戰力的。

沒有戰力的人是沒有底氣,但是有戰力的人卻是有底氣,也是有想法。

皇帝所有的顧慮,是他們所沒有的。

毛勝所想的唯有儘快將大藤峽的亂子給剿滅了。不能耽擱了他們上安南戰場立功。所以連燒山這樣狠毒的手段,也毫不忌諱的說了出來。

畢竟武將還有什麼名聲,難道是想當岳飛?只要功勞就行了。

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章 大武學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
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章 大武學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