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上行下效

日天明,鎮江水師千總趙仕哲帶着幾名親兵,趕着馬裝載贖人銀子的車隊之中,一路緩緩向東南方向行去。(

既然是喬裝,那身打扮自然是山東本地服飾,爲了遮掩軍伍神情,那臉上還抹了些泥灰,看上去,便是尋常趕車人模樣。按匪徒所說的每人五千兩銀子,三人總計一萬五千兩,可足足裝了五輛大車,與其餘車隊一樣,一車一人,並不敢多帶。趙仕哲與四名親兵便依次跟着車隊的後面,一聲不響,也不四處張望。

當然,其餘的趕車人並不知道趙仕哲等幾人的身份,只道與自己一樣,是去送銀子的。那被額外所要更多銀子的,足有十一戶人家,這些人家或是經商,或是經營着田莊,都是登州府城裡有名的大戶,不過,這回倒是都便宜了綁匪,多年的積蓄,怕是都送了人。尤其是那幾戶專門經營農莊的,爲了湊銀子,不得不賣掉上千畝地。

此時車隊之中,那趕車的都是這些人家的家僕、下人,倒沒敢親自走這一趟,怕是萬一再遭一次綁了。是故那些趕車的人,神情倒不算難過,只是略微緊張而已。既然綁匪要的是銀子,便自然不會爲難這些出力氣的人,何況,上一回已有先例,只要不亂瞧亂動,便就平安無事。

山東半島東端,沿海具都是平原地帶。這出了登州府城,一路上瞧的都是大片的莊稼地,長勢可是要比遼東好得多。趙仕哲與幾名親兵也都是農家出身,這看上去,不由得心生羨慕。這一路還得走上五十里左右,照這個走法,怕是得過了午時纔會到約定的地點。看着前面的趕車漢子將騾車、驢車前後相連,聚在一起說着閒話,趙仕哲等人也都有樣學樣,將車連成一串,只尾後一輛留個人看着,其餘幾人都聚在趙仕哲身邊。

趙仕哲瞧了瞧前面不遠處的車隊,又看了看自己趕的這輛大車,便吩咐道:“來,搬一箱到後面的車上,咱們都坐車,省點力氣,一會兒保不定得費些功夫。”

趙仕哲的四個親兵,馮冬、呂浩、邱亞奇、蔡基,都是軍戶出身,原是金州衛旗軍,還未到二十歲,卻都生的虎背熊腰、格外壯實。趙仕哲隨着水師參將馮伯靈在金州衛招募新兵時,一眼便看上了四人,便隨即招至軍中。一問,卻是也有一身地功夫,水性也好,只是這般年紀,卻在金州衛吃不飽飯,這到了趙仕哲麾下,幾頓好吃好喝之下,立時便死心塌地跟着趙仕哲行走。

當下五人停車搬箱子,讓邱亞奇在最後一輛車上看着,其餘幾人,都坐在第一輛大車上,垂着雙腳,四處打量着道路兩旁的莊稼地。

“這若是家裡也有這麼好的地,當初就不至於餓肚子了。”親兵馮冬羨慕地說道。

趙仕哲瞟了他一眼,說道:“不是已經給你們家分了地麼?還不知足?”

馮冬歪着腦袋說道:“知足。我是說這邊地地要好。”

趙仕哲看了看天。悠然說道:“你們地都好好跟着我幹。這回辦好了。說定在這裡也給你們弄幾十畝地當作獎賞。”

“千總。”呂浩驚喜地叫道:“真地能給地?”

那蔡基卻搖搖頭。說道:“這裡是山東。又不是遼東。怎麼能有地?除非拿銀子買。”

這一說。幾個羨慕土地地小子似乎便泄了氣。

那趙仕哲卻“哼”了一聲。說道:“你們懂什麼。你當這回我們是白來了一趟山東?”

這話便有講究了,三名毛頭小子雖然常在趙仕哲身邊,卻未必有資格知道所有的密令。聽趙仕哲這一番話,似乎這回的事,還另有說法。

對於興兵封了登州府城一事,名義上是爲了這件案子,幾人卻並不覺得奇怪,事實上所有地鎮江水師的官兵都不例外,因爲當初在金州衛、復州衛等地,都是一樣的做法,可沒人覺得這樣是什麼造反、不合規矩等等。

趙仕哲瞧了瞧三人疑惑的樣子,略微一笑,隨着大車的晃動,擺了擺頭,問道:“你們說,這回我們的命令是什麼?”

“海上演練,在長山島熟悉登陸作戰。

”蔡基低聲答道。

“我們現在不是已經上岸了麼?”趙仕哲笑道,“等我們得手,那邊幾處也該動手了。這叫實戰練兵。這可是蘇將軍要求的最好練兵辦法,在武官學院”

說道這裡,趙仕哲搖搖頭,說道:“你們還小,再等幾年,立了功,我便薦你們去武官學院。”

“謝千總。”三人都是一喜,但卻不敢高聲,只壓低了嗓子說道。

趙仕哲擺了擺手,說道:“先別說這個,都好好打起精神來。一手都麻利些,別出漏

“是。”三名親兵低聲答道。

趙仕哲想起那被綁走的三人,這會兒不知道是不是又在捱打,心裡便有些走神兒了。

“千總,”呂浩瞧出趙仕哲的面色,低聲說道:“那兩位兄弟應該沒事纔對。”

趙仕哲擡頭望了望遠處自海上升起的日頭,低聲說道:“最好沒事,不然,一個活口都不留。”

那日在蓬萊閣下,與嚴正安一起被綁走地王鴻、蔣明,與趙仕哲是結拜兄弟。說起來,這還得與蘇翎及其兄弟們有關。這什麼樣的主將,便有什麼樣的兵。蘇翎等十七兄弟的榜樣,在千山堡時便在軍中風行起來。趙仕哲與王鴻、蔣明,便是在千山堡軍中結拜爲兄弟。雖然後來趙仕哲被調職到鎮江水師,王鴻、蔣明被選入趙毅成的哨探總部,三人卻時時互通消息,大事、小事都不忘了相互告知。大戰之前,鎮江水師在金州衛、旅順一帶活動,三人倒是常常見面,兄弟之情,日益加深。

這回王鴻、蔣明在山東辦事,那趙仕哲則受命引領七千水師在長山島一帶整訓登陸作戰事宜,三人本約好在船上聚一聚,卻沒想到出現這一出。那趙仕哲第二日得知消息,心急如焚,趕到登州府衙打聽消息,卻不料遇到的是一幅衙門嘴臉。

這要說趙仕哲的“無法無天”,那也是蘇翎的做派,在遼東,原遼東都司衛所的大小官員,可完全沒有誰敢有半點違抗的意思。蘇翎下達地軍令,是要將遼東都司衛所官員一律清除的,那趙仕哲可便是其中之一。可以這麼說,在遼東都司轄內,蘇翎大將軍的軍令,要遠遠高於什麼朝廷的典章、規矩。因爲,類似趙仕哲這類出身一般農家、衛所旗軍的,唯有跟着蘇大將軍,纔有田有房、有銀子,何況,這等憑本事升職地規矩,才使得趙仕哲逐步走到今日這個職位的。

別看趙仕哲目前僅僅是個千總,卻是鎮江水師裡僅次於馮伯靈地第一人。這回整訓登陸作戰,馮伯靈便完全交給了趙仕哲管帶,至於馮伯靈自己,則帶着數十艘新戰船,前往朝鮮海域巡遊,尋找理想的港口作爲日後地基地。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那趙仕哲敢於對登州府動手,自然是在金州衛等地處置原來衛所管轄權利的一番經歷所致,而那土地一說,卻也與金州衛地處置有關。那些逃離的大戶之地自然收歸公有,而不聽招呼、膽敢違令的官員、大戶,自然是要遭到無情的處置。可以說,無法無天的說法,應該說是蘇大將軍的軍令,便是遼東所部官兵唯一遵守的法。

當然,遼東大捷的消息,趙仕哲自然是知道的。對於這樣一位比蘇大將軍還要年輕的武官,沒有趕上瀋陽大捷一戰,心裡多少有些失落。建功立業,是所有蘇翎所部官兵唯一的目標。這回水師官兵直入登州府,多少也有趙仕哲想生事的緣故。

這不管是白蓮教,還是山東水師官兵在作怪,無疑都是爲趙仕哲提供了一個藉口。自古武將立功,自然是要流血的。以趙仕哲管帶官兵的實力而言,在山東境內,所向無敵。此時,山東宣撫司大小官員都在忙着對付徐鴻儒的白蓮教起義,對於登州府這點事兒,就算知道了,也無力對付。更別說,此時那登州知府李尤德,壓根兒就沒想將這件事傳出去。這些,可都助長了趙仕哲的“威風”。

另外,蘇翎所部這兩年擴展實在過快,真要算起來,似乎便是一眨眼的功夫,從千山堡那數千人,便擴展到目前的十萬人馬。這其中的弊處,便是人手不足,不光是民事上的那些管事們不夠,就連軍中的大小武官,可也跟不上擴軍的速度。武官學院的集訓,已經從數月,縮短到短短的兩月,可還是無法滿足軍中武官的配置。

蘇大將軍唯一信得過的,便是跟隨自己從千山堡出來的人。趙仕哲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這種信任,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利。蘇大將軍一向只下達軍令,至於採用何種手段,概不果問。是故,類似趙仕哲一類的年輕武官,自管由着性子去辦事,眼裡可當真是無人。要說這些武官對朝廷“無視”,這頭一個,就該算在蘇翎頭上。何況,蘇翎對自己兄弟,那是出名的護短。軍人的地位,是實實在在的提高,那些田產、房屋、軍餉,無一不是放在位。這種環境下出來的將軍,還有什麼做不出的?

午時三刻,趙仕哲一行的車隊,遙遙望見前面不遠處的海邊,一塊巨石突出,正是目的地嘴崖到了。

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章 女真人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2章 劫掠軍第2章 兵部題稿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章 女人問題第11章 撥雲見日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1章 暗磨刀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天朝小國第3章 經略奇功第31章 兵臨遼陽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8章 兌現軍功第71章 火炮長槍第9章 未來基石第44章 賀禮雲集第6章 山中人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2章 鎮江水師第7章 六月風過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4章 遼東經略第2章 新舊交替第7章 蒙古饑民第51章 異域奇事第9章 李氏農莊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4章 女真人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7章 重振陳家第17章 鹽參商第24章 築江城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7章 新世界第84章 以火剝皮第15章 小勝暗襲第22章 火器四營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8章 瓜熟蒂落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3章 疑慮重重第21章 餘波未止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章 牛錄商人第24章 築江城第38章 部族分立第75章 袁家遷族第73章 先走一步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2章 奪命斬第56章 疑神疑鬼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2章 將軍手段第5章 白沙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10章 兵鋒初顯第15章 三十天第7章 蒙古饑民第61章 好事多磨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7章 外圍殺戮第28章 草場新城第9章 以血授職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章 以河爲界第23章 思籌謀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7章 工部庫存第6章 烈火焚城第14章 千山堡第3章 宿營地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0章 洗劫建奴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2章 將軍手段第36章 百萬之初第9章 未來基石第65章 豪爽胸懷第70章 去舊迎新第50章 夜話姻緣
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章 女真人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2章 劫掠軍第2章 兵部題稿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章 女人問題第11章 撥雲見日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1章 暗磨刀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天朝小國第3章 經略奇功第31章 兵臨遼陽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8章 兌現軍功第71章 火炮長槍第9章 未來基石第44章 賀禮雲集第6章 山中人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69章 經略媒人第12章 鎮江水師第7章 六月風過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4章 遼東經略第2章 新舊交替第7章 蒙古饑民第51章 異域奇事第9章 李氏農莊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4章 女真人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7章 重振陳家第17章 鹽參商第24章 築江城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7章 新世界第84章 以火剝皮第15章 小勝暗襲第22章 火器四營第59章 將軍賜名第68章 瓜熟蒂落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3章 疑慮重重第21章 餘波未止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章 牛錄商人第24章 築江城第38章 部族分立第75章 袁家遷族第73章 先走一步第60章 豪酋頹途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布場作坊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2章 奪命斬第56章 疑神疑鬼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2章 將軍手段第5章 白沙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10章 兵鋒初顯第15章 三十天第7章 蒙古饑民第61章 好事多磨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7章 外圍殺戮第28章 草場新城第9章 以血授職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9章 鐵甲斷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章 以河爲界第23章 思籌謀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7章 工部庫存第6章 烈火焚城第14章 千山堡第3章 宿營地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0章 洗劫建奴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2章 將軍手段第36章 百萬之初第9章 未來基石第65章 豪爽胸懷第70章 去舊迎新第50章 夜話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