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災人禍

二年五月十五日夜,正值月圓時分,夜幕初落時,月自海上冉冉升起,清輝落處,襯着如墨般的海面,端的是稱得上“景色宜人”。這入夏以來,還當真少見這般景緻的。

在山東登州府蓬萊海岸,那蓬萊閣上下可都是擠滿了人,男女老少都有,熱鬧得猶如五月端午賽龍舟一般。不過,那登樓遠眺的,看穿着打扮,倒像是賞景來的,但樓下的人羣,卻是五花八門,既有穿着綢衫的商人模樣的,也有叫花子般邋遢的,還有一些精壯漢子,夾雜在其中東張西望,甚是可疑。

蓬萊海港處,自打遼事興起以來,便隨着海運的興旺而顯得熱鬧起來。不過,如今日這般天色已晚卻仍聚集着衆多人羣的,還是最近幾日的事情。

俗話說:天災。這用到今年的山東,可是再恰當不過了。

天啓二年二月、四月之間,山東地界上的兗州府、濟南府、東昌府接連發生多次地震。尤其是二月初六,城地震,人稱“有聲如雷,地裂泉涌,雞犬鳴吠,牆屋倒塌”;鉅野城則是“垣雉堞傾倒過半。文廟舍皆壞”。

到四月十六日,濟寧州發生百年難遇的大地震,波及範圍極廣。濟南府歷城、濟陽、齊東、鄒平、陽信、川、新泰。東昌府聊城、莘縣、館陶。廣平府清河、雞澤、肥鄉、成安。河南省河南府洛陽、偃師。開封府縣、尉氏。歸德府商丘、州、鹿邑、陽武以及徐州、肖縣、沛縣、豐縣等三省三十餘府州縣,皆受災嚴重,倒塌房屋無數,死傷人員、牲畜難以計數。

天崩地裂之下,這出現流民,自是災後必然,山東各府可都能看到因災致貧而四處討飯的人羣。偏偏進入五月之時,那在山東傳播白蓮教近二十年的徐鴻儒,卻又突然起兵反叛,攻佔鄆城,自號中興福烈帝,稱大成興勝元年。白蓮教衆從者號稱數十萬人,並很快向四周府縣蔓延。這一來,卻又造更多的逃難流民。一時間,山東各府各縣人心惶惶,即便還未受到兵火波及的地方,那些商賈、大戶們,也開始收拾行李,隨時準備避禍。

這山東兵亂既然是在西面,自然東邊一帶便是安穩之處,是故這登州府所在的蓬萊,便在短短十幾日之內,便多出不少大戶人家來。要說那徐鴻儒地的起兵,離着山東東部可有上千裡之遙,這些大戶人爲何如此慌亂,要舉家遷移避禍?這回山東戰火,可是以白蓮教爲主,據說還有什麼棒槌會、聞香教等等不少教派參與其中。那徐鴻儒在山東傳教,可有二十多年之久,屬下教衆遍及山東各府。

這總壇雖在城一帶,可其餘府縣的教衆,也紛紛作亂響應。

這戰亂之中,頭一個目標,便是那些富戶大戶們。各府縣在聽到白蓮教起兵消息的同時,便聽說有富家大戶遭到洗劫地傳聞,更有滿門被殺個精光的消息流傳。這其中,很難說到底與白蓮教是否有關。山東一地,各種教派、幫派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之多,就算在平日裡,也是有發生綁架、勒索之事,此時不過是集中一些罷了,但此時卻都算在白蓮教的頭上,那些富戶世家們,自然要早早做了打算。

蓬萊閣上。便多是那些富戶世家們地子弟。既然能在登州府駐地蓬萊住下來。要麼是有銀子買下新宅院。要們便是有親朋好友可以借住一時。這沒幾日。心情一鬆。便自然會到蓬萊閣上“散散心”地。如此一來。蓬萊閣一帶地酒肆、茶樓可就生意紅火起來。這緊接着。便有精明地商人。要趕着賺銀子。新開業地酒肆便有六七家。

蓬萊海港一帶地酒肆、客棧。往常地客人不過是那些商船上地人。如今人一多。酒肆、茶樓可就直到午夜。還照樣開門營業。

五月十五地午夜。蓬萊海港新開沒幾日地福安酒肆。便迎來了幾位買醉地客人。那小二眼尖。瞧着幾人便像是“貴客”。當然。這指地不是身份。而是兜裡地銀子。一番殷勤招呼之下。便給安排了一間臨海地雅座。好酒好菜地端上來。

不過。那小二瞧着幾位對窗外地海景月色絲毫不顧地樣子。心裡一番嘀咕。這幾位看着斯文。該不會連幾文賞錢都不給吧?這雅座可是專爲那些賞景地客人預備地。四周牆上掛地。可都是有些書畫、詩文。最是適合那些文人、騷客地所在。自然。那打賞銀子定不會少。可看這幾位

果然。小二沒有失望。只見其中一位年紀約四十左右地。摸出一塊銀子。隨手就拋了過來。說道:“上完酒菜便就下去。沒有吩咐。勿來嗦。”

那小二接銀子地手法可像是練熟了地。伸手一抄。便接在手裡。略微一掂。約莫有五兩多重。心裡一喜。這桌酒菜滿打滿算不過一兩銀子。這剩下地便是賞地了。這幾位還真看不出來。竟是大方地很。

“是,是,幾位慢用,小地決不敢

”小二弓腰退了出去,臨出門前,還有意無意地瞟鼓鼓的腰間。

那年紀大地伸手一指,說道:“都不要客氣了,這一路走的辛苦,今晚好好喝一回。”

另外二人都是年紀略輕,不到三十的年紀,此時便也都不謙讓,落座倒酒。

那年紀大的,姓嚴,叫嚴安途,是三江商號的管事,以往是跟着嚴家做事的,最近幾年被派往山東,專做棉花、布匹等生意。因其精明能幹,且深受嚴家信任,是故這山東一帶的大小商號、店鋪,可都由嚴安途掌總。至於那兩位年輕人,一個叫王鴻,一個叫蔣明,卻是身份有些特殊。

二人最早是跟着胡德昌的商隊行走,三家合併成三江連號之後,便也被派到山東一帶行事。這特殊之事,便是二人明面上是跟着商隊行事,算是護衛的角色,但實際上卻是隸屬於趙毅成的哨探總部,往山東一帶收集消息。對二人這個角色,那嚴安途自然已經知曉,三人在山東的合作,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三人先是悶頭喝了幾杯酒,又不言聲地填了肚子,顯然都是餓極了。稍後,三人才放緩了,閒聊起來。

那王鴻瞧了瞧窗外的月色,說道:“嚴叔,看來明日天氣不錯,這船上就會太受罪了。”

聽他這麼一說,那嚴安途笑道:“但願如此。”

這話有個出處,那便是這三人雖然在山東日久,往來遼東、山東也不少了,但卻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暈船,海浪稍稍大一點,便會吐個七葷八素地,多年未改。

蔣明也跟着笑了笑,問道:“嚴叔這回好像不是帶貨回去?”

嚴安途笑道:“本來是要買些棉花回去的,可這一亂,就辦不成了,便收了陳年老賬,回去上賬。這回算是輕鬆多了。”

王鴻說道:“這裡路上可不太平,嚴叔路上沒遇到什麼麻煩吧?”

嚴安途笑道:“請了十幾個護衛,倒沒遇上什麼。”

這收賬,自然是運的銀子。這些年嚴安途也做過不止一次了,還真沒出過什麼事,是故完全沒有擔心的意思。

嚴安途看着二人,猶豫了一下,便問道:“我瞧着你們帶着不少人,還是尋地工匠手藝人?”

王鴻答道:“正是。這回山東兵亂,倒還好做一些。也沒怎麼費口舌,倒帶了一百多人回去。”

王鴻、蔣明的差使,不算隱秘,二人奉命要在山東尋工匠、手藝人往遼東定居。據說這是由遼東總兵官蘇大將軍親自下的命令,要多方尋覓有用之人遷居瀋陽。

嚴安途想了想,皺着眉頭說道:“那白蓮教起兵,山東地界上可就亂了套了”

話還沒說完,就見王鴻、蔣明面色一變,似乎有什麼不妥。那嚴安途一愣之間,便聽到外面響起雜亂的腳步聲,間或有兵器格鬥的聲音,夾雜着一兩聲慘叫

“不會是白蓮教吧”嚴安途正這麼想着,就聽見酒肆樓上傳來多人奔跑的聲音,三人剛剛起身想去查看,那腳步聲卻眨眼間就到了門口。

明晃晃的刀子直逼眼前,幾名蒙面大漢闖了進來,立刻便逼住三人。那王鴻、蔣明身上藏有短刃,此時拿在手裡,卻是不敢亂動。門口兩張強弓正張弓搭箭,指向二人。

“拋下兵器,饒你一命。”一命蒙面大漢惡狠狠地叫道。

既然這麼說,這些蒙面人便不是要來殺人的。王鴻、蔣明對視一眼,微微點頭,便拋下短刃,那些大漢一擁而上,將三人牢牢捆住,旋即被拖了出去。

三人跌跌撞撞地走下樓地之時,見酒肆裡其餘房間裡,也一樣綁出不少人來,看樣子,那些蒙面人少說也有百多人之多。此時,那店小二正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面色慘白。

一名大漢走到小二跟前,笑着喝道:“你怕個什麼,爺爺我還懶得綁你。”

那店小二一聽,立即磕頭不止,嘴裡嘮叨着饒命,謝謝大爺之類地含糊不清的話語。

那大漢輕輕踢了小二一腳,罵道:“給這些人家裡帶個話,每人五千兩銀子,送到豁嘴崖去。少一分就別想見到活人。”

罷,便一揮手,帶着衆人離去。

“綁票?”嚴安途被推搡着走着,到了外面,卻更是一驚,這些蒙面人可不止百人,月色下看得清楚,那臨近幾個酒肆、客棧也都聚集着大批蒙面人,怕是有近千人之多吧?那些蒙面人將蓬萊閣下所有的店鋪全都洗劫一空,僅被綁着的客人,就有六七十人。

這是哪兒的綁匪?登州府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匪徒?

嚴安途等人都在如此作想,不過,接下來,每個人都被蒙了頭,迷迷糊糊只知道被趕上大車,向着不知名地方向行去。

第26章 背影如煙第72章 策反八旗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8章 雪夜湮滅第5章 白沙溝第6章 獅子張口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9章 人算天算第9章 未來基石第34章 月下琴音第67章 蘇府新家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6章 百萬之初第40章 存身根本第47章 大興土木第6章 獅子張口第1章 遼事再變第8章 征服日第9章 莽撞之餘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5章 後續手段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2章 京韻邊聲第36章 百萬之初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9章 將軍賜名第20章 遼系一派第12章 將軍手段第8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身份之疑第4章 軍政之分第1章 夜不收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章 經略奇功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4章 千山堡第19章 安享冬雪第36章 百萬之初第6章 山中人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6章 商務總辦第69章 大展宏第42章 謀造火器第7章 蒙古饑民第19章 峽谷藏兵第93章 遷居移民第20章 阿哈諸申第21章 撫軍心第4章 雷厲風行第17章 村落糧稅第3章 宿營地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5章 漫天煙雲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各取所需第7章 變中有變第2章 一家人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2章 奪命斬第35章 後續手段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章 百戶屯田第4章 紅色戰旗第26章 遼陽血戰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7章 戰馬悲鳴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章 破金大陣第2章 百戶屯田第91章 瀋陽屯田第16章 太平哨第83章 一勞永逸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章 女真人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2章 將星隕落第9章 莽撞之餘第2章 贈書助力第61章 再聚雄兵第16章 太平哨第33章 鄉鎮攻略第1章 遼事再變
第26章 背影如煙第72章 策反八旗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8章 雪夜湮滅第5章 白沙溝第6章 獅子張口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9章 人算天算第9章 未來基石第34章 月下琴音第67章 蘇府新家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6章 百萬之初第40章 存身根本第47章 大興土木第6章 獅子張口第1章 遼事再變第8章 征服日第9章 莽撞之餘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5章 後續手段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2章 鎮江水師第22章 京韻邊聲第36章 百萬之初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9章 將軍賜名第20章 遼系一派第12章 將軍手段第8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身份之疑第4章 軍政之分第1章 夜不收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章 經略奇功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4章 千山堡第19章 安享冬雪第36章 百萬之初第6章 山中人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6章 商務總辦第69章 大展宏第42章 謀造火器第7章 蒙古饑民第19章 峽谷藏兵第93章 遷居移民第20章 阿哈諸申第21章 撫軍心第4章 雷厲風行第17章 村落糧稅第3章 宿營地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5章 漫天煙雲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各取所需第7章 變中有變第2章 一家人第26章 再選官兵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2章 奪命斬第35章 後續手段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章 百戶屯田第4章 紅色戰旗第26章 遼陽血戰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7章 戰馬悲鳴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57章 臉面交情第6章 破金大陣第2章 百戶屯田第91章 瀋陽屯田第16章 太平哨第83章 一勞永逸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章 女真人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2章 將星隕落第9章 莽撞之餘第2章 贈書助力第61章 再聚雄兵第16章 太平哨第33章 鄉鎮攻略第1章 遼事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