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橫掃

從宣戰的第二天起,爪哇海面上的船隻就明顯減少了很多,不僅荷蘭貨船不敢出港,很多得到消息的其他國家的船隻也都不再敢停靠爪哇島附近的港口,大多臨時改變了航線,駛向了蘇門答臘或者加裡曼丹島北部的馬來西亞港口。

就在荷屬東印度羣島上的荷蘭人忙着和國內聯絡,商量對策的時候,從金蘭灣出發的登陸艦隊,也已經抵達了巴釐巴板港之外,對於這個純粹的商業港口,2艘重巡都沒有浪費炮彈,只是由一艘驅逐艦在港口水道上,對着港內的2艘掛着荷蘭國旗的炮艇一頓炮擊,然後,運兵船就直接靠上了碼頭,一隊隊聯邦陸軍就開始登陸了。

這次登陸不僅沒有收到什麼阻擋,而且在登陸部隊乘坐的裝甲車進入市區時,還受到了當地上千名華人的夾道歡迎,頗有點二戰中美軍登陸意大利時候的感覺。

在佔領了巴釐巴板港之後,除了登陸的2個營的部隊之外,剩下的沒下船的部隊,將在重巡、驅逐艦和潛艇的掩護下,繼續向西、東兩個方向,沿着海岸線,分別去攻佔另外5個重要的港口。

至於爲什麼只佔領港口而不深入內陸,這是因爲加裡曼丹島的交通非常落後,大部分地區是森林和沼澤,當地的人民主要靠着水運來解決交通問題,所以,聯邦軍隊的計劃是先佔領島上的6座中小型港口,然後再利用衝鋒舟這類的小艇,從河流逆流而上,逐步佔領位於內陸河流附近的幾座小城,而剩下的雨林和沼澤地區,就不用佔領了,哪裡沒有荷蘭人的駐軍,頂多是有一些土人在其中生活,沒必要打擾他們。

對於南海聯邦這種蠻不講理的突襲一樣的進攻,荷屬東印度總督和荷蘭政府都有些慌神,不過這個時候的荷蘭已經是自顧不暇,它在歐戰開始之初就向德國投降了,這時候別說想動用海軍了,就算它想調派一些警察也需要獲得德國政府的同意。

而作爲佔領國的德國,現在哪裡想讓荷蘭人調兵去遠東打仗啊,他們也正在發愁東西兩線的作戰,恨不得一個人當兩個人用,那有功夫幫着荷蘭人去搶地盤。

面對着南海聯邦的咄咄逼人的攻勢,荷蘭人知道就憑藉着自己在遠東的那幾艘老舊軍艦和1萬多名士兵,無法抵抗南海聯邦的進攻,而且這時候,他們纔想起,正是這個南海聯邦,在前年剛剛把法國人的印度支那一口吞下,而這次對荷屬東印度羣島突然發難,恐怕不是光爲了爪哇排華問題來的吧。

明白過來的荷蘭政府,趕緊要求德國人和英國人去幫助自己和南海聯邦求情,看看能不能雙方坐在談判桌上,把這個問題給解決嘍。但是從英國人和德國人哪裡傳來的消息表明,南海聯邦這次是鐵了心了要狠揍荷蘭人一頓,至於是揍完了就走還是揍完人連你家都給佔了,就不太清楚了。雖然英國人和德國人都不願意讓南海聯邦在遠東發展的太快,但是現在這兩個國家實在是沒力氣再跑到遠東去管閒事了。

而另一個有閒工夫去管閒事的美國,現在也有些忙了。1917年1月,美國現任總統威爾遜向歐洲交戰各國發出了“不要勝利的和平”主張,建議英法德俄幾國坐下來談判,並要求德國歸還在普法戰爭中法國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

但是德國人拒絕了威爾遜總統的這個提議,並且命令潛艇從2月1日起,開始無限制潛艇戰,這個決定激怒了美國,使得美國在2月3日宣佈和德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並且開始準備參加這次戰爭。

緊接着,俄國國內也發生了一系列的鉅變,先是俄國皇后的寵臣拉斯普金被暗殺,然後在3月初,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的十幾萬禁衛軍發生了叛亂,他們射殺了自己的軍官,並協助民衆闖入皇宮,攻擊監獄。3月15日,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宣佈退位,由羅夫親王組成一個臨時政府。

在歷史上,很多歷史學家和政治家都對美國的參戰持不同看法,其中英國工黨領袖馬克唐納和丘吉爾都認爲,如果美國人不參戰,對歐洲而言,應該是一個好事。

丘吉爾的原話是:美國最好管好自己的事情而置身於世界大戰之外,即使你們不投入戰爭,那麼在1917年春天裡,英法可能已與德國媾和。而俄國就不會崩潰,共產黨也不會出頭,同樣的,意大利也不會產生法西斯主義。若德國不簽訂《凡爾賽條約》,納粹主義就不會在德國生根。而這些“主義”不在歐洲生根,則可能解救在一戰後期和二戰中的上千萬條人命。

在這一連串鉅變中,南海聯邦和荷蘭人之間的遠東戰爭就顯得那麼的不值一提。除了在開始階段英法德美幾國略微關注了一下之後,就再也無人問津了。

就在歐美各國忙着把戰爭升級的時候,聯邦的登陸部隊和海軍也沒有閒着,在2月11日,封鎖艦隊的5艘潛艇在巽他海峽的東側出口,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3艘從爪哇島南部穿過巽他海峽想要返回巴達維亞的荷蘭軍艦在剛剛駛出海峽之後,就遭到了潛艇的伏擊,2艘裝甲巡洋艦直接沉沒,一艘驅逐艦受傷,不得不在海峽南側衝上了海岸坐底。經過這次伏擊,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荷蘭海軍再也無法對南海聯邦的艦隊和登陸部隊造成實質上的威脅。

除去了後顧之憂,登陸艦隊在5天之內,就兵分兩路,把加裡曼丹島上所有屬於荷蘭人的港口全部佔領,並且開始利用島上的河流,駕駛着平底衝鋒舟,組成搜索部隊,向上遊前進。

在登陸作戰中,負責指揮第一山地師的指揮官發現這些港口的守軍和防禦力差的不像話,大部分港口都沒有像樣的岸炮和守軍,所以這位指揮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留下了2000人的登陸部隊,沒有登上加裡曼丹島,而是登上運兵船,掉頭向東,順手把蘇拉威西島上的2個港口也給佔了下來。不過由於蘇拉威西島是個火山島,地形非常複雜,島上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和密林,平原很少,居民也非常稀少,所以登島的部隊並沒有再向島的腹地進行索索,只是把2個港口占領住,當做一個臨時的駐地。

向荷蘭宣戰之後的第十天,荷屬東印度全島的一半就已經落入了南海聯邦的手中,雖然只是初步佔領,但是加裡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上的大部分主要港口和城市都已經落入了聯邦軍隊的手中。

現在,荷屬東印度羣島只剩下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兩個比較大的島了,而另一塊屬於荷屬東印度羣島的地方就是西邊的新幾內亞島,不過那個島上山川縱橫,沼澤遍佈,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0%,很不合適人類居住,島上的動物都比人多,除了德國人在哪裡建了一個補給港之外,根本就沒什麼可利用的價值。

其實劉芾本來的計劃就是趁着歐洲各國虛弱的時候,藉着爪哇排華的藉口,佔領加裡曼丹島,進一步控制馬六甲海鮮和巽他海峽這兩個連接印度洋和南中國海的主要海上通道,不過一開戰,劉芾發現內務部和自己都把荷蘭人高估了。

加裡曼丹島上總共也就1000多荷蘭軍隊,而且還分佈在7、8個地方駐守,而當地的土著軍隊就別提了,他們手中的武器主要還是砍香蕉的砍刀,而少數裝備的槍支,也多是火繩槍,對聯邦軍隊來說,他們和一羣農民沒什麼區別。

而且這些熱帶人民脾氣非常溫和,性格也散漫,非常不適合當士兵,因爲一遇到壓力或者小挫折,他們就集體投降,還非常配合的幫助聯邦軍隊指路、搬運物資,其目的居然是爲了能得到聯邦軍隊獎賞的一些白酒,在他們看來,歸誰統治都一樣,都沒有美美的喝個半暈,然後躺在樹葉子上睡覺舒服。

第130章 懷疑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2章 登陸第53章 活話劇(一)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25章 上海行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47章 民國(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8章 佔領澳新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7章 北歐亂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20章 問題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6章 再次談判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58章 中立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0章 日本沉沒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38章 不夜城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章 宣戰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章 行蹤泄露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23章 親王喬治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68章 絕密單位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6章 寶船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4章 仇恨第27章 新藥第130章 懷疑第57章 B-17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章 暈倒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章 難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24章 賭約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6章 抓苦力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
第130章 懷疑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2章 登陸第53章 活話劇(一)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25章 上海行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47章 民國(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8章 佔領澳新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7章 北歐亂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20章 問題第41章 海南島(三)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6章 再次談判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58章 中立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0章 日本沉沒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38章 不夜城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章 宣戰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章 行蹤泄露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23章 親王喬治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68章 絕密單位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6章 寶船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4章 仇恨第27章 新藥第130章 懷疑第57章 B-17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章 暈倒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章 難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24章 賭約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6章 抓苦力第57章 波及亞洲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