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投降的日軍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國家的表態只有反感和遺憾,就連之前呼籲過制裁南海聯邦的那些國家也頂多是遺憾再遺憾,沒有更進一步的表態了。就連南海聯邦的外交部長也對世界各國的態度之模糊表示非常不解,但是他又是聯邦政府對外關係的負責人,不能對各國的態度完全搞不清,無奈之下只能又跑到半神的劉總統這裡來求解。

結果劉芾只告訴他,那些國家怕了,被南海聯邦的軍事實力嚇怕了,誰也不敢當這個出頭鳥,跳出來指責聯邦,因爲南海聯邦有這個先例,當初英國政府就是因爲要噁心南海聯邦政府爲荷蘭人出頭,結果不僅丟掉了馬來西亞這個遠東的主要基地,還配上了一整條艦隊。現在需要爲其出頭的換成了r本,試問歐美各國有什麼理由冒着捲入戰爭的危險去爲一個既不是自己死黨、又不是同宗同族、還離得那麼遙遠的國家去出頭呢?

其實現在r本政府已經顧不上什麼國際輿論的支援了,他們國內已經亂套了,由於被外國使領館的人員爆出了轟炸的真相,r本政府已經無法向國民們掩蓋天皇在轟炸中遇難的真相了。由於轟炸得太過猛烈,不僅裕仁天皇和皇后死於非命,天皇的大弟弟秩父宮雍仁親王一家人也遇難了,而且他們的屍身也找尋不到了,就連他們乘坐的幾輛汽車的遺骸都找不到了,大部分零件都被高溫熔化了。

天皇遇難!!!而且天皇只有一個剛剛滿1歲的女兒還活着,且出生之時就不是很健康,能不能長大還是個問題,這樣一來,r本天皇這個位置就空了出來,到底該由誰坐上去呢?

人選有3個,分別是裕仁天皇的二弟高鬆宮宣仁親王、三弟三笠宮崇仁親王和裕仁天皇的次女久宮佑子內親王。在這3個人當中,按照r本皇室的傳統。本應該由裕仁的二弟高鬆宮宣仁親王繼位,不過這位親王在8歲的時候,就過繼給了無子嗣的海軍元帥有棲川宮威仁親王,雖然身份未變還是皇族,但是皇族的血脈延續問題就不太好處理了,他到底隨那個爹呢?其實這都是次要的,之所以裕仁的這位二弟繼位會遭到很多反對。主要的原因就是他這個後爹的身份--海軍元帥。

有棲川宮威仁親王是海軍元帥,而且和德川家族關係密切,在海軍中聲望非常高。所以r本陸軍一派和一些大家族非常不願意讓高鬆宮宣仁親王繼位,主要就是爲了防止海軍一派藉此機會獲得更大的權利。

高鬆宮宣仁親王之外,裕仁還有一個弟弟,三笠宮崇仁親王。如果嚴格遵循皇族制度的。這個三笠宮崇仁親王最爲正統,他既沒有過繼給旁支,又是天皇的親弟弟。但是這位三笠宮崇仁親王才12歲,正規的皇族學業還沒有完成,如果繼位,還得選擇親王攝政,也挺麻煩的。

除了上述的兩個裕仁天皇的弟弟之外。和裕仁血脈最近的,就是他的次女久宮佑子內親王了,她雖然是女孩子,年紀更小,只有1歲,但是也得到了一批天皇死忠的支持,他們甚至叫囂着要修改皇族傳統,讓r本出現一位女天皇。

其實上面的繼位人選的血脈之爭只是表面現象。在他們身後的政客、財閥、軍人團體之間的利益之爭纔是本質。支持宣仁的一派以海軍和德川家族爲代表,他們一直主張r本以防禦爲主,增加海軍建設而減少陸軍的投入,學習南海聯邦的方式,用最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果,然後大力發展r本的經濟,與南海聯邦加強合作。減少對抗。

支持崇仁的一派主要是以陸軍和幾個軍火財閥爲代表,他們主張對外擴張,積極與英美2國靠攏,利用英美2國的影響和援助。在東亞爲r本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因爲如果不擴張的話,這些陸軍就得被裁減、財閥們就得不到充足的市場。

支持九宮佑子的一派主要是皇族和一些政客們,他們覺得r本現在已經精疲力盡了,與其繼續在英美南三方之間選擇站隊,不如淡化軍國主義思想,安下心來籌劃r本國內的事物,至少在短期之內不要再捲進國際爭端中,而選擇一個既不是海軍也不是陸軍更和財閥們扯不上關係的女天皇,更爲穩妥,而且他們主張向南海聯邦投降,投降的越快,r本受到的傷害就越小。

r本國內的天皇之爭在繼續,南r兩國之間的戰爭也沒停滯,聯邦空軍纔不管r本到底誰當天皇呢,它繼續執行着國防部的預定計劃,在轟炸完東京的第4天,又從宮崎機場起飛了2批共計90架轟炸機,對北九州和本州島的下關進行了轟炸,2座城市毫無還手之力,成爲了第10座和第11座被大火焚燬的r本主要城市。

緊接着,5天之後,1928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聯邦海軍的1支飛機母艦編隊和1艘重巡又光顧了本州島的和歌山市,並在這裡的海灘上展開了登陸,在海軍航空兵飛機的掩護下,1萬多名第一師士兵很順利的登上了陸地,開始建立灘頭陣地,而駐守在這裡的r本軍隊一槍未放,在發現聯邦海軍的艦隊之後,第一時間裡就後撤了15公里,跑到了歌樂山市東邊的一個小城巖出去了。

當聯邦第一師毫無阻礙的佔據了灘頭陣地,別且開始向外佈置防禦陣地的時候,幾位r軍佐官舉着白旗出現在了聯邦第一師的陣地前面,並要求與聯邦軍隊的指揮官見面,他們自稱是r本常備第四師團大阪師團的軍官。

第一師的登陸部隊指揮官是一位旅長,他對於r軍軍官前來拜訪很納悶,等到雙方一見面,這幾位r本軍官很快就說出了此行的目的,他們提出來的要求讓這位第一師的旅長非常吃驚,這個第四師團居然打算投降,只要聯邦軍隊不會虐待俘虜,他們就整個師團全體投降,就地繳械,聽從聯邦軍隊安排。

第一師的這位旅長面對着這種情況也有點拿不準,因爲在戰前動員的時候,國防部也好,陸軍部也好,內務部也好,都再三強調了r本軍隊的戰鬥意志非常強,所以這些參戰部隊只考慮如何減少自身傷亡,儘量避免對方的所謂自殺式襲擊了,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受降的問題,更何況是近30000人的整個一個師團全體投降。

自己做不了主,又判斷不出來真假,這位旅長只得要求聯邦海軍先停止空襲,然後他向第一師進行了上報。整個報告來到了宮崎機場的聯邦登陸部隊司令部,第一師師長和第一山地師師長看過之後也都摸不着頭腦,r軍一個師團,還是一個常備主力師團,近3萬人,一槍未放居然要向聯邦登陸的1萬人投降,而且基本就是無條件投降了,這怎麼看怎麼像一個陷阱啊,不過2位師長又不敢斷言這是一個陷阱,琢磨來琢磨去,最終也沒琢磨清楚,只能再向上請示,最終這份彙報就來到了劉芾手裡。

當劉芾看到了大阪師團這個名字之後,覺得有些眼熟,使勁回想了片刻,又跑到自己的專用書房,從保險櫃裡拿出一本後世的艦船知識畫報,翻看了幾頁,終於找到了有關這個第四師團大阪師團的一篇報道。

這篇報道是一位二戰中的美國參謀寫的,他在二戰結束後,主要從事在r本整理當時的r軍文檔工作,由於接觸了大量的r本軍方秘密檔案,他便從中挑選了一些無關機密的事情,寫了一篇報道,主要是介紹二戰當中r本海軍和陸軍主要戰力的事情,其中就有一段關於大阪師團的描述。

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41章 海南島(三)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3章 取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章 暈倒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2章 戰備(二)第23章 大戰結束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7章 工業基地第84章 得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9章 南美ABC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25章 上海行第6章 戰爭擴大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00章 毒氣彈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2章 巴頓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05章 博弈(二)第105章 博弈(二)第62章 遷都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9章 藍飄帶獎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6章 重典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36章 賭贏了第14章 裝病第84章 得手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2章 醞釀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05章 博弈(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0章 外籍軍團第80章 甩賣潛艇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42章 車禍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8章 空襲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0章 集結第21章 問題(二)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11章 裁決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2章 談判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章 橫掃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70章 建國(二)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9章 珍珠港(二)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
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41章 海南島(三)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3章 取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章 暈倒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2章 戰備(二)第23章 大戰結束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7章 工業基地第84章 得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9章 南美ABC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25章 上海行第6章 戰爭擴大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00章 毒氣彈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2章 巴頓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05章 博弈(二)第105章 博弈(二)第62章 遷都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9章 藍飄帶獎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6章 重典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36章 賭贏了第14章 裝病第84章 得手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2章 醞釀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105章 博弈(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0章 外籍軍團第80章 甩賣潛艇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42章 車禍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8章 空襲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0章 集結第21章 問題(二)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11章 裁決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2章 談判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章 橫掃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70章 建國(二)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39章 珍珠港(二)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