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得寸進尺

見到荷蘭人這麼不禁打,而當地人又不予反抗,劉芾的胃口開始大了起來,他看了看自己佔的這兩個島,怎麼看怎麼覺得虧的慌,加裡曼丹島還湊合,雖然山地也不少,至少四周還有大片的平原,且河流和雨林也不是非常茂密,最主要的是島上居然有2個不小的鋁礦和錫礦,還算有點利用價值。

但是蘇拉威西島就窮的不像樣了,被聯邦軍隊佔領的那2個港口,基本和臺灣島上的漁村差不多,還比不上大漁村。這裡本來就只有爲數不多的人口,主要從事漁業和農業,種一些水稻、山芋之類的東西,不過由於山地太多,平原太少,種植數量也非常少,在劉芾看來,這裡除了能建機場和補給港口,也就沒啥用了,弄不好還得對島上的居民們給與政府補貼。

任何人都有這種毛病,那就是貪婪,一旦很容易的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他就會立刻去想原來沒納入自己預期的其他東西,劉芾作爲一個凡人,也免不了這個俗,就在登陸部隊順利拿下加裡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之後,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上。

先說這個爪哇島,這個呈東西方向細長條的島既不是東印度羣島中最大的島,也不是位置最好的島,不過,這裡的人口和城市確實整個荷屬東印度羣島中最多的一個島。從荷蘭殖民政府公佈的數字看,這個時代爪哇和其周邊島嶼上共居住着近3000萬人口。

從歷史上講,這個狹長的小島也算是一個有着悠長曆史的地方了,從公元一世紀開始,就有印度人來到了島上,然後就有大批信奉印度教的人到這裡發展,到了公元8世紀,由這些印度後裔建立的馬打藍王國正處於繁盛時期。

後來,從中國來了一位鄭和,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並且在他的船隊中,還有幾位伊斯蘭商人,隨後,這些伊斯蘭商人把穆斯林帶入了爪哇,並且在16世紀,逐漸控制了中爪哇和東爪哇大部分地區。

16世紀末,荷蘭船隻首次來到了爪哇島,荷屬東印度公司也很快就在這裡建立起了貿易港口,並在巴達維亞,也就是後世的雅加達市,設立了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總部。

荷蘭殖民時期,清朝稱爪哇爲“噶羅巴”。清俞正燮《癸巳類稿·澳門紀略跋》:“聖祖仁皇帝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聖訓雲:朕訪聞海外有呂宋、噶羅巴兩處地方。噶羅巴乃紅毛泊船之所,呂宋乃西洋泊船之所,彼處藏匿盜賊甚多。”徐繼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一本書,名《海島逸志》,乾隆五十六年撰成,作者是王大海。王大海,漳州府龍溪縣人,應試不第,泛海至爪哇,徐繼畲說他“居噶羅巴十年,贅於甲必丹某之家”。“噶羅巴”泛指爪窪島:“甲必丹”,爲Kapitan之音譯,荷語爲Kapitein,漢語之意是上尉。

在爪哇這3000萬人口中,華人大概只佔5%,也就是大概有150萬左右華人;歐洲人大概有不到100萬,而剩下的90%人口中,爪哇人最多,佔了70%,剩下的巽他人和馬都拉人集中在爪哇西部和爪哇東部。在這些當地人中,70%以上都是穆斯林。

除了爪哇島外,蘇門答臘島也是荷屬東印度羣島中一個很重要的島嶼,雖然人口數量遠比不上爪哇島,最大的城市也不在蘇門答臘島上,但是,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它的北邊就是馬來半島,它們的中間就是馬六甲海峽。

蘇門答臘在馬來語中,是指“金洲”,在中國古代,也把這裡稱作“金洲”,主要是因爲島上的山區裡出產黃金。這個島面積有43萬平方公里,西北窄且多高山,東南寬而多平原,全島共有90多座火山。

蘇門答臘島上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除了煤、鐵、金、銅等礦產外,還出產石油,再加上扼守在馬六甲海峽南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寶島。

按照南海聯邦現在的軍事實力,拿下爪哇和蘇門答臘島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是如何統治這兩座島嶼和它上面的幾千萬人,就是個大問題了。由於聯邦剛剛把法屬印度支那和菲律賓吞下了肚子,現在還沒消化乾淨,馬上又再吞下一塊更大的土地,弄不好就會撐壞了胃。

而且東印度羣島和印度支那、菲律賓還不太一樣,一是這裡人口太多了,甚至比整個南海聯邦的總人口還多;二是這裡的人口中,大部分都信奉伊斯蘭教,在劉芾的記憶中,伊斯蘭教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宗教,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宗教問題,那就不光是大問題了,而是大麻煩了。

爲了解決這個大問題,劉芾和南海聯邦的政府官員們天天開會,大家各抒己見,絞盡腦汁的琢磨了10多天,終於弄出了一個大致靠譜的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首先佔領的不是爪哇島,而是蘇門答臘島,在控制了蘇門答臘島上的全部港口和大中城市之後,再去佔領爪哇島,這樣可以避免爪哇島上的當地人和荷蘭人在被佔領時,再逃竄的蘇門答臘島上去。

當最後佔領了爪哇島之後,這裡的荷蘭官員和部分歐洲人將會被驅逐出境,願意留下的人,將會被轉移到安中和安北兩個省,繼續生活,而他們的財產將盡量得到保護。

而當地的華人將會被轉移到幾個由聯邦軍隊控制的城市和港口區域,繼續從事他們願意從事的職業,並受到當地聯邦駐軍的保護。

然後,就是如何對待當地人的問題了,按照南海聯邦政府的計劃,爪哇島上的當地人將會被分撥、分批的強制移民到臺灣、安南和菲律賓羣島上共計500萬人左右,而反對、牴觸、破壞這種移民工作的任何人,都將被無情的消滅。

而聯邦軍隊在佔領了爪哇島北部的絕大多數港口之後,將控制住爪哇島的對外貿易和交流,並在2年之內,不會向內陸發展。但是,所有需要進口和出口的物品必須要經過由當地華人組成的商會和聯邦官員的批准,其餘的所有方式,都爲非法。

聯邦軍地將沒收一切不屬於華人的船隻,任何不經批准的登島和離島行動都將被視爲反抗行爲,並遭到攻擊,並且,所有的沿海村莊和小型港口都將被摧毀,爪哇島將成爲一個閉關鎖國的地區,片帆不得入海,至於島上的幾千萬人如何生活,聯邦就不管了,按照劉芾的意思,2年以後,島上還能活下來多少人,就算多少人,全死光最好,因爲這個島上並沒有聯邦所需要的任何東西,反而有劉芾所恐懼的一些東西。

雖然這樣做,肯定會牽扯一部分聯邦軍事力量,但是如果不這樣做,劉芾真想不出如何來統治這近2000萬人民了,從宗教上的區別到各種習俗的差異,這些人很難在短期內和其他民族融合,不管是不是被別人引導,他們都已經是那種比較崇尚不合作的民族了,與其讓他們把聯邦內部攪亂,還不如直接消滅掉省事,在劉芾看來,只要是聯邦不需要的東西,都可以被消滅,至於是別人消滅聯邦還是聯邦消滅別人,那就要看誰胳膊粗了,劉芾認爲,短時間內,還是自己領導的聯邦胳膊比較粗。

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42章 登陸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7章 準備登陸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8章 水陸並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章 聯合調查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7章 有點緊張第24章 冰箱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62章 遷都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5章 民國(一)第145章 33號舞伴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20章 問題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0章 快速艦隊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7章 民國(三)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19章 裝甲集羣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0章 按兵不動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62章 巴頓第8章 越亂越好第3章 行蹤泄露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9章 金蘭灣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5章 深挖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1章 深入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60章 佈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41章 護士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98章 獨立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2章 海南島(四)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0章 問題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7章 吃虧是福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0章 合作社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39章 金牌第100章 毒氣彈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5章 西殘東癱
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42章 登陸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7章 準備登陸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8章 水陸並進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章 聯合調查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7章 有點緊張第24章 冰箱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62章 遷都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5章 民國(一)第145章 33號舞伴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5章 夜間空襲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20章 問題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0章 快速艦隊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7章 民國(三)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19章 裝甲集羣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0章 按兵不動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62章 巴頓第8章 越亂越好第3章 行蹤泄露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9章 金蘭灣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5章 深挖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1章 深入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60章 佈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41章 護士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98章 獨立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2章 海南島(四)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0章 問題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7章 吃虧是福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0章 合作社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39章 金牌第100章 毒氣彈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5章 西殘東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