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登陸越南(六)

法軍的十幾個方陣就像被大風颳倒的麥浪一樣,從一個方向向另一個方向開始倒伏,不過和麥浪不同的是,風一過,麥浪還會站起來,而子彈雨一過,人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不僅站不起來,很多人都被打碎了,尤其是後排的士兵,他們被穿透前面人身體的子彈打中,然後又被直射的子彈打中,在倒下去這幾秒鐘裡,可以捱上幾發到十幾發的大口徑子彈。

不僅是那些列陣的士兵遭到了掃射,旁邊那幾十位騎着馬的法國軍官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有馬頭幫着他們擋一擋子彈,但是由於目標大,反而被重機槍照顧的更多。

那些停在方陣後面幾百米處,正在組裝火炮的法國炮兵們倒是還有些倖存者,他們也在重機槍的射程之內,但是他們有火炮和挖掘的炮位做掩體,雖然傷亡也是很大,但是並沒有全軍覆沒。

“停止射擊……嘟……嘟……”過於血腥的場面嚴重刺激了這些士兵的精神,很多經驗不太多的射手,一直到打完彈帶上的子彈才知道鬆開扳機,急的幾位連排長一邊吹哨子,一邊大喊,但是在震耳欲聾的“突突”聲中,他們的喊叫最多也就穿出去1米,連自己車上的人都聽不清。

終於,所有重機槍都因爲沒了彈藥而停止了射擊,就在裝單手們扯下空彈帶,安上新彈帶的時候,停止射擊的命令終於成功的傳達到了每位射擊手耳中。而他們對面1000米外,原來的十幾個方陣已經不見了,代替這些方陣的是一片一片的屍體,看這些屍體的位置,還基本保持着方陣的大概形狀。

這並不是說這些法、柬、老聯軍的士兵們訓練有素,臨危而不亂,而是因爲彈雨太密集,打擊來的太快,前面的人已經捱了槍子,後面的人還沒來得急四散奔逃,就被子彈擊中了。

裝甲車戰線停了半天,駕駛員和指揮員們誰也沒敢往前開動,而車後面的步兵們,也都來到了車前,他們由於站在車後,位置比較低,看得並沒有裝甲車上的人遠,所以對前方的狀況不是很清楚,還在詢問車上的士兵。

經過短暫的停留,各級指揮員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然後再用自身的行動和話語安慰好手下的士兵,戰線終於隨着裝甲車的開動,繼續向前推進了。

在經過哪些方陣的時候,裝甲車們都自覺的選擇了方陣之間的空地依次前進,雖然這些士兵大多數都在棉蘭老島上殺過游擊隊,但是這種幾千人排隊槍斃的場面還是讓他們有些噁心和難受。

穿過了法國人的屍體方陣,一部分裝甲車開始加速去追擊遠處正在逃跑的法國人後勤隊伍,而剩下的裝甲車和大部分士兵,則開始挖坑,準備掩埋這些法國軍隊的屍體。

西貢北邊這一場遭遇戰,直接屠殺了近萬名法國和柬埔寨、老撾的士兵,還俘獲了1000多名柬埔寨的後勤部隊,對於在印度支那本來就兵力不足的法國人來說,是致命的。

101和102團在殲滅了前來進攻的法國聯軍之後,只稍作休整,就在第3天上午,從臨時駐地出發,沿着西貢北側通往柬埔寨的幾條公路,直插柬埔寨境內。

由於大部分駐守柬埔寨的法軍和柬埔寨當地士兵都被抽調參加了前一次的對西貢的進攻,所以101團和102團的機械化部隊並沒有遇到大規模的抵抗,再加上法國人在柬埔寨稅收極高,致使當地百姓窮苦異常,自然也就沒有爲這些法國主子賣命的自覺性。

相反,他們對這些並不太騷擾居民和百姓的亞洲人軍隊並沒有很大的牴觸,經過短暫的接觸和一些物品贈與之後,當地的部族首領往往回派出自己部族裡人,幫着臺灣軍隊帶路,並向臺灣軍隊告密。

順着法國人修建的土路,101團和102團分成了兩方向,像一條蛇的舌頭一樣,左路向西北,直接撲向金邊市;右路則直接北上,邊進攻邊前進,兩天就深入柬埔寨150多公里,佔領了沿途的11個城鎮。

在佔領了順化、會安、峴港等地之後,胡小明師長率領的第二旅由於兵力不足,只能在順化一線進行了封鎖,並派出少量機械化巡邏隊,沿着公路向南方搜索,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再向北進攻。

不過這並不影響**防部制定的全面佔領越南的計劃,第二波支援部隊除了在西貢上岸了第一師的一個旅之外,剩下的第二師2個旅的部隊,全部跟隨着登陸艦隊,全速北上,越過峴港,直插越南北部的港口,海防。

海防港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上,距離河內市100公里,距離中越邊境僅80公里,1888年被法國佔領之後,逐漸被建設成一個貿易和軍事港口城市,而且還是越南北部最大的工業城市。

由於地處在沖積平原上,所以海防的地勢平坦,這裡有鐵路直通河北和昆明,交通極爲方便,而且港口內的航道非常寬闊,萬噸以上的貨船可以直接停靠碼頭。

嚐到了從會安登陸的甜頭,這次總參謀部根據前方作戰的經驗和情報部門的資料,直接把登陸地點選在了這個越南北部的重要港口上。

雖然法國人很可能封鎖港口,並且派重兵保護,但是由於法國的遠東艦隊基本已經被清理乾淨,登陸部隊沒有了後顧之憂,至於法國人的港口炮臺和陸軍的火炮,根本就不是臺灣海軍重巡上的200毫米口徑重炮的對手。

相對於在一個無人防守的灘頭陣地建設臨時碼頭,拿下海防港可以大大加快陸軍登陸的速度和成本,而且從海防前往河內交通暢通,非常有利於臺灣的機械化部隊前進。

1月22日,3艘洲級重巡和4艘驅逐艦,帶領着幾十艘潛艇、魚雷艇和運兵船,出現在海防港的航道之外,臺灣海軍兵沒有急於對港口內進行炮擊,而是先派出十幾艘魚雷艇,在即將要行駛的海域進行排雷工作。

俗話說,小心無大錯,這些特別改裝過的魚雷艇上已經拆除了魚雷發射管,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水下聲吶系統,這些魚雷艇很快就利用聲吶系統,發現了幾個可疑目標,並開始靠近這些目標,進行最終的辨別和排除。

隨着一聲一聲的爆炸,幾十顆法國海軍佈設的錨雷被一一排除,這些魚雷艇在安全的航道兩邊,佈設了浮標,以供後面的軍艦觀察。

在排雷作業中,港口內的岸炮也曾經試圖開炮擾亂魚雷艇的工作,不過只要這些岸炮以發射,就會被巡洋艦上的觀察哨發現,然後就會受到巡洋艦上的重炮的轟擊,在損失了2座隱蔽炮臺之後,海防港中的岸炮再也不隨意開炮了,而海防港內的幾艘老式軍艦,也不敢駛出港口,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水雷被排除,航道一點一點的被清掃。

海防港雖然是越南北部最重要的港口,還是河內市的門戶,但是由於地理環境原因,這裡並沒有易守難攻的高山可以佈設重型岸炮,再加上法國在遠東並沒有強勁的海上敵人,所以這裡的岸防炮口徑都不算大,射程也遠遠比不上洲級重巡上的200毫米口徑艦炮。

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35章 皇家海軍第6章 寶船第92章 杉杉健太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6章 民國(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4章 橫掃第76章 捉對廝殺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17章 電視機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5章 得寸進尺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6章 蘇德宣戰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3章 投降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8章 撒達母炮第84章 得手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7章 工業基地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6章 貴族第92章 杉杉健太第98章 獨立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7章 渾水摸魚第25章 菊凋零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9章 南美ABC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21章 問題(二)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76章 貴族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3章 大戰結束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9章 遇襲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9章 全民戰爭第85章 野戰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4章 皇帝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7章 北歐亂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2章 遷都第100章 毒氣彈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08章 新礦工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39章 金牌第149章 大搜捕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5章 夜間空襲第120章 羅德島第77章 聯邦的底氣
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35章 皇家海軍第6章 寶船第92章 杉杉健太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6章 民國(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4章 橫掃第76章 捉對廝殺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17章 電視機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5章 得寸進尺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6章 蘇德宣戰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3章 投降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8章 撒達母炮第84章 得手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7章 工業基地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6章 貴族第92章 杉杉健太第98章 獨立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7章 渾水摸魚第25章 菊凋零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9章 南美ABC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21章 問題(二)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76章 貴族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3章 大戰結束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9章 遇襲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9章 全民戰爭第85章 野戰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4章 皇帝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7章 北歐亂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7章 準備登陸第62章 遷都第100章 毒氣彈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08章 新礦工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39章 金牌第149章 大搜捕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5章 夜間空襲第120章 羅德島第77章 聯邦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