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三)

“恭喜,恭喜哪!”

衛懷一到任,便有三五個同僚滿面堆笑地前來拜賀。

“我……我有何喜?”他攤開手,茫然地瞅着他們。

“萬郡王今早回來,便告知我等,蘇州之事順利解決,從此江南太平,四方無事了。”

衛懷笑道:“這不也是諸位意料之中的嘛。”

“不過,”那幾人故作神秘地一笑,“還有一件事。”

衛懷大概猜出個八分,便連忙催促道:“賣什麼關子,快點說呀!”

“郡王不忘祭酒您的相助之恩,特許南京設立參政書院,奏本已經遞進宮了。俟百官議過,便將公文示下。”

衛懷聽罷,握着藤拐的手顫了幾顫,眼神中滿是憧憬的光芒。他興奮地踱着步子,反應雖不算太大,心中卻早澎湃不已,如捲起千層浪花般,激動之情一時難以平復。

“夏司業在裡頭嗎?”衛懷說話也瞬間洪亮起來。

“夏司業今日處理完公事,就獨自回去了。”

衛懷此時更無心管國子監的公務了,不及告辭,即匆匆離開人羣。

“看來人英是知曉消息的,”他走到門口,喃喃自語道,“今天說什麼都要與他好好喝一杯!”隨即踏過門檻。

“人英!怎麼樣,這些年的累不是白費的吧?出了這一口氣,還真是苦盡甘來啊!”衛懷大笑着走進來,左手拎起酒壺,‘砰’地一聲放在桌子上。

“同喜,同喜,”夏元龍淡然一笑,趕忙起身扶着他落座,“別太激動啦,這僅僅是第一步罷了。你身子本就不好,慢着點,及民這個盟主比什麼都重要。”

“我自己有數,”衛懷靠了藤拐,在他對面坐下,“悶了幾年,總得讓我興奮會兒呀。”

“不和你扯了,喝酒喝酒。”元龍苦笑一聲,便隨手拿來兩隻茶碗,令衛懷倒了半滿。二人遂借酒熱談,推杯換盞,好不痛快。

酒過三巡,夏元龍窺其興頭漸消,才把住其胳膊,推辭道:“元龍實在不勝飲了。”

衛懷臉色微醺:“兄弟只喝這少許,不甚濟事。咱倆一喝就喝得醉點,這樣的時光愈發不可求了……”

“及民,我看萬和順乃奸詐小人,瞞騙成性,如今嘴上忽然鬆了,難免背後會耍陰招。”元龍藉機進獻忠言,“兄長如不提防,日後局勢定不堪設想。”

衛懷吐出一口酒氣:“敵在暗處,我在明處,不容得衛某冒撞……人英可有辦法?”

夏元龍沉思片刻,答道:“萬黨既然給了我們參政書院的名頭,說明他們尚不敢在南京作亂,而是藉此以悅文盟之心,準備趁機封鎖各地書院,陷我南京於孤立也。當此之時,應派人到鎮江等處宣告,讓他們先收斂銳氣,安守律法,免得被官府抓到把柄,進行反攻。”

衛懷猶豫了一下,就開始悶頭吃酒,不置可否。

元龍正欲再諫,見階下書童慌張報曰:“郡王率一班官爺來了,說是宣讀公文,特地慶賀先生。”

“到了!到了!”衛懷笑逐顏開,一面叫書童速請客人,一面去後屋洗過臉,力圖減淨酒意,方纔一身白衣走出來,攜副盟主元龍到正堂與萬和順廝見。

萬和順先將公文讀了一遍,內容大抵是說衛懷如何忠良,書院如何濟世,官府如何開明,所能言說之處盡皆落墨,顯得極其鄭重。

衛懷接過公文,恭謝郡王恩德畢,三人旋即入座,衆官在旁斂手站立,目視萬和順,不敢問坐。

“先生之改革歷來不被人理解,就是萬某亦有幾分懷疑;幸而今日茅塞頓開,時猶未晚,誠爲國家之福。”說罷,萬和順用冷眼向外一瞥,登時有人擡着一塊沉甸甸的東西上來,整個被紅綢包裹。

“這是本官親爲先生準備的牌匾,”萬和順笑着解釋道,“不知能稱祭酒之意乎?”

只聽他一拍掌,那紅綢掀將下來,露出偌大的黑底匾額,題着四個隸書大字:‘參政書院’。

衛懷用手摸去,不見半點灰塵沾染,的確是新打造的。

“衛某何嘗敢受郡王如此恩遇,實是感激不盡。”他伸手按住心口,欠了欠身。

“爲了南京好,本官怎能虧待賢士!”萬和順用力拍着他的背,以示鼓勵。

“郡王,”一直沉默寡言的夏元龍說話了,“《行要》著將大成,不知新政可否落到實處?”

萬和順面對這形似逼問的問題,露出和善的微笑:“當然。參政就是爲了新政存在,但凡捨去一個,都不像樣子了。”

“謝郡王。”元龍放心了兩三分,重又坐下。

“既然夏副盟都提起了,那本官也不妨多說幾嘴,”萬和順活動着筋骨,往後一躺,“這新政嘛,別一通全實施下來。這並非本官不誠心待你們,反倒是爲了你們好,不然受到的阻力會空前的大。我的意思,步步爲營,不要太尖銳了。”

衛懷猶沉浸在喜悅當中,看着匾額出神,這些細枝末節便不在意了:“嗯,全聽郡王安排。”

“好了,你們自己商量着辦,”萬和順打個哈欠,扶着椅子站起,“本官該走了!不必相送。”

衛懷卻執意要送他出府,終受他多番推辭,只得作罷,象徵性地目送一會兒,就將屋門關閉。

“這匾你拍拍,多好呀,比咱那個老匾好多了。舊貌需換新顏,正好振我書院新的氣象!”衛懷一手支拐,一手俯身拍匾,發出咚咚的厚重響聲。

元龍只在這大匾周圍打轉,像是要從這字裡行間看出什麼門道來,神情極度嚴肅。

“問你呢,什麼時候把這匾掛上?”衛懷向他衣服上戳了戳。

“我看,這匾暫時先放在倉庫裡,”夏元龍突然停步,皺着眉頭說,“要是把這參政二字掛上,必然迅速引人注目。”

衛懷滿臉不解:“素來你都是全力支持書院向前發展的,反勸我不要猶豫;如今怎發出此言?”

“這就是愚弟方纔講的……我的感覺不妙。”元龍的心重新懸了起來。

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
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五)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五)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五)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五章 流亂、再逢(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一)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