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

吳三桂殺了山海關參將趙忠和遊擊宋喜,在山海關掀起兵變的事,就像一股颶風般席捲了朝廷,羣臣震驚,這次倒是出奇的一致,紛紛聲討。

作爲自導自演這事兒的崇禎皇帝心中倒是沒多少驚訝之情,要的就是這效果,要的就是這出師的正義之名,將吳三桂逼到絕路上,到時候看他怎麼辦。

不過崇禎心中多少還是有那麼一丁點驚訝,倒不是爲了吳三桂,這小子反不反完全是看你大明朝廷得不得勢,你不行的時候,人家還不是獻關投降,做那韃清入關的急先鋒。

這個計策在崇禎皇帝心中曇花一現,因爲主要是看那些山東投降過來叛軍肯不肯殺身成仁,本來沒怎麼放在心上。

可是誰成想,這些犯上作亂的叛軍,面對朝廷大軍投降的如此果斷,到了山海關居然這麼硬氣。

那被自己賜名爲趙忠的趙四,不僅用性命將擅殺朝廷命官這頂帽子強行扣在了吳三桂頭上,順帶着還將關寧軍的軍械庫和糧倉燒燬。

宋喜也是個好漢子,當時趙忠已經死了,他大可以投降保命,但他卻還是豁出命跟着趙忠幹了,這是對自己的信任的忠心耿耿。

雖說不知到底毀壞了多少軍械、糧草,但藉此讓他們軍心大亂是一定的,本來對這件事沒什麼指望的崇禎,心中卻是一下子燃了起來。

山海關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這種地方讓吳三桂捏着,就像一顆你搞不清楚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炸的定時炸彈一樣,並不好受。

“趙忠是朕賜給他的名字,朕本想着讓他到山海關待幾年就召回京師,當成心腹培養、任用,沒想到這臨近年關,他卻是被那狗賊吳三桂給害了。”

崇禎皇帝說的話,誰也不知道哪句真那句假,反正不過是爲了個名頭,激振軍心罷了,當然這個時候也根本沒人擔心這個,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

戶部尚書倪元璐上前道:“陛下,趙參將是爲國而死,該當入奉忠烈祠,可是這名字,是按其本名上書,還是按陛下所賜給的名字上書?”

“嗯,朕忠烈祠上的名字就還寫趙四吧,這纔是他的本名,遊擊將軍宋喜也事爲了朝廷而死,是忠烈,入奉到忠烈祠。李若鏈,下朝以後你派緹騎出京,將他們二人的家人帶到京師好好安頓,着有關衙門按月撫卹。”

李若鏈和倪元璐與一干官員連忙出列,同聲道遵旨。

說着,崇禎皇帝起身活動下筋骨,道:“這宮裡待着煩悶,待久了,容易將人待得癡傻了,朕這次御駕親征,東征山海關。”

臥槽,您...您這還有完沒完,御駕親自玩上癮了?

聽見這話,羣臣雖說已經習慣了,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但心中吐槽總還是有的,這位皇帝爺看來是前幾次嚐到甜頭了,現如今是逮着功夫就要往外跑。

這次張世澤倒是沒和前兩次那樣出來勸什麼,只因爲他知道,現在的崇禎皇帝在軍中威望,其實比他自己還要更高。

前十幾年官軍是屢戰屢敗,這才讓流賊和韃子成了勢,官軍都已經被打的沒了脾氣,但自打這位爺開始玩親征,那是根本沒敗過。

說的是實話,崇禎皇帝親征無論打誰,那是真的沒敗過!

良鄉大捷、朵顏大捷、遵東奇捷、御駕徵南,這一連串的武功,全都是崇禎皇帝帶着大明軍隊一個個打下來的,若說此時軍中威望誰人最高,除了皇帝還有其他人嗎。

談起崇禎,每個將士都要豎起大拇指,這位皇帝爺,可真稱得上是自永樂之後,文治武功樣樣玩得轉的一位聖君了。

在崇禎心裡,其實很厭煩後宮裡頭的各種明爭暗鬥和爭風吃醋,當然還有官場上的一堆屁事,往外跑,也是存了想遠離的念頭。

就算三廠一衛全都是忠於自己的勢力,後宮裡頭也是每夜盼着自己去臨幸她們的女眷,但崇禎畢竟只有一個。

對於三廠一衛,現在朝臣勢力已經被打壓到了極點,勳戚仍在擡頭,朝堂上是皇黨說了算,皇黨和廠衛幾乎都有一腿,勳戚一樣都差不多。

那麼也該適當的壓制一下權勢熏天的廠衛了。

三廠一衛尚且不能全都升調,該打壓的要打壓,該扶持的需要幫扶,後宮就更不可能了,雖說崇禎朝後宮妃嬪不是很多,但卻也不可能雨露均沾啊。

上次袁妃和葛妃這兩個崇禎壓根沒見過面的兩個老婆,她們搞託婭,弄死了一個尚在腹中的皇子,真是存了什麼歹毒的心思嗎,說白了還是羨慕嫉妒恨!

崇禎雖然嚴厲的懲處了她們和有關的一票人等,可三個女人一臺戲,這種事兒在所難免啊,更別說這是百花鬥豔的後宮了。

每天批作業批的崇禎那叫一個心累,回去不抓緊時間好好歇着,這麼玩不得死在牀上?

“陛下親征臣無異議,可臣覺得,自古以來,帝王離京,都是太子監國立稷,國朝尚有太子,此次該當以太子監國,否則,要太子何用?”

第一個跳出來的是都察院御史史可法,現在朝堂都被崇禎收拾得乾乾淨淨,除了這火倒還真沒幾個敢擰着脖子和崇禎硬剛的臣子了。

崇禎皇帝總算理解了李世民爲何有時候對魏徵恨得咬牙切齒,但還就不能殺,雖說這貨能不能跟名臣魏徵相比,還是兩說。

史可法話雖然不中聽,但卻不同以往那般頭鐵着硬反對,在京師官場混了這麼久,該當是長出來點反射弧兒,會玩文字遊戲了。

上次這貨在朝堂上直接玩撞柱血諫,崇禎當時看都懶得看他一眼,那意思就是你樂意撞就直接撞死,跟朕有個毛線的關係,當時轉頭就去後宮找託婭睡覺去了。

說到這裡,似乎無意間暴露了什麼。

本來羣臣都覺得這話說與不說都是一個結果,(自崇禎十七年以後)皇帝素不喜太子,這是滿朝文武皆知的實情。

前些次崇禎皇帝御駕親征,無論京內穩定與否,那都是清一色的宣詔讓周皇后監國,太子就是個擺設,你這麼說,不是撞槍口上了麼。

“太子既已成年,監國也是理所應當,史卿家所提,朕準了。”

然而令史可法都沒想到的是,崇禎皇帝竟然毫不猶豫的直接準了,還不僅如此,崇禎皇帝狠狠讚賞了一番大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年少有爲,說是可堪國之大任。

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
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