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

bookmark

“可不是,十娘這丫頭出落的越發水靈了。”大夫人笑道,回頭對着自己女兒打趣,“都快把我們八娘比下去了。”不動聲色的給八娘使眼色。

八娘做出一副吃醋的樣子,剛準備開口跟老夫人撒嬌,就被一邊的九娘搶了先。九娘邊遞給八娘一碟子梅子,邊對着老夫人道,“祖母快看八姐,這是吃十妹的醋呢。”

老夫人淡淡的笑着看了八娘一眼,八娘一幅羞惱的樣子看着九娘,眼角的餘光瞟到老夫人眼裡的冷淡,心裡一驚,表情就不太自然了,忙低下頭來。

只聽九孃的聲音繼續傳來,“大伯母,九娘可把梅子讓給八姐了,您可得多給八姐再備上梅子橘子。十妹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八姐可不得天天抱着梅子橘子吃個不停啊。”九娘笑嘻嘻的對着老夫人眨眼睛。

大夫人心裡惱怒九娘下她們母女的面子,但看老夫人一幅護着九孃的樣子,只能強顏歡笑道:“真真是咱們九小姐一張嘴,她一開口,我們就都是張嘴啞巴了。”

這話算不得好話,但長輩打趣小輩,九娘也奈何不得。

“你個促狹鬼!”老夫人用手指戳九孃的額頭,“看你大伯孃生氣訓斥你了吧。以後啊,就乖乖的當個小啞巴吧。”老夫人話一出口,大夫人面色就白了。這話可比剛纔自己說的話要重的多。

九娘父母俱在,且父親還是從四品的一方大員,沒得人家父母俱在,自己一個當伯母的教訓人家女兒的道理。且還有祖母教導這一說,自己剛剛那番話豈不是擺明了說人家父母祖母不會教導子女麼?

當下大驚過後就是埋怨,這個老太婆總是當着別人下自己的面子。這下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八娘討好被奚落,自己也被老夫人敲打,二房指不定怎麼看自己的笑話呢。

越想越氣,卻也奈何不得,只能硬着頭皮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母親知道我的,我,我這個人嘴笨。”老夫人也不理她,只坐在上座喝茶。

九娘藏住眼底的笑意,把十指豎在嘴前,甕聲甕氣:“九娘是個小啞巴。”心裡得意不少,哼,這個大伯母,平日裡仗着自己管家,沒人剋扣自己房內人的份例。

父親母親不在家,遠水救不了近火,祖母年歲大了,姨娘也勸着自己要忍。今日藉着這個機會,先給她個苦頭吃,反正爹爹母親快回來了,九娘有恃無恐的繼續作怪。

“噗,九妹這個樣子,太好玩了。”六娘忍不住笑道,“來,六姐給你糖吃。我看啊,不只是八妹吃醋,我們的小九也一股子酸味呢。”六娘拉了把九娘,輕輕的在她手心點了三下,事不過三。九娘看看六娘,一幅不好意思的樣子伏在六娘肩頭。

“祖母,別說八妹九妹,看着祖母誇十娘,我也醋呢。”六娘大大方方對老夫人道。

“一羣促狹鬼。快別鬧你祖母了。也不怪娘您誇十娘,十娘那孩子小小年紀,進退有禮的,可比家裡這幾個皮猴子穩重多了。就是我們六娘,平日裡看着穩重,可您看這不也原形畢露了。”二夫人笑着道,今天留下來真是留對了,這齣戲還真是精彩。

“我們六娘可比兩個小的穩重多了。今兒鬧了大半天也都累了,你們都回去歇着吧。六娘九娘留下陪老婆子我說說話,其他人散了吧。”老夫人慢慢說道。

八娘跟着大夫人走前,狠狠瞪了六娘九娘一眼。他們母女一走,二夫人帶着其他人也退下來,一行人漸漸走遠。

上房的風波,十娘自然不會知道,此時她正在自己院子裡帶着萬嬤嬤擺着香爐給母親上香。

“娘,你放心,我會過得好的,會過得比這府內任何一個人都好。”十娘默唸,雙手合十。

再睜開眼睛的時候,那點點悲傷已經不見了蹤影。萬嬤嬤知道,十小姐是真的長大了。從前那個單純活潑的十娘,在夫人離世的時候已經跟着走了。

現在的十小姐經過南山三年的歷練,已經不再是什麼都不懂的大家閨秀了。只有狠,只有堅韌,才能在這後院生存下來。萬嬤嬤看着才只有十歲的小姐,心酸不已。

“嬤嬤,我不在家,咱們院子辛苦你了。”十娘對着萬嬤嬤,還像從前一樣尊敬。萬嬤嬤是母親的奶嬤嬤,也是跟了母親一輩子的老人,當年護着十娘避過後院的各種暗害,是以十娘一向把萬嬤嬤當成自己的親人。

“小姐快別這麼說,都是嬤嬤無能,才讓小姐去南山那種苦寒地一呆就是三年。”萬嬤嬤心疼自責道。

“嬤嬤禁言,我去南山是爲母親守孝,也是爲了杜家祈福,沒有什麼辛苦之說。”十娘淡淡打斷嬤嬤的話。這後院,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就得爛到肚子裡。剛敲打了一個寶琴,又來了一個嬤嬤。十娘一時間有些頭疼,怎得她身邊的人都是這般口沒遮攔的人。

“小姐說的是,是老奴糊塗了。”萬嬤嬤一驚,猛然醒悟過來,這浣花院的動靜,各房可是都有關注。

“嬤嬤,先前我不在,這院子裡你也不好多管,我對你的要求只有守好這院子,守好我母親留下來的遺物。至於其他的,他們愛怎麼鬧就怎麼鬧吧。”

十娘想了想,有些話是得敞開了說,也讓各房知道,什麼是他們能動的,什麼是他們不能伸爪子的。

“是,老奴一直記得小姐的吩咐,夫人的東西誰都不能動,老奴幸不辱命。小姐,鑰匙給您。”萬嬤嬤從貼身的小襖裡掏出一把小巧的鑰匙,交道十娘手上。

十娘看着掌心的小把銀色鑰匙,擡頭直視嬤嬤,“嬤嬤,完璧歸趙還不是時候,你且看我把娘留下的東西完完全全的拿回來。到那時候,我們在開庫房看大戲。”十娘一笑,嬤嬤也跟着笑“夫人,你在天有靈,且看吧。”

“小姐,你身邊的幾個丫鬟,你準備怎麼安排,我聽入畫說,侍書和寶琴……”

嬤嬤想到跟着回來的幾個丫鬟,輕聲詢問。本來小姐身邊按例是四個大丫鬟,四個二等丫鬟,六個小丫鬟和院內婆子若干。現在寶琴被降爲二等丫鬟,四個大丫鬟裡就有一個空缺,一個處理不好,會引起混亂。

“讓入畫去管小廚房,茶水吃食一定要注意,別讓那起子小人鑽了空子。撫棋,屋子裡的大小事務都交給她,也算是歷練歷練。侍書,就跟着我吧,侍書心細穩重,不容易給人抓住把柄。寶琴,二等丫鬟給她管,儘快換上咱麼的人。請安的時候,讓她跟侍書一起跟着我,這丫頭嘴甜,跟各房打交道用她準沒錯。至於院子裡的事務,還要嬤嬤你多操心。只要沒有二心,你看着提撥,我必會重用。往後我們用人的地方還多。”十娘想了想,跟萬嬤嬤細細交代。

“嬤嬤,只一點,我容不下嘴碎的,告訴他們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都心裡掂量掂量。”十娘想起寶琴和萬嬤嬤,不得不再次敲打,以防生出事端。

“老奴省的,小姐放心。小姐,七日後,您就要除服了,你看要怎麼準備。”萬嬤嬤想到七日後的大事,又細細的問了十娘。

“嬤嬤不說,我也記得,我娘走了也三年了。除服後,我們得想辦法勸爹爹儘快去陳家下定。黎姨娘那,我們也要給她個回禮不是。看看新夫人進了門,把持爹爹後院的黎姨娘還怎麼張狂。”

萬嬤嬤看着小小年紀就一副成竹在胸的十娘,莫名的信服。

“嬤嬤,你附耳過來,咱們得商量下細節。”十娘悄聲道。

萬嬤嬤聽完後,拿着十娘又交還給她的鑰匙自去庫房取十娘吩咐的物件,內心暗暗道:且等吧。

且等新夫人入府,跟黎姨娘鬥吧。只有這樣,她們才能騰出手來,收回夫人留下的產業和陪嫁鋪子。

十娘生母陸氏,出身玉京望族陸氏,跟當今的順華陸氏同出一族,是陸順華的族姐。陸氏十五歲剛嫁入杜家時,也曾跟四房老爺杜賢學琴瑟和鳴,舉案齊眉。好景不長,一直無所出的陸氏,擡了自己的大丫鬟春芬爲姨娘,然陸姨娘跟夫人一樣,也一如所出。四年裡陸氏頂着巨大的壓力,求醫問藥,期盼爲杜四老爺生兒育女。

哪成想,在杜學賢中了庶吉士後,老夫人做主擡了黎氏入府,是爲貴妾。黎姨娘出身名門黎氏,雖然與當今的鸝順義也是同族,但黎姨娘孃家父兄皆亡,只餘一個寡母與幼弟依附族裡接濟過活。老夫人看黎氏好生養,遂擡入府來,給自己兒子做小。誰成想,黎氏入府三月即傳來喜訊,陸夫人強忍着嫉妒命人好生照顧。

黎氏卻恃寵而驕,處處尋陸夫人難堪,陸夫人只有隱忍。待到生產,雙胎落地,杜老爺大喜過望,當場擡黎氏爲側夫人,上族譜。產子又升側夫人的黎氏,更加肆意張狂。杜四老爺因是第一次有後,整天圍着兒子轉,去黎氏屋裡也多了起來。陸夫人驚怒交加下暈倒,大夫診斷下,才知有了身孕,也動了胎氣。

盼了那麼久纔有的孩子,陸夫人自然緊張萬分,在大夫說要靜心養胎後,甚至連房門也不太出,低調安胎。只爲一舉得男,爲杜家延續香火。然陸夫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待到生產,穩婆被黎氏收買,要讓她一屍兩命。

好在萬嬤嬤在緊要關頭髮現異常,迅速把有異心的穩婆甩出門去,陸夫人在萬嬤嬤的幫助下產下十娘和小少爺。但因孩子待在腹中時間過長的緣故,只十娘一人獨活。小少爺確是生下來就斷了氣,陸氏的身子也從此再不能生育。

吃了這麼大的虧,甚至險些喪命,陸夫人豈會善罷甘休,出月後她迅速收回內院管理權,又使出所有手段重新籠絡了杜四老爺。杜四老爺本就與陸氏有感情基礎,要不是一直無子也不會被老夫人強迫擡黎氏入府。對黎氏,杜老爺是感激的,因爲她爲他延續了香火,但說到寵愛,實則不多,黎氏也不過是仗着自己的肚子耀武揚威。

因着生產時的混亂,待到萬嬤嬤想起那個穩婆時,穩婆已畏罪自殺,證據也就不了了之。拿不到證據,陸夫人知道黎氏也是個有手段的,於是開始不動聲色打壓黎氏。

一時間黎氏在杜府舉步維艱,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黎氏的次子因爲一次小小的風寒,滿歲即殤。經此事後,黎氏收斂起張狂,在陸夫人跟前小心伺候,兩人心裡都明白,鬥爭纔剛開始。

後院的女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從來後院就沒有乾淨的時候,爭鬥更是非死即傷,就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此後七年,兩人明爭暗鬥,一直是陸夫人略勝一籌。陸氏和黎氏一個有寵一個有子,老夫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三年前,陸夫人染病去世。黎氏纔算是正在的在杜府四老爺的後院一支獨大。

十娘當時只有七歲,陸夫人去世後,十娘在府內半年間被暗害不下十次。十娘跟萬嬤嬤商量後,帶着丫鬟求到老夫人處,自請爲母親去南山守孝,爲家族去南山祈福。

老夫人本想把十娘接到身邊教養,十娘把母親陸夫人的陪嫁鋪子拿出來兩個,懇求祖母幫忙打理,自己卻一心求去。老夫人只好派護院下人一起隨十娘去南山。

十娘再次回憶起嬤嬤講給自己聽的往事,朝着偏院的方向一笑,黎氏,等着收我的謝禮吧。

七日後,除服禮畢,四房正院,十娘同着父親杜四老爺的面,送予七少爺杜子君一方徽墨,說是代替母親給七少爺的賀禮,唯望七少爺治學上進,跟父親一樣,少年得志,得中秀才。

七少爺看着十娘送上的徽墨,笑着推辭“多謝十妹相贈,但這徽墨想必是母親留給十妹的,君子不奪人所愛”隨之不在意拎起墨匣,又把墨匣合上遞給了十娘身後的侍書。

杜四老爺看着徽墨匣,良久纔回神,對着七少爺不在意及推辭舉動皺眉,而後呵斥“混賬東西,你就是這麼對待你嫡母的賞賜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長者賜不敢辭,你倒好,不但要推辭,還輕視你母親的遺物。罰你去祠堂向你母親請罪,你可服?”

看着長子跪在地上不服氣樣子,不由得怒火更勝。待要繼續呵斥,就聽到黎氏勸阻的聲音和十娘輕聲叫喊。

“老爺,您是知道子君的。子君一向懂事,這次的事情,子君也是好意。十娘把姐姐的東西拿出來給子君用,子君也是心疼十娘小小年紀就沒了母親,不忍心嫡母留下的東西讓他自己糟蹋了,故而推辭不受。絕無不敬嫡母之意,望老爺明察。”

黎氏聲音不大,但句句話滴水不漏。一時間,杜四老爺遲疑了。

“父親,是女兒不孝,一回家,就給父親側夫人七哥添麻煩,讓父親煩心了。側夫人說的是,七哥是疼我的。也必然不會不敬嫡母的。母親在世時,常說望七哥像父親一樣讀書識字,做錦繡文章。當時女兒和七哥還小,母親就說等我們長大了,最好的徽墨留給七哥。女兒一看到七哥,一高興就想着必不能辜負母親生前的意願,就讓嬤嬤開庫房找出了母親當年送予父親的一模一樣的徽墨。卻忘記了,七哥心疼女兒就像女兒掛念七哥一樣,是女兒的錯。請父親莫責罰七哥,女兒收回徽墨就是。咱們一家人萬不可因一點子徽墨而大動干戈。”

十娘跪在七少爺身邊,一臉懇切。

“罷了,十娘起來,你也是一番好意。七郎也起來吧,祠堂就免了,罰你抄寫禮記三遍,供奉你母親牌位前,就當是爲你母親盡孝了。十娘來,跟父親去你母親那,這麼久沒回來,陪父親說說話。其他人都散了吧。”

杜四老爺疲憊的站起身來。十娘向側夫人七少爺行半禮後,捧着徽墨匣子,上前跟隨父親向母親生前居住的恬然居走去。

“你母親生前最愛菊花,她常說菊是花中隱士,恬淡寧靜,內心方能淡泊致遠。十娘喜歡菊花麼?”杜四老爺帶着十娘穿過一片菊花地,推開了以前曾經推開過無數次的房門。

十娘沒有回答父親的問題,而是放開扶着父親的手,快步走進母親的屋子,把徽墨匣子輕輕放在桌子上,點起了一角宮燈,琉璃宮燈映照着十娘恬淡的眉眼,白色衣裙隨着晚風飄蕩。

十娘沒有回身,背對着父親杜四老爺輕聲道“娘,以前總是點着一角宮燈等父親回家,娘不在了,十娘爲父親點燈。”杜四老爺看着十娘身影,眼圈暗暗變紅。十娘越長越像亡妻陸氏,讓人心疼。

杜四老爺緩緩走上前去,摸了摸十孃的頭,坐在一旁,看桌上的徽墨匣子。徽墨匣子是用上好的紫雲木做成,不用打開杜四老爺就能回憶起匣子內裡的情貌。

那還是陸氏剛嫁進府時的往事了。

當年兩人夜讀,嬌妻紅袖添香,有回剛好墨用盡,她就送自己一方徽墨,自己高興下回送她一精緻妝匣。後來發現她按着他送的匣子的樣子打造了各種匣子裝各種物件,有墨匣子,有首飾匣子,有畫匣子,都是上好的紫雲木。

自己打趣她喜愛紫雲木成癡,她卻說“相公,我纔不喜歡紫雲木呢。我是喜歡相公送我匣子時的那種心情啊。我有這麼多匣子,就有這麼多喜悅啊。這樣子,相公也會喜悅啊”

杜四老爺在陸夫人去後,不忍在看紫雲匣子想到亡妻,是以三年來從不用任何關於紫雲木的物件。看着小女兒捧着紫雲匣子的小心翼翼,想到兒子的滿不在意,心裡還是有了淡淡的隔閡。終究不是親生的就是養不熟,夫人的好心,怕是白費了。也好,不誠心期盼的東西,不給也罷。

шωш●t tkan●℃O

“十娘,怎麼想起給你七哥徽墨?”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兒,杜四老爺覺得有些事情,得教給女兒知道。

“父親,你別生氣了。女兒就是覺得徽墨配七哥,沒想到七哥體諒女兒反而是女兒考慮不周了。那父親,這方徽墨給您用吧。您一定能用徽墨給咱們杜家爭光添彩的。”十娘捧起墨匣恭恭敬敬的遞給杜四老爺。

“父親不怪吾兒。十娘乖,父親收下了,父親很喜歡你和你母親送的禮物。”杜四老爺接過紫雲匣子和匣子裡的徽墨。

“父親,你想母親麼?”十娘伏在父親的膝頭。杜四老爺撫摸着十孃的頭,手裡一頓,又繼續輕拍。

“天晚了,十娘回自己的院子休息吧。改日父親休沐,帶你去你母親的莊子上耍。”杜四老爺像是不在意十孃的問題,輕推十娘回去休息。

十娘看父親神色,起身告退“那十娘回去了,父親也早些安置吧。”

幫父親闔上門的剎那,十娘透過門縫看着抱着紫雲木匣子的父親,眼圈紅了,內心震動但不動搖“父親,對不起。”

誰也不知道這夜發生了什麼,只聽說杜府四老爺,正七品翰林院編修杜賢學在正房先夫人陸氏的恬然居一夜未眠。只有四老爺自己知道,他用十娘送的一方新徽墨寫下了“孤身徹夜不成眠,輾轉反側起相思”兩句詩,放入紫雲木匣子內,收好保存,此生再未開匣一次。真真是竟夕輾轉起相思。

第94章 知音少絃斷誰聽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4章 今朝暗算當時事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36章 雲渺人遙思君康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章 花開猶似十年前第47章 女心傷悲媵同歸第1章 枯木朽株槍林逼第34章 美人和淚斷腸辭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26章 雷怒直上幹雲霄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41章 峰迴路轉又見君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5章 君心與妾既不同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9章 一解雙徵謀略早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55章 潤物無聲潛默化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61章 春水亂擾幾時休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章 香燈半卷流蘇帳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4章 夢連環歸計風華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25章 君心與妾既不同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39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62章 子梨夢塵長悲嘆
第94章 知音少絃斷誰聽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4章 今朝暗算當時事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36章 雲渺人遙思君康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1章 花開猶似十年前第47章 女心傷悲媵同歸第1章 枯木朽株槍林逼第34章 美人和淚斷腸辭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26章 雷怒直上幹雲霄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41章 峰迴路轉又見君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5章 君心與妾既不同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9章 一解雙徵謀略早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48章 撥雲見日情畢露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55章 潤物無聲潛默化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76章 青女月下雁南飛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61章 春水亂擾幾時休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章 香燈半卷流蘇帳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24章 夢連環歸計風華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25章 君心與妾既不同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39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62章 子梨夢塵長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