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雲渺人遙思君康

bookmark

36、

宮裡的日子過得漫長,眼下是熙嘉二十四年十月末。

自睿帝出巡行宮洛城,再到帝駕從鳳陽回京,前後三月有餘。皇后長時間離宮未歸,瑤華宮作爲代掌鳳印的淑佳夫人的寢宮,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這些日子,隨着睿帝迴鑾,嬪妃們轉移了關注對象,日漸消停下來,瑤華宮才得以安寧。

瑤華宮的安寧,對比着其他宮室的焦急,顯得突兀。自永壽宮蕭氏自盡後,皇帝心情不好,一直未踏足後宮。渴望得到皇帝寵愛的嬪妃們在焦急,也無可奈何。

皇上忙着前朝政務,夜裡就宿在養心殿。無詔不得入養心殿的規矩她們還是得守的。

唯一一個能自由出入養心殿的人,眼下正忙着養胎,卻是不願意出入養心殿爲杜家和自己招惹怨氣甚至結仇的。

這一日,十娘閒來無事,由若敏陪着在宮裡散步,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內宮一角的南華池。

秋天的南華池,蓮花都謝了,不復夏日的生機。放眼望去,滿池荒蕪。岸邊氣溫比別處略低些,一陣風吹來,吹皺了一池秋水。

若敏摸摸十娘冰涼的手,向司槿望去,司槿會意,自回去取披風來。

若敏看十娘望着湖水發呆,遂勸道,“主子,秋天涼,這南華池又寒氣入骨,您還懷着小主子,呆久了身子不好,咱們回吧。”

“無妨,這夏日裡滿宮嬪妃都擠着來的地兒,現如今倒是清淨。”十娘笑笑,“本宮不靠近水,咱們就在這附近走走。總待在屋子裡,怪悶的。”

“那奴婢扶您去亭中坐坐?”若敏打量了四周後,對着十娘道。

離南華池不遠,就是陶然亭。聽到若敏的話,畫屏悄悄的帶着小丫頭去那邊收拾。夫人現在身子重要,容不得有一點閃失,她們這些做下人的需得時時關注,照顧周全。

“走了會子,確實有些乏了。那就去歇歇腳,把辛巳叫來,本宮有事吩咐他。”

“辛公公出宮去了,您有什麼吩咐的,吩咐奴婢也是一樣的。”若敏想了想答道,“今兒是三十,咱們宮裡該去採購的日子。”

“三十兒了,這都?”十娘想到宮外辛部每月三十彙報消息的日子,敲敲頭,“那等他回來了,讓他來見本宮。”

“奴婢記下來。”

若敏扶着十娘,不一會走到了陶然亭。服侍着十娘坐在鋪着軟墊的石凳上,從石桌上取來羊乳端給十娘,“您趁熱喝,暖暖身子。”

“行了,你也忙了一路了。有她們伺候,坐下來陪本宮歇會兒。”十娘接過盛着羊乳的玻璃盞,對若敏吩咐道。

她這一胎,來得出乎所有人意料。自從有了六皇子後,皇帝召她侍寢倒是沒有前些年頻繁,每月也有固定的日子去她宮裡。平時二人倒是在養心殿見着的機會居多。

西北杜家的勢力,被皇帝收回了四成,餘下的都在三哥手裡。許是因爲杜子誠的死和西北大捷中杜家的英勇表現,皇帝對她倒是又重新信任起來。

有子有女傍身的她,倒是不在意皇帝是否留宿瑤華宮。平日裡皇帝留宿,也總會賜下湯藥。倒也省了她在私下配藥避孕。

二子二女的她,在內宮子嗣上算是獨一份的。她沒打算在給皇帝生孩子。一來,是年級大了,不適宜在冒着危險生育;二來,如果再是皇子的話,遭人記恨。

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西北和親的人選定下來後,皇帝爲了安她的心,爲了安撫杜家,曾長時期的逗留她的宮裡,過後又未曾賜下湯藥。她被皇帝跟着,又忙着打理公主出嫁的事宜,也就忘記了服藥。誰承想,就那麼巧,有了這孩子。

這孩子也是個乖巧的,在母妃的肚子裡從不鬧騰。懷孕初期,也沒有懷他哥哥姐姐時那些嘔吐吃不下東西的症狀。

皇后失蹤、皇帝行宮出行安排、玉京世家政鬥、內宮勢力洗牌、逼死太后,這樁樁件件的大事,都讓她勞心勞力。可孩子愣是沒有讓她吃一次苦頭,依然安安穩穩的在她肚子長大。

快五個月的身孕,這段日子安定下來了,他纔開始偶爾在他肚子裡翻身,她也能感受到他的胎動。那種血脈相連的感覺,每一次都能深深的感動她。

司槿拿着披風進來的時候,就看到夫人溫柔的扶着肚子,在發呆。輕手輕腳的把披風遞給若敏姑姑後,退到一邊去。

若敏把一件孔雀翎的披風給十娘裹上,打斷了十孃的手下的動作。

“你倒是仔細,哪裡就冷到我了?”十娘指着司槿笑罵,“偏還讓她巴巴的跑回去。也難爲她,倒把這件孔雀翎找出來了。”

“這件孔雀翎的往日沒見娘娘穿過,這件披風可是娘娘的心頭好,平日不捨得穿?”畫屏看若敏和司槿都不言語,忙笑着接話。

“說起來,本宮進宮的時候,這孔雀翎是帶進來的爲數不多的衣裳之一。是本宮祖母賞的,家裡的衣物總是愛惜些。後來有一回,穿着去御花園逛,不小心被樹枝刮破了大洞,本宮別提多心疼了。”

“所以娘娘就收起來不捨得穿了?”畫屏問道,“可奴婢並未看見披風上有縫補的痕跡。”

“當然沒有,傻丫頭。這件孔雀翎根本就不是本宮帶進宮的那件。”十娘緊了緊身上的披風,“這是皇上賞給本宮的。”

“皇上賞賜給您件一模一樣的?”畫屏笑吟吟的問,“皇上對您真好。”

“是啊,真好。皇上看到我在御花園那顆梨花樹下急的想哭,就賞賜了本宮一件一模一樣的孔雀翎。那件舊的孔雀翎……”

“那件舊的怎麼樣了?”

“那件舊的也着宮裡的繡娘幫着本宮縫補的看不出痕跡。”十娘放下玻璃盞,用帕子擦拭嘴上的痕跡。

“那娘娘不是有了兩件孔雀翎,爲何不見娘娘穿?娘娘又爲何能分辨出哪一件是新,哪一件是舊?”畫屏好奇的問道。

“畫屏!”若敏打斷畫屏的話,“主子的決定是你能置喙的?”

“若敏,沒事的。”十娘對着畫屏道,“你這性子得改改,太好好奇不是什麼好事。改明兒出了宮嫁了人,再這樣會吃虧的。”

“奴婢,奴婢不嫁,奴婢一直伺候您。”畫屏聽聞十孃的話,呆愣片刻後,跪在地上,“您不讓奴婢多問,奴婢就不多話了。求您別敢奴婢走,奴婢就想留在您身邊。”

“你這丫頭,到底是想留在本宮身邊,還是想留在宮裡啊?”十娘笑着打量聽到她的話後發抖的畫屏。

“起來吧,本宮不過是句玩笑話。到你出宮還有段日子,本宮就算體恤你,也不能提前放你出宮去與家人團聚。”

“謝娘娘,奴婢再也不敢了。”

“兩件孔雀翎原也沒有什麼分不清楚的。舊的那件,前些日子就被你入畫姑姑帶去了昆桑,說是不在本宮身邊了,留個念想。至於本宮爲何不穿它,你瞧瞧本宮披風的數量,能穿得過來麼?”

“三皇子孝順,您的披風,他每年都送新的。”司槿讚道,“奴婢先前纔打發人晾曬了那些披風。擱起來的時候,是底下的小丫頭收的,放亂了順序。奴婢方纔急着過來,是以拿了這件。倒叫您傷感了。”

“不礙的,你入畫姑姑跟着小七,兩個人相互照顧,本宮才放心不少。”十娘對着司槿擺擺手,“倒是你,出去可有一會子了,找披風花了那麼大的功夫?”

“奴婢出門的時候,碰到了路公公。”司槿看了看十孃的臉色,不敢再說話。

“可是皇上要宣召嬪妃侍寢,需要本宮用印?”十娘倒是一瞬間想到了小路子的來意,既然不是汪朝聲那邊過來,那就是皇上要宣召高位嬪妃。她拿着鳳印,於情於理都要知會一聲她。

“路公公說,皇上在養心殿接到鳳陽的摺子,二皇子收復了南鑼失守的一座的郡縣,皇上宣召了德莊夫人養心殿伴駕,晚上該是會留宿麟趾宮。”

“知道了,本宮回宮就宣召彤史,如實記錄。”十娘看着小心翼翼的宮裡衆人,笑道,“你們一個個的,不知道的還以爲主子懲罰你們了呢。皇上愛上哪宮就上哪宮,是本宮能置喙的。別給本宮丟臉了,都打起精神來,剛乾嘛幹嘛去。”

“主子還要在做會麼?”若敏看十娘一副無事人的樣子,開口問道。

心裡不由得有些埋怨皇上。夫人還懷着他的孩子,爲着他在孕中奔波,幫着他拔除了世家的勢力。他倒好,就因爲夫人執意查明三皇子墜馬的真兇,讓他逼死了太后,就對夫人不聞不問的。

若敏這些埋怨十娘不知,十娘自是再一次撫上了小腹,心裡說道,寶寶,阿孃疼你。

“回吧,出來也有一會子了。小六找不到本宮,該鬧了。”十娘伸出手,讓若敏扶着站了起來,走出涼亭。

再望一眼南華池的池水,一首詩不經意間吟出,“暮日秋水飄然過,翠亭碧影悠對雲,過盡千帆無蹤影,雲繞池霧祝君康。”

說到底,誰離開誰又過不下去呢?

回去的時候因爲記掛着六皇子,自然速度就要快上很多。

十娘回宮後,沒有看到六皇子的身影,遂派人去尋他。自己進入內殿更衣。

等換了一身輕便的裝束,卸去滿頭的髮飾,就由司槿扶着去了正殿。這時候三皇子也該下朝過來請安了,八皇女也會趕在這時候過來看母妃。

十娘還未踏入正殿,就聽到了一大一小的聲音,嘴邊不由得蕩起笑意。

六皇子慕靖又在纏着哥哥說話,三皇子無奈的哄弟弟的聲音也傳入耳中。

“哥哥,什麼是‘玉不琢,不成器’?什麼又是‘人不學,不知義’?”六皇子用稚嫩的聲音請教哥哥《三字經》。

“這句話是說,玉不打磨雕刻,是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是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的。就好比靖兒,如果不學習規矩,我和你八姐給母妃請安的時候,你就只能看着,別人就會說你不懂禮儀,說母妃不懂得教導兒子。”

慕遙解釋完三字經中句子的意思後,又舉了個例子,想讓弟弟更加明白。可是,他高估了他弟弟的智慧。下一刻,聽到弟弟的提問,他就恨不得方纔什麼都沒說過。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說我如果不好好學習,那就是‘養不教,父之過’,可是書上明明說是‘父之過’啊,那不是應該是父皇的過錯麼,爲什麼別人會說是母妃的過錯呢?”

“厄,這個麼,父皇忙,就……就是母妃的過錯了。”慕遙的聲音不自然的卡殼,弟弟的問題太難回答了。

父皇是皇帝,皇帝怎麼會錯了。皇帝錯了,也是因爲別人沒有提醒他,他才犯錯的。更何況,皇子啓蒙前,都是母妃在教導。只是這些話,告訴弟弟,弟弟也不懂。

“混小子,接着編排,你弟弟這麼小的人,當真了,朕看你怎麼收場?”一道帶着調侃意味的聲音傳來,讓十娘吃了一驚。

他不是應該在養心殿,由德妃陪着批摺子麼?

來不及思考,就聽到他的聲音繼續往耳邊鑽。

“靖兒,到父皇身邊來。你哥哥唬你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說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靖兒也只有讀書知禮,才能幫父皇和哥哥分憂。”

“靖兒好好讀書,靖兒幫父皇和哥哥。”慕靖小大人一樣重複皇帝的話。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是說: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成才的必經之路。對你的嚴格要求雖然是阿爹阿孃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我們的苦心,這樣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那這裡的父,不僅僅是指父皇,也指母妃。父皇不在,母妃在,別人當然會說母妃沒有教好我。兒子懂了。謝謝父皇。”

“靖兒真棒。去,把你母妃拉進來,她在殿外不忍心打擾你請教學問,站了好久了。”

第37章 向人微露丁香顆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34章 不恨西風夢成今第63章 香燈半卷流蘇帳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24章 遇事且說三分話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31章 金翠羽聲寒月夜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40章 山林月夜凌花開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33章 艱難世事危心力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18章 一諾泰然若九鼎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1章 枯木朽株槍林逼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41章 簪紱光輝與禮儀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10章 餘分閏位僞亂真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59章 眼底分分幾合休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71章 暗將往事思量變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6章 郎意濃妾意濃耶第51章 狹巷勇猛相接處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45章 卻陷人心危險頭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
第37章 向人微露丁香顆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34章 不恨西風夢成今第63章 香燈半卷流蘇帳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24章 遇事且說三分話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31章 金翠羽聲寒月夜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40章 山林月夜凌花開第3章 山北山南總是烽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33章 艱難世事危心力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18章 一諾泰然若九鼎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1章 枯木朽株槍林逼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41章 簪紱光輝與禮儀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10章 餘分閏位僞亂真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59章 眼底分分幾合休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46章 誓守足兮洗血道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第2章 竟夕輾轉起相思第21章 禁裡疏鍾官舍晚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32章 手揮大風平天下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71章 暗將往事思量變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16章 郎意濃妾意濃耶第51章 狹巷勇猛相接處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45章 卻陷人心危險頭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