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朝議分封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乃前隋齊國公、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長孫無忌小妹。

前隋大業初年,長孫晟與唐國公李淵交好,兩家便爲子女定下婚約,許長孫家幼女觀音婢於李家次子李世民。

大業五年,長孫晟故去,觀音婢便隨其兄長孫無忌居於舅父高士廉府上,也就是在此時,長孫兄妹便已與李世民相識、相知,謂之青梅竹馬。

而後待觀音婢長成,一十三歲的豆蔻年華之時,便由舅父高士廉主張,依長孫晟所定之婚約,嫁於時年十六歲的李世民,而後兩人一路相扶至今。

以爲妻者而論,長孫皇后謂之賢妻良母分毫不差,以皇后而論,長孫皇后爲李世民主政後宮,護庇忠良,堪爲千古賢后,縱論古今,亦少有能及者。

於長孫皇后而言,李恪也是頗多敬意,只是無奈,李恪其志不小,不甘爲一親王而已,故與長孫皇后生來便是相對,也無他法。

李恪可以對付李承乾,可以對付長孫無忌,但在面對長孫皇后時,卻有了一種無力之感。

在李恪的眼中,長孫皇后就像是一座擋在在奪儲之路上的一座大山,想搬,卻難搬動,甚至可以這麼說,李恪要做儲君,最難對付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那個看似離朝局深遠,但實則身處正中,甚至一句話便可定鼎朝堂的長孫皇后。

所以李恪要破長孫皇后的局,決不能與長孫皇后硬碰,他動不得,也動不過,便只能借滿朝文武之力。

貞觀七年末,三日後,旬日大朝。

太極宮,兩儀門,李恪正立於門外的宮道之上,時不時地擡頭北眺,似乎在看着什麼,心沉靜如水,一如七年前,李世民東宮登基時,重明門外的那個懵懂少年。

只不過如今,李恪的處境卻已與當年大不相同,現在的李恪立於宮門之下,已不再會遭人無視,更非那個煢煢獨立,形單影隻,只能看着李承乾左右逢源的漢中郡王。

現在的李恪已然是朝中最爲尊貴者之一,不止是血脈,更是權位,現在的李恪無論站在何處,身後都會不經意地聚集起一團人,他們既是與李恪親近的朝中大臣,李恪的好友,他們更有一個相同的名號:“楚王黨”。

這些人中有淮南、江南籍的文臣,也有府軍統將,還有朝中重臣,這些人與李恪站於一處,和不遠處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相互呼應,竟已成三足鼎立之勢。

盞茶之後,隨着一聲鼓響,兩儀門洞開,滿朝文武依次序魚貫而入,於兩儀殿上分文武大臣,宗室勳親而列。

李恪身爲皇三子,楚王,當屬宗親,本該位列太子李承乾之後,但李恪有身兼任實職,官拜揚州大都督,右驍衛大將軍,至於驃騎大將軍之勳,更在滿朝武臣之上,故而便列於李靖之前,站武臣班首,於李承乾左右並列。

李承乾與李恪一向不和,看着李恪站在自己的身旁,心中自然不悅,一聲輕哼,以餘光撇了李恪一眼,便扭過了頭去。

李恪耳目聰穎,李承乾的模樣也被李恪看在了眼中,李恪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小弟出鎮在外,近一載未見皇兄,皇兄一向可好?”李恪站在李承乾的身旁,對李承乾笑着拱了拱手道。

李承乾看着身旁的面帶笑意的李恪,還未開口,眼中已經帶上一絲恨意。

李恪廬州遇刺,誰最冤,自然是李承乾最冤。

李恪遇刺,和李承乾根本全部半分關係,但就因爲李承乾酒後隨口一句,便被侍御史權萬紀參劾,而後又被李世民呵斥,險些丟了太子之位。

而如今,他雖然保住了儲位,但他的朝野風評已然差到了極點,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一個人,那便是李恪。

不過眼下正在朝會之上,衆臣當前,李承乾雖對李恪頗爲憤恨,但還是拱了拱手回道:“有勞三郎掛懷,本宮尚好。”

李恪似模似樣地接着道:“皇兄安好便好,如此我在揚州也就放心了。”

李恪的野心不小,雖從未表於朝堂,但李承乾又豈會不知,李恪早對李承乾坐下的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又怎會盼地他一切安好。

李承乾看着李恪假惺惺的模樣,心中便不由地生起了一團怒火,輕微地悶哼了一聲,道:“三郎遠在淮南,還是關心着自己便是,否則沉迷女色,再如江陵那次,恐怕就無人能救得你了。”

李恪風流好色之名,本就傳於長安,又經蕭月仙一事後,便就更加坐實了,李承乾這麼說李恪,多半也是爲了膈應李恪。

不過李恪對此倒是毫不在意,非但臉色未有半分不悅,反倒笑道:“說起此事,我倒想了起來,我與平康坊擷玉樓的主事相熟,此番回京,擷玉樓的主事還特命人來問,擷玉樓中近來新了幾位姿容絕佳的清倌人,邀我前往賞鑑一番,我欲請皇兄同往,可好?”

李承乾聽了李恪的話,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李承乾酒後醉言外泄,權萬紀收到檢舉密信的地方便是在平康坊,在李承乾想來,泄密之人興許便是那日在東宮侍酒的兩個清倌人之一,李恪現在當着李承乾的面又提及此事,簡直就是在揭李承乾的短了,李承乾的臉色頓時又難看了幾分。

李承乾面色暗青,正要再回李恪的話,可就在此時,李世民已經自殿後走了進來。

李世民剛一進殿,便看到了在衆人最前,李恪和李承乾二人正靠着說話,只當兩人正是兄弟閒談,於是笑着問道:“太子和楚王正在商談何事,可否說於朕聽聽。”

大唐立國之初,君臣和睦,哪怕是朝會之上也隨意許多,並無太多規矩,君臣之下信口問話也是常有的。

李恪擡頭看着李世民,笑着回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與皇兄一載未見,方纔正商議着待朝會散後往東市尋個酒肆小酌上兩杯,以敘手足情誼。”

在朝臣面前,李世民自也是望着諸位皇子兄弟和睦,李恪的話正中了他的心窩,叫李世民聽着很是舒坦。

李世民笑着回道:“你和太子手足情深,想着小酌敘舊自無不可,不過此事你們大可朝後在議,朝堂之上議論此事成何體統?”

李世民的話聽着雖是在訓斥李恪,但衆人聽在耳中,卻也能聽出李世民對李恪的寵愛。

李恪應道:“父皇說的是,兒臣受教了。”

李恪之言剛落,李世民便又接着道:“今日你既在朝,朕也正有一事與你想幹,要於朝中商議,你便也一同聽着吧。”

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九章 尋機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四章 陰山下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十章 拉攏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章 墜馬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六章 佯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六章 質子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十六章 殺機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十三章 拜師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二十章 敲打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一章 定帥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六十章 密信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
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九章 尋機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四章 陰山下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七十八章 換將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五十三章 父子三人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十章 拉攏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章 墜馬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六章 佯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十六章 質子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十六章 殺機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十三章 拜師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二十章 敲打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一章 定帥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六十章 密信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