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密信

臨江宮書房中,李恪正在看着東南各處軍府送來揚州大都督的奏本。

李恪回京不過兩月,但正值歲末多事,揚州大都督府麾下一十六州,一十八處統軍府遞上的奏本已經積壓了許多,李恪看了半日,也纔看了還不過一半。

“殿下,姑蘇府統軍段璀求見。”王玄策進了書房,對李恪道。

“段璀?他急着來見本王作甚?”李恪聞言,放下了手中的奏本,對王玄策道。

段璀其人,李恪雖不甚熟悉,但畢竟在他麾下,多少也知道一些。段璀雖名聲不顯,但其兄段雄段志玄卻是位高權重,聲名赫赫。

段志玄是武臣,尤其是近來段志玄新加西海道行軍總管,統西北涼州之兵,是李恪身爲皇子,對這樣手握重兵的邊帥便更需謹慎幾分。

段志玄不主動向他示好,李恪便不能主動拉攏段志玄,以免引起李世民的忌憚,段璀是段志玄親弟,李恪對他的態度也是一樣。故而當李恪聽到段璀求見時,本能地有幾分疏遠。

王玄策道:“段璀帶了一樣殿下萬萬想不到的東西來見殿下。”

李恪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奇色,不解地問道:“何物?”

王玄策回道:“左遊仙的屍首。”

李恪聞言,臉上露出滿滿的訝色,他萬萬沒想到,段璀竟是帶了左遊仙的屍首來見他,李恪問道:“可是真的?”

王玄策道:“席將軍已經親眼看過了,是真的。”

李恪麾下衆人,識得左遊仙的只席君買一人,席君買與李恪曾一同親眼見過左遊仙,故而識得,席君買既然見過了,自然不會假。

“傳!”李恪對王玄策吩咐道。

“諾。”王玄策應了一聲,下去帶了段璀進來。

片刻之後,段璀便跟在王玄策身後,隨王玄策進了書房。

“末將段璀,拜見大都督。”段璀入內,對李恪俯身拜道。

李恪擡了擡手,示意段璀起身,問道:“本王聽聞你將左遊仙的屍首帶來了?”

段璀回道:“末將得知軍械丟失後,便親自帶人大索蘇州上下,昨日早間得到消息,在蘇州穹隆山郊發現一衆可疑之人,故而帶人前往擒拿,將其斬殺。”

李恪問道:“除了左遊仙的屍首,可曾追回丟失的軍械?”

左遊仙固然是逆賊,李恪也欲擒之,但此事不急於一時,眼下火燒眉毛的是軍械丟失一事,若是此事再不解決,恐怕長安那邊就不太平了。

段璀回道:“末將無能,只見得賊子其人,未見得丟失的軍械。”

李恪接着問道:“那可有活口?”

段璀回道:“那些逆賊蠻橫,仗着手中刀劍與末將纏鬥,廝殺良久,末將擔心麾下士卒多有死傷,故而下令射殺,未留活口,還望大都督勿怪。”

若有活口,自然可以自他們口中問出東西的去向,可那批軍械本就是被段璀藏了起來,段璀既然伏殺了左遊仙一衆,又怎敢留下活口帶到李恪的身邊,給自己留下禍根。

李恪聽了段璀的話,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左遊仙已死,那羣逆賊中又無活口,若那匹軍械真的是被左遊仙劫走的,可就是死無對證了,再想找回便是難比登天。

可偏偏段璀說的也是,他下令射殺逆賊是爲了保住麾下士卒的性命,李恪拿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一旁的王玄策看着正在同李恪答話的段璀,卻隱隱覺着有些不對,想了想,對李恪道:“殿下,臣有一事想同段將軍相詢,不知可否?”

當着段璀的面,王玄策打斷了李恪的問話,李恪知道王玄策必是有要事相問,故而如此,李恪道:“先生但問無妨。”

王玄策得了李恪的話,對身旁的段璀問道:“不知段將軍是何時、何處尋得的這些亂賊?”

段璀回道:“是在昨日午時,穹窿山腳下燕子谷,末將不止尋得了這些反賊,還發現了押送軍械專用的馬車,只是末將發現時這些馬車上的木箱已經空了,軍械已不知所蹤。”

王玄策聞言,點了點頭,接着道:“那不知將軍射殺的亂賊又合計幾人?又是作如何處置的?”

段璀回道:“那日末將率軍在燕子谷射殺的亂賊連左遊仙在內,合計八十三人,已盡數就地掩埋。”

“八十三人?”李恪聽了段璀之言,口中輕輕唸叨了一聲,擡頭和王玄策對視了一眼。

王玄策只這麼一問,李恪便明白了王玄策的意思。那日段璀射殺了左遊仙,動用的必是姑蘇府的府軍,只要李恪想問,便能將人傳來問個仔細,在這亂賊的人數之上,段璀萬萬沒有造假的膽子。

可問題就出在這人數上,若說只有數人,他們負隅頑抗,只能將亂賊擊殺,這還說的過去,可八十餘人,難道都是亂賊死忠不成,想要生擒數人也是不能嗎?

李恪嘴上雖然沒說,但心裡對段璀已經多了幾分不滿。

李恪還在想着段璀方纔的話,突然又想到了什麼,於是連忙問道:“你所射殺的人中可有女子?”

李恪這麼問,自然不會是在關心這些叛賊有否女子,他關心的是蕭月仙是否在其中,段璀也知道李恪的意思,於是回道:“殿下所問可是蕭月仙?”

李恪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並未作答。

段璀見狀,回道:“末將不知蕭月仙的模樣,不過那日射殺的八十三人均爲男子,未見女子。”

李恪問道:“如此說來蕭月仙不在其中了?”

段璀回道:“末將無能,未能斬其賊首,確不在其中。”

李恪聞言,也不知是不是因蕭月仙於他有救命之恩的緣故,知道蕭月仙無恙,心中反而輕鬆了一些。

段璀站在李恪的身前,擡頭看着李恪,慢慢的,臉上卻露出了一絲難色。

段璀支支吾吾地對李恪道:“末將在搜左遊仙身的時候還發現了一物,不知當不當講。”

李恪看着段璀欲語還休的模樣,明擺着是等着李恪問話,李恪擺了擺手道:“講來便是。”

段璀從衣袖中取出了一封袋口封了蠟的密信,對李恪道:“末將在左遊仙的身上發現了一封密信,這信封上的收信之人竟是太子殿下,還望殿下閱覽。”

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四章 易爵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六章 加註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章 分封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四十章 定儲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九章 鹽行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十八章 請旨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三章 李世民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七章 命格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十九章 醉客第五章 玄都觀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十九章 夏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十七章 仙娘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十九章 夏乏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章 相爭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
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四章 易爵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六章 加註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章 分封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四十章 定儲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十九章 鹽行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十八章 請旨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三章 李世民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七章 命格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十九章 醉客第五章 玄都觀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十九章 夏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十七章 仙娘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十九章 夏乏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章 相爭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七十章 雍王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