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浚稽山陷

一座浚稽山,區區四萬自各部拼湊而出的薛延陀士卒,生生拖了李恪六萬河東精銳數日的功夫,靠的無非就是這條達布河。

如今達布河已入唐軍之手,唐軍和薛延陀人短兵相接,幾日折騰下來,早已疲憊不堪的薛延陀人哪裡還是唐軍的對手,不過片刻的功夫,薛延陀人便退出了達布河北岸,轉而向後奔逃。

李恪又怎會給薛延陀奔逃至後,重整旗鼓的機會,李恪看着潰逃向北的薛延陀敗兵,留下阿史那忠在此收拾殘局,自己親自帶着人追了上去。

薛延陀兵敗,大部爲唐軍所殺、所俘,餘下的敗兵往北奔逃,部分慌亂中逃往了山中,還有部分逃往了浚稽山麓的薛延陀中軍大營,也將唐軍渡河的消息帶了回來。

深夜,山腳下本該是最爲靜謐的時候,但隨着蜂擁而入的薛延陀殘兵,整個大營都熱鬧了起來。

“特勤,特勤,唐軍渡河了。”大營的帥帳之外,曳莽的護衛聞得消息,靠着帳門,對曳莽高聲道。

方纔一陣鼓聲,曳莽迷迷糊糊地已經醒了過來,起初曳莽倒也並未當真,只當是唐軍又一次佯攻罷了,這幾日曳莽累的實在厲害,左右時間還早,翻了個身,還想再歇息會兒,等下一通鼓再去巡視。

可就當曳莽眼睛剛閉上後不久,帳外護衛的聲音也傳了進來。

曳莽給護衛下了嚴令,只要唐軍稍有所動,便需及時稟告,曳莽哪怕是聽到了護衛的話,也並未太放在心上,強睜着已經痠痛不堪的眼睛,問道:“可是唐軍又佯攻了?”

護衛連忙回道:“唐軍大部已經渡河,魯谷兵敗,北岸失守,唐軍恐怕已經往大營來了。”

“什麼!唐軍已經渡河了!何時的事情!”曳莽聽了護衛的話,心頭猛地一震,甚至都顧不得更衣,自己掀開了帳門對護衛問道。

護衛回道:“就在剛纔,這是守河敗軍帶回的消息。”

曳莽得知守河敗軍竟已退到了大營,接着問道:“魯谷現在何處?”

護衛道:“聽敗軍所言,魯谷將軍領人守河,被唐軍大部正面沖垮,怕是已經死了。”

曳莽聞言,心一下子涼了半截,若是魯谷已經身死,那整個達布河想必都已經落在了唐軍的手中,達布河失守,也就意味着浚稽山和唐軍之間再無天險可守,那唐軍大部豈不是頃刻便至。

“快,快,傳令下去,命衆軍備戰,隨我登山固守。”曳莽連忙更衣着甲,對護衛吩咐道。

浚稽山一帶,唐軍對地形不熟,而曳莽在此鎮守三載,對地形熟悉地很,若是正面交戰,薛延陀人絕不是唐軍的對手,達布河已失,曳莽眼下唯一指望的便是靠着山勢同唐軍周旋了。

“嗚...”

曳莽一聲令下,傳令官起號,一陣響亮悠遠的號角聲在薛延陀大營中響起。

此前,薛延陀人聽着唐軍的戰鼓聲,大多數人也只當做這是唐軍的佯攻,都不曾有半分的警覺,甚至當他們聽到了己軍的號角聲時,都不曾太當回事,只當是如往日一般調軍前往達布河應付唐軍的佯攻。

薛延陀人這些天已經聽了太多的集號聲,聽得早已有些麻木了,甚至失去了軍中本該有的反應,聽着耳邊的號角聲,薛延陀最先的反應竟不是速速起身,而是各自三兩成羣地抱怨,拖拖拉拉地穿着衣甲。

薛延陀人拖拉,但唐軍卻不會給他們分毫的機會,壓着最後一波敗兵的腳步,唐軍已經隨到了薛延陀的中軍大營。

薛延陀人的大營依山而建,上高而下低,並未另設柵欄,全憑山勢,就連僅有的一處稍堅固些的營門也被己方的敗軍衝開了。

“曳莽可是正在其中?”薛延陀大營外,李恪指着前方,對方纔俘獲,用來引路的薛延陀人問道。

薛延陀降卒點着頭,指着營中正中方向,一頂最高的大帳,對李恪回道:“那頂最高的便是特勤的大帳。”

李恪聞言,面露喜色,對身後的衆軍道:“本王要活的,生擒曳莽者,賞銀萬兩,官身三級!”

李恪說完,手舉虎頭湛金槍,向前一揮,身後的數萬唐軍便如餓虎撲食,似潮水般涌進了薛延陀的大營。

重賞之下,尚有勇夫,何況是這唾手可得的富貴,大唐衆軍看着不遠處高高搭起的大帳,那哪是營帳,分明就是一座銀山。

此時的曳莽還不知自己已經成了唐軍眼中的香餑餑,他一面命人收拾着乾糧牛羊之類,一面命衆軍集結,準備轉入山中,而就在這個當口,唐軍大部已經殺了進來。

現在的薛延陀人,有的渾渾噩噩,揉着困得發酸的眼正往軍中集合,有的還在一邊抱怨着,一邊磨磨蹭蹭地起身,不知所謂,光靠着曳莽麾下的數百護衛,又怎能擋得住唐軍片刻。

席君買就在李恪身側,李恪一聲令下動地也最快,策馬持槍,便直奔曳莽中軍大帳而來。

WWW.тт κan.¢ Ο

席君買武藝卓絕,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一招之敵,人馬辟易,莫能當之,有如一把尖刀般刺破了薛延陀人的守衛,直奔他們的心窩而去。

席君買手中揮舞着銀槍,擡槍刺下便是一條人命,自營門到中軍大帳,前後不過千步的距離,可死在席君買槍下的薛延陀人已逾百人。

薛延陀人中也有些當年是隨大度設南侵過諾真水的,對當初在諾真水戰場上宛如殺神的席君買本就還有些印象,眼下這一幕又激起了他們的回憶,紛紛奔逃叫喚道:“殺拔野力的唐將回來了!殺拔野力的唐將回來了!”

薛延陀軍本就是自北族各部拼湊而來的雜兵,大敗之下更是沒了軍紀可汗,看着殺人如割麥般的席君買,紛紛避讓,不過片刻的功夫,席君買帶着人便殺到了中軍大帳之外。

大帳外,曳莽帶着一衆護衛收拾了七七八八,正欲自後營門往山上撤去,卻與一路殺將而來的席君買撞了個照面。

衆唐軍看着曳莽在前,也紛紛衝了上去,但卻被曳莽的護衛擋住了。

而一旁的席君買看着眼前的曳莽,臉上露出了笑意,笑道:“豈不正是送上門的功勞。”

說完,席君買挑準了時機,輕地一夾馬腹,胯下青海驄便如離弦之箭般直撲曳莽而去。

此時曳莽麾下的護衛已大多被唐軍纏住,席君買又來地極快,旁人應付不及,曳莽只得拔刀,自己迎了上去。

席君買身着唐軍高層將官纔有的明光甲,看着年歲也不大,曳莽不敢有絲毫的輕視,看着席君買挺槍衝來,運起全身的氣力便舉刀擋了上去。

“鐺”地一聲脆響在曳莽耳邊響起,只一面交鋒,曳莽的刀竟被席君買擊落在地,手掌發麻,就連虎口都震出了血來。

曳莽的眼中滿是驚愕,他不曾想到眼前這個唐軍將來的氣力竟如此駭人。

曳莽只是短短的一陣錯愕,緊接着,席君買把本是右手拿着的銀槍轉到了左手,伸出右手,抓着曳莽的衣領,竟把近兩百斤的曳莽生生地提了起來,架在了馬上。

薛延陀主帥,特勤曳莽成擒了。

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一章 接風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四章 取義第三章 戰恆安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四章 易爵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五章 引薦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二章 敲打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十五章 定親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章 武家女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十三章 盛會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二十章 尋人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四章 面聖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
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一章 接風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四章 取義第三章 戰恆安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四章 易爵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五章 引薦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二章 敲打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十五章 定親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九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章 武家女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十三章 盛會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二十章 尋人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四章 面聖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