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咬金請纓

天漸漸亮了,山谷裡的妖風呼吼也漸漸停止,山谷外,一名騎兵疾奔而至,剛到山谷口,‘嗖’的一支鳴鏑射至,插在騎兵面前,騎兵拉緊繮繩,戰馬前蹄高高躍起,他擡頭望去,只見兩邊山崖上站滿了巡哨士兵。

山谷裡衝出一支騎兵,將他團團圍住,弓弩指着他,“是什麼人?”騎兵校尉厲聲喝問。

“在下是斥候賀得勝,奉裴總管之命,給楚王殿下報信。”

校尉給旁邊人使了眼色,衆人上前,仔細搜查了他,這才帶着他向楚王大帳而去。

帥帳內,楊元慶正坐在桌前批閱奏摺,他也是在等候裴仁基的消息,斥候帶信已去了三天,應該有消息回來了,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啓稟殿下,送信的斥候回來了。”

“帶來他進來!”

楊元慶放下筆,心中充滿了期待,片刻,幾名親兵將斥候賀得勝帶了進來,賀得勝單膝跪下,行了一禮,“卑職賀得勝,參見楚王殿下!”

“見到裴總管了嗎?”楊元慶笑眯眯問道。

“見到了,卑職帶來了他的信。”

賀得勝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上,楊元慶接過信,匆匆看了一遍,信中裴仁基講述了他的會寧郡戰術,楊元慶眼睛忽然一亮,他快步站起身,快步走到沙盤前,找到了插在會寧縣旁邊的白旗,那是兩萬唐軍的駐紮之地。

裴仁基手中有一萬五千人,他準備將五千人部署在黃河對岸。用以攔截唐軍逃向河西,同時也是防禦武威郡唐軍趕來支援。

果然不錯,楊元慶不由暗贊裴仁基考慮問題周全,不過裴仁基的這個伏兵對岸的想法卻使楊元慶想到了一條絕妙之策,他又回頭問斥候賀得勝,“現在裴總管何處?”

“裴總管現在會寧縣以北約五十里之外,等待着殿下的命令。”

楊元慶凝神思索片刻。立刻提筆寫了一封信,他把信交給了賀得勝,笑道:“再辛苦你一趟。把此信火速交給裴總管。”

“願爲殿下效力!”賀得勝毫不猶豫接過了信。

賀得勝不辭辛勞的態度讓楊元慶很滿意,又想到他是自己的故人之子,怎麼也該關照一下。楊元慶點了點頭,“從現在開始,升你爲斥候校尉,另外多帶幾名弟兄,防止路上出意外。”

賀得勝大喜,“遵令!”他施一禮,快步出去了。

楊元慶又走回沙盤前,揹着手注視着沙盤,這次,他看的卻不是會寧縣。而是河西走廊,不知多了多久,他若有所感,一回頭,見一名親兵站在帳門處。欲言又止。

“什麼事?”

“啓稟殿下,程將軍求見。”

‘程咬金求見?’楊元慶微微一怔,他會有什麼事,隨即令道:“讓他進來吧!”

很快,程咬金快步走了進來,單膝跪下。“末將參見殿下!”

“起來吧!”

楊元慶已坐回了位子,瞥他一眼問:“有什麼事嗎?”

或許是在對突厥戰役中終於獨擋一面的緣故,程咬金忽然對當大將有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有了追求,渴望着自己也能像羅士信一樣,領兵出征。

但他也明白,自己從前的表現確實不怎麼樣,爲了扭轉楊元慶對自己的印象,這一次他是主動請纓跟隨南下。

程咬金有些扭捏道:“末將有個想法,不知殿下是否能同意?”

“你說吧!什麼想法,我聽着。”楊元慶也有點奇怪,他感覺程咬金的態度和從前不太一樣。

”殿下,或許末將能說服盛彥師投降。”

“爲什麼?”楊元慶注視着他,盛彥師肯投降固然是好,可是程咬金憑什麼能勸說盛彥師,楊元慶心中有些不解。

程咬金猶豫了一下,這裡面涉及一些他的醜聞,他實在不想說,可是不說,楊元慶又不會相信他,終於,他鼓足勇氣道:“殿下,末將當年爲給老母治病,曾經揹着老母走遍天下,因爲要養活老母,還要治病,需要很多錢,所以也幹了不少偷雞摸狗之事,有一次在樑郡虞城縣,我偷一家大戶,結果失手,被主人抓住了,這家主人問明情況,知道我是爲救老母,他不但不抓我見官,還送給我五百吊錢,令我一直感激至今。”

“這個人就是盛彥師?”楊元慶聽懂了他的故事。

程咬金點點頭,“正是此人,此人也事母極孝,據末將所知,他的母親應該還在樑郡虞城縣,和他大哥住在一起,末將願勸說盛彥師投降。”

楊元慶沒有立刻回答,他揹着在大帳內走了幾步,程咬金這個方案來得太突然,一下子打亂了他的計劃。

他剛剛讓賀得勝送信裴仁基,約好了今晚四更南北夾攻盛彥師部,偏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讓他的計劃不得不重新考慮。

不過,能說服盛彥師投降,那當然是最好,那就意味着兩萬生力軍到手,這極可能意味着關內力量平衡的徹底改變,想到這,楊元慶立刻喝令:“來人!”

一名親兵快步進帳,“卑職在!”

楊元慶取出自己金牌遞給他,“你立刻趕去會寧縣以北百里外的莫連鎮,找到裴仁基,告訴我,今晚夾攻盛彥師部的計劃暫時取消,具體進攻時間,我另外通知他,命他立刻出兵,進逼唐軍十里外。”

“卑職遵命!”

親兵接過金牌快步走了,楊元慶又寫了一封信,遞給程咬金,“這封信交給盛彥師,我要說的話都在這封信中,讓他自己選擇。”

“末將明白!”

程咬金接過信要走,楊元慶卻又叫住了他,他走上前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語重心長道:“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都不會計較,只要你能活着回來,否則大家都會失去很多樂趣。”

程咬金鼻子一酸,他心中有一種難言的感動,他點點頭,快步離開了大帳。

楊元慶隨即下達了命令,“全軍起拔,進軍會寧縣。”

隋軍迅速收拾拔營,一個時辰後,一萬大軍出發,向會寧縣疾奔而去……二萬會寧郡唐軍已經撤進了會寧縣,會寧縣雖是郡治,但由於會寧郡長期沒落,不受重視,因此會寧縣也只是一座小縣。

城池周長只有八里,城牆矮小而破舊,無法抵禦軍隊的進攻,把軍隊撤入縣城,更多是給士兵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兩萬軍隊進駐會寧縣,使縣城內變得擁擠不堪,大街上士兵來來往往,叫罵聲、吵鬧聲此起彼伏,整個會寧縣都處於一種焦躁不安之中。

主將盛彥師騎馬在縣城內四處視察,城內的混亂使他眉頭皺成一團,但他已沒有心思管束這種混亂的局面。

盛彥師今年約三十四五歲,身材高大威猛,他從小習武讀書,是一名文武雙全的儒將,深得太子李建成的信賴,這次李建成出兵關內道,他爲西路主將,率軍五萬攻打會寧郡和靈武郡。

由於李建成撤回關中,重新部署了兵力,目前他手中只有兩萬軍,駐紮在會寧,他的任務是保住靈武郡和會寧郡銀礦。

隋軍的反攻使盛彥師的壓力極大,因爲補給困難,他已經被迫撤離了靈武郡,聚兵於會寧郡,李建成給他下了嚴令,無論如何,不準丟失會寧郡銀礦。

此時盛彥師已經知道楊元慶軍隊進入了會寧郡,離他不足百里,他也知道裴仁基的軍隊同樣進入了會寧郡,離他也不足百里。

兩支隋軍形成南北夾攻之勢,尤其是楊元慶親自領兵而至,更讓他焦慮難安,昨晚他已經一夜無眠。

早在兩支隋軍剛進入會寧郡的時候,盛彥師第一個反應便是撤離會寧郡,但太子的嚴令又使他有些猶豫,就在他舉棋不定時,隋軍已經殺至,他想撤已經撤不了,只得發鷹信向長安求援。

盛彥師走了一圈,心情着實低沉,也無心再視察下去,便回頭命左右道:“回軍衙!”

他剛調轉馬頭,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大喊:“盛將軍!”

盛彥師一回頭,見是一名守城士兵,他勒住了繮繩,問道:“什麼事?”

士兵奔跑上前,施禮稟報道:“城外來了一人,說是將軍舊人,特來拜訪將軍。”

“舊人?”

盛彥師一怔,又問道:“他叫什麼名字?”

“他沒說,此人長得很黑,有點像。。。。。像隋軍中的程咬金。”士兵小聲稟報道。

這個消息令盛彥師嚇了一跳,連忙吩咐左右親兵,“速去把他帶到我軍衙,注意點,不要被太多人看見。”

盛彥師心裡有些暗暗埋怨,怎麼大白天跑來,這被太子知道了,自己怎麼解釋,盛彥師當然還記得程咬金是誰,當年和自己是有點交往,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過盛彥師也知道,程咬金此次前來,恐怕是帶着楊元慶的意思,他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擔心,但同時又有那麼一線希望,心情異常複雜,他加快馬速向軍衙奔去.

不多時,士兵將程咬金領進了衙門,一進房間,程咬金便咧嘴大笑:“老盛啊!我是還你錢的,不好意思,拖了十年才還你……()

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35章 孤家寡人第6章 發現端倪第56章 士信之擇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5章 動之以情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章 不露聲色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3章 小妹何名第4章 緊鑼部署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3章 夜襲飛狐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遼城之殤第54章 西域戰略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章 入伍斥候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8章 情報之思第6章 王府夜話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3章 隱形力量第76章 裴府問策第9章 恆山之亂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6章 返回太原第8章 假途滅虢第5章 上兵伐謀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8章 弔孝風波第2章 冤家路窄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3章 投鼠忌器第9章 敵後戰線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章 戰略對抗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7章 兩個要求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章 秦母教子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4章 微服私訪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16章 伴君如虎第8章 合縱抗隋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7章 李淵抉擇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4章 兩面三刀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5章 寸步不讓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1章 一葉知秋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8章 臨戰前夜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5章 少女遇窘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45章 明智決定
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35章 孤家寡人第6章 發現端倪第56章 士信之擇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5章 動之以情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章 不露聲色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3章 小妹何名第4章 緊鑼部署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3章 夜襲飛狐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遼城之殤第54章 西域戰略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章 入伍斥候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8章 情報之思第6章 王府夜話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3章 隱形力量第76章 裴府問策第9章 恆山之亂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6章 返回太原第8章 假途滅虢第5章 上兵伐謀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8章 弔孝風波第2章 冤家路窄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3章 投鼠忌器第9章 敵後戰線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章 戰略對抗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7章 兩個要求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章 秦母教子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4章 微服私訪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16章 伴君如虎第8章 合縱抗隋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7章 李淵抉擇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1章 藉口送禮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4章 兩面三刀第26章 另有深意第25章 寸步不讓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1章 一葉知秋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8章 臨戰前夜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5章 少女遇窘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45章 明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