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帝王心術(上)

妄“將朕比作暴秦,這是高說的嗎?”楊廣拉長了臉。

“回稟陛下,今天臣等去北魏故城盛樂宮遊玩,那裡着實破敗,蘇相國喻古贊今,讚賞長城巍巍,御外守內,但高卻譏諷去年陛下修建的長城是由累累白骨築成,臣聽不過,駁斥他,聖上修建長城是爲了大隋千秋萬代,他卻說,秦修長城,不也二世而亡嗎?何來千秋萬代?”

“砰!”一聲巨響,楊廣將酒杯狠狠摔在地上,碎裂四濺,楊廣勃然大怒,“豎儒,你當真以爲朕不敢殺你嗎?”

楊廣對高恨之已久,高是前太子楊勇的親家,是楊勇最堅定的支持者,儘管在仁壽宮政變前夕,高逃回渤海郡老宅,但並沒有使楊廣消了對高的猜忌,實在是高威望太高,甚至超過了楊素,以致新官入仕,都會信誓旦旦以效高相。

在去年楊廣修長城時,高勸諫,楊廣就想殺他,怎奈百官求情,使楊廣找不到殺他把柄,只得放過他,但今天,他居然譏諷自己二世而亡,這便使楊廣忍無可忍。

“傳朕的旨意,高口出妄言,欺君罔上,罪不容赦,罷免其一切官爵,押赴黃河處斬!”

高被張衡所誣,禍從天降,高正和蘇威在帳中小酌,百餘名如狼似虎的侍衛衝進帳中,劈面一拳將他打翻,數十名侍衛一擁而上,剝去他的官袍,打掉他的官帽,將他五花大綁。

高掙扎着大喊:“我有何罪!”

一名宦官高聲宣佈道:“高口出妄言,欺君罔上,罪不容赦,聖上有旨,罷免其一切官爵,押赴黃河邊處斬!”

“且慢!”

一旁的蘇威急了“高使君哪裡欺君罔上了,是聽誰所言?”

蘇威畢竟是相國,位高權重,宦官也不敢過於得罪便苦笑着解釋道:“是張御史彈劾高公,說高公把聖上比作暴秦,譏諷聖上二世而亡,聖上震怒。”

“胡說八道!”

蘇威也憤怒了,張衡竟敢平白誣陷重臣,他急道:“你們且慢一步,我去給聖上解釋絕無此事。”

他轉身要走,高卻喊道:“無畏兄聽我一言,聖上殺我之心久矣,今天不過是藉口,你若前去,必會連累你,無畏兄,天命如此何必再多言?”

“不行!你若無辜被殺,豈不讓百官寒心,當年我也是被公推薦才得以重用,今日公有難,我安能不救?”

蘇威不理他,快步向帳外走去,帳內的侍衛一起向宣旨宦官望去,宦官眼珠一轉,便道:“押赴黃河邊,可以慢慢地走!”

“陛下,高相冤枉啊!”

蘇威跪在城下高聲大喊,城城門已閉楊廣一概不見,這時,越來越多的官員都聞訊趕來爲高求情,裴矩、裴蘊、張瑾、元壽、牛弘、楊玄感、鄭善果、周法尚、楊義臣、楊雄等等近百餘名朝廷重臣都跪在城下,爲高求情,上百名大臣跪滿一地高聲哀求,令人動容。

御書房內,楊廣從牆壁上的小窗,可以看見外面的百官求情的場景,可越是這樣,越堅定了他殺高的決心,他已經漸漸冷靜,他也察覺到了張衡話中有不實之處。

以高几十年的老臣,他怎麼可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秦修長城,不也二世而亡?,之類的話,這種話高最多和自己親近的人說說,至少張衡是聽不到,但既然張衡願意替自己擔這個罪責,他楊廣又何樂而不爲,殺了高,再以誣陷之罪殺張衡,一樣可以平息衆怒。

這個殺高的機會,楊廣絕不會輕易放過,眼看越來越多的大臣趕來,楊廣冷笑一聲,他又下旨道:“傳朕旨意,蘇威借古諷今,身爲相國,言語不當,免其左僕射之職,罷黜爲民!”

爲了顯示他並不是爲了專殺高,他索性將蘇威也一併罷免,理由就是他說了一句,‘歷朝歷代,只懂武功而不諳文事者,必將滅

聖上的旨意傳下,衆大臣一片唏噓,連蘇威也不能倖免,被罷黜爲民了,蘇威被摘去官帽,奪走魚牒,他心中黯然,看來這一次高真的難以倖免。

這時,裴矩站起身,憤恨萬分道:“各位大臣,張衡誣陷高相,罪大惡極,我等找他要說法去!”

他振臂一呼,數十人起身,跟着他向御史臺的營帳怒氣衝衝而去,但吏部尚書牛弘和另一些朝官卻依然跪在地上,悲傷大喊:“陛下,高相冤枉,不可殺之啊!”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響,楊元慶和百餘名侍衛陪同楊等三位小王子騎馬歸來,楊元慶見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一愣,便翻身下馬,向牛弘躬身施禮問刂道:“牛尚書,這是爲何?”

白髮蒼蒼的牛弘嘆了口氣道:“高相國被張衡誣陷,聖上要殺高相,我們在爲高相求情,現在連蘇相國也被罷免了。”

楊元慶大吃一驚,楊廣竟然要殺高,這時,又有一名宦官走出,高聲道:“傳聖上口諭,高欺君罔上,罪不容恕,再有求情者一概罷免,爾等速速回去!”

牛弘忍不住老淚縱橫,雙手舉天大喊:“蒼天啊!大隋王朝的第一功臣,就這麼被小人所害嗎?”

楊元慶心中焦急異常,他一把抓住宣旨宦官的袖子道:“這位公公,請轉告陛下,楊元慶有事求見陛下!”

宣旨宦官正是去遼東宣旨的朱姓宦官,認識楊元慶,他嘆息一聲道:“楊將軍,沒有用的,聖上不會接受任何人求情!”

“朱公公,我並非爲高相之事,而是爲五原郡之事求見陛下。”

“那好吧!我去替你稟報。

朱宦官轉身進城了,楊元慶揹着手在城下來回踱步,心中也異常緊張,高和他有忘年之交,他不可不救。

片剽,宦官出現在門口,高聲道:“陛下有旨,宣豐州總管楊元慶覲見!”

牛弘心中燃起了一線希望,他拉住楊元慶的胳膊道:“楊將軍,高相的性命,就在你身上了。”

楊元慶拍了拍牛弘的手,沉聲道:“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救高相之命,大不了把我也免職!”

楊元慶轉身大步向城內走去,牛弘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長嘆一聲,如果連楊元慶也救不了,那高真的就完了。

“你找朕有什麼事?”御書房內,楊廣冷冷瞥了一眼楊元慶。

楊元慶也跪了下來,道:“陛下,看在高相爲大隋辛勞半甚的份上,懇求陛下饒了高相一次。”

楊廣大怒,一拍桌子,“朕說過了,誰敢爲高求情,朕就罷免他的官,楊元慶!你敢頂撞龍顏嗎?”

“陛下還記得答應過微臣一件事嗎?”

楊廣臉色一變,冷冰冰道:“朕不記得了,什麼時候?”

楊元慶看了幾名宦官一眼,楊廣一揮手,“你們都下去!”

幾名宦官都退了下去,御書房內只剩下楊廣和楊元慶兩人,楊元慶這才低聲道:“在仁壽宮,白玉塔上,臣不要陛下的封賞,只求陛下將來能答應臣一件事,陛下當時答應了。”

“你敢要挾朕?”楊廣重重哼了一聲。

楊元慶知道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楊廣的語氣便是已承認有這麼回事,如果他不抓住這個機會,高必死無疑。

“臣不敢要挾陛下,但陛下確實答應了臣,臣只求陛下饒高穎一命,別無他求。”

御書房裡異常安靜,楊廣望着屋頂,心中似乎在想什麼事,楊元慶跪在地上,一言不發,他已把球踢給楊廣,就看楊廣怎麼履行他的諾言。

不知過了多久,楊廣終於緩緩道:“楊元慶,朕是一國之君,不會食言,朕可以兌現諾言,但你卻惹惱了朕,朕不會饒你,將罷免你的職務,你明白嗎?”

“臣明白!”

楊廣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閃爍着懾人的光芒,盯着楊元慶緩緩道:“楊元慶,朕再給你一個機會,朕已決定移民三十萬戶至河套,豐州總管將升爲二級總管,與幽州平級,常駐五萬軍隊,如果你放棄這個要求,朕會加封你爲縣公,準你長駐豐州,怎麼樣?你可要考慮清楚。”

楊元慶有點怦然心動了,楊廣開出的條件實在太誘惑,豐州是他生活了近十年之地,他當然不想輕易丟掉總管之職,更何況豐州即將擴大,這時,窗外隱隱傳來的牛弘蒼老的哀求聲,“陛下,請饒了高相吧!”

楊元慶心一橫,他搖搖頭道:“陛下,臣五歲時,多蒙高相慧眼,臣才被祖父賞識,才得以培養,否則以臣庶子身份,何以得出頭?高相今日有難,臣若不救他,就是不義,臣寧可不做豐州總管,也懇求陛下饒他一命。”

楊廣盯住着他看了半晌,眼中的凌厲消失,漸漸變得柔和一點,但他的語氣卻依舊冰冷。

“楊元慶,你身爲朝廷官員卻私自和突厥買賣牲畜,違反朝廷律令,你可認罪?”

楊元慶心中長長一鬆,他知道高得救了,他也坦然道:“臣知罪!”

“好吧!你退下。”

楊元慶退了下去,楊廣走到窗前望着依然跪在地上不肯放棄的牛弘和其他數十名官員,他心中也不由無奈地嘆了口氣。

......糹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9章 去功贖罪第9章 舌燦蓮花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1章 京城來人第96章 舉國兵策第38章 八方酒肆第3章 蘇威密謀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6章 駕臨江夏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0章 驕將爭功第7章 古怪心思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獨孤暗線第32章 致命疏忽第75章 條件苛刻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7章 會寧換帥第6章 夜襲柔遠第34章 枕戈以待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5章 夜訪封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5章 一劍穿心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3章 四子巧郎第3章 盂蘭燈會第10章 師傅是誰?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4章 各有所學第6章 夜襲柔遠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8章 二次談判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章 啓用暗線第11章 花開花落第9章 利益之爭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6章 危機前夜第8章 被迫換帥第5章 略助風勢第51章 草原異變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2章 軒然大波第31章 夜訪雲氏第43章 丹陽公主第6章 養虎生患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1章 船中飛箭第7章 國事家事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9章 誘敵之計第5章 元慶回京第31章 楊素教孫第2章 酒棚小遇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章 營州之變第9章 挖掘線索第12章 河內對策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9章 去功贖罪第9章 舌燦蓮花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1章 京城來人第96章 舉國兵策第38章 八方酒肆第3章 蘇威密謀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6章 駕臨江夏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0章 驕將爭功第7章 古怪心思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獨孤暗線第32章 致命疏忽第75章 條件苛刻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7章 會寧換帥第6章 夜襲柔遠第34章 枕戈以待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5章 夜訪封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5章 一劍穿心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3章 四子巧郎第3章 盂蘭燈會第10章 師傅是誰?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4章 各有所學第6章 夜襲柔遠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8章 二次談判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章 啓用暗線第11章 花開花落第9章 利益之爭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6章 危機前夜第8章 被迫換帥第5章 略助風勢第51章 草原異變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2章 軒然大波第31章 夜訪雲氏第43章 丹陽公主第6章 養虎生患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1章 船中飛箭第7章 國事家事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9章 誘敵之計第5章 元慶回京第31章 楊素教孫第2章 酒棚小遇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章 營州之變第9章 挖掘線索第12章 河內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