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逃兵危機

目前江都的軍隊還有十萬人左右,皆是大隋最精銳之軍,分佈在江都郡和丹陽郡,其中三萬禁軍駐紮在江都城內,這三萬禁軍又稱爲驍果軍,是隋軍精銳中的精銳,這種精銳並不是指戰鬥力強,而是指他們裝備之精和待遇之高,爲大隋諸軍之冠,士兵皆騎汗血馬,裝備騎槍和馬刀,身穿血色明光鎧甲,頭戴赤金豹頭盔,左臂上刺有血鷹以爲標識。

驍果軍主要以關中人和洛陽人爲主,和關隴貴族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突厥的恐慌漸漸平息,但對於關隴子弟,卻有了另一種心思。

江都西門旁有一家酒肆,原名叫做‘淮揚居’,店主極有經商頭腦,一個月前將酒肆改名爲‘長安思’,立刻生意火爆,每天來這裡吃飯喝酒的驍果士兵絡繹不絕。

中午時分,在長安思二樓的一間雅室裡坐了十幾名驍果中級軍官,這十幾名軍官皆是關隴子弟,爲首軍官名叫竇賢,是竇威之孫,官任虎賁郎將,其餘十幾名軍官有一半是他的手下。

旁邊還坐着一名文官,正是將作少監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也是宮中侍衛官出身,和竇賢關係極好,今天是被竇賢拉來喝酒。

衆人心情皆不好,都默默地喝着悶酒,宇文智及見冷了場,便笑道:“今天的詔書大家看到沒有?真他孃的很有趣。”

勳侍楊士覽是宇文智及外甥,一心想拍舅父的馬屁,立刻接口笑道:“是有意思,聖上開口要給重賞,要加倍撫卹,人情拿到了,錢卻要豐州自己掏。”

宇文智及伸手抽了他一記頭皮,“你小子除了錢還知道什麼?”

旁邊竇賢端起酒杯笑道:“這份詔書的看點不是錢,而是居然沒有封賞楊元慶,連楊元慶手下大將都封縣公、郡公。惟獨主帥楊元慶隻字不提,這不是挺有趣嗎?大家說說爲什麼?”

“這還用問嗎?聖上這是在噁心楊元慶,封你的士兵,封你的將領,偏偏就不封你,讓你跳腳罵娘去。”

竇賢搖搖頭,“我估計是有點難封,楊元慶已經是楚國公了。再升無可升。難道還封他爲王不成?智及,你說是不是?”

“我覺得不是難封。”

宇文智及想了想道:“就算不封爵,封他散官也可以。楊元慶現在也只是紫金光祿大夫,上面還有好多級呢!左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都可以封他。我覺得聖上就是對他自立不滿,肯定是這個原因。”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成一團,這時窗外有人大喊:“獵逃人歸!”

房間裡衆人一下子安靜下來,紛紛探頭去看,只見由屯衛將軍獨孤盛帶着數百騎兵從城外回來,十幾名騎兵舉着竹竿,每根竹竿上挑着數顆人頭,還滴着鮮血。模樣格外猙獰,這是想逃回關中的驍果士兵人頭,被獨孤盛追捕到。

獨孤盛並不是獨孤家族之人,他父親原本姓李,是獨孤信的家將,賜姓獨孤,他奉楊廣之命追捕逃亡驍果。頗有成效。

竇賢望着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目光十分複雜,他也準備逃亡了,竇家投靠了李淵,祖父竇威派人來送信讓他儘快回去。竇賢雖然沒有因爲家族之事被捕,但他已經被剝奪了軍權。他知道這只是楊廣怕引發騷亂而沒有殺他,一旦事情挑開了,楊廣必殺他無疑。

宇文智及拍拍他的肩膀,低聲問:“計劃要變嗎?”

竇賢搖了搖頭,“不!被抓住的必經是少數,大部分都逃脫了,我還是要走,今晚上就走。”

“好吧!那就祝你一路順風。”

從酒肆出來,宇文智及匆匆來到了宇文府中,自從宇文述死在關中後,楊廣憐惜宇文述舊功,對他的過失一概赦免,對他加以重封厚葬,對宇文述的三個兒子更是厚愛有加,尤其對宇文化及,不僅不治他騙開長安城門之罪,還讓他官復原職,繼承父親的許國公之爵,繼續出任左屯衛將軍,成爲禁軍主要首領之一。

雖然宇文述死了,但宇文化及卻沒有忘記父親的造反大計,目前他的家族全都聚集在丹陽郡的幾個大田莊內,家兵已募到三萬人,由他叔父宇文信全權負責。

宇文化及在等待機會。

房間裡,宇文化及在和他的謀士柳慶商量起兵時機,柳慶年約四十餘歲,一直是宇文述的幕僚,跟了宇文述二十年,很受宇文述信賴,宇文述死後,他又轉而輔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在經歷被捕事件後,變化了很多,至少變得有自知之明瞭,他知道自己才智不行,所以對謀士柳慶格外看重,幾乎對他言聽必從。

“先生說這次逃兵事件就是起兵的機會,讓我放棄丹陽起兵,我還是有點不明白,請先生詳細說說。”

柳慶捋須微微笑道:“其實說透了也很簡單,剛開始幾百、上千個逃兵或許影響不了大局,但如果出現大規模逃亡,比如說上萬逃兵,那時就會出現整個江都軍隊即將崩潰的局面,這個時候,宇文將軍振臂一呼,願意帶大家迴歸關中,我想以宇文將軍的身份和宇文家族的號召力,必然羣起響應,那時數萬精兵在握,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誰敢不從,這比起丹陽起兵要更加站得高,更加聲勢浩大,宇文將軍以爲呢?”

宇文化及沉吟不語,丹陽起兵從他父親起便策劃,已經籌備多年,眼看已經就緒,現在又讓自己放棄,這讓他着實有點爲難。

柳慶明白他的心思,便退一步又勸他道:“其實我的意思也不是說放棄丹陽,而是讓丹陽起事緩一緩,先弄這一頭,如果這頭成功不了,再轉頭丹陽,也來得及。”

柳慶這個方案宇文化及能接受,留丹陽作爲退路,他便點點頭笑道:“好吧!我答應先生,那我現在該怎麼做?”

“很簡單。我有左右兩策可同時實施,左策是散佈謠言,煽動士兵逃亡。”

宇文化及點點頭,又問:“那右策呢?”

“右策也很簡單,買通宮中宦官,隨時掌握楊廣的動靜。”

兩人正說着,有親衛在門口稟報,“三老爺來了!”

宇文智及不等宇文化及同意。便直接推開門。一瘸一拐走了進來,這是他的一貫風格,不喜歡先稟報再進來。一直被他父親詬病,他怎麼也改不了。

“大哥,給你說件事。”宇文智及興沖沖道。

宇文化及眉頭一皺。他也不喜歡兄弟這種肆無忌憚的作風,快四十歲的人了,還這般毛躁,他忍住心中的氣問:“什麼事?”

宇文智及向柳慶點點頭,便笑道:“竇賢今晚要帶三百人逃跑,天一黑就走。”

“哼!他當然要走,竇家都投靠李淵,他若不走,只能是死路一條。”

宇文化及對兄弟這條消息不是很感興趣。這時,旁邊柳慶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連忙對宇文化及道:“宇文將軍可立刻向楊廣告發竇賢逃走之事。”

宇文化及不解,“先生不是說要促進更大規模的逃亡嗎?怎麼反而要告發竇賢?”

柳慶眯眼笑道:“楊廣殺了竇賢,別人不會想到竇賢是因爲逃跑被殺,而是會想到楊廣在收拾投靠李淵的關隴貴族了。這樣一來,更多人會惶惶然逃跑,而且都是掌權的關隴貴族。”

宇文兄弟對望一眼,這一計果然毒辣。

柳慶又提醒他道:“告發之事宇文將軍萬萬不能出面,必須要託別人去告發。否則會影響到驍果對宇文將軍的好感。”

虎賁郎將竇賢最終沒有能逃掉,被千牛衛宇文皛告發。侍衛在他房內搜到了竇威寫給他的信件和他準備逃跑的計劃及名單,證據確鑿,楊廣震怒,下令將竇賢和三百名準備一起逃走的人全部斬首。

竇賢是至今爲止被殺的職位最高的官員,引起朝廷震動,正如柳慶的預料,朝野上下開始人心惶惶。

虞世基在早朝後便直接來到了楊廣的御書房,他是在早朝時才聽說竇賢被殺之事,他立刻意識到了不妙,這樣一來,只會讓更多的人畏懼潛逃,聖上在處理這件事上有點失策了。

他來到御書房前,等了片刻,大宦官李忠良走了出來,點頭哈腰笑道:“聖上讓虞相國進去!”

“多謝公公!”

虞世基從懷中摸出十幾顆金豆子,笑着塞在他手中,便走進了御書房,李忠良眯着眼打量眼中的一小把金豆子,眼睛笑成一條縫。

御書房中,虞世基已經向楊廣說了他的擔憂,楊廣揹着手站在窗前,半天不說一句話,他心中也有點懊惱,自己是有點失策了。

“那此事該怎麼挽救呢?”楊廣終於承認了自己的失策,這是從未有過之事。

“陛下,既然竇賢是因爲逃跑而被殺,陛下便可以把他逃跑的證據公開,讓大家明白,他被殺的真正原因,和竇家投靠李淵無關。”

楊廣點了點頭,“可以,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虞世基猶豫一下,又道:“陛下,驍果士兵逃走,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家人在長安,他們心不在江都,如果能讓驍果軍士在江都安家,這樣他們有了牽掛,就不會急着逃回關中。”

楊廣回頭看了他一眼,“那具體該怎麼做?”

“臣建議把江都寡婦和未嫁女子配給驍果爲妻,這樣就能牽住他們的心。”

楊廣凝神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朕準了!”

【歷史上將江都寡婦和未嫁女子配給驍果爲妻其實是裴矩的建議】

第7章 初遇敵情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7章 李淵失言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0章 蛇蠍毒心第54章 西域戰略第4章 突厥異變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6章 資源危機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3章 大軍壓境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圍魏救趙第8章 假途滅虢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39章 意外來客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58章 穩住李唐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6章 宿將抉擇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5章 史蜀之毒第5章 上兵伐謀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4章 各有所學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9章 玄感之憂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深藏不露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48章 唐朝密使第6章 夜襲柔遠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章 初入楊府第40章 禍水東引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8章 馳援代州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6章 離間之計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章 攻心爲上第3章 黑臉魏刀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章 秦母教子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0章 西路隋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章 如期而至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章 宇文義子第3章 蘇威密謀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4章 真假使者第5章 咬金練箭第9章 恆山之亂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章 戍堡聞警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章 冤家路窄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5章 佈局西域第8章 天下十猛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8章 贖回屍體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5章 更深之秘
第7章 初遇敵情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7章 李淵失言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0章 蛇蠍毒心第54章 西域戰略第4章 突厥異變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6章 資源危機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3章 大軍壓境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圍魏救趙第8章 假途滅虢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39章 意外來客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58章 穩住李唐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識破敵計第26章 宿將抉擇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5章 史蜀之毒第5章 上兵伐謀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4章 各有所學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9章 玄感之憂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遷都試探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深藏不露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48章 唐朝密使第6章 夜襲柔遠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章 初入楊府第40章 禍水東引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8章 馳援代州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26章 離間之計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章 攻心爲上第3章 黑臉魏刀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章 秦母教子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0章 西路隋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章 如期而至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章 宇文義子第3章 蘇威密謀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4章 真假使者第5章 咬金練箭第9章 恆山之亂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章 戍堡聞警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章 冤家路窄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5章 佈局西域第8章 天下十猛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8章 贖回屍體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5章 更深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