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臨戰前夜

夕陽西下,殘陽的餘暉映照在晉王府東院內的一片草地上,楊元慶全身盔甲,執槊凝神而立,他一擺長槊,槊影飛舞,槊刃在夕陽映射下如朵朵火光跳動,疾花漸欲迷人眼,他槊影越來越快,漸漸地變成了一團烈火在燃燒。

楊元慶全神貫注,他的槊法並沒有招數,當初宇文成都給他的冊子裡只有十六字口訣,他最終悟透十六字口訣的精髓。

戰場之上沒有什麼招數套路,戰局千變萬化,招數也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他只要悟透十六字口訣,那他就是一名頂尖的使槊高手。

楊元慶一直覺得這有點像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確實也真是這麼回事。

明天就是決戰的日子,他一點不敢大意,也沒有半點輕敵,畢竟賀若弼是軍中公認的九大將軍之五,武藝超羣,儘管賀若弼已經年過六十,他楊元慶似乎有年輕的優勢,坊中也是這樣傳言,但楊元慶心裡清楚,真正的高手決戰,往往一兩招之內便能勝負見分曉,這個時候體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速度、力量和經驗。

楊元慶一招收式,霎時間,槊影消失,他將長槊重重插入土中,這才轉過身,對站在他身後已經很久的楊昭笑道:“讓殿下久等了。”

楊昭輕輕鼓掌,由衷讚道:“果然厲害!”

楊昭身體肥胖,雖然不宜練武,但他見多識廣,他會辨識武藝高低,楊元慶的武藝着實令他讚歎不已。

在旁邊一塊大石上坐下。楊昭拍拍身旁的空位,“你坐下吧!我有話對你說。”

楊元慶取過毛巾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慢慢走到楊昭身邊坐下笑道:“其實只是尋找一下手感,真的和他一戰,恐怕只須兩三招便見分曉。”

楊昭眉頭一皺,“元慶,雖然現在說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但我的本意。這種賭鬥生死是鮮卑人陋俗,你是漢人,完全可以不用理睬他這一套。”

楊元慶搖搖頭,“這個和民族無關,我和他之間仇恨太深。確實到了非生死了斷不可。”

“可是你才十六歲不到,而他已經享受夠了榮華富貴,這對你太不公平。”楊昭嘆了口氣道。

“殿下,爲什麼一定會是我輸?”

楊元慶笑道:“我可是很自信,我認爲一定是他敗。”

“說說看,爲什麼自信?”楊昭笑着問。

楊元慶淡淡道:“很簡單,他的刀已經被溫柔鄉泡軟了,而我剛從沙場血戰歸來。殺氣未消。”

“有道理!”

楊昭讚許地點了點頭,他沉吟一下,又緩緩道:“剛纔父皇又派人送信來,他還有幾句話要補充,讓我再交代你一下。”

........

齊王府,齊王楊暕的幕僚陳智偉急匆匆奔進王府,他一路快步疾走,片刻便來到楊暕的書房前。書房門關着,他剛想敲門,兩名楊暕的貼身侍衛卻攔住了他,向他搖搖頭,陳智偉一怔,他忽然聽見房間裡傳來女人的蕩笑聲,頓時明白過來。連忙站到旁邊等待。

大約過了一刻鐘不到,門開了,一名頭髮略顯凌亂的年輕女子快步走出,臉上紅暈未褪,陳智偉心中暗吃一驚。這女子是齊王妃的姐姐,嫁給大將軍元壽之子,她怎麼和齊王勾搭上了?

“外面是誰?”屋裡傳來齊王楊暕的問話。

“是屬下,陳智偉。”

“進來!”

陳智偉快步走進書房,書房內瀰漫着一股令人難受的氣味,陳智偉想到這間屋子曾經發生過的事,他的鼻子就忍不住抽了抽,楊暕坐在桌案後冷冷地望着他。

楊暕那冷酷的眼神使陳智偉打了一個寒戰,他慌忙躬身道:“卑職已經得到最新消息,賀若弼和楊元慶的生死鬥,將由獨孤整做居間。”

“還有什麼?”

“還有就是楊元慶現在住在晉王府內。”

楊暕臉色稍稍和緩一點,又道:“這個我已知,我是想知道,賀若弼他們有沒有什麼別的手段?”

“應該沒有,我們的人說,賀若弼今天在府中拼命練武。”

“哼!”

楊暕不屑地冷笑一聲,“平時玩女人玩到腿軟,現在纔想起練武,晚了!”

“殿下,要不要我們出手,幫一幫賀若弼,直接讓他幹掉楊元慶。”

楊暕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他心裡很矛盾,楊元慶住在楊昭府上,讓他感到一種潛在的威脅,他深知楊素的份量,一旦楊素真的因爲孫子楊元慶而被拉到晉王一邊,對他非常不利,如果能借賀若弼之手,殺掉楊元慶,剷除這個潛在的危險,倒也不錯。

但楊暕卻在想另一件事,聽說父皇已經以某種方式介入這起爭鬥,如果自己事機不密,被父皇知道是自己在暗中操縱此事,恐怕這會引起父皇的極大震怒,對自己更不利。

楊暕心中權衡利弊,着實感到很矛盾,陳智偉很瞭解楊暕的擔憂,他笑着獻計道:“其實楊元慶不過只是楊家的庶子罷了,據卑職所知,他從小就獨行特立,楊家上下並不喜歡他,今天他之所以住到晉王府,就是因爲他在楊府呆不下去了,殿下不如在這上面做做文章,降低他對楊素的影響力,這樣我覺得更穩妥。”

陳智偉這條計策叫釜底抽薪,讓楊暕十分滿意,而且楊元慶應該很快就會回大利城,他確實也不必太放在心上。

他點了點頭,“這次生死鬥我們就不要參與了,可以置身事外,不過楊素那邊要爭取,要用點心,必須想辦法讓楊素支持我。”

“卑職明白了,卑職再去尋找一條路。”

“等一等!”

陳智偉剛要走,楊暕又叫住了他,冷冷吩咐道:“賀若弼府上那個小管家。把他殺掉!”

陳智偉不由打一個寒顫,正是這個小管家告訴賀若弼,楊元慶已經回京,昨天他纔剛剛收買,今天就要殺掉嗎?陳智偉不敢分辯,答應一聲,慢慢退下去了。

楊暕目光又落到桌上的一支玉角子,他拾起玉角。輕輕掂量了一下,又忍不住放在鼻子前嗅了嗅,臉上露出了一種得意的笑容。

.........

賀若弼近二十年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專注於武藝,在後花園裡。賀若弼身穿一件紫色武士袍,頭束金冠,將一把板門大刀舞得風聲大作,刀光如雪。

賀若弼今年六十歲,但依舊筋骨強健,武藝高強,尤其箭法出衆,五年前。他曾和突厥人比箭,百步外,一箭射中牆上鳥羽,折服了突厥人,令楊堅大爲讚賞。

賀若弼武功雖高,但性格人品卻不好,他脾氣暴躁,性子魯莽。尤其心胸狹窄,眥睚必報,開皇九年滅陳,他和韓擒虎同時進攻南朝都城健康,在攻進皇宮時,賀若弼慢了一步,被韓擒虎搶先抓住陳後主。令賀若弼暴跳如雷,幾次拔劍找韓擒虎決鬥,欲爭頭功。

一個小小的戰功他都不肯放過,更不用說殺子之仇,楊元慶離京北上。刻骨的殺子仇恨在賀若弼心中沉積了一個多月,這次楊元慶再次回京,他心中的仇恨之火便再也不可抑制地爆發出來。

賀若弼舞動八十斤重大刀,在面前有一根木樁,此時,這根木樁在他眼中漸漸變成了楊元慶,他眼中恨得要噴出火來,大吼一聲,攔腰劈去,‘喀嚓!’一聲,木樁被劈成兩段,賀若弼將大刀往地上重重一插,得意得哈哈大笑起來,他腦海裡彷彿出現了楊元慶被他一刀劈爲兩段的情形。

一名身子豐滿的丫鬟連忙端着木盤上前,將盤中一碗酪漿高高舉在他面前,賀若弼端起酪漿咕嘟咕嘟一口喝乾,毛聳聳大手卻從丫鬟衣襟內探入,使勁揉捏着丫鬟豐滿的胸脯,丫鬟臉脹得通紅,低低喊了一聲,“老爺!”

賀若弼這才發現長子賀若勝就站在身後,他只得抽回手,不悅地問道:“什麼事?”

賀若勝看到不該看到的一幕,滿臉尷尬,躬身道:“父親,平鄉侯來了,在外書房等候。”

“我知道了!”

賀若弼從盤子又取過毛巾擦擦汗,扔給了丫鬟,便向外書房而去,賀若勝快走幾步,跟上了父親,在身後道:“父親,不如明天讓孩兒上吧!”

“你?”

賀若弼回頭看一眼兒子,哼了一聲道:“你那個武藝連一般邊將都比不上,還想和楊元慶鬥,你不是送死嗎?”

“可是父親年事已高,若有三長兩短......”

“夠了!”

賀若弼不高興地打斷兒子的話,“現在別說這些廢話!”

停一下,他又冷冷道:“我若死了,你自然會繼承我的爵位,你擔心什麼?”

賀若勝不敢吭聲了,父親這麼大年紀,堂堂的宋國公,還要和一個年輕小將決鬥生死,他實在是覺得丟臉。

.........

賀若弼推門進了書房,書房內,一名中年男子正慢慢喝茶,賀若弼並不喜歡喝茶,他府上有最好的蒙頂茶,一般都是用來待客。

中年男子見賀若弼進來,連忙起身笑着行一禮,“看樣子賀若兄很有信心嘛!”

中年男子名叫獨孤整,是北周名將獨孤信的第七子,今年五十歲,官拜幽州刺史,因楊諒造反而回京暫避,正是他向楊廣告密,幽州總管竇抗有勾結楊諒的嫌疑。

獨孤家族可以稱得上是關隴貴族第一門閥,不僅是因爲獨孤信是北周頂樑之柱,同時也因爲楊堅皇后獨孤伽羅便是獨孤信的女兒,使獨孤家族在隋初尤其受寵,獨孤信的八個兒子和幾十個孫輩或者是朝廷高官,或者在軍中任要職,掌握着很大的軍權。

獨孤家族與賀若家族是世交,也有姻親關係,賀若弼死去的次子賀若錦就是娶了獨孤家族的女兒。

賀若弼點點頭,“七郎請坐吧!”

兩人分賓主坐下,獨孤整便從身邊包裡取出一件東西放在桌上,笑道:“這個是給你的。”

賀若弼的眼睛頓時一亮。

.........

【老高昨晚熬夜到三點,才寫出四千餘字一章,上午八點起牀,又完成一章,現在距離前面已經不遠,老高咬牙急追,再向大家求五張月票!】

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3章 楊家禍根第6章 玄感起事第5章 路遇貴人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章 烽燧血戰第49章 重甲破術第29章 側翼佈局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9章 陰山夜襲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章 返回太原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79章 退讓一步第12章 撲朔迷離第8章 斬斷後路第9章 應對危機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31章 被迫受命第4章 秦母教子第9章 底線突破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敏秋賑災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少童何人?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4章 汾陽宮監第7章 生死之約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3章 南華梟雄第59章 兄弟反目第73章 銀錢危機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0章 李密抉擇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7章 國事家事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突厥異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4章 內部奸細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章 冤家路窄第29章 出爾反爾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章 初到幽州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9章 離別之酒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2章 意外收穫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61章 聯盟分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5章 搶人事件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7章 爭奪鐵礦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0章 孤膽英雄第1章 中元前夕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6章 糧價危機第9章 攻心爲上第26章 咬金爭功第7章 國事家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7章 李思楊慮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挖掘線索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章 引君入甕第5章 可汗金箭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章 深藏不露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章 一言九鼎
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3章 楊家禍根第6章 玄感起事第5章 路遇貴人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章 烽燧血戰第49章 重甲破術第29章 側翼佈局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9章 陰山夜襲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章 返回太原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79章 退讓一步第12章 撲朔迷離第8章 斬斷後路第9章 應對危機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31章 被迫受命第4章 秦母教子第9章 底線突破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敏秋賑災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8章 少童何人?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4章 汾陽宮監第7章 生死之約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3章 南華梟雄第59章 兄弟反目第73章 銀錢危機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0章 李密抉擇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7章 國事家事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突厥異變第18章 投票表決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4章 內部奸細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章 冤家路窄第29章 出爾反爾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章 初到幽州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9章 離別之酒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2章 意外收穫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61章 聯盟分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5章 搶人事件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7章 爭奪鐵礦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0章 孤膽英雄第1章 中元前夕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6章 糧價危機第9章 攻心爲上第26章 咬金爭功第7章 國事家事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7章 李思楊慮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挖掘線索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章 引君入甕第5章 可汗金箭第40章 孤膽英雄第5章 深藏不露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章 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