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里改錯

次日一早,郡衙內傳出消息,由於韋御史被害一案,太守張雲易連夜回京面聖解釋去了,江都郡日常事務暫時由郡丞王世充代理。

太守張雲易連夜回京的消息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對一般民衆來說,這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而對衙役等低等級小吏來說,太守回京對他們也沒有影響,他們依舊正常的出勤,但對於許多江都高官,在這個關鍵時刻太守‘返京’,意義就完全不同,他都隱隱猜到,江都要出大事了。

在運河沿岸的官道上,三人六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行,嚇得官道上的行人紛紛閃開,前面不遠處便是明月灣村莊,爲首騎士咬一下嘴脣,向村西頭疾奔而去。

村西的大宅內,十名黑衣人正在待命,他們個個驍勇有力,都是武藝高強之士。

“你們十人,主要是佯刺,刺殺能逃走則逃走,無法逃脫,你們必須自盡,你們的妻兒父母,南華會好好照顧,保證他們一生衣食無憂......”

臺階上王默在給十人做最後的交代,他的義女啞姑站在身後,神情肅然,將由她來做真正的刺殺,十名刺客的任務只是爲了麻痹楊元慶的隨從。

旁邊蕭雲南心中有些黯然,若是刺殺皇帝,他堅決支持,可刺殺一個小小的御史大夫,南華會卻要擔上巨大的風險,他覺得有點得不償失,但會主令已下,他們就必須執行。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隱藏在門首上放哨的人急道:“會主來了!”

王默愕然,所有人都愣住了,會主居然來嗎?

“快開門!”王默急聲令道。

門開了。南華會會主蕭銑大步走了進來,他滿臉焦急問:“命令執行了嗎?”

王默連忙稟報,“回稟主公。正準備執行!”

蕭銑長長鬆了口氣,一擺手道:“命令取消,停止刺殺!”

王默和蕭雲南對望一眼,兩人眼睛裡都露出了喜色,蕭銑苦笑一聲,“屋裡談吧!”

衆人走進屋內。蕭銑千里奔馳,着實有點累了,他坐了下來。蕭雲南給他上了一杯茶。

蕭銑喝了一口茶,搖搖頭道:“我一時頭腦發熱,下達了一個錯誤的命令。等我想清楚時,傳令人已經走了一天,我只好自己趕來改正命令,放棄刺殺楊元慶。”

王默點點頭,“其實我們都覺得刺殺楊元慶有點不妥,風險太大,只是會主怎麼會想到刺殺楊元慶?”

蕭銑苦笑了一下道:“我不久前剛剛進京,拜見了姑母蕭皇后。蕭皇后對楊元慶頗爲怨恨,她對我說,她兩個兒子都毀在楊元慶手上,長子若不爲太子就不會死,次子若爲太子,也不會生出異心,可惜她孃家無人,否則她非讓孃家人出手殺了楊元慶,我就覺得這是這一個取悅皇后的機會。便讓我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蕭銑喝了一口茶,又嘆息道:“當我瞭解到朝廷局勢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大錯,楊元慶其實是知道南華會存在,只是我們沒有侵犯到他的利益,所以他才保持沉默,如果一旦我們刺殺失敗,他必然會實施報復,不僅我要遭殃,整個南華會都會被他徹底剷除,所以我一路從京城趕來,糾正我犯下的大錯。”

王默起身,深深施一禮道:“主公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惜千里奔波,這是南華會之福,我王默能爲這樣的主公效力,是我的明智選擇,我堅信,樑朝必然會復興。”

蕭銑擺擺手笑道:“軍師不必多禮,給我說說江都局勢,我很感興趣。”

王默坐下便將最近發生事情詳詳細細說了一遍,最後道:“今天一早得到消息,太守張雲易回京述職,由王世充主持江都政務,我們便推測,張雲易應該是被楊元慶囚禁了,可以說張雲易大勢已去,楊元慶極可能已經掌握了不利於張雲易的證據,卑職懷疑是刺殺韋德裕的證據。”

“張雲易爲什麼要殺韋德裕?”

王默沉吟一下道:“以張雲易的謹慎,他不可能不知道刺殺御史的嚴重後果,卑職推測,應該是韋德裕發現了張家的秘密。”

蕭銑默默點頭,嘆了口氣道:“當今皇帝對關隴貴族的打擊越來越嚴厲,他太性急了,這樣遲早會引發關隴貴族的反擊,天下將大亂,用我們江陵人的土話說,這叫步子邁得太大,會扯着蛋。”

衆人都笑了起來,蕭銑望着王默和蕭雲南,眼睛裡閃爍着亮色,“只要天下大亂,我們的機會就到了,這一次,我要助楊元慶一臂之力。”

蕭銑問蕭雲南,“江都藏有多少兵器?”

“大約有三千多件。”

“今晚把它們全部運到這裡來!”

蕭雲南答應一聲走了,房間裡就只剩下蕭銑和王默兩人,蕭銑站在窗前沉默良久,緩緩道:“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其實楊元慶知道南華會存在,也知道我想光復樑朝的志向,他爲什麼不告發,把我們作爲他向上爬的臺階,先生不覺得奇怪嗎?”

王默沉思片刻,驚訝道:“難道.....楊元慶自己也有.....”

蕭銑冷笑了一聲,“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和我們一樣,心懷野心,只是他的野心在北方,他纔會縱容我們在南方發展,他心裡也明白,如果把關隴貴族逼急了,他們就必然會造反,所以他才這麼急迫地要幹掉張家。”

“卑職以爲,如果僅僅是幹掉張家,關隴貴族還不至於造反。”

蕭銑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但如果幹掉了張家,分裂了關隴貴族,那麼楊廣的下一步,必然是要對關隴貴族的根本利益動手了。”

“是軍隊麼?”

蕭銑冷冷笑了,“你說得一點沒錯,正是軍隊!”

說到這,蕭銑驀地轉身道:“我要去見一見楊元慶。”

.......

江都城南一條幽深的巷子裡,一名身着白衣,頭戴帷帽的白衣女子騎馬而行,她來到最盡頭的一間小院前,敲了敲門,門吱嘎一聲開了,開門的是一箇中年女子,她滿臉笑容,“姑娘,你回來了。”

白衣女子摘下帷帽,露出一張清秀絕倫的臉龐,正是和楊元慶分手了快兩年的張出塵。

她牽馬進院子,四下看了一圈,關切地問:“阿嬸,冰兒呢?”

“在屋裡和李二孃玩呢!”

張出塵從馬上取下一隻沉重的袋子,遞給中年婦人笑道:“這是從蘄縣那貪官家裡搜到的五百兩黃金和一包首飾,明天紫煙也會從下邳郡過來,她那裡也有幾百兩,夠宮裡支用一年了。”

中年婦人點點頭,接過了袋子,張出塵將馬拴在院子裡,則急不可耐地向後房快步走去。

一間小屋子裡,杜盛的妻子李氏正在逗一個小小的女孩,小女孩年約一歲,長得粉雕玉琢,肌膚晶瑩粉嫩,秀美可愛之極,正在牙牙學語。

張出塵推門進來,小女孩立刻伸出雙臂,激動地叫喊:“娘—”

張出塵心疼之極,將女兒抱在懷中,親親她的小臉,在她小鼻子上點了一下,笑道:“娘這兩天不在,有沒有調皮?”

李氏笑道:“這孩子才一歲,長得可真高。”

“嗯!她爹爹就很高,她長得像爹爹。”

張出塵抱着女兒坐下,笑道:“她爹爹姓楊,我本來給她起名叫楊元冰,可娘說,孩子名字裡不能帶有父親的名,所以就改名叫楊冰,小寶貝,是不是?”

張出塵又輕輕在女兒鼻子上點了一下,小傢伙歡喜得咯咯地笑了起來。

張出塵又看了一眼李氏,笑問道:“二孃,你決定了嗎?”

李氏點點頭,眼睛紅了起來,“我想好了,跟你們去衡山,我丈夫被殺,兒子亡命天涯,回到家裡官府也不會放過我,不如去南方,還有條活路。”

張出塵嘆了口氣,“現在哪裡還有活路?那暴君修一條大運河,多少人家破人亡,簡直就是用白骨堆成,又南巡逼民衆獻食,貪官污吏們趁機大飽私囊,我親眼看見多少人家賣兒賣女,傾家蕩產,只恨南華宮力量有限,收養不了那麼多孤兒。”

李氏又小聲問:“我聽阿嬸說,南華宮已經收養了兩千多孤兒,這需要多少糧米才能養活?”

張出塵苦笑一聲,“這都是我姑祖母和母親收養,姑祖母法號觀音,當地人都稱她爲觀音菩薩,捐錢捐米,當地官府也默許了,只是孩子太多,當地人捐的糧米也只是車水杯薪,只能靠我們三個師姐妹在江淮一帶劫取不義之財來養活。”

李氏眼睛裡露出讚賞之色,笑道:“我也聽說過,張姑娘被譽爲江淮女俠,村裡人提到江淮女俠,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你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

“其實那都是我兩個師妹闖下的名頭,我已經一年多沒有出來了,這次若不是想讓孩子爹爹看一看她,我還不想來江都,也就救不了二孃,這也是冥冥中註定吧!”

李氏心中感激,他笑了笑問道:“孩子的父親在江都嗎?”

張出塵點了點頭,無奈地嘆息道:“她父親是朝廷高官,若不是我娘堅持,我真的不想....我心裡很害怕。”

.......

第1章 初入楊府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章 兵壓關內第36章 各有選擇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9章 重要情報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章 異牀同夢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4章 內部奸細第6章 瓦崗分家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7章 東宮震怒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9章 雙女初見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章 帝王失信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6章 激戰碼頭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章 意外相逢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章 深巷小宅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7章 奪取河陽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1章 意外挾迫第18章 百戰之功第60章 趙郡太守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出兵風波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遼東亂戰第87章 建成態度第3章 兩猛相鬥第8章 欲速不達第1章 中元前夕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世情冷暖第1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1章 京城來人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章 南華之會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章 風雨前夜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8章 舊情難動第79章 南郡兩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章 黑臉魏刀第62章 交換條件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5章 關鍵人物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2章 銀甲小將
第1章 初入楊府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章 兵壓關內第36章 各有選擇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9章 重要情報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章 異牀同夢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2章 東都內亂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4章 內部奸細第6章 瓦崗分家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7章 東宮震怒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9章 雙女初見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章 帝王失信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6章 激戰碼頭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章 意外相逢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章 深巷小宅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7章 奪取河陽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1章 意外挾迫第18章 百戰之功第60章 趙郡太守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出兵風波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遼東亂戰第87章 建成態度第3章 兩猛相鬥第8章 欲速不達第1章 中元前夕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世情冷暖第1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1章 京城來人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章 南華之會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章 風雨前夜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8章 舊情難動第79章 南郡兩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章 黑臉魏刀第62章 交換條件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5章 關鍵人物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2章 銀甲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