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記反抽

御書房內,裴蘊將厚厚一疊各郡的彈劾奏摺呈給楊廣,沉聲道:“陛下,這是河北各郡送到御史臺的彈劾書,都是彈劾宇文皛勒索錢財,殲銀民女,一共是十三份,來自沿途十三個郡,宇文皛沿途所作的惡,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臣不敢隱瞞。”

楊廣陰沉着臉,一本一本地翻看奏摺,他忽然猛地將這些奏摺扔到地上,怒喝道:“你的意思就是說朕瞎了眼,用一個酒囊飯袋,無惡不作的混蛋來做御史嗎?”

“陛下請息怒,臣沒有半點指責聖上的意思,但這個宇文皛確實是這樣的人,據臣所知,去年大災時,張須陀自己家裡都無米下鍋,不得不把妻女送去京城,這樣的清貧之臣怎麼有錢去應付宇文皛的勒索,宇文皛最後寫給陛下的報告又何足爲信?”

楊廣今天的心情是壞了極點,宇文皛竟然被盜賊擄走,他可是堂堂的稽查御史,大隋建國三十餘年從未有過的醜事,這件事傳出去,他楊廣的臉往哪裡擱?

楊廣感覺自己顏面丟盡,一方面他將亂匪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他又恨宇文皛不爭氣,楊元慶巡查二十幾郡皮毛不損,他一出門就栽進溝裡,兩百人配雙馬,打不過還跑不過嗎?

面對裴蘊的發難,楊廣一肚子氣憋在心中,發作不出來,只得恨恨道:“那依你之見,派誰去合適?”

裴蘊不慌不忙道:“既然虞侍郎懷疑楊元慶包庇縱容張須陀,說御史臺查御史臺不合適,那臣就推薦他的兄長虞世南去查此事,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

楊廣一怔,“這件事怎麼和虞侍郎有關?”

裴蘊笑了笑道:“陛下什麼時候看見過封舍人審閱的奏摺,虞侍郎不簽字,他就敢擅自送給陛下的?”

楊廣從抽屜裡找出那本齊郡審查報告,他翻了幾頁,果然沒有虞世基的簽字,而其他內史省遞上的每一本奏摺,都有虞世基印章,楊廣這才恍然大悟,他頓時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心中勃然大怒,喝道:“速宣虞世基來見朕!”

停一下,他又令道:“也一併宣楊元慶來見朕!”

御書房中十分安靜,楊廣漸漸冷靜下來,他見裴蘊慢慢拾起奏摺,又忽然想起楊元慶和裴家的關係,心中不由冷笑一聲,這些大臣一個個都是居心叵測,各爲已利,又有幾個真是替大隋社稷考慮的,包括眼前的裴蘊也不是。

封德彝說‘哪有御史臺查御史’,其實也是另有所指,指裴蘊會包庇楊元慶,楊廣若有所悟,這件事何嘗不是虞世基和裴蘊的暗鬥呢?

這一刻楊廣心中被虞世基愚弄而升起的滔天怒火消失了,頭腦裡迅速恢復了他的帝王智慧,他一下子把裴蘊也看透了,以裴蘊幾十年的官場經驗,難道他當時會想不到虞世基沒有簽字嗎?就算他當時想不到,可時間過去十幾天,他爲什麼不說,非要等到宇文皛出事,自己大發雷霆時才跑來說。

他是想趁機扳倒虞世基,裴矩不在,宇文述要出征,蘇威是老好人,獨孤震又不管事,這樣,內閣的大權就自然轉到他裴蘊的手中,好一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楊廣也不得不佩服裴蘊的老謀深算了,他便淡淡道:“宇文皛不堪大用,朕不會再用他,至於新派御史之事,朕再好好考慮一下,裴愛卿先退下吧!”

“臣告退!”

裴蘊見楊廣已經冷靜下來,他心中不由暗歎一聲,今天想趁機扳倒虞世基,恐怕實現不了,他心中無奈,只得退了下去。

楊廣隨即又令道:“先命虞世基覲見,楊元慶候見。”

裴蘊走到甲板上,見虞世基匆匆走來,他笑了笑,便低聲道:“聖上現在雷霆之怒,虞侍郎小心一點吧!”

“我知道了,多謝!”

虞世基拱手施一禮,便匆匆進去了,裴蘊走下船梯,正好看見楊元慶被領來,在候見區等候,便上前笑道:“這三個月,辛苦了。”

楊元慶微微笑道:“其實我是遊山玩水,真正辛苦的是那些御史,沒曰沒夜地核對賬目。”

裴蘊點點頭,他又低聲道:“上次你託我那件事已經查出眉目了。”

楊元慶精神一振,連忙問:“是什麼緣故?”

楊元慶是託裴蘊幫忙查張須陀的軍功,三個月前他大敗王薄,徹底剿滅了齊郡內的亂匪,但太守楊智積給張須陀請功摺子報上去後,竟然如石沉大海,三個月過去,一點消息都沒有,儘管張須陀並不在意,但楊元慶卻爲他感到不平。

裴蘊道:“那份奏摺現躺在兵部睡覺,送到內史省便被退回,命兵部覈實後再報。”

楊元慶冷笑一聲,果然又是虞世基,他連忙施禮,“多謝祖父幫忙,我心裡有數了。”

裴蘊拍拍他肩膀,語重心長道:“官場水深,及早上岸!”

他轉身走了,楊元慶默默望着裴蘊的背影,品味着他這句話的深意。

........御書房內,楊廣站在窗前,冷冷地望着虞世基,一眼不發,虞世基望着眼前的齊郡審查報告,滿頭大汗,他不知該怎麼解釋,這個漏洞他也知道,他當時已經準備好責怪封德彝,不料楊廣當時沒有注意,這件事混過去了.他卻沒想到,這件事在此時爆發了,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讓他怎麼解釋?推給封德彝嗎?楊廣也不是三歲的孩子,這隻會讓事態更加嚴重,可是現在他該怎麼解釋?

“這件事....微臣已經記不清了,讓....微臣查一查,若是微臣責任,微臣一定承擔。”

他現在只得大事化小,把此事推爲自己的疏忽,而絕不能承認這是他對楊元慶的陰謀。

楊廣微微嘆了口氣,他倒希望虞世基把責任推給封德彝,給自己找一個臺階,可虞世基卻沒有讀懂自己的心思,他一向都揣摩聖意很準,但今天他卻沒有揣摩對。

不過也不錯,他還至少知道不能承認這件事。

楊廣坐回位子,他提筆在奏摺畫了一個敕,算是正式承認了楊元慶的這份報告,不管張須陀貪也好,廉也好,楊元慶是否包庇,他都不想再節外生枝了。

楊廣看了虞世基一眼,淡淡道:“朕提醒你,事不過三,你這是第二次了。”

虞世基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一句話不敢說。

“以後朝中政務多和裴尚書商量一下,退下吧!”

“臣明白,謝陛下!”

虞世基慢慢退了下去,他心裡明白,這是裴蘊在背後捅了自己一刀,聖上不追究自己,顯然就是想留下自己和裴蘊對抗,這就是聖上最後一句話的意思,這一次,虞世基揣摩對了聖意。

楊廣等他走遠,又吩咐道:“宣楊元慶覲見!”

“陛下有旨,宣楊元慶覲見!”

......“陛下有旨,宣楊元慶覲見!”

......片刻,楊元慶執節匆匆走進,他行一禮,“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楊愛卿免禮!”

楊廣目光復雜地望着這個他曾經最信任的年輕將領,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爲何突然對楊元慶不相信了。

楊元慶將符節上繳,“臣結束巡察,特向陛下交節。”

宦官將符節接過,放到御案上,楊廣拾起符節,笑了笑道:“朕已經依照你奏摺中的意見,處置了一批官員,也提拔了一批官員,這次辛苦楊愛卿了。”

“爲陛下分憂是微臣的本份,不敢說辛苦。”

“朕會好好封賞你和十二名御史,但朕有一件事要說。”

楊廣沉思片刻道:“有不少大臣指出,御史臺的兩位御史大夫有姻親關係,違反了朝規,顯然就是指你和裴家,當時朕確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楊元慶明白楊廣的意思,他是想把自己調出御史臺了,然後把自己再放在某個地方几個月或者半年,又找個藉口調走,當自己的麪糰,隨他揉捏?

不等楊廣再說,楊元慶躬身施禮道:“陛下,臣有兩件事要稟報,能否準臣先稟報?”

楊廣點點頭,“你說吧!”

“一件事,臣不知道聖上是否知曉,齊郡丞張須陀三個月前在齊郡大敗反賊,四萬反賊全軍覆沒,現在齊郡再沒有一個反賊。”

楊廣愕然,“這件事朕怎麼不知道?”

“太守楊智積三個月前就上書兵部,爲張須陀請功了,但至今沒有任何消息,臣不知哪裡出了問題,現在四千郡兵將士頗爲抱怨。”

楊廣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又是該死的虞世基,他還不知有多少大事瞞着自己,一定要追查此事,絕不能再讓他這樣一手遮天!

楊廣儘管恨得牙根直癢,但他沒有立刻表態,又問:“楊愛卿的第二件事是什麼?”

楊元慶回頭看了宦官一眼,門口宦官立刻將一隻銅盤呈上,盤子裡是一本剛剛寫成的奏摺。

楊元慶道:“臣自幼失母,母親葬在郢州,墓地簡陋,每每念此,臣不勝心酸,也無比愧疚,臣想爲母守孝三年,以盡人倫孝道,特此向陛下辭去官職,望陛下恩准!”

楊廣一下子愣住了。

()

第27章 線娘夜奔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8章 交換戰俘第4章 不露聲色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3章 隱形力量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0章 孤膽英雄第27章 李淵抉擇第42章 步步緊逼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8章 皇后之勸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章 意外收穫第35章 狡雄世充第31章 野心漸露第3章 勸降建德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2章 圍魏救趙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5章 秦王心計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0章 反間之計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章 江南隱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1章 蠅頭小利第4章 啓用暗線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9章 臨危下船第13章 勝利逃亡第32章 狼水伏擊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9章 關隴雙貴第7章 賀若之怒第33章 第一回合第6章 王府夜話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章 太原募兵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2章 違禁生意第6章 瓦崗分家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71章 北市試錢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2章 大事化小?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1章 兵困雁門第9章 應對危機第21章 生俘雄信第51章 草原異變第50章 縣衙對質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秘密武器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3章 唐廷決策第47章 意外潰營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3章 跨境剿匪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7章 金剛引狼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章 透露底線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章 勸降建德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1章 清河崔氏
第27章 線娘夜奔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8章 交換戰俘第4章 不露聲色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3章 隱形力量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0章 孤膽英雄第27章 李淵抉擇第42章 步步緊逼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8章 皇后之勸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章 意外收穫第35章 狡雄世充第31章 野心漸露第3章 勸降建德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2章 圍魏救趙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5章 秦王心計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0章 反間之計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章 江南隱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1章 蠅頭小利第4章 啓用暗線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9章 臨危下船第13章 勝利逃亡第32章 狼水伏擊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9章 關隴雙貴第7章 賀若之怒第33章 第一回合第6章 王府夜話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章 太原募兵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2章 違禁生意第6章 瓦崗分家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71章 北市試錢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2章 大事化小?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1章 兵困雁門第9章 應對危機第21章 生俘雄信第51章 草原異變第50章 縣衙對質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秘密武器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3章 唐廷決策第47章 意外潰營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3章 跨境剿匪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7章 金剛引狼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章 透露底線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章 勸降建德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1章 清河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