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會寧戰起

在李淵所有女婿中,最讓李淵信任之人,便是柴紹,不僅是柴紹跟隨他的時間最長,對李淵忠心耿耿,而且在李淵起兵過程中,柴紹和他的妻子平陽昭公主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柴紹破天荒地能獨自領軍,擁有自己的軍隊勢力,他出任左翊衛大將軍,率兩萬軍拱衛京城。

在唐朝的派系之中,柴紹屬於從龍派,也就是效忠皇帝李淵,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兄弟之爭中,他處於中立位置,儘量不參與他們兄弟之爭。

不過,因爲柴紹之妻平陽昭公主李秀寧和李神通的關係極好,而李神通又是建成一系,所以因爲妻子的緣故,柴紹多少少少被打上了太子派的烙印。

這次調兵遣將,便是由李神通的關內軍出兵兩萬人,柴紹出兵一萬人,李淵避開了李世民的軍隊勢力,這就說明李淵也默認了柴紹和太子的關係。

儘管如此,柴紹還是盡力保持和李世民的友好,在出兵前,特地去秦王府,借李世民的手下猛將邱行恭爲自己的前鋒大將。

這也是柴紹的精明之處,讓妻子通過叔父李神通這座橋樑溝通和太子建成的關係,而他自己又刻意保持和秦王世民的交往。

這樣一來,建成和世民兩不得罪,然後他再擁有自己的勢力,最後無論是誰登基,他都能保持自己的高位。

而李神通則是李建成重點拉攏的人物,早在李淵還是爲唐朝大臣之時,李建成便和李神通關係極好。

而且李神通此人特別注重血親家族關係,李世民射死李智雲那一箭,也射寒了李神通之心,就是從那時起,他便開始全力支持太子建成。

李神通在唐朝各大軍隊實權人物中排名第四,僅次於李孝恭,他的軍隊勢力主要來源於關中各路投降的亂匪,當初是他和李秀寧說服了這些亂匪投降李淵。

最後這些亂匪勢力被一分爲二,一部分由李秀寧的手下之軍變成柴紹勢力,另一部分便是由李神通率領,他精選了三萬軍駐守關內。

再加上河西的三萬駐軍,這樣一來,李神通的軍隊勢力便有六萬餘人,勢力範圍包括關內和河西兩大區域。

這次李淵任命李神通爲主將,收復被隋軍強佔的會寧郡,也是因爲會寧本來就屬於李神通的勢力範圍,他責無旁貸。

在平涼郡通往會寧郡的官道上,三萬唐軍正浩浩蕩蕩列隊疾行,旌旗招展,鋪天蓋地,李神通頭戴金盔、身披金甲,馬上橫一杆大槊,顯得威風凜凜。

但他眼中卻有些憂慮,他很擔心這次出兵會寧郡敵不過隋軍,最後全軍覆沒,其實李神通骨子裡也是綏靖派,他知道自己打仗並不在行,只是因爲深得聖上信任才統領重兵。

如果要他真的和隋軍單獨較量,他心中沒有一點把握,甚至有點心虛,隋軍的主將可是天下第五猛將裴行儼,有萬夫不當之勇,又有豐州精騎,他拿什麼和隋軍對戰?

可是事已至此,這一仗他不打又不行,會寧郡是他的勢力範圍,他若不打,他就保不住關內道的勢力,還有李世民在後面冷眼旁觀。

李神通心中糾結,他的心腹大將史萬寶在一旁低聲勸道:“現在正在風頭之上,王爺不妨做做姿態,壓而不打,隋軍在會寧郡北面挖礦,咱們則駐兵在會寧郡南面,保住一條前往武威郡的通道,這樣便可以給朝廷和聖上一個交代,時間久了,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史萬寶原是長安大俠,大業末年也舉旗造反,手下有七八萬義軍,後來被李神通收編,迎接唐軍入關,被封爲原國公,是李神通手下僅次於其弟李神符的第三號人物。

史萬寶年約四十歲,爲人精明油滑,極懂人情世故,他能準確地揣摩到李神通的內心矛盾。

李神通沉吟片刻,史萬寶的話真說到他心裡去了,他又道:“只是壓而不打,我擔心聖上那邊不好交代。”

史萬寶眯眼一笑,“王爺難道還不瞭解聖上的心?中原剛敗,聖上還有什麼自信擊敗隋軍,倘若會寧郡再敗,聖上怎麼向關隴民衆交代,難道聖上會考慮不到嗎?王爺,其實聖上也很矛盾。”

李神通心中被說動了,如果是這樣,他還得和柴紹商量一下,他立刻吩咐左右:“速請駙馬前來。”

片刻,柴紹騎馬飛馳而至,老遠便笑道:“皇叔找我有事嗎?”

柴紹跟妻子一樣稱呼李神通爲叔父,李神通也常去柴紹府中聊天,他們關係非常密切。

李神通笑呵呵道:“找賢侄來是想商量一下應對隋軍之策。”

他馬鞭一指遠方的一片丘陵,“越過那片山巒便是會寧郡了,隋軍以騎兵爲主,我們會隨時遭遇到隋軍,未雨綢繆,有些事情必須要考慮在前面才行。”

柴紹微一沉吟,問道:“皇叔可有什麼方案?”

論作戰經驗,李神通參加過剿滅李軌之戰,而柴紹參加過和西秦國之戰,雙方的經驗都差不多,但李神通是長輩,又是這次進攻會寧郡的主將,柴紹要聽從他的安排。

李神通心中已有定計,便不慌不忙道:“兵法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對隋軍卻所知甚少,這場戰役打起來,沒有一點獲勝的把握,所以我打算以穩爲主,不要冒進,更不能急於求成,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柴紹是何等精明,他聽到李神通要長期作戰,心中便明白了,李神通根本不想和隋軍作戰。

他臉上露出爲難之色,“皇叔的想法也有道理,可是聖上要求我們首先要奪回礦山,如果耽誤時間太長,恐怕聖上那邊難以交代。”

李神通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柴紹的回答令他不爽,他當即翻臉不認了,便冷冷道:“那就煩請柴將軍多多辛苦,率本部先奪回礦山,我祝柴將軍馬到成功。”

說完,他不再理會柴紹,催馬向前奔去,大聲喝喊道:“全軍放慢速度,穩步前進!”

柴紹望着李神通的身影走遠,他不由苦笑一聲,還未見到隋軍,唐軍內部便開始亂了,這場戰役該怎麼打?……

祖厲川水西畔,一支萬人騎兵呼嘯而至,鋪天蓋地的騎兵遮蔽了原野,馬蹄聲使大地爲之震動,爲首大將裴行儼高高舉起長槊,一萬騎兵迅速放慢了行軍速度,開始整隊,排成兩列長長的隊伍。

這支隋軍騎兵是從豐州南下,支援會寧郡的戰役,此時隋軍在會寧郡共有兩萬大軍,皆是騎兵,由大將裴行儼統一指揮,裴行儼分佈兩路,一路由副將賀勝率領,駐防礦山和涼川縣,另一路是他親自率領,伺機尋找唐軍蹤跡。

裴行儼率軍已奔行了三個時辰,他見隋軍士兵們皆有疲憊之色,便下令道:“就地休息半個時辰!”

他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下馬,牽馬去河邊飲水,又將馬牽到草地上,放馬吃草,他們自己則鋪上羊皮,盤腿喝水吃午飯,有說有笑,河畔頓時變得一片熱鬧。

裴行儼則坐在一塊大石上,將地圖鋪開,他接到太原楚王發來的快信,唐軍出兵三萬,主將是李神通,副將爲柴紹,裴行儼也知道一點唐朝的軍方勢力分佈,如果是李世民的軍隊來會寧郡,那走的路線很可能是從隴西郡北上。

但現在是李神通和柴紹領軍而至,那他們軍隊只能是從平涼郡過來,隴西那邊是李世民的勢力,沒有李神通的軍隊,李神通率領的軍隊極可能就是部署在關內道的唐軍。

關內道的軍隊並不是唐軍主力,唐軍主力是李世民手中的十萬大軍,其中三萬玄甲騎兵尤其犀利,而關內道的唐軍主要以防禦爲主,步兵較多,前身是關中造反的義軍,戰鬥力要遜一籌。

裴行儼生姓比較驕傲,他很自信能一戰擊潰唐軍,現在的問題是唐軍在哪裡?從平涼郡進入會寧郡有四條路,唐軍會從哪一條路過來?

前不久的中原大戰震驚天下,但裴行儼卻沒有機會參加,這件事一直使他悶悶不樂,尤其中原大戰中,羅士信大發異彩,和天下第一猛將李玄霸打得不分勝負,軍中上下都在議論羅士信的勇猛,令裴行儼心中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

裴行儼現在最希望發生的一件事就是遇到李玄霸,他也盼望能和李玄霸戰一場,感受這天下第一猛將的勇烈,但這次來的偏偏是李神通,這就意味着李玄霸不會出場。

這時,一名斥候騎兵疾速奔來,老遠便大喊:“裴將軍何在?”

裴行儼站起身,“我在這裡!”

斥候騎兵翻身下馬,快步上前翻身跪下,“啓稟裴將軍,我們發現了唐軍蹤跡。”

裴行儼大喜,急問:“唐軍現在何處?”

“啓稟將軍,三萬唐軍已進入會寧郡,但他們卻分兵兩路,一路南下了,另一路在原地駐紮。”

裴行儼的眉頭皺了起來,“這是什麼戰略,居然南下了,對自己避而不戰嗎?”

他又問:“駐紮原地的唐軍有多少人,駐紮在哪裡?”

“回稟將軍,他們駐紮在百里外的雲天城,約有一萬人。”

()

第20章 奇恥大辱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6章 初戰王薄第40章 孤膽英雄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章 中元新夜第26章 初戰王薄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4章 太守師道第40章 軒然大波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北邙祭祖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0章 裴矩辭相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雙瞳之將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生死之約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8章 殺人無形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章 出乎意料第38章 楊廣之怒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章 江南隱憂第54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5章 黑夜突破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章 唐魏結盟第39章 齊府隱憂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0章 太子殺招第61章 南陽事件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3章 攜子視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4章 安撫江南
第20章 奇恥大辱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6章 初戰王薄第40章 孤膽英雄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章 中元新夜第26章 初戰王薄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4章 太守師道第40章 軒然大波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章 冤家路窄第33章 北邙祭祖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0章 裴矩辭相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雙瞳之將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生死之約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8章 殺人無形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章 出乎意料第38章 楊廣之怒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章 江南隱憂第54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5章 黑夜突破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章 唐魏結盟第39章 齊府隱憂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0章 太子殺招第61章 南陽事件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3章 攜子視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7章 尋找線索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4章 安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