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北市試錢

楊元慶這個任命着實讓李靖吃了一驚,由楚王府長史轉任代州總管,從品階上看,都是從三品銜,但從權力上看,卻是有點降格了。

代州總管主管三郡軍事,有地方實權,而楚王府長史掌管全軍政務,是軍方第二號人物,手中權勢極重,調去代州任總管,明顯在權力上降了一級。

但李靖的吃驚並不是調走他,而是去代州任總管,這意味着北方可能要出事。

“殿下,出什麼事了嗎?”

“暫時還沒有出事,但突厥已經在逐漸恢復強盛,遲早會南下,我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打造邊境防禦的銅牆鐵壁。”

李靖默默點了點頭,“臣明白了,願意爲殿下分憂。”

楊元慶沉思一下又道:“現在馬邑郡和定襄郡共有一萬軍隊,我可以再給你一萬軍隊,最多隻有這兩人,但你可以實行民團保甲制度,藏兵於民,三郡二十餘萬人口在形勢危機時,臨時調動出數萬軍隊。”

“微臣明白,不知殿下希望我什麼時候上任?”

“儘快吧!你的任命明天會下來,休息兩天,然後去馬邑郡赴任。”

“不知微臣去邊疆上任後,誰來接手長史一職?”這也是李靖很關心的問題。

“這個我還沒有考慮好,我傾向於讓楊善會出任,但這又涉及到相國的變更,所以有點爲難,就暫時讓司馬姚勝文代一下。”

李靖不再多問,他站起身行一禮道:“既然如此,微臣就回去辦理交接了,不打擾殿下。”

“去吧!我期待你能有出色表現。”

李靖行一禮,轉身退下去了。房間終於安靜下來。楊元慶又回到桌邊,提筆給蘇定方寫一封信,他考慮了一夜。四面樹敵並非良策,蘇定方的手中只有一萬軍隊,現在隋軍需要在西域轉爲防禦。

必須要引導東西突厥發生火併。這才符合大隋的根本利益……

中午時分,楊元慶偷得片刻閒暇,來到了北市,儘管今年是災年,糧食緊張,各種物資供應也並不充裕,但北市畢竟是大隋最大的市場,還是熱鬧異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楊元慶略略化了妝。戴一頂胡人的卷檐虛帽,貼了兩片鬍子,兩頰塗上黃粉。穿一件胡人的窄袖皮帽。乍一看便是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商人,而且是往來於西域和中原那種商人。衣着華貴,囊中多金。

楊元慶也時常去北市視察,每次他都是這樣打扮,倒也沒有人能認出他,馬車就停在北市外面,這裡是進入北市的一條必經街道,叫做北鳳街。

街道不長,只有一里多路程,但街道兩邊卻開滿了密集的店鋪,主要以酒肆、客棧和青樓爲主,酒肆和客棧沿街,而青樓則藏身在幾條小巷裡,巷口站着幾名年輕的妓女,正風情萬種地向來往行人拋着媚眼。

楊元慶揹着手在人羣中悠悠閒閒地走着,身後七八步外,十幾名親衛緊跟着他,警惕地注視着四周的情況,事實上,根本沒有人能認出這個商人居然是權傾天下的楊元慶。

楊元慶眯着眼打量兩邊的商鋪,記得上一次他來北市還是中原戰役結束沒有多久,他來了解太原糧價,這才幾個月時間,他便發現了有不少變化。

一品居酒肆消失了,變成了元安酒肆,幾間原本破舊的半沿街房屋也修葺一新,增高爲兩層,出租爲店鋪,太原沿襲隋制,除了特殊的幾座府邸外,一般不準修建樓房,臨視人家,但只有太原北市可以出現樓房,這裡是商業區,寸土寸金,只有修建樓房,才能容得下更多的商鋪。

這時,兩名站在巷口拉客的青樓女子看見了楊元慶,他服飾名貴,身材高大,器宇軒昂,使兩名青樓女子眼睛一亮,上前一左一右拉住了他的胳膊,“阿郎,怎麼好久不來看小妹了,把人家忘記了嗎?”

聲音又嬌又嗲,拉着他的手,指甲卻在他的手心裡輕輕撓着,勾人魂魄,楊元慶怎麼對她們看得上眼,但他也不惱,掙脫了她們的手,笑眯眯道:“我要去談筆生意,回頭再找你們。”

談生意哪是這麼悠閒的樣子,分明就是推託之辭,兩人女子不肯放過他,又抱住他的胳膊,將豐滿的胸脯在他胳膊上蹭,秋水如波,聲音變得可憐起來,“阿郎,照顧一下生意吧!年景不好,小妹快沒飯吃了。”

兩人可憐楚楚地哀求他,這時,幾名親兵衝了上來,一把將她們推開,其中一名女子站立不穩,被推翻在地,兩女頓時嚇得容失色。

不遠處的巷子裡藏着幾名青樓打手,他們任務就是專門防止客人動粗,但幾名打手不傻,楊元慶的十幾名親兵又高又壯,一看便是武藝高強之人,還佩着刀,這不是他們惹得起之人,他們知趣地躲在巷子裡,不敢出來。

楊元慶見其中一個女子的手背被路邊石頭磕破,還流血了,心中有點歉疚,便摸出兩枚銀錢扔給她們,“買點藥包扎一下吧!”

銀錢在地上骨碌轉了一圈,發出的聲音和銅錢不一樣,兩個青樓女子拾起銀錢,驚訝地仔細查看,儘管幾天前銀錢已經上市了三千枚,但以她們的青樓身份,自然是無緣見到。

兩個青樓女子從未見過這種銀錢,端看半晌,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一名女子問道:“客人,這是什麼錢?”

楊元慶已經走出了十幾步,聽她這一問,便回頭笑道:“這是大隋新出來的銀錢,聽說過嗎?”

青樓一向是消息集散中心,兩名女子聽客人說起過,說這種銀錢很值錢,黑價一錢能當五十錢用,頓時又驚又喜,轉身向小巷裡跑去。

這時,旁邊一名商人卻聽見了楊元慶的話,他心中一動,立刻跟了上來,又走了二十幾步,商人奔了上來,攔住楊元慶,拱手道:“這位仁兄,能否借一步說話。”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見他長得矮矮胖胖,小眼睛裡閃爍着精明的亮色,便微微一笑,“我認識你嗎?”

“我有點事想和仁兄商量。”

這個商人知道剛上市銀錢,一上市便被搶兌一空,一般人想買都沒有地方買去,而這位大爺竟然隨手打賞給兩名妓女,要麼就是敗家子,可敗家子顯然不像,那麼就是不懂銀錢的價值了,這種機會,商人可不想放過。

後面的親兵剛要上前,楊元慶卻擺手止住了他們,笑眯眯問商人道:“有什麼事嗎?”

商人低聲道:“我願意用高價買你的銀錢,有多少買多少。”

楊元慶見旁邊有一家酒肆,便指了指,“進去說話吧!”

他轉身向酒肆裡走去,商人大喜,連忙跟了進去,酒保招呼二人在靠門邊的一張桌前坐下,十幾名親兵則站在門口,另外兩人跟入,站在楊元慶身後,手握刀柄,目光冷厲盯着商人,只有他膽敢有半點異動,就抽刀剁翻他。

商人卻不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他的心完全在銀錢上面了,他知道有人願意出一吊錢買一枚銀錢,這種銀錢他也見過一次,含銀量足,做工考究,他前所未見。

他一心想弄一點銀錢,如果少就自己收藏,如果多,他就可以用來賺錢,遇到楊元慶這個身藏銀錢之人,他無論如何不會放過。

“這位仁兄,能不能拿一枚銀錢給我看一看。”

楊元慶摸出一枚銀錢遞給了他,商人慌忙接過,託在手掌心,眼睛緊緊盯着銀錢,“沒錯,沒錯,就是它!”他嘴裡低聲念着,眼睛裡竟放出光來。

他一把緊緊捏住銀錢,目光又轉向楊元慶,目光裡充滿了熱切和期待,“仁兄還有多少銀錢?”

楊元慶笑了笑,“我姓李,會寧郡人,在太原經商,不知閣下貴姓?”

一般人見面,應該是先自我介紹,然後再談事,只是這位商人太心急,竟忘記了起碼的禮儀,他頓時醒悟,連忙站起躬身行一禮,這才坐下道:“在下姓王,絳郡人,在北市經商,北市裡的會隆米鋪便是在下所開。”

“原來你就是王米……”楊元慶笑了笑,拱手道:“久仰了!”

楊元慶當然知道會隆米鋪,是北市第二大米鋪,聽說東主姓王,祖上三代都是做米生意,人稱王米蟲,一方面是說他在米業上的資歷深,另一方面也指他爲人比較貪婪。

“在下正是王米蟲,不過官名叫王崇義,乳名米郎,仁兄就稱我米郎好了。”

王崇義心急道:“仁兄能否告訴我,你有多少銀錢?”

楊元慶從懷中摸出二十幾枚銀錢,放在桌上,“我一共只有這麼多,還是別人送我的,我不明白,王兄要它們做什麼?據我所知,朝廷很快就會大量發行,到時滿街都是,也就不稀罕了。”

“你說的可當真?”

“當然是真,我一個親戚就在朝中主管此事,這些銀錢就是他送我,我何必騙你。”

“原來是這樣!”王崇義眼中露出失望之色,如果真是要大量發行,那這些銀錢確實沒有什麼收藏價值了。

他對桌上銀錢一下子沒有了興趣,端起茶杯道:“說老實話,這些銀錢朝廷發行有問題,這裡面藏着很大的利益,所以大家才鑽頭覓縫找它。”

“哦?有什麼問題。”楊元慶極有興趣地問道。()

第5章 略助風勢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7章 尋找線索第9章 生死之鬥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0章 聲先奪勢第40章 軒然大波第42章 踏平瓦崗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章 王府夜話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9章 東巡長城第6章 牽制荊襄第8章 假途滅虢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章 誰是兇手第54章 把水攪渾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章 返回太原第5章 初到幽州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9章 西路使者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9章 出爾反爾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討要說法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2章 圍魏救趙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章 出兵風波第37章 內衛情報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2章 最壞結果第30章 兄弟和解第5章 初到幽州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5章 軟硬兼施第9章 挖掘線索第42章 是功是過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7章 西征情報第6章 養虎生患第8章 一點眉目第38章 兩個時辰第7章 幽州之憂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章 不露聲色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7章 獨孤家將第53章 七星寶刀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1章 誰威脅誰第6章 養虎生患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8章 舊情難動第92章 李靖初戰
第5章 略助風勢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7章 尋找線索第9章 生死之鬥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0章 聲先奪勢第40章 軒然大波第42章 踏平瓦崗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章 王府夜話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9章 東巡長城第6章 牽制荊襄第8章 假途滅虢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章 誰是兇手第54章 把水攪渾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章 返回太原第5章 初到幽州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9章 西路使者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9章 出爾反爾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討要說法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2章 圍魏救趙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章 出兵風波第37章 內衛情報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2章 最壞結果第30章 兄弟和解第5章 初到幽州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5章 軟硬兼施第9章 挖掘線索第42章 是功是過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7章 西征情報第6章 養虎生患第8章 一點眉目第38章 兩個時辰第7章 幽州之憂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章 不露聲色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7章 獨孤家將第53章 七星寶刀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1章 誰威脅誰第6章 養虎生患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8章 舊情難動第92章 李靖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