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

就算這樣,也認真檢查,不肯輕縱,否則軍法官就不會放過他們。

但當趙雷入城之後,守城門的隊官還是行了一個軍禮,笑着道:“趙把總,恭喜你這一次立了大功了。”

斬首雖未至三百,但也是近三百了,十年前都夠告廟的資格了。而更要緊的,就是將曹簠等人救了回來,這功勞更大,簡直是奇功。

深入草原千里,李成樑父子可能也會在大軍吸引敵人主力,然後趁虛直搗,但如趙雷這樣,在沒有強援,身邊全是敵軍主力的情況下,毅然深入千里,還救回了這麼多人,這個膽氣魄力,還有強悍的戰鬥力,對與北虜戰法的熟悉,真是缺一不可。

面對這個隊官的好意,趙雷向來嚴剛的臉上也露出笑容。

他以前的冷漠,主要還是在宣府爲夜不收時的自保之道,在別的軍鎮,越是出挑優秀,則越可能成爲別人的靶子和目標。

在前些年,曾經有一位副將表示要收趙雷爲家丁,並且是家丁頭目,只要他答應,立保千總。

但趙雷不願改祖宗之姓,也不願爲了富貴成爲別人家的奴才,這事情就是擱了下來。

到遼陽鎮後,他有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這個軍鎮,他如魚得水,並且受惟功大帥的器重,受到同僚的尊敬,這個軍鎮,有真正的袍澤之情。

在這裡,他可以展露自己的真情實感了。

相比還算嚴肅的趙雷,李青就顯的輕鬆多了。

面對守城軍士的歡呼,李青不停的行着軍禮,臉上洋溢着輕鬆的笑容,這一次的任務,完成的十分出色,他的心中,當然也是十分的輕鬆。

隊伍穿過無敵門之後,在東側的自在州里,有不少穿着夷人服飾的女真人在城中居住,他們看到隊伍,也是顯露出關切的目光。

其實遼陽城中的女真人,歸化最少也幾十年了,最近這幾十年來,很少有大股的女真部落被放到遼陽,在這裡居住的,甚至有百年以上。

不過除了少數人之外,多半的女真人仍然是剃光了大半顆腦袋,留一小撮辮子,要以辮子能穿過銅錢的錢眼作準,身上穿的皮襖裁剪的十分緊湊,袖子短而尖,這是標準的東虜打扮,與北虜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的不同。

北虜蒙古,東虜女真,這是朝廷在東北到西北,萬里疆域的兩大禍患。不過近幾十年來,女真沒有國初時鬧騰的厲害,朝廷的側重心,已經近乎完全的轉移到北虜身上了。

只有遼陽鎮的人,在長期的教育之下,對東虜沒有絲毫的放鬆警惕。

不論是按地域分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還是野人女真,又或是按部落的過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包括當年建立金朝的完顏部在內,都不可以小視。

論騎射,東虜的騎術比北虜差不多,而射術還猶在北虜之上,論悍勇,生存能力,堅韌不拔,東虜

也在北虜之上。

要知道,東虜很多部落,包括建州衛在內都是從極北之地遷移過來,那裡自然條件惡劣的叫人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到處是密林,幾乎一年四季全在酷寒之中,冬天時在地上挖地窩子,蜷縮在裡面,沒有必要不出來,以打獵和捕魚爲生,經常生食,男子年五六歲就開始用軟弓打獵,成年後過不了多久就可能因爲疾病和寒冷而死,婦人也是要承擔很大的苦難,孩童生存率低的嚇人,儘管這年代的農耕民族也不高,但這些極北苦寒地帶的部落,從出生到成長,都是一個個鬼門關。

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出來的小部落,論心志之堅定,內地的農耕民族漢族,已經由祖先打下了東亞最大的地盤和最好的地盤,兩個民族之間的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一個已經早就踏入文明,一個仍然是在最野蠻的狀態之下。

在建州女真從通古斯遷移南下時,正好大明也是最強盛的時期,大明沒有將這些來自遠方的小部落擋在門外,或是將他們滅族,而是叫他們擇地安頓下來,給他們生存的空間。

但這些部落落穩腳根之後,就已經張牙舞爪的不安份了,用惟功的話來說,這些異族,對好處是隻嫌少,不嫌多的,因爲未曾邁入文明的門檻,所以和野獸一樣,也就是中山狼,對它再好,也是無用的。

事實也就是如此,建州部原本並不是中國的部落,和建立金朝的完顏部完全無關,他們和很多小部落一樣,是從極北之地遷移過來,但一移過來剛立穩腳根,就開始騷擾大明的疆域,東寧衛的設立,就是因爲這所謂的“女真”部落一直鬧事,甚至有一段時間是大患。

特別是嘉靖年間的建州右衛,屢次侵入邊牆,指揮一級的武官有五六人被害,從備禦到把總,數十人遇害,官兵和百姓,遇害者不可勝數。

爲首者,便是建州右衛的世襲指揮王杲。

此人也算是梟雄,除了自己的右衛,還囊括了左衛等沿河的部落,實力強勁,曾經攻到遼陽附近,瀋陽,撫順,開原,屢受其害,明朝邊將官員苦其久矣。

嘉靖晚年,此人終於被擒,被押送到京師,凌遲處死,除了一大害。

但建州右衛殘餘勢力猶存,左衛各部也都不是善茬,比如塔克世兄弟,青年時憑着祖上傳下來的指揮大印和敕書,屢次攻擊蘇克素護河其餘各部,統合勢力,其兄弟諸人都輕捷彪悍,勇猛無比,射術不說,那是女真人的天生吃飯的本事,能穿重鎧,持盾拿刀,在廝殺時,越過奔跑的奔牛,連躍九牛,不在話下。

這樣的本事,不論是跳躍的能力,負重能力等等,都已經超過普通人的範疇,這樣的身手,普通的明軍上來幾十,也只是給人送菜了。

女真人中,這樣的輕捷彪悍之輩頗多,也是王杲等人橫行數十年,甚至在建州右衛強盛時,泰寧和福餘等蒙古各部,反過來要配合女真人的原因所在。

如此種種,都是惟功曾經苦口婆心,教導給遼陽鎮官兵知道,叫

他們明白,現在朝廷輕東虜而重北虜,有些舉重失衡,特別是李成樑,他在此事上的責任很大,而遼陽鎮,遲早會將這種局面給扳回來。

當然,不是現在。

朝廷在邊患上,不會允許邊將輕易挑起事端,北虜現在勢大,朵顏部和插漢土蠻年年犯邊,精騎五六萬,控弦四十萬,實力確實遠在東虜之上,棄強而擊弱,沒有紮實的理由,合理的目標,朝廷不會嘉獎,還會問罪。

所以趙雷等人經過的時候,臉上冷意明顯,目光掃向那些東虜的時候,冰涼冷酷,見到這樣的眼神和蘊藏的殺氣,知機的女真人紛紛避讓開去,絲毫沒有他們對上都司衙門兵馬時的那種野性。

這些野人,就是這樣,畏強而凌弱。

而更叫他們敬畏的,是馬背上的那些面目猙獰的首級。此時的北虜,也就是蒙古諸部還沒有被喇嘛教給毀了精氣神,野性十足,也不曾毀在滿清的天花和減丁政策上,這些首級,一個個兇惡之極,懸掛在戰馬身上,似乎仍然有殘留的殺機。

但就是這麼一羣野蠻人,他們被戰刀砍斷了脖子,小辮子被捆在一起,五六個首級綁在一處,在馬身上,晃晃悠悠的,似乎是在述說着斬殺他們的明軍將士有更強的武功,更兇猛彪悍的性格,在這些首級的威攝之下,那些東虜當然是老老實實的,不敢有絲毫異動。

馬刀之下,才能叫這些野人老實!

在抵達副總兵衙門之時,正巧遇着朱尚駿和郭宇幾個出來,看到這四個人包的糉子一樣,連臉上都是,青紫成片,而四周圍着不少人說笑,李青莞爾一笑,道:“這幾個活寶,不過豬兒是老成人,怎麼和郭黑子朱尚駿混一處去了。”

他曾經在惟功身邊,對這些人都十分熟悉,一張嘴就能叫出來名字。

從草原不毛之地回到鎮城,又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種暖暖的感覺,頓時就襲上了心頭。

“末將見過大帥!”

“職下見過大人!”

趙雷和李青的話不相同,也不整齊,兩人敬完禮之後,都是一徵,然後惟功先笑,李青和趙雷一起笑起來。

“你們這一次立了大功,我很滿意。”

趙雷也罷了,原本就是很優秀的夜不收,加上文化和軍事養成的教育之後,成長几乎是必然之事。

李青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夥子,從順字行的小夥計到學武學文都優異,進入惟功的衛隊,然後派往夜不收局,樣樣都做的很出色,確實很不容易。

趙雷和李青這一次統一了說辭:“多謝大帥誇獎,職下愧不敢當。”

“嗯,去歇着吧,過一陣我要出去,除了侍從室保衛處的人,你們也隨行。”

“是,大人。”

李青和趙雷是累的夠嗆,來回這麼久時間,精神高度緊張,能休整一段時間當然是好的。

他們的功勞,當然會如實報上北京兵部,不論有什麼封賞他們倒也無所謂了。能在這個團體之中,就已經足夠。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五十六章 壯烈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章 說古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四章 途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
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百五十六章 壯烈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九十章 說古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四章 途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