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

中左所大捷的消息很快傳遍全遼東,再沿着驛道,一直傳到京師。

最近並無大事發生,最大的事情便是杭州兵變一事,也已經被處理清楚,巡撫吳某已經去職,新巡撫亦是上任。

南方生苗鬧騰數年,終於消停了下來,南方明軍一役斬首一萬六七千級,幾乎將好幾個土司世家的壯丁斬殺的乾乾淨淨,經此一役之後,最少在十年之內,估計是沒有什麼土司敢作亂了。

當然,這也是樂觀的看法,不樂觀的看法便是生苗混亂無組織,出頭鬧事的也沒有真正的雲貴川一帶強悍的土司世家,就算這樣,也是調集了四川和福建兩廣的明軍,大軍雲集,耗資鉅萬,費盡全力纔將這一場亂事給平定下去,這樣一來,雖然戰果聽着駭人,事實也是敉平了叛亂,但在某些自詡甚高的野心家眼裡,明軍的表現和大明的龐大身軀實在是並不相配,這一次的南方生苗叛亂,可能是未來更大規模叛亂的先兆。

不幸的事,後一種悲觀的看法,纔是歷史發展的事實。

在天下無事的環境中,一陣斬首近七百,俘虜一千四百餘人的戰事,確實也值得爲人稱道幾句了。

北方海盜漸成氣候,原本也是大佬們煩心的事情之一,這場戰事後,想必北方海盜的規模和發展速度要相對減緩很多。

至於隨之而起的遼陽鎮請設水師營的奏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被批准了。

其實原本登州就有水師營,但朝廷向來做事就是這樣,一營不成,便再立一營,而不是想法解決舊有的積弊,歷史上亦是如此,登州水營和遼東水營是北方兩大水師系統,後來登州水營徹底完蛋,遼東水營還象模象樣的折騰了好幾十年,最終隨着東江鎮的覆亡而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至於黃敬勾結羣盜,事敗自殺之事,朝廷也是認可下來。

此事不是遼陽鎮主動尋挑釁,從種種細節和楊紹先的奏報中都能看的出來,新的千戶守備官會很快挑選出來,朝廷不會允許遼陽鎮干涉地方武官的任免,除非是標營和直屬地盤,這仍然是規矩,至於遼陽鎮到底控制了地方多少,那就不是朝廷所能操心的事情了。

最少在表面上,遼東不管是遼鎮還是遼陽,仍然是一副和衷共濟,彼此太平無事的模樣便是可以了。

“水師營的創立,當與騎兵總隊和步兵各營,各千總部都有不同。應該是以艦隊編制爲主,岸上只是輔助,側重點應在這裡。重要的是艦長,水手,操炮的炮手,海盜之中,良善之輩很少,不過,應該可以挑一些可留用的。”

西花廳裡,日影西斜,很多做工的人已經收工回家,不過惟功的公事可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在他面前,單純的討論事務已經不再是召集各部門主官一起來討論……太浪費時間和各人的精力了。

現在遼陽鎮各務方興未艾,到處都是忙的熱火朝天,將大家召集來只爲了開會,實在是太過浪費。

惟功現在議事,與某部門相關,某部門則派人來,重大事務主官才親自前來。

今日議事,則是與財賦有關,按理來說,除了參隨室成員和財務司人之外,稅務司應該有人,其餘各部門就不必參加了。

不過除了財務和稅務都來了主官之外,連建設司的張思根也跑了來,三個司全部是保到參將和遊擊銜的主官都一本正經的坐在這裡,每個人都是一臉熱切,模樣倒是叫人見了可發一曬。

倒是徐光啓這樣的新晉參隨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有什麼便說什麼,他是江南人,知道不少海船海商之事,加上天資聰穎,說出來的建言,也很值得深思。

其實徐光啓已經擔任屯田司正式官員,只是沒有接受舉薦。他有秀才的身份,在江南,武職官不值得光宗耀祖,哪怕做到總兵官,回鄉之後,也不會有真正的士紳往來,只能和三流的鄉紳交結,與商人等社會層次較低下的人羣打交道,告老的總兵副將在江南也有一些,地位實在不堪。

倒是做了一任文官,哪怕就是一個七品知縣,就是清流一份子,可以優遊士林,指點朝堂和地方政務,不會被人所笑,要是一個武職官員,根本就不會被人接納。

現在遼陽鎮的文職其實在江南士紳眼中也是武職,什麼經歷,倉大使,都是難聽的佐雜文職,只有實在沒有辦法的下流人士纔會擔任這樣的職務,真正的江南世家不會擔任這種職務的。

徐光啓來此月旬時間,叫他放棄鄉試和未來成爲進士的可能,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所以惟功仍然將他留在參隨室中,一則是叫這個未來的歷史重量名臣以全局眼光幫他的手,多提建言,二來參隨名義仍然是幕僚,任大鎮總兵的幕僚,無損徐光啓未來的清名,反而是一種美談,比如徐謂之於胡宗憲。

“炮手,彈藥管庫,陸戰軍官,這些都是大人說的十分要緊的職位,一個海盜亦不能用。另外,多招沿海之人充任水手,海盜最好就是當大副,水手長,教官,等一兩年後,我遼陽鎮水師營成型,怕就不要緊了。”

說話的是另外一人,與看起來只有十五六歲,一臉青澀的徐光啓相比,後說話的袁黃就成熟很多,兩人年紀也相差頗大,袁黃已經四十多,鬢角頗多華髮了。

兩人都是江南人,都是天資十分聰穎,到參隨室不久就幾乎將北地的參隨全部壓的不能動彈,有時候惟功也是不免心生感慨……歷史名人他沒有刻意收羅,比如徐渭,現在沒有音信,但他也沒有去刻意尋訪,來則安之,不來也無所謂。但只要在他這裡的名人,比如孫大鬍子,還有眼前這兩位,就象是錐子一樣,放在袋中也會將袋口給扎破,其鋒芒根本無法掩飾。

袁黃已經是舉人,參加過一次進士試,但因爲放言無忌得罪了考官被黜,後來數次未中,在三人選取一人的進士試中,是一個標準的倒黴蛋。

身爲舉人,其實是統治階層的一份子,袁黃如果不是家境不裕,多年

考試將家底折騰的精光,恐怕也不會應募前來遼陽了。

不過到此之後,發覺遼陽之事與大明另處截然不同,那種蓬勃而起的生機和活力叫袁黃陶醉其中,他這樣的人,就是喜歡做事的人,能掌握大權,施展抱負,能不能成爲進士官員,倒還真的是小事了。

循環本這樣的機巧之事,便是袁黃和徐光啓兩人,寥寥數語便定了下來。

這樣的大才,能在參隨室中幫惟功出謀劃策,不再是宋老夫子一個人頂半邊天的情形,惟功也頗感慶幸。

聽了袁黃的話,他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讚道:“了凡居士說的甚是,中軍部就以這個原則傳令給軍法司處置吧。”

惟功又看了看猴急中的張思根,笑道:“將作司和建築司當然都需要人,不過現在建築司所用人手更多,甄別完畢後的羣盜,就交給你吧。記得,雖然是罰他們服苦役,但相對惡行來設定年限,要給人希望,否則的話,光是憑鞭子和威嚇是不能長久的。”

“是,大人放心。”張思根心中十分高興,簡直是心花怒放。

最近這一段時間,建築司是最忙碌的一羣,到處都在修路,而且標準還不低,最近的重點工程是甜水堡站過連山關,再到寬甸這一條道路,原本就只是一條山道,狹隘難行,所以此次的拓寬加固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預計用工超過兩萬人,每個人工時最少是每天五個時辰,最少要三個月時間,這樣耗大的工程量對人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哪怕就是有高薪和好的食物,仍然會不斷有人病倒和體力不支,這個時候,有過千的壯勞力補充到這個大工程裡頭,實在是叫他睡夢中也能笑醒的好事。

至於從遼陽到海州,蓋州,再到復州和金州的官道已經修理過半,船廠和碼頭幾乎完工,已經不是那麼叫他擔心了。

再下一步就是沿海的一些防禦修復工程,寬甸到金州和復州的道路工程,仍然是十分艱苦,未來的歲月對建築司來說仍然是一個接一個的大工程,每天張思根只能盼着能安穩睡一覺,而不是被猛然叫醒。

上個月突發暴雨,連山關南側一段山體被山洪催跨,死了三人,張思根便是半夜趕去,熬了兩天,將此事解決。

事後紅眼十來天都沒恢復過來,就是因爲太忙,每日睡眠都是遠遠不足。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遼陽鎮的每一個人,特別是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如此。

用張用誠勉勵衆人的話來說,現在遼陽鎮的情形就象是在拉縴,逆水行舟,當然格外艱苦,但如果渡過這一段,水助風勢,順流而下,自然就是一日千里。

大家在十年之後,可能擁有的功名富貴,估計這一生一世都享用不盡。

其實關於各人未來到底能站到什麼樣的位置上,遼陽鎮中的人想象也並不多。都是乞兒或是破落京衛軍戶子弟出身,能到今日的位子已經心滿意足,底下的就無非是娶妻,生子,再跟着惟功大人繼續一路前行!

(本章完)

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九十章 說古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十五章 決絕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十四章 反轉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
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六十章 國公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九十章 說古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七百章 福星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十五章 決絕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十四章 反轉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