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

陳和光偕同衆人離開之後,李進忠也不敢再端架子,朝莫橫欒和李秘道。

“眼下也沒外人了,二位大人坐着說話便成。”

莫橫欒乃是堂堂南直隸總督,貴不可言,眼下又是春風得意,當即大馬金刀便坐了下來。

似李進忠這樣的宦官,黃仕淵自是需要巴結,可莫橫欒卻不必放在眼裡,李進忠也有自知之明,哪裡敢端甚麼架子。

雖然莫橫欒對李秘很是親熱,但李秘也知道禮數,朝莫橫欒道:“督撫在此,下官豈敢造次,站着便很好了。”

莫橫欒也是滿意地點了點頭,李秘剛剛纔得了晉升,按說是人都會欣喜,甚至會得意忘形,可李秘卻一臉平淡,彷彿這些都無關緊要,這樣的心性,纔是真真做大事的人!

“李秘啊,你也太小心了些,本督也沒將你當外人,坐着說話,也別婆媽羅嗦了。”

李秘不坐,李進忠也不敢坐下,此時也在一旁說道:“督撫所言甚是,李大人且坐下,皇上這道密旨,干係重大,需二位大人好生商量纔是的。”

這意思也是很清楚,皇上交代下來的差事是你們兩個一道去做的,也就不需分那麼清楚了。

李秘也是朝莫橫欒抱了抱拳,坐了下來,李進忠這纔敢坐在旁邊,朝二人道。

“督撫想來還不知道,皇上今番晉升李秘李大人,除了李大人在宗人劫槓案建立奇功之外,還全程參與了楚王府的演武,想必是收穫頗豐的。”

莫橫欒主掌南直隸軍務,拱衛金陵,自是聽說過楚王演武之事的,只是沒想到,李秘竟然還插了一腳!

當然了,李秘早先不過是九品知事,只是過去觀摩,又不是協辦,李進忠也是說得好聽而已,起碼莫橫欒是這麼想的。

然而李進忠卻繼續說道:“皇上得了楚王摺子,覺着這演武雖然馬馬虎虎,但水師演練卻是不錯的,南直隸水路便利,湖泊不少,所以皇上想將水師演練也納入武舉考試的項目之中,具體事宜,便由督撫來操辦。”

“至於相關借鑑,則由李秘大人來當參謀贊畫,楚王府那邊的做法,也撿一些好看好用的過來。”

“今次也是嘗試,需要大量人手,朝廷會讓有司加撥銀兩,讓督撫招賢納士,李大人若有合適人選,也可以擇賢而舉。”

“另外,蘇州水路通達,湖泊也多,太湖、黃天蕩等等大小湖澤十餘之多,也需要謹慎選址改造,這工程也不小,兩位大人也需要權衡,聯合一衆地方官民,趕在武舉之前疏浚改造,至於所用船隻,自然也是要儘快去籌劃的。”

李進忠如此一說,莫橫欒也是心頭火熱!

水師操演是以往武舉考試從未有過的舉措,但需知今次武舉實是爲了備倭而提舉人才,選拔精銳,一切自然要以抗倭爲重中之重,水師操演也是極具針對性,加進來也並不突兀。

蘇州府財力雄厚,多少人眼巴巴想要參與官府的政策,如今有了這個水師操演的名頭,又能名正言順招募一些社會資源,對於莫橫欒而言,絕對是撈油水的最佳時機!

而且選址和改造,以及戰船的建造等等,無一不是撈錢的大好機會!

當然了,做到督撫這個級別的人物,對油水甚麼的已經不再侷限於金銀財富,藉此機會拉攏人脈,將南直隸那些世家豪閥都納爲己用,這纔是最大的利益!

李進忠見得莫橫欒一臉激動,也知道他領悟了用意,便朝莫橫欒道。

“督撫大人,皇上的用心你要好好領會,這樁事是如何都要辦成的,非但要辦得快,還要辦得漂亮,莫給南京丟臉面,給楚王看了笑話,你可明白?”

李進忠這麼一說,莫橫欒也玩味地思索起來,過得片刻之後,才雙眸一亮,朝李進忠道。

“臣明白了,一定不負皇上所望!”

也漫說他莫橫欒,便是李秘也都聽得出言外之意了。

這裡頭提到楚王,又提到南京,意思就很值得揣摩了。

楚王府護衛軍是爲了拱衛金陵而設立的,但那已經是多年的老黃曆,只是楚藩盤踞百年,想要削奪是不太可能的。

而蘇州府橫於楚地與南京中間,若在蘇州府建立同樣的一支護衛軍,就不怕楚王那邊出甚麼亂子了。

如此一來,今番武舉的新舉措,可就不僅僅只是爲了武舉這麼簡單,也難怪讓莫橫欒放開手腳去施展了!

莫橫欒野心勃勃,燃起熊熊鬥志來,然而李進忠卻又朝莫橫欒道:“督撫大人既然已經收到旨意,也便先回去吧,皇上還有口諭要傳給李秘大人……”

莫橫欒聞言,也是心頭大驚!

他本以爲皇上讓李秘協助他舉辦水師演練,只不過是表面功夫,往後大權自然是握在他這個督撫的手裡。

可沒想到,皇上竟然還有密旨要單獨給李秘!

雖然他不知道是什麼密旨,但從皇上對待李秘的態度上,他這個官場老人就已經心知肚明,這李秘的分量是絕對不輕的!

如此一來,他倒也需要在衡量一番,招納人手,足見幕僚團隊之時,倒是要留下名額給李秘來做主,不能獨裁自專了。

莫橫欒走了之後,李進忠反倒緊張起來,也不敢讓李秘下跪,甚至不太敢與李秘進行目光交流,只是小心地朝李秘道。

“李指揮,皇上說了,武昌這件事你辦得很好,他很滿意,剩下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皇上自有決斷,蘇州這邊的事情你必須要去辦,武舉也要考,但有一樁事,要你去查。”

李秘自是知道,若無重大任務,也不消讓李進忠來傳旨,此時也應道。

“是,臣聽着。”

李進忠卻擺了擺手,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來,朝李秘道:“這樁事便是咱家也不得而知,李大人自己看看皇上的手諭吧。”

這也是李進忠爲何如此忌憚李秘的原因了,因爲皇上連經他口頭傳達都不需要,竟是直接給李秘寫信了!

雖然他知道李秘是名色指揮使,也知道名色指揮使乃是皇帝最得力的秘密干將,但從未想過李秘竟然會這麼快就能得到皇上的信任,需知便是到了此時,皇上仍舊是沒見過李秘的!

素未謀面,卻將如此大事交給一個只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漫說皇帝識人善用,便是尋常人也做不到!

李秘也並未與李進忠羅嗦,打開了那密信,細細堵了起來,然而越是讀下去,他的眉頭便皺得越緊!

皇帝陛下的密信只需要李秘做一件事,那就是殺人,殺很多人!

那密信後頭附有名錄,將目標人物的信息都列了出來,李秘要做的便是殺掉這些人!

而殺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這些都是羣英會曹魏勢力的首腦,因爲皇帝陛下選擇了周瑜,也便相當於選擇了東吳勢力,西蜀勢力與東吳是盟友,曹魏卻一直在興風作浪,在籌劃陰謀,不得不清除!

震撼之餘,李秘也非常的糾結,他不是殺手,他見不得妻離子散,這種事情,他又如何能做得出來?

莫看他打打殺殺已經習慣了,但殺人確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而且殺的人多了,心靈就會被黑暗吞噬,漸漸會變成毫無人性的魔鬼!

這名錄上大多是蘇州城內的人,有官場裡頭的,其中一個甚至還在三司衙門裡當上了二把手!

也有秦樓楚館裡的頭牌,有官吏倉庫的庫大使,有看守城門的校尉,有書院裡的教書先生,也有隱居山林的清淡野夫。

李秘見得這名錄,難免有些疑惑,這些人都是潛藏在蘇州的羣英會高手,於是讓李秘出手刺殺,而如果是別的地方的呢?

難道說除了他李秘,還有別的名色指揮,在執行着同樣的任務?

不過李秘也只是稍稍想了一下,也就沒繼續想下去了,因爲邸報上曾經發過,除了史世用,還有另一位不知名的名色指揮,李秘則是第三個,除此之外就再沒別人了。

但即便不是名色指揮,只怕周瑜的人也會發動清洗,開始大肆捕殺程昱這樣的曹魏精銳了吧。

李進忠見得李秘拿着密旨發呆,也不敢久留,朝李秘道:“李大人,咱家就先退下了……”

李秘只是擺了擺手,連看都沒看他一眼,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坐了老半天,這才走了出去。

陳和光已經讓人準備宴席,莫橫欒也很賞臉,一干人等陪着李進忠,正在吃茶,就等着李秘出來開宴。

李秘出來之時,酒菜已經擺好,李秘只得強裝笑容,與衆人歡歡喜喜吃了一場。

橫豎是要籌備武舉之事,莫橫欒自然要拉上自己的好友陳和光,黃仕淵倒是想參與進來,只是李秘在酒席上一句話,莫橫欒便將黃仕淵排除在了局外。

陳和光自是歡喜,被這個同知壓制了這麼久,自打用了李秘之後,他終於開始行大運了!

都是官場中人,自然知道今番武舉考試意味着甚麼,能夠參與進來,就是莫大的機緣,陳和光對李秘更是信服,心說自己投靠李秘,還真是明智之舉!

而莫橫欒對他如此有情義,陳和光心中也有愧疚,從此往後便與總督夫人斬斷情絲,再不往來,這也都是閒話,不提也罷了。

李進忠今番也並非過來傳旨這麼簡單,他必須住在這裡,監察武舉進度,一時半會兒是無法回京覆命,莫橫欒也是有心結交,自是要安排妥當的。

然而李秘心中有結,酒肉也無味,雖是故作豪邁,無人能看出來,只是也沒敢盡興,回到住所之時,仍舊是頭腦清醒,手腳方便。

衆人都知道李秘是接旨去了,也知道李秘得了升遷,秋冬丫頭還準備好了一桌好飯菜,便是甄宓的臉色也都好了些,沒用像往常那般譏諷李秘。

但她畢竟與李秘知根知底,雖然李秘強顏歡笑,但她到底是能看出來的,所以飯後李秘叫她,她也順從地跟着李秘走進了臥房。

這樁事除了她甄宓,李秘也實在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商量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六百四十四章 縝密推斷白骨屍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六百零零二章 殷勤接洽惹懷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猶傳紙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敵伏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謀軍師測神機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間的對峙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九十七章 調查草廬遇殺機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書割舌有所指第三百零零三章 迴歸姑蘇年將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巹之夜乾着急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堂遭遇黑暗祭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聖裁添敗績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見出宮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五十八章 臨行會面預結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三百二十六章 設伏需得苦肉計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風暴雨巨浪急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六章 呂家娘子身是謎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遼東冰雪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亂民尋釁好轉移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
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六百四十四章 縝密推斷白骨屍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六百零零二章 殷勤接洽惹懷疑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猶傳紙第三百三十章 半路反遭敵伏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見貴妃雙對峙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謀軍師測神機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導翁主不遲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恥第五百八十三章 神將酒女鬥心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間的對峙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恃見識釋病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隨行紅白衣第六百三十七章 抵達京城宣召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九十七章 調查草廬遇殺機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書割舌有所指第三百零零三章 迴歸姑蘇年將至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巹之夜乾着急第二百五十章 摳門王爺發賞賜第十五章 縣堂對辯坐論字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堂遭遇黑暗祭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發癔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極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深思熟慮淺推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一百零八章 衙役道出真秘密第一百三十章 逼迫聖裁添敗績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見出宮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五十八章 臨行會面預結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三百二十六章 設伏需得苦肉計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三百九十章 無恥閣臣返聖旨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八十五章 山重水複又生疑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二百九十六章 武昌邊境黑營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風暴雨巨浪急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六章 呂家娘子身是謎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來突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四百八十七章 年末遼東冰雪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亂民尋釁好轉移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御書閣中又生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黃色藻泥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