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國接攤子

聽說索長生與厄瑪奴耳被關了兩三年,李秘的眸光登時便冷了下來,寢宮中的衆人彷彿被踩了尾巴的貓兒一般,紛紛豎起寒毛來。

陸家茅微微捏起拳頭,不覺意往前挪了半步,似乎在擔心李秘隨時會殺光這裡所有人一般!

李秘這一路也不知經歷了多少生死,尤其黑牢裡的經歷,更是磨礪了他的性情,讓他變得更具震懾力,這些人自是緊張起來。

然而李秘終究是冷靜下來,耐着性子朝朱翊鈞道:“陛下,這個事情你不讓我問,我就不問,你若肯讓我問,便懇請點一點頭。”

朱翊鈞中風之後,口不能言,由於面癱,也着實沒甚麼表情,但眼神卻很是精準,此時也是艱難地點了點頭,擡起自己的手來,顫抖着摘下了右手尾指上的黑金龍戒。

李秘趕忙跪下,雙手接過了那龍戒,朱翊鈞扯着嘴角,想要說些什麼,但終究是沒有說出口,但在場之人誰都看得出來,這意味着甚麼!

魏忠賢也是機靈,早已將守候在一旁的朱庚給拉到近前來,朝朱庚低聲提醒道:“皇上的意思你可看明白了!”

朱庚是個老實人,老實到甚麼程度呢?

這麼說吧,他已經是首輔,不當這個首輔也沒辦法,因爲整個內閣便只剩下他這麼一個輔臣,其他的全都致仕或者罷黜了。

他沒有沈鯉的正直凌厲,沒有沈一貫等人的圓滑世故,是個熬了一輩子資歷才進入閣臣的老實人,而且他在內閣這麼久,兩三年間竟然沒見過朱翊鈞一面!

是的,作爲首輔大臣,他竟然三年沒能見朱翊鈞一面!

這三年因爲李秘不在,朱翊鈞又沉痾在牀,東宮太子監國,署理國事,這個首輔都沒能見着朱翊鈞,其他大臣也就更不用說了。

朱庚已經很老了,又老實巴交了一輩子,他不是動用權術或者歷經黨爭的血雨腥風才爬上來,所以其他被趕出內閣,反倒是他留到了最後。

此時他見到朱翊鈞這等狀況,才明白過來,自己若再這麼下去,皇帝極有可能死在自己的內閣首輔任上!

若是別個,非得歡喜到不行,因爲皇帝若是死了,自己就是顧命大臣,無論支持朱常洛還是朱常洵,那都是元老,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少說也得生晉太保,死諡文正了!

然而朱庚是個怕事的,他只是想老老實實度過最後的日子,若不是辭職不管用,他早就回家養老了!

此時見得朱翊鈞將自己的黑金龍戒交給了李秘,又得了魏忠賢的提醒,朱庚終於大膽了一回!

他顫巍巍走到前面來,朝朱翊鈞請示道:“臣朱庚斗膽,奏請武功伯爵李秘擔任左都御史之職,協理內外事務,懇請聖裁!”

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長官,司職糾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乃是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眼下朝廷烏煙瘴氣,若李秘擔任左都御史,必然滌盪陰晦,重整朝綱!

李秘畢竟是武官出身,若是讓他入閣,於理不合,內閣的限制太多,也無法發揮李秘的才幹,有力也使不對地方。

可都察院卻不同,李秘正是憑藉着刑名打出一片聲威來的,早先也擔任過理問和大理寺副署正,入職都察院乃是合情合理。

不過左都御史乃是二品的官職,可以說已經比肩三公九卿,若是往前兩三年,李秘或許還沒有資格。

但李秘破了日本的軍事陰謀,斷了朝鮮的反叛念想,又絕了奴兒哈赤在邊地攪局的前途,種種功績加起來,試問整個朝野上下,又有誰能比得過!

朱庚雖然老實,但並不代表他就是蠢貨,只有左都御史這個職務,才能使得李秘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況且,李秘想要把索長生和厄瑪奴耳等人放出來,必然要翻出陳年舊案,也只有都察院纔有資格到大理寺和刑部去翻老底。

朱庚也是鋌而走險,畢竟朱翊鈞原本就是個多疑善猜忌的主子,眼下羸弱不堪,最怕有人竊國,若他信不過李秘,朱庚提出這等奏請,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不過事實證明,朱翊鈞將自己的黑金龍戒交給李秘,並不是糊塗昏頭。

但見得朱翊鈞點了點頭,而後艱難地說出四個字來,這也是今夜他唯一說出口的四個字!

“右……右……”

朱庚心頭歡喜,趕忙問道:“聖上的意思是右都御史?”

都御史有左右二員,按說左都御史比右都御史的地位要高那麼一丟丟,朱翊鈞讓李秘當個右都御史,估摸着也不想李秘一上來就位極人臣吧。

起碼朱庚等人都是這麼想的,或許朱翊鈞也是爲了穩妥起見,不過有李秘出來主持大局,也算是心頭大石落地了。

畢竟如今滿朝文武,真能站出來主持大局的,已經沒有了,沈鯉等人心灰意冷,或相互傾軋,離了朝堂之後,黨爭紛亂,明面上能一錘定音的,也就沒人了。

雖然朱常洛監國,但福王朱常洵的勢力實在太大,二者相爭,許多事情根本就無法落到實處,但凡朱常洛提出來的,都會成爲朱常洵攻訐的目標。

或許有人認爲,朱常洛既然是監國太子,權威就不容挑釁,朱常洵到底是個藩王,而且還強留京師不之藩,名不正言不順,擅自干涉朝政,這本就是僭越之舉,就該受到懲處。

然而朱翊鈞病重,而鄭貴妃幾乎主掌了內宮事務,所以很多政事,鄭貴妃都會往內事的方面牽扯,強派名目,如此一來,鄭貴妃和朱常洵就能夠插上一腳了。

除了這個之外,六部九卿統共三十一人,二十四個都已經不上班了,只剩下朱庚這個老實人,處理成千上萬的奏章,整個朝堂已經不能用爛攤子三個字來形容了!

別的不去說,單說沈鯉等人離開內閣之後,有人提出讓李廷機入閣,東林黨人卻反對,李廷機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看透了這朝堂的爛事,竟然寫了一百二十多封奏摺,如何都不願來上班,政務爛成甚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早番也說過,大明官制其實是非常厲害的一套政治體系,即便皇帝當了甩手掌櫃,官員們仍舊能夠讓帝國正常運轉起來。

可如今連官員們都已經開始擺爛,再這麼下去,國家機器可就要崩潰了!

所以李秘在此時擔任都御史,衆人也算是有了主心骨,即便朱常洛和朱常洵仍舊爭鬥不息,起碼有了李秘這個裁判,也不至於讓他們鬧得太過分。

朱庚正要謝恩,要出去擬製,卻又聽得朱翊鈞吐出了剩餘的兩個字:“柱……國……!”

“甚麼?柱國?”

“柱國……柱國……右……右柱國!”

非但是朱庚,連那些個大太監們也都嚇了一跳,本以爲朱翊鈞爲了穩妥,讓李秘當右都御史,誰知道朱翊鈞並不是反對李秘擔任左都御史,而是另外封了李秘一個右柱國!

明朝確實有左右柱國的極品勳爵,那可是正一品的榮譽稱號,連開國功臣徐達,也只是封了左柱國!

當然了,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生前受封上柱國的是夏言,只是後來的結局也看到了,最終被處死,沒甚麼好下場,而且上柱國這個超品封號,也是世宗特別授予的。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也同樣追封他爲上柱國,結果沒多久就開始抄張居正的家了。

便是嚴嵩這等樣的大奸臣,也不敢把柱國這樣的帽子往自己頭上戴。

李秘一直以來建立了不少武功,所以朱翊鈞給他一個右柱國的勳爵雖然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想要讓李秘鎮得住文武百官,就必須先提升他的身份,否則即便他擔任了左都御史,根基到底還是有些淺薄的。

大明朝歷史上,生前被授予柱國的,那根本就沒幾人,也難怪衆人如此吃驚了!

然而朱翊鈞卻彷彿大鬆一口氣那般,眼中充滿了期待地看着李秘,似乎想要告訴李秘,大明朝能不能重振旗鼓,就要靠他李秘了!

李秘心裡也是苦笑,自己對政務一竅不通,讓他擔任左都御史還好,起碼能夠先把索長生等人給救出來,只要索長生出來了,把朱翊鈞救回來,起碼讓他能開口說話了,自己也就輕鬆了。

如此想着,李秘也趕忙跪下謝恩,眼看着朱翊鈞也是累乏了,田義便在朱翊鈞耳邊問了兩句,得了朱翊鈞點頭,便朝李秘道。

“恭喜李大人了,不過爺已經累了,諸位還是謝恩告退吧。”

李秘自當謝恩,只是他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進宮來,既然已經接下了這攤子,也不想再麻煩第二趟,便朝朱翊鈞道。

“陛下,朱閣老畢竟年紀大了,總得給他找個幫手,臣建議讓南京禮部的葉向高入閣,陛下覺得如何?”

葉向高可是個能人,史書上記載也是三朝元老,不過李秘並沒讀過多少歷史書,只是當初與沈鯉交往之時,與葉向高也有過不錯的往來,知道葉向高是個非常不錯的官員。

葉向高在南京簡直就是浪費人才,倒不如讓他入閣來參知政事的好。

朱庚早就想撒手不管了,見得李秘如此一說,心頭頓時大喜,心說適才自己斗膽,給李秘請了官職,李秘這麼眨眼間就給他兌現了好處,也真是高效到不行啊!

田義已經在幫着朱翊鈞躺下,朱翊鈞聽得李秘的建議,只是指了指李秘手上的黑金龍戒,意思也在明確不過,彷彿在說,這種事你自己拿主意便是了。

但畢竟朱翊鈞是沒有開口的,沒有開口便不算名正言順,但考慮到朱翊鈞這等狀況,李秘也只能折中,此時厚着臉皮朝朱翊鈞道。

“好,臣會照着陛下的旨意去辦好差事的。”

如此,李秘便是謝恩退了出去,然而見得外頭的朱常洛和朱常洵,李秘才叫苦起來。

索長生等人被關了起來,他也不知道內廠如今掌握在誰的手裡,神機新營等力量又如何了,若只是憑着一個右柱國的光環,只能讓朝堂上相互爭鬥的文武百官,碾壓成渣渣罷了!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回自己的力量,只有真真切切的力量掌控在手中,才能爲所欲爲!

第五百九十八章 懸在船頭有大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結盡去人樂怡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五十七章 情報確定大軍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十八章 纓絡不甘厭到底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書割舌有所指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平界裡香迷迭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聞新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五百零零四章 興風作浪撒諜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敵愾截逃逸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七十四章 百數倭寇死聚義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處無隱匿第二百一十二章 宗師府上遇故識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一百二十七章 性情古怪小師弟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粱夢中無戰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五百零零五章 陰陽宗子有嫌疑第六十章 私訪海寧指揮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二百零七章 墓室內部空氣稀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樞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三百三十三章 舊友馳援也及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衣千總來壓欺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絕倫的對比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君一夜老銀絲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手揭面引驚奇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噬骨之痛最威利第二百六十二章 巧遇當年楚西子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
第五百九十八章 懸在船頭有大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結盡去人樂怡第三百三十六章 頭場新雪爲新詩第一百八十八章 沙所衙堂爭鋒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六百二十七章 難民進堡亂象起第五十七章 情報確定大軍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傳牌藝第二百七十五章 吳帝六劍各玄奇第十八章 纓絡不甘厭到底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書割舌有所指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六十八章 太平界裡香迷迭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聞新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宗迷雲憶今昔第五百零零四章 興風作浪撒諜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敵愾截逃逸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營邊軍矛盾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誠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務過半心遲疑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八十七章 捏造罪名除釘子第七十四章 百數倭寇死聚義第四十一章 清淨之地蔓瘴氣第五十章 對峙奸宦比氣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處無隱匿第二百一十二章 宗師府上遇故識第七十九章 與君對坐談辛秘第一百二十七章 性情古怪小師弟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艱難需隱逸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粱夢中無戰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五百零零五章 陰陽宗子有嫌疑第六十章 私訪海寧指揮司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別重逢君可知第三百八十四章 冷宮神堂訪妃子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二百零七章 墓室內部空氣稀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樞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三百三十三章 舊友馳援也及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癒又爭執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衣千總來壓欺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精彩絕倫的對比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君一夜老銀絲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手揭面引驚奇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噬骨之痛最威利第二百六十二章 巧遇當年楚西子第一百零一章 倒黴里正猝然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